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际城市蓝皮书

屠启宇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屠启宇  

页数:

42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国际城市蓝皮书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办、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协办的关于国际城市发展动态的年度报告。本蓝皮书以“国际经验、中国借鉴”为宗旨,立足动态跟踪评介国际城市发展实践中最新出现的重大战略、重大理念、重大项目、重大报告和最佳案例,力求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决策者、操作者、研究者和关注者把握与借鉴国际城市发展动态、规律和实践,提供及时、全面、权威的解读。
 2012年度国际城市蓝皮书总报告提出“国际城市2?0”概念。指出:在本世纪走过第一个十年之际,国际城市运行的一些基本环境和指导理念正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发展正从依照国际通行标准提升城市水平和配置城市功能的所谓1?0版本,进化为以挖掘和发扬自身特点为基点,谋求在世界城市之林中差异化发展的所谓20版本。本年度报告即围绕这一城市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升级,从城市战略、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文化、城市生态、城市治理和城市空间七大领域,动态梳理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代表性国际城市的现实做法,筛选形成可供中国城市发展借鉴的经验评介,再辅以中国典型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最佳案例研究,力求做到以世界眼光对全球城市发展动态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真实、全面地建立中国城市发展的国际参照系。本报告以丰富的信息和案例为依托,客观准确地跟踪国际城市发展趋势,结合当期中国城市发展现状找出进步与差距,提出对策与建议。
 本蓝皮书秉承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展示城市最佳实践的精神遗产,将研究梳理介绍国际城市实践的最佳案例作为一个重要特色,侧重关注城市实践,回答优秀城市、优秀城市项目是如何炼成的。在本年度皮书中,根据2012年中国城市发展的关键基调,选择了“城市转型”、“城市文化”和“城市病”三个主题集中整理了一批国际城市最佳案例。

作者简介

  屠启宇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双聘教授,上海市规划委员会社会经济文化专业委员,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社科青联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城市战略规划、经济社会系统工程。苏宁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国际城市比较。
  张剑涛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开发、城市空间结构。
  春燕工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决策分析。
  邓智团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经济。 
  李健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经济与空间规划,近些年聚焦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下的地方产业升级与高科技城市转型研究。林兰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城市文化。刘召峰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助理,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经济学。
  汤伟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国际体系、城市网络、环境变化。
  王红霞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人口城市化与区域发展。
  闫彦明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区域金融、金融产业组织。

书籍目录

总报告
 1 国际城市2.0:2012年国际城市发展趋势
  一 城市战略2.0:“后危机”变局与对策
  二 城市经济2.0:转型与创新
  三 城市社会2.0:包容性发展
  四 城市文化2.0:聚焦软实力
  五 城市生态2.0:低碳运行
  六 城市治理2.0:迎战“城市病”
  七 城市空间2.0:寻找新增长极
城市战略篇
  2 后危机时期世界城市网络结构变化趋势
  3“新兴市场城市”成为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发展新引擎
  4 亚洲引领全球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新元年
  5 后危机时期美国创新战略与地方政府响应
  6 后危机时期亚太城市发展新思维
  7 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权力新变局
  8“智慧城市”构建后危机城市发展新方向
城市经济篇
  9 转型伦敦:从“雾伦敦”到“酷伦敦”
  10 转型东京:制造业向都市圈扩散
  11 转型慕尼黑:内陆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塑造
  12 转型波士顿:创新再造大都市区经济
  13 转型汉堡:规划宜居与活力之城
城市社会篇
  14 包容性城市:国际城市发展的新目标
  15 国际视野下的城市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16 国际视野下的“城市鸿沟”消除策略
  17 国际视野下移民“社会融入”策略
  18 国际视野下发展中国家城市租房政策与实践
城市文化篇
  19 世界文化中心城市:识别、评价与塑造
  20 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培育多样性地方文化
  21“欧洲文化之都”计划:凝聚欧洲人的文化战略
  22 伦敦文化建设:超越2012的文化大都市战略
  ……
城市生态篇
城市治理篇
城市空间篇
中国城市最佳实践篇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章节摘录

  从总体上看,四功能是彼此相互促进的,前两项功能可被视为后两项功能的主要支撑。诸功能之间形成既有区别又紧密交织的作用力网络,进而构成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有机整体。  三 北京建设创新型世界城市的阶段分析  从现今到2050年的将近40年是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且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首都北京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段。在此时段,北京将完成从国际城市向世界城市的转型发展。  1.世界级创新中心功能的演进阶段  北京已是一个影响力较为广泛的国际性创新中心,以海淀区为代表的硬创新和以朝阳区文创产业集聚为代表的软创新都已表现出了明显的国际性特性。但北京的创新能级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仍较低,离世界级创新中心仍有很长的距离。因此,北京世界级创新中心建设必须在产业和空间上同步提升,继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意能力,并形成以北京为创新中心、以京津都会为产业依托、以环渤海经济圈为腹地的发展圈。  北京世界级创新中心的具体演进节点如下: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中心(当下)一中国跨国型创新和创意中心(2015)一东亚创新和创意中心(2030)一世界级创新中心(2050)。  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型研发企业的跨国转移、北京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国家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及京津都会和环渤海经济圈区域规划的实施等,都将对北京世界级创新中心的建设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2.世界级决策中心的演进阶段  北京世界级决策中心建设的过程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交通等硬件建设进程,即对外交通网络以及内部交通枢纽网络等的建设进展;二是北京的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总部或中国总部等的集聚;三是北京作为中国对外交流沟通的需求情况。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在今后10~40年中将在供给、需求、服务、政策四个方面对北京世界级决策中心的建设形成制约,北京在以上任一个方面取得的突破都意味着北京建设世界级决策中心的进程跨进一步。沿着这一思路我们可以梳理出2050年之前,北京建设世界级决策中心的主要影响事件和建设节奏目标。  ……


编辑推荐

  权威机构·品牌图书·每年新版  盘点年度资讯 预测时代前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国际城市蓝皮书 PDF格式下载



该书提供了国外城市发展的最新进展,值得阅读!


一些新观点、新思维很有冲击性。


书很好……


信息量很大很全,值得研读。


为老公买的。


书的内容很新,很有视野,对于研究有很多帮助!


很一般,对普通老百姓没什么意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