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论社会人类学

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9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作者:

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  

页数:

286  

译者:

冷凤彩  

Tag标签:

无  

前言

  西方的现代人类学诸学派萌芽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已长成丰满。  所谓“现代人类学”是相对于19世纪后半期的人类学古典学派而言的。古典人类学包含种种“大历史”,它先后以进化论和传播论为叙事框架,视野开阔,想象力丰富,但论述多嫌武断,时不时流露出傲慢的西方中心主义心态。 现代人类学是在反思古典人类学中成长起来的。 处在人类学的“现代时期”的学者,鄙视西方中心主义,注重探究非西方文化的内涵与延伸价值。他们质疑西方传教士、探险家、商人、旅行家的见闻和偏见,反思古典人类学获得见闻的知识和方法,以不同的方式提出了“译释”不同文化和理解人文世界的新思路。  现代人类学并非铁板一块。在英国、法国和美国,现代人类学家分别提炼出功能、社会、文化等概念,围绕着这些概念,他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使欧美人类学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中国的人类学曾经与欧美的现代人类学并肩。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间接或直接地接受到英国功能学派的影响,凌纯生、杨堃等直接师从法国学派大师莫斯(Marcel Mauss),还有许多人类学家,浸染于德国-美国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之中。  因为这样,所以西方现代人类学诸学派,早已于60多年前为当时的中国学者所熟知。  不过,20世纪中国的学术充满着断裂。中国人类学家还来不及以自己的“肠胃”“充分”“消化”西方思想,学科便被“彻底革命”了。

内容概要

作为人类学入门著作,《沦社会人类学》在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洗刷之后依然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它特殊的成书形式和初衷应该引起关注,故引介此书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埃文思—普理查德为英国广播公司所做的系列讲座。意在使更多的人认识社会人类学这一学科,真可谓用心良苦。其中,作者点出了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即以研究“社会”为主。之后,他用两节的篇幅细缕社会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为初学者提供了理论和知识上的便利。第二部分主要是他的其他论文。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二三个部分,除涉及大量的观察资料外,还阐明了社会人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兴趣以及研究重点的变化。可以说,他对理论观点的重新阐释,在今天看来,依然值得借鉴。

作者简介

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英国著名社会文化人类学家,功能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伦敦经济学院哲学博士,前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
  他主要在苏丹南部的阿赞德人和努尔人中做田野调查,这些田野资料成为其前半生也是其最知名的人类学著作的基础。他后来的著作大多是理论作品,关注人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这是由于他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巨大影响,牛津大学的社会人类学才吸引了全世界的众多学生。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与魔法》、《努尔人》、《非洲政治制度》、(与福斯特合编的)《努尔人的亲属关系与婚姻》、《努尔人的宗教》、《社会人类学论集》、《原始宗教理论》以及《阿赞德人——历史与政治制度》等,都是久负盛名的作品。

书籍目录

总序代译序上篇 六篇讲演稿 上篇序 第一讲 社会人类学的研究领域 第二讲 理论起源 第三讲 后期理论发展 第四讲 田野工作和经验主义传统 第五讲 社会人类学的现代研究 第六讲 应用人类学 参考文献下篇 论社会人类学 下篇序 第一讲 社会人类学:历史与现状 第二讲 宗教与人类学家 第三讲 人类学与历史 第四讲 尼罗河流域苏丹施鲁克人的神圣王权 第五讲 赞德国王和王子 第六讲 阿赞德人的遗传和怀孕观 第七讲 赞德歃血为盟 第八讲 赞德神话 第九讲 Sanza,赞德语言和思维的一个典型特征译后记出版后记

