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
2011-1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任福君 编
287
科普基础设施的科普能力表现为科普基础设施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综合实力,主要包括设施规模与布局、展教资源规模与质量、展陈设计与活动策划能力,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及管理机制等方面。本书围绕我国科普基础设施科普能力建设主题,推出了一批科普基础设施研究领域专业人士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总报告中,对我国科普基础设施总体的科普能力建设现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指出了我国科普基础设施科普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专题报告收集了科普传媒设施之网络科普设施、基层科普设施之科普活动站、流动科普设施之科普大篷车的科普能力建设绩效评估报告;典型案例部分,收集了基层科普能力建设、科技类博物馆绩效管理等案例。
任福君1961年8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普研究》主编。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l、El、ISTP等检索4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高校教材或主编专题报告10余部,如《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科普蓝皮书)、《中国科普报告》(中英文版)、《中国科普研究进展报告》、《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报告》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课题863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3p多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优秀社科奖3项;获得国家专利与软件著作权25项。
B.Ⅰ 总报告
B.1 中国科普基础设施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10)
B.Ⅱ 专题篇
B.2 中国网络科普设施评估报告(2010)
B.3 中国科普活动站绩效评估报告、(2010)
B.4 四川科普大篷车评估报告(2010)
B.Ⅲ 案例篇
B.5 苏州市基层科普场馆建设实践
B.6 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绩效管理创新实践
B.7 吉林科普视频传播网建设实践
B.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科普史料陈列馆建设实践
B.9 黑龙江省科技类博物馆调研报告
B.10 安徽省科普基础设施调研报告
B.11 贵州省科普基础设施调研报告
(十七)中国地质博物馆网站 1.基本情况 中国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16年,在与中国现代科学同步发端、发展的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自然精华和文化遗存。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20余万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以典藏系统、成果丰硕、陈列精美称雄于亚洲同类博物馆,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地质博物馆网站是中国地质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地质类科普网站,富有时代特色,融科普、教学、学术交流、观赏、休闲于一体,社会影响日益广泛。 2.主要特色 中国地质博物馆网站设有新闻资讯、地博导览、科学研究、身边地学、数字地博、下载中心等几大板块,以展示中华丰厚的自然精华和文化遗存。“地博导览”板块主要介绍中国地质博物馆及其展厅和世界矿物精品。“科学研究”板块介绍科技动态、精品典藏、最新收藏、藏品逸闻等内容。“身边地学”设有科普讲堂、最新发现、人与自然、地学旅游等栏目,讲述老百姓身边的地学知识。 中国地质博物馆网站最具特色的是“数字地博”板块,集多种多媒体技术于一体,如虚拟展厅利用三维技术表现地球厅、史前生物厅、矿物岩石厅和宝石厅,使网友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游览展厅。“藏品数据库”设有化石库、岩石库、矿石库和矿物库。网站通过整理整合地质标本基础知识及相关信息,构筑学科研究基础平台,为各学科研究提供相关的基础支撑,为社会各行业提供相关基础知识查询,同时向社会受众传播普及学科基础知识。“学科数据库”栏目目前已完成了2923(亚)种矿物学科数据库建设工作,并已全部进行网络发布,供检索使用。“多媒体鉴定系统”包括宝石鉴定系统和矿物鉴定系统。宝石鉴定系统通过宝石鉴赏、宝石鉴定、宝石知识库、宝石鉴定DIY、常见六种热门宝石、宝石鉴定证书解读等栏目,采用Flash动画演示、游戏问答、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多媒体方式,与网友互动,普及宝石鉴定的基础知识和各类宝石鉴定方法。矿物鉴定系统利用矿物简易鉴定演示系统,采用多媒体手段来演示常见矿物鉴定特征、矿物鉴定特征和矿物简易鉴定。“视频点播”栏目不仅包含了全馆介绍、地球厅、古生物厅、国土资源厅、矿物岩石厅和宝石厅的视频信息,还包括一些与地质相关的动画电影,可供用户在线观赏。 ……
科普工作者必备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