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人太多了吗

梁建章,李建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梁建章,李建新  

页数:

21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的年轻人口正在迅速减少,现在已经开始影响中国经济的各个方面。民工荒、大学生生源萎缩、房价、经济结构转型等很多经济问题都和人口问题密切相关。年轻人少了,对中国经济是祸还是福?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持续多久?中国不是人太多了,而是未来孩子太少了。中国人口的生育率已经降到了很低的水平,一些大城市的生育率更是降到了世界最低的水平。长此以往,中国将面临人口过度老化,经济缺乏活力,男女比例失调、社会不稳定以及国力衰落等各类问题。本书以坚实的理论为基础,结合各国的经验和中国发展的特点,论证中国人口发展政策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只有尽快放开生育政策,中国的发展才能持续。

作者简介

  梁建章,携程旅行网董事长。1969年出生于上海。1985年就读复旦大学第一届少年班。1991年获得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系硕士学位。1991年进入全球最大软件公司Oracle的硅谷总部。1997~1999年回国负责Oracle的中国区应用咨询业务。1999年参与创建携程旅行网。2000~2006年任携程网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在他的领导下,携程旅行网成长为中国互联网和旅游行业最成功的公司之一。2007~201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人口和创业以及中国劳动力市场。2011年担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李建新,出生于新疆伊宁市。人口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曾先后在新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印度孟买国际人口科学院、北京大学学习数学、人口学。1995年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毕业后留校进入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工作。1997~1999年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人口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学、人口社会学、健康老龄学等方面。著有《转型期中国人口问题》、《中国人口结构问题》;主编《中国人口:太多还是太老》、《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论争》等。

书籍目录

1 中国会有多少亿人
 世界人口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人口的预测
 放开生,中国人会生多少
2 人多耽误共富吗
 民工荒来了
 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人口如何影响资源开发和技术进步
 年龄和能力的关系
 年龄和创业的关系
 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考虑生育政策要有30年的前瞻性
3 21世纪真的会是中国的世纪吗
 虎妈和中国小孩
 中国经济30年展望
 中国经济能成功转型吗
 中国的大学生太多了吗
 中国能培育出世界级的大企业吗
 中国经济的潜在风险
 明日之星:印度
 谁能挑战美国的人口优势
4 日本经济的老年病
 日本年轻人创业吗
 昙花一现的日本经济
 日本企业的老化现象
 日本社会的老化现象
5 中国经济发展有资源瓶颈吗
 资源瓶颈还是资源诅咒
 中国如何解决能源问题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如何
 中国环境会持续恶化吗
6 性别失衡与不稳定社会
 集体失踪的“越南新娘”
 性别结构失衡的中国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失衡
 2020年后的剩男剩女
 婚姻挤压与社会稳定
 性别失衡下的犯罪风险
7 人口变迁与国力兴衰
 人口变化影响文明兴衰
 大国人口谁更多
 21世纪谁更老
 人力资源谁更富有
 哪国更有活力
 大国实力的较量
 大国实力兴盛的启示
8 全球化下的人口机遇
 全球化浪潮及视角
 经济全球化
 人力资本全球化
 人口规模效应
 人才集聚效应
 盛世早衰
9 政策迷途
 人口政策演变历史
 多生了还是多活了
 资源环境的认识误区
 数字迷误
 他国经验借鉴
 争论的结论
 人口政策的历史转折点
10 中国人可以多生
 儿女双全的奢望
 预测未来中国生育率
 中国的兴起可持续吗
 人口:一切之基础
 中国人可以多生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人口问题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自我国将计划生育定位基本国策以来,人口增长及其带来的压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保证了现代化的质量。但是近年来,人们发现人口的减少特别是独生子女现象也是引起诸多社会问题的来源。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已经或正在产生一系列的后果,其中不乏将会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些后果。因此,探讨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方向及其具体措施,实有其必要性,也有其紧迫性。  为使一般读者对这一问题有清晰的了解,《中国人太多了吗》作者采取了基于学术性的普及写法,提出问题,简要论证,得出结论,语言风格也是轻松活泼,易于阅读。应该说这种方法有其合理性,也是学术服务于公众的一种尝试。总的来说,《中国人太多了吗》主题有其重要性,是一个可以也应该讨论的重要话题,对于研究者、对于公众,均有其参考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人太多了吗 PDF格式下载



