第一图书网

中国低碳发展报告

齐晔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齐晔 主编  

页数:

33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低碳发展报告》系列是政府制定气候变化政策的重要参考资料,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低碳发展状况的窗口,是决策者、研究人员、企业、投资人、读者的信息来源。
齐晔主编的《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2012)》是中国首部综合性、专业性、原创性的低碳发展研究报告。报告编辑委员会由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核心成员、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组成。《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2012)》经由19位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的资深专家深度审阅并修订。

作者简介

齐晔,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委员。1994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与森林学院(SUNY—ESF)及Syracuse大学博士。1995年3月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完成博士后研究,其后在康奈尔大学理论中心任研究员,并于1996至2003年,执教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系,建立生态系统管理实验室。2001年入选教育部与李嘉诚基金会“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

书籍目录

前言
Ⅰ 低碳绩效
 1 “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的低碳转型
  一 “十一五”:中国转向低碳发展
  二 “十一五”时期低碳发展解析
  三 “十一五”时期中国低碳发展的主要特征
  四 中国低碳发展的成就与挑战
  参考文献
 2 低碳技术发展
  一 低碳技术应用进展
  二 “十一五”时期低碳技术发展的特点
  三 小结
  附录 低碳技术减排成本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3 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 国内生产总值结构
  二 生产规模和组织结构
  三 产业转移导致区域结构变化
  附录1 结构节能量计算方法
  附录2 2005年不变价核算方法
  附录3 产业/行业比重变化对单位GDP能耗强度影响计算
  参考文献
Ⅱ 低碳基础
 4 低碳发展政策
  一 “十一五”时期低碳发展政策体系
  二 政策评估
  三 “十一五”时期政策特征
  附录1 主要政策行动的节能量和减排量计算
  附录2 财政资金投入计算
  附录3 社会资金投入计算
  参考文献
 5 低碳发展制度创新
  一 节能降碳压力呼唤制度创新
  二 “十一五”期间的低碳发展制度创新
  三 “十一五”期间低碳发展制度的特征及其影响
  参考文献
 6 低碳投融资
  一 低碳投资
  二 低碳融资
  参考文献
Ⅲ 低碳行动
 7 地方政府与低碳发展
  一 “十一五”时期地方政府低碳发展行为
  二 地方政府低碳发展的促进和限制因素
  三 “十一五”时期地方政府低碳发展行为简评
  参考文献
 8 企业低碳发展响应
  一 企业节能行动
  二 影响企业节能的政策作用机制
  三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9 公众消费行为对低碳发展的影响
  一 公众消费行为转变对低碳发展提出挑战
  二 城镇居民住房面积快速增长
  三 居民出行方式向小汽车化剧烈转变
  四 公众有意愿、有途径、有能力践行低碳
  附录1 数据、能耗与碳排放计算方法
  附录2 住房政策列表与分析
  附录3 交通政策分析
  附录4 公众参与政策列表与分析
  参考文献
Ⅳ 低碳展望
 10 “十二五”时期节能降碳展望
  一 “十二五”与“十一五”指标和政策制度对比
  二 节能任务艰巨
  三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目标充满挑战
  四 “十二五”时期的国际压力
  附录1 “十二五”时期对“十一五”时期政策制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附录2 中央“十二五”规划情境下节能降碳相关指标变化
  附录3 地方与中央指标差异的缺口分析
  参考文献
Ⅴ 低碳指标
 11 低碳发展指标
  一 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二 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
  三 能源消费结构
  四 国际比较
Ⅵ 附录
 12 附录一 名词解释
 13 附录二 单位对照表
 14 附录三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5 图表索引

章节摘录

  尽管如此,“十一五”期间的低碳发展成就仍具有指标意义。这不仅在于“十一五”期间能耗强度快速上升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和大幅逆转,而且在控制高耗能行业和产品的比重、淘汰落后产能、技术升级改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低碳发展政策的体系和制度基础也在快速的建立与完善之中。  “十一五”中国低碳发展的成就也突出反映在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上。风能和太阳能利用的设备制造在技术、产能和出口几方面均大幅提高,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加。新能源技术和建设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均令世界刮目相看。然而,必须指出尽管新能源设备的应用具有广阔的降碳潜力,但某些新能源设备制造过程本身需要耗费大量化石能。当“造”和“用”不相匹配时,其结果就会是我们用能源(和其他投入)换取了外汇,厂家得到经济收益,国家增加了外汇盈余,全国付出环境成本。从全局来看,孰重孰轻值得斟酌。  “十一五”期间中国的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区域空间格局的变动,跨区域产业转移对全国能耗和碳排放格局的影响重大而深远。西部和东北工业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东部,带动了总能耗快速上升,其上升速度之快远超东部。但由于GDP上升速度更快,使能耗强度总体而言仍呈下降趋势。产业空间格局的变动对全国总能耗和碳排放的影响值得特别关注。这种效应从一个侧面清楚地表明缺乏总量约束,仅靠相对指标,容易出现“泄漏”现象。  中国经济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两大驱动力是城市化和对外贸易。“十一五”期间,产品出口增速放缓,但数量居高不下,这种局面将在“十二五”时期延续。“十二五”开局之年,对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具有特殊意义,这一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历史性地超过农村人口。自此,中国正式进入城市社会。这意味着社会的物质和能源消费形态将发生根本性变革。我们的经济体系要为新增加的城市人口生产出城市生活标准下的衣食住行之所需。这本身会大幅增加全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因为在中国一个城市居民生活所需要的能源一般是一个农村居民的三倍以上。更为严重的是在当今中国城市化的特殊阶段,需求的增速巨大难以遏制。因此,无论“十一五”,还是“十二五”,抑或“十三五”,城市化对能耗和碳排放的驱动力不仅规模巨大而且长期存在。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该报告在广泛调研和文件整理基础上,研究分析了中国“十一五”期间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成效,并且提出未来政策建议,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    该报告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个系统、全面、深刻反映中国低碳发展的报告,值得祝贺。该报告高度的概括、自然流畅的论述以及述中评、评中述的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可谓国内一流,是很值得我们其他报告编写者借鉴和学习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谚德)


编辑推荐

齐晔主编的《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2012)》在广泛调研和文件整理基础上,研究分析了中国“十一五”期间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成效,并且提出未来政策建议,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该报告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个系统、全面、深刻反映中国低碳发展的报告,值得祝贺。该报告高度的概括、自然流畅的论述以及述中评、评中述的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可谓国内一流,是很值得我们其他报告编写者借鉴和学习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低碳发展报告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的论文很有帮助


每年投资都要买一本


很全面,有这几年的发展情况,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