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艺术精神

孙琪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

孙琪  

页数:

18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艺术精神:话题的提出及其转换(台港及海外新儒学的美学观照)》的作者认为他们的美学研究或文学批评实践实质上是在这一话题上生根发芽的,而杜维明先生更在世纪之交对这一话题进行了颇具意义的转换,进而提出一个新话题。为何会发生这样的转向?追究原因,实因不同的美学话题,尤其是影响重大的美学话题的提出,皆出自不同的时代背景,是对不同时代文化困境的应答。

作者简介

孙琪(1977—),女,文艺学博士,毕业于暨南大学,现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中国古代文论,在《自然辨证法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学术交流》、《贵州社会科学》、《戏剧文学》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其中有三篇论文被收入《中国美学年鉴》,参与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五项,参与编写文学概论教材一部。曾获佛山市2003—200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话题的提出及其意义:唐君毅哲学视野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一、中国艺术精神:话题何以提出? 二、中国艺术精神的多层面向 (一)贯注于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 (二)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层面 (三)中国艺术所显发的人的精神 (四)中国艺术精神之儒道二分 三、中国艺术精神阐释的意义 (一)感通之德:“中国艺术精神”的中西比较视野 (二)虚灵明觉心: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隐在呈现 四、中国艺术精神的阐释理路与价值担当 (一)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从哲学到艺术 (二)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从本体到价值 第二章 中国艺术精神之儒、道主体:徐复观研究的深入 一、《中国艺术精神》的写作源起与美学方法 (一)话题重现:《中国艺术精神》的写作源起 (二)方法意识:“中国艺术精神”走出直感 二、中国艺术精神之儒、道二分 (一)解放儒学:对儒家艺术精神的发现 (二)以西释中:对庄子艺术精神的发现 三、儒、道艺术精神之会通 (一)人格修养 (二)工夫 (三)境界 (四)为人生而艺术 小结:“主体”之“心” 四、中国艺术精神的阐释理路与价值诠释 (一)心的文化:人性→艺术→人性 (二)生命的复归和完成:一种价值诠释 第三章 话题的转换:海外新儒学的美学观照 一、“中国艺术精神”的隐没:话题中的悖论 (一)纯粹之艺术精神何以纯粹 (二)艺术精神与道德精神何以并列 (三)艺术在精神中湮没 小结:由隐没到转换 二、话题的转换:生态转向与批评转向 (一)生态转向:孟子修身观念的美学启示——杜维明对儒家生态精神的发掘 (二)批评转向:寻找“人性的光辉”——兼评刘述先的《文学欣赏的灵魂》 三、话题转换背后:变通的选择 (一)从“分离”到“融和”:儒道、古今与中西 (二)从“隔”到“不隔”:哲学与艺术 (三)“主体”与“价值”:海外新儒家的坚持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国大陆现代新儒学研究博、硕士论文篇名辑录 附录二 中国大陆现代新儒学研究期刊论文篇名辑录 附录三 化:一个在当代美学研究中缺席的古典美学范畴 附录四 中和:通向现代的中国古典美学范畴 附录五 问题与出路——对近年国内生态美学研究的反思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章 话题的提出及其意义:唐君毅哲学视野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自从1966年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在台湾初版,“中国艺术精神”便成为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美学话题。从台港到大陆,它经历了几代学人的反复检讨和阐释,魅力不减当年。然而对于这一横跨两个世纪的热点话题,我们是否认真追究过它的来龙去脉?有人说徐复观是标举中国艺术精神的第一人,事实并非如此。从话题的提出到话题的深入,再到话题的转换,徐复观并非始点,亦非终点。本章揭晓:谁提出了话题? 一、中国艺术精神:话题何以提出? 20世纪上半叶,现代新儒学阵营中的几位学者都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艺术精神”这个词汇。比如,钱穆先生曾在谈论“比兴”问题时说:“中国文化精神,则最富于艺术精神,最富于人生艺术之修养。”①方东美先生在他的生命美学建构里更是常常提及这个词:“中国人总以文学为媒介来表现哲学,以优美的诗歌或造形艺术或绘画,把真理世界用艺术手腕点化,所以思想体系的成立同时又是艺术精神的结晶。”②又如:“中国的艺术精神贵在钩深致远,气韵生动,尤贵透过神奇创意,而表现出一个光辉灿烂的雄伟新世界……”③但真正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正式提出并作明确阐释的第一人,则是唐君毅先生。 唐君毅(1909—1978)作为台港新儒家的重要学者,毕生以弘扬儒学及中国文化为使命,被称为“仁者型”的新儒家。他一生著述20余部,既有“发乎情”之感慨,亦有“止乎义”之理性思考。他时刻关注“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深入挖掘“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探索“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以图完成“人文精神之重建”。他感叹儒学之“花果飘零”,倡扬文化之“灵根自植”,被牟宗三先生誉为“文化意识宇宙中的巨人”①。 唐君毅先生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便提出“中国艺术精神”这个美学话题,比徐复观早了20多年,并且他在《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一书中比较集中地探讨了这个问题。1944年2月,唐君毅在《文史杂志》发表《中国文化中之艺术精神》,第一次提出了话题。


编辑推荐

《中国艺术精神•话题的提出及其转换:台港及海外新儒学的美学观照》是由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艺术精神 PDF格式下载



为了了解中国艺术精神而买的,前半部分是,后半部分是附录,有点水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