人口问题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自我国将计划生育定位基本国策以来,人口增长及其带来的压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保证了现代化的质量。但是近年来,人们发现人口的减少特别是独生子女现象也是引起诸多社会问题的来源。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已经或正在产生一系列的后果,其中不乏将会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些后果。因此,探讨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方向及其具体措施,实有其必要性,也有其紧迫性。
为使一般读者对这一问题有清晰的了解,本书作者采取了基于学术性的普及写法,提出问题,简要论证,得出结论,语言风格也是轻松活泼,易于阅读。应该说这种方法有其合理性,也是学术服务于公众的一种尝试。总的来说,本书主题有其重要性,是一个可以也应该讨论的重要话题,对于研究者、对于公众,均有其参考价值。


中国的年轻人口正在迅速减少,现在已经开始影响中国经济的各个方面。民工荒、大学生生源萎缩、房价、经济结构转型等很多经济问题都和人口问题密切相关。年轻人少了,对中国经济是祸还是福?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持续多久?中国不是人太多了,而是未来孩子太少了。中国人口的生育率已经降到了很低的水平,一些大城市的生育率更是降到了世界最低的水平。长此以往,中国将面临人口过度老化,经济缺乏活力,男女比例失调、社会不稳定以及国力衰落等各类问题。本书以坚实的理论为基础,结合各国的经验和中国发展的特点,论证中国人口发展政策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只有尽快放开生育政策,中国的发展才能持续。


1980年中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已32年,不应否认这一政策在特定阶段为抑制人口过快增长所起到的积极,但就是当时公布的那份倡议书也提到30年之后的人口政策可能需要调整,在以往的这些年中,中国学者过度夸大了生育政策所起到的抑制生育的作用,而忽视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育意愿是在不断下降的。而且生育意愿不等于生育能力,更不等于生育行为,所以,个人始终认为中国的生育率是被高估的。记得原先很多书中都预言中国的人口高峰为16亿人,据说这是考虑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后的数据,但是六普的数据是13.4亿,即使考虑人口继续增加的情形,恐怕最终的数字也很难突破14亿人,而且十年之后中国将进入快速的老龄化进程,60年代出生的那批人将进入老龄化队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只会更快、更快,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社会保障问题只会更加严峻。
有些人认为中国不应过度迷恋人口数量,更应注重人口质量,这显然没有错,但是,没有人口,何来人才?中国现在大多数人的理想生育子女数是2个,不会回到60年代那样的疯狂生育,所以根本用不着过分担心放开计划生育政策会导致人口的激增和管理上的混乱,现在的混乱不是人口造成的,而是制度设计与人口发展的新情况不相适应带来的。
更让人担忧的是计划生育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育心理,中华民族之所以绵延不绝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个民族人丁兴旺,小至一个家庭的兴旺,大到一个民族的发达,没有人丁,何来兴旺发达?环顾中华文化圈,台湾、香港、韩国等都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看看这本书上对于这些国家的政府千方百计提高生育率的努力的描写,中国将会重演吗?人一旦不愿意生育了,你再有政策都不行,俄罗斯政府曾专门出台政策奖励生育母亲,但是生育率上来了吗?不要继续毁掉这个民族独特的生育文化。
现在提出要扩大消费需求,但很难想象一个人口日益老化的社会会是一个消费需求强劲的社会?国内有不少人惊呼人口老化将造就一个庞大和有潜力的老年人消费市场,这种想法只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个没有年轻人的社会注定是一个没有活力的社会,如果北京、上海没有大批的外来年轻人涌入,还会是现在充满活力的北京、上海吗?人口政策不会立竿见影,调整现行生育政策刻不容缓!


用坚实的数据和事实说明了计划生育的巨大危害,老龄化、4-2-1倒金字塔人口结构带来的社会问题、失独家庭灰暗的生活,整个国家失去活力,是到反思并改变这项政策的时候了。


中国的人口政策,走到今天这一步,应该好好的总结和反思了。现在我们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的趋势,社会人口老年化,中、小学生人口年年下降,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现在如不进行调整,再过20年,我们共产党人就会成为千古罪人了。


该书比较系统和详细的论证了计划生育政策可能对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的冲击,提出放开一胎政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是长周期分析中国经济和分析目前一些经济现象的较好的参考书。


本书更像是一篇博士论文,感觉书卷气很浓,但是指出了我国推行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弊端,认为即使不再实行计划生育,因为育龄人口的生育愿望有限,不会造成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深以为然。


《中国人太多了吗?》是目前在中国大陆发行的对中国人口问题分析得最为透彻的一本书(当然这本书没有《大国空巢》分析得透彻和全面,但《大国空巢》至今没有在中国大陆公开发行),非常值得一读,强烈向各位朋友推荐。

反思计生的书籍能够在中国大陆出版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尽管这本书出版时有诸多地方被迫进行了河蟹处理,但能出版也算是一大进步吧)。要知道,放在前几年,反思计生的书籍是几乎都是要被彻底河蟹的。

反思计生的著作出版部分受益于最近几年网络上反思计生思潮的兴起和传播,这也反映了网络对中国社会进步得重大推动作用。


很客观公正的分析了当前错误的人口政策所带来后果,非但家庭结构脆弱,而且整个民族和国家的社会及经济体系都面临着全面衰退和崩溃的危险境地!