章节摘录

  上篇 六篇讲演稿  第一讲 社会人类学的研究领域  在这几个讲座中,我尽量对人类学作一些一般性的描述。我知道,即使读书很多的外行人对这一学科仍不甚清楚。这些词语似乎唤起了人们对类人猿和头盖骨或奇怪的原始仪式和古怪迷信的模糊联想。我认为我能够轻而易举地使你们相信,这些联想错位了。  我必须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对待这一学科——假设你们中的一些人对什么是社会人类学确实一无所知,而另一些人则把非社会人类学的东西当做社会人类学。有鉴于此,我将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广泛地讨论这门学科,希望那些对社会人类学略知一二的人不要见怪。  在讲座一中,我介绍一下这一学科的大致范围。讲座二和讲座三旨在追溯社会人类学的理论发展。在讲座四中,我主要讨论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方面,我们称之为田野工作。在讲座五中,我给出社会人类学现代研究的若干例子,以此说明理论和田野工作的发展过程。在最后一讲中,我会谈论社会人类学与实际问题的关系。  关于此学科的讲座,自始至终,我尽可能将我的描述限定在英国社会人类学的范围之内,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在表述中出现难题。因为如果我同时描述该学科在欧洲大陆国家和美国的发展状况的话,我就不得不削减材料,这样一来,我们虽然对社会人类学有了一个整体性的把握,但也会因此失去清晰度和连续性。这种“范围限制”若在其他知识领域使用,则必须慎之又慎,但对于社会人类学却无关紧要,因为社会人类学在英国很大程度上是独立发展的。话虽这么说,我仍要提到明显影响英国学者思想的国外社会人类学家,以及社会人类学的发展趋势。  即使已经作了范围上的限制,我仍然不易清晰而简洁地给你们描述出社会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和方法,这是因为社会人类学家之问经常缺乏共识。当然,在多数问题上他们的观点基本一致,但在某些问题上则存在分歧。这些观点就像在较小但又崭新的学科里经常出现的那样,变得倾向于与人的个性缠绕在一起。这可能是因为,与其他人相比,哲学家更易把他们所持的观点与自己的个性密切联系在一起。  如果坦诚承认的话,当需要表达个人偏爱的时候去表达并不会产生害处,但如果说模棱两可的话,害处可就大了。社会人类学专业词汇有限,因此不得不使用一些普通词语。众所周知,这样是不太准确的。一些词语,比如,社会、文化、习俗、宗教、约束、结构、功能、政治的、民主的,对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的语境下,很少能表达相同的意思。在一般用法上,人类学家或许赋予一般词语以限定性和专业性的意义,这样一来,撇开难以使他们的同行接受这一点不说,而且如果这样的话,大量的人类学作品将变成一种行话,而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读懂这些行话。如果要我在更接近于日常用语的模糊和专业术语的晦涩之间作出选择的话,我宁愿冒险选择危害更小的日常用语,因为社会人类学所要教授的东西涉及的是每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专业人员。  社会人类学是在英国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在美国使用的一个名称,指人类学的一个较大学科分支,从诸多方面去研究人。它关注的是人类的文化和社会。在欧洲大陆国家,另一个术语很流行。在那里,他们所谈及的人类学,对我们英国人来说是彻底地去研究一个人,仅指我们英国人所谓的体质人类学,也就是对人的生物性的研究。而我们所说的社会人类学在欧洲大陆指的则是民族学或社会学。  即便在英国,也是最近才有“社会人类学”这一说法。1884年以来在牛津,1900年以来在剑桥,1908年以来在伦敦,这一学科就以社会学或民族学为名在大学中教授。但是,第一个社会人类学的大学教授职位是弗雷泽(James Frazer)1908年在利物浦获得的,它是一个名誉教授职位。这一学科最近已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大不列颠及其自治领的许多大学都开设社会人类学这门课。  社会人类学是比较广泛的学科——人类学——的一个分科,通常把它与其他分科:体质人类学、民族学、史前考古学、一般语言学和人文地理学联系起来进行讲授。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几乎不把后面两个分支算在学位课内,关于这点我就不多说了。我要说的是体质人类学,它是人类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并且包含着许多有趣的成分,比如遗传、营养、性别差异、解剖比较和种族体质以及人类进化论,虽然在目前的情况下它与社会人类学重叠的部分非常有限。  与我们关系最紧密的是民族学(ethnology)。为了理解个中原因,我们需要知道,当社会人类学家认为他们的学科包含所有人类文化和社会,以及我们自身的时候,他们会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原始民族那里,其中的原因我以后将会提到。我们与民族学家们研究同样的民族,结果两种学科之间有了很多的重叠。  然而,重要的是应该注意到,虽然民族和社会人类学主要研究人的同一方面,但是研究的目的是截然不同的。结果,人们过去没有明确区分的社会学和民族学,今天却把他们当做界限分明的东西。民族学的任务是以人体种族特征和文化特征为基础来划分民族,进而通过现在和过去的民族迁移、民族融合及文化渗透来解释民族分布。  民族的划分和文化的划分对于社会人类学家在原始社会之间作比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开端,因为通过比较大致相同的文化类型——很久以前这些属于巴斯蒂安(Adolf Bastian)所称的“地理意义上的省”①——来开始是十分方便而且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当民族学家试图去重构那些缺乏过去历史记载的原始民族的历史时,他们不得不依靠从偶然的证据所得出的推论来得出结论。就这件事的本质而言,重构工作永远不可能实现。有时,许多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假设同样与事实相符。因此,就一般意义而言,民族学不能称作历史,因为历史告诉我们的是“不是可能发生的事,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不仅指事件的发生,还指什么时候以及怎样发生,并且常常是为什么会发生。就这个原因而言,民族学无论如何也不能告诉我们很多原始民族过去的社会生活。与它的分类不同,它的推断对社会人类学家的意义不大。  最好把史前考古学看做民族学的一个分科。它试图借助在地质沉积物发掘中发现的人类和文化遗迹来重构民族史和文化史。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不无惊奇地发现,西方人类学在经历了结构主义风潮和后现代主义的心灵空虚之后,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回到这本半个多世纪前写就的入门著作来反思人类学的命运。  ——梁永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论社会人类学 PDF格式下载



普理查德的经典,集大成之作


很经典,很满意


质量很好,专业用书,还没开始读呢


哈哈,很好,大师的作品


送货速度给力,书的质量也不错。这本书是人类学必看书目,作者论述了方法论方面的东西,是理解结构功能主义的不可跳过的一本书


这是EP的讲演稿整理出版的书籍,还不错,EP的风格还是挺严谨的,但他的思想有点两栖,所以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而且他做这些演讲时,人类学还处于发展时期,很多观念都还没有成形,故需要结合历史背景来体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