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与定居
2011-1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罗遐
260
无
《流动与定居——定居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以合肥市为调查地点,采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定居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在城市定居过程中的适应问题。调查显示:农民工理性地选择走进城市,在流动与定居的过程中,他们受到城市制度的限制与排斥,但是他们策略地适应城市社会,主动寻找与城市社会之间的有机契合。作者提出定居农民工的有限共生型适应形态,指出这是目前定居农民工适应城市的主要形态,同时认为这种“有限性”会随着他们进一步与城市社会相融而渐趋降低。
罗遐,女,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是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中国劳动学会、安徽省行政管理学会等学会个人会员,安徽省社会学会理事。1997年本科毕业留校工作至今,2000-2003年安徽大学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2009年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获法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研究、社会保障研究等。主持和参与各级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近20篇。
第一章 引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 有限共生型适应理论分析框架
三 研究假设与概念操作化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第二章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与移民适应理论及研究
一 人口迁移理论及研究
二 国外移民适应理论及研究
三 国内学者的相关理论研究
四 小结与启示
第三章 结构下的策略选择:流动经历中的适应过程
一 进城:结构下的理性选择
二 不断调整的适应策略;流动经历中的适应过程
三 小结
第四章 城市适应中的资本积累:农民工定居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变量的测量与描述性分析
二 影响农民工定居的资本积累因素分析
三 解释与讨论
第五章 定居农民工城市适应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 定居农民工的经济适应情况
二 定居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情况
三 定居农民工的文化适应情况
四 不同类型农民工总体满意度的差异比较
五 小结
第六章 定居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变量的测量
二 影响定居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各因素分析
三 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四 解释与讨论
五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一 有限共生:定居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形态
二 由流动到定居的路径选择
三 相关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四 本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城乡迁移者的城市适应与定居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对象一览表
后记
无
应该是一本博士论文或者项目结项著作?有一定文献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