这本书对于消除思维误区很有帮助。我以前对人口政策的认识都很感性,作者运用数据和理性分析给我深深上了一课,喜欢这种类型的书。即便你不关注啊中国人口政策,其中的方法和思路对你还是很有启发


深入了解计划生育政策,通过把握人口变化,领悟市场需求!


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可读性很强,论据较充分,如果想了解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人,可以读一下这本书,一定会有所启发。


对了解今天中国的人口现状很有帮助,打破常规,推荐给大家


并不是有多关心人口问题,更多是看作者考虑问题的思路、分析问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态度,推荐大家购买。书质量不错,当当配送也快。这次终于没弄错我的发票问题。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深刻揭示了我国人口现状和未来发展,看来我国真的要重新审视我国的计生国策了。


虽然内容少了些,不过要了解计生和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还是可以一读的,要是易富贤老师的《大国空巢》能在大陆出版那就更好了,比这书说的更详细


换个角度看人口问题


对人口问题有兴趣的读读不错~~~


振聋发聩、让人深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需要改了!


论文参考书目,从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详细分析计划生育的严重后果,挺不错的


作为了解人口计生情况的科普读物,还是很不错的


老龄化是中国经济的命门,是放开二胎的时候了,已经晚了


中国应放开二胎政策吗?请读吧


学术论证深入,什么时候能触动国家大政方针就好了!20年后影响中国国运。


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变化不能光看自己……


是本好书,一胎化的计划生育真是问问多多


可以看看,换角度了解下计划生育。


强烈推荐 !国民该醒醒了!zf的政策调整该有作为了!佩服作者的前瞻性!


不错的书,多点了解中国大环境。


计划生育误国误民,该结束了!


了解中国 书很好


中国确实需要反思一下了


梁建章本是一个商业BOSS,有时间和激情写这种学术性的书,还是很有趣的


中国人并不多,是支持计生的人渣太多!


这个问题主流媒体很少涉及,读后很开阔视野。书的装帧很好


中国人是太多


学社会学的人以专业的视角来审视它


虽然不想当井蛙,但也不能太自大。


应该了解国情


以为可以养老靠政府,看来在老龄化的社会,只能活到老做到老。


真正了解了人多不只是力量大


更希望看到一个人类学者写的这方面的书,感觉一般。


很有远见的作者,敢于直言可贵。


还没看完,好多都用数据说话。


简单易懂,观点鲜明,有阅读快感


看了一半,很值得一看的书,对主题阐述得很深入。


刚收到还没读,书本质量很好啊!


任志强推荐的书很好看,顶!


很喜欢这本书,很有用的知识。


本书对我有着深刻的思维转变。见解深刻


帮同事买的,他说还不错.


下班后订的货,第二天中午就到货了,给力!


告诉你一个政府宣传之外的真相


世易时移变法异亦!坏习惯做法会毁掉一个民族。


发人深省,有危机感,再要一个宝贝吧


发人省心,警钟长鸣。


人多竞争大


不错,很前沿,讲的很好! 希望大家都看看


大家有空都看看吧!


好书,看了很受益的,很长知识


锻炼了我的发散性思维。


观点鲜明,资料新


深入浅出啊


可能是专业的关系,看着有点枯燥。


要生两个


分析的很好,受益匪浅


加油啊你我之青年!


不错,书寒好,很实用


切中时弊


包装完美,送股或速度快


老板就喜欢这类的书,我没看过


读一读此书,可能会找到答案


期待有货


谈到人口问题,感性往往压倒理智。看着北京上海汹涌人潮,再考虑中国可耕地面积能够支撑的人口总数,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却需要长抓不怠。但回首改革30年经济发展与人口红利关系。让我们换个角度思索政策在未来30年应该怎么走。


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建言献策,钦佩!尽管书中关于一些问题看法(主要是受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对一些经济方面常识的误解等)还有待商榷,但总体上对我国正确的人口问题常识普及非常有意义,很好!


可以读的一本书,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待中国的人口问题。还揭示了计划生育政策背后的真实背景,并且,作者有见底的表达了计划生育实行30年,当前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另外,作者的履历及人生经历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以此为榜样。


人口多影响经济发展真是无稽之谈!!非常大的一个误区!经济如果真的向好的方向发展,生育率就自然降低了。而中国如今的发展恰恰靠的就是人多。


1、装订的挺好,算5星。
2、书中写的就是人口问题,所以阐述观点的角度及佐证全是人力资源方面数据。
3、书中列举的数据说明中,如果增加一些维度或者其它方面的数据,个人觉就会更好些了。


中国人真的很多吗?计划生育真的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吗?本书给你答案、、、、


最推荐的地方就是数据与当前的社会现象向结合,既有了理论依据,又有了生动性,很多问题可以解释的通


作为人口学普及知识还行,属于快餐式内容,还行


这本书的视角很新颖,很多数据是第一次看到,很多观点是第一次听到。但是仔细想想又未免有些主观。如果作为学术上的一种观点,值得了解一下。


多生孩子从财务角度讲是亏本,从社会角度讲是作贡献。


属于带有一点普及知识在内的书,深度较专业书籍还是有点差距


一些讲述都不错,买来做作业


学术气息很重,读来并不是十分引人入胜,常常好几页都在翻来覆去说一个事情。好在有些见解还是新颖的


速度快,质量好,希望能再买


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感觉跟在书店里看到的纸质不一样,但是印刷还可以。


喜歡,這個


书里讨论的30年后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我认同,但今天的人口红利是怎么来的?是老毛时代6.0的指数大量出生人口换来的,明天中国的那么多老龄人口是怎么来的?还是老毛时代6.0生出来的。月头吃龙虾当早餐,月底了不就得勒勒裤腰带?一定要保持这种人口红利,那得生多少人出来啊?看问题除了往后看30年,是不是也要往前找30年?
作者一直说人多不影响人均占有资本,比如公共设施,那为什么不讨论一下人均土地、人均森林……呢?而且作者告诉我们,水资源是不会少的,这个我有点震惊,和我的常识有点冲突。
作者认为增加人口其实是为了增加精英,但我们不可能知道谁是精英,所以只有拉大基数以增加精英的绝对数量,还以日本作例子。我认为这个想法是日本可能是可行的,因为它有那样的教育体制的国民素质,但在中国相当玄,因为我们有这样的教育体制和这样的国民素质,我们在广东,太清楚都是些什么人心心念念想生娃啊!也太知道这些人生下娃后是怎么当猪养的啊!
放开计生后,估计啊,有可能出产精英的家庭还是不会多生,会多生的就两种:一就是上面说的只要数量不要质量当猪养的,一种就是公务员,占有最多公共资源,有生养优势。


有点像博士论文,但有很通俗。对于人口对经济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全面阐述,希望决策智囊看看。中国再不调整政策就晚了。


一部算不上专业的作品,没太多的建设性意见。从人口到企业和国家,都是泛泛而谈。鉴于价格比较合理,篇幅不大,买来一阅还是值得的。


这种畅销书,像快餐,可以读一读


我没看,有很多图表和专业术语。。。


强烈推荐!!!真正的思想,一阵见血。谢谢梁建章。


多个角度看待人口问题


非常好的书,内容十分棒


看看不同观点


还没看呢,有兴趣


  有时候我们容易陷入思维误区,而看了这本书后思维可以开阔点。其实我们并不是人多了。
  毛大嗲当年喊人口放开生,确实造成了一个妇女过量的生产,一般至少在3个以上,我看到有的7个!而现代社会不进行计划生育的国家,最多也才2.2的样子,即一个妇女所生2.2不到3。加之80年代后生活水平提高很大,死亡率下降很明显,所以看起来当今中国人口相当之多啊。
  但是从长远考虑,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社会经济活力不够(还有政治制度原因,大家都知道),会像日本那样进入老龄社会,造成很多问题。而要向优秀的国家学习,比如美国,从婴儿潮下来的一代代可以看见社会活力奔放,再加之美国有好的移民政策,吸收的又是国外优秀人才,所以他们可以发展得很好。
  而我们不放开生育政策的话,一,个人养老问题是个极大问题,你不能保证你小孩以后不会出现任何意外,二,以后养老金下的压力会给更多的更少的年轻一代,他们的压力会更大,企业面临的税金会更重,更不利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是一切的基础,所以很多问题还是人口问题之根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