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东亚史

罗兹·墨菲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

罗兹·墨菲  

页数:

611  

字数:

885000  

译者:

林震  

Tag标签:

无  

前言

开拓东方历史研究的新视野在美国的历史学界,有几位对东方历史、特别是对东亚历史有精湛研究的学者,为社会贡献新篇,罗兹•墨菲无疑是其中之一。他同他的老师费正清一样,除了在亚洲史有建树外,也在东亚史方面有颇多贡献,他们共同推动了美国的东亚史研究,取得了国际公认的一流成就。在这里,我向国内读者介绍美国学者罗兹•墨菲最近撰写的一部鸿篇巨著《东亚史》,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阅读与理解上的方便。国内读者对罗兹•墨菲并不陌生。1992年他出版了脍炙人口的《亚洲史》,受到中国读者的好评,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畅销书,他因此在中国声誉鹊起。《东亚史》是在原著《亚洲史》基础上的继续发挥和发展,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地方。因为《东亚史》不仅增添了新材料、新事实,而且在分析的角度、取材范围以及分析与叙述的关系等方面与前者有许多不同,视其奠定罗兹•墨菲在东亚史独树一帜的学术地位并不为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罗兹•墨菲的《东亚史》足以与费正清、赖肖尔等人的《东亚文明:传统与变迁》相媲美,材料充实且有新理、观点材料纵横贯通,摒弃旧思维,尝试新方法,呈献新成果,基本上反映了当前国际东亚史研究的水平与动向。平心而论,对于一位西方学者来说,撰写一部地域广袤、国家众多的区域通史,是相当难能可贵的。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想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罗兹•墨菲《东亚史》的亮点,也就是值得特别关注的几个地方。作为历史学家,罗兹•墨菲对东亚历史的观察是深刻的、准确的,提出了若干独具慧眼的见解,确立了对东亚史总的根本的看法。从时间上说,本书前后横跨5000年,将古代历史、文化、宗教、科技,重大的经济活动与人员往来,以及当前的妇女地位、城市问题、环境保护等统统摄于笔下,条分缕析,使读者看到东亚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他首先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科技予以关注,开宗明义地写道:“东亚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东亚还拥有全世界最古老的、鲜活的文明形态,它们丰富的文化发展史令人吃惊。”“中国的科学技术,如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燃煤、园艺学、冶金术和医学等,其发展早于西方,并对西方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前言》,第1页。)寥寥数语,将历史的长期沉淀说得分外清楚。作者的认识无疑是深刻的,正因为他有着这样一种认识,他对东亚史的撰写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据作者称,他是根据40多年的教学经验撰写成这部洋洋洒洒的大部头著作的,书中有着作者深思熟虑的理解与判断。墨菲认为,中国的科学和技术有漫长而光辉的历史,直到18世纪以前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个观点显然是与西方正统的观点有所不同的。有的欧美学者认为,13世纪以后中国社会发展就已经很缓慢了,明清500年是中国历史的大停滞,或者说是整个东方社会的落伍时期。墨菲以具体的史实详细列举了近代以前中国的若干科学技术成就,这些成就包括公元前几个世纪发明的铁掌犁、对太阳黑子的观测,以石油和天然气作为燃料,活字印刷术、航海罗盘针的应用和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以及明清时期中国的医学、农学、水利与历法等等。这些科学成就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在墨菲看来,这些都是中国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长期以来,西方学者认为东方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是停滞不前的,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墨菲一扫长期以来欧美学者在东方历史研究上形而上学的阴霾,始终以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待东方历史,因此我们看到的《东亚史》是一部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著作,对比着阅读这两方面的著作显得判然有别。他用大量的具体的实证材料来说明东亚历史的悠久性与连续性,为读者提供了一幅清晰的历史画面。这是努力开掘的地方,也是读者渴望了解的地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是读过墨菲《东亚史》的读者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知道,作为大学的历史教科书,《东亚史》应该成为信史和良史,向读者提供真实无欺的材料,从历史材料中提取和发现对当今社会有重大意义的主题,以帮助人们恢复历史的记忆。也许有人不同意墨菲的一些观点,但读者不得不佩服他目光的犀利与深邃,明显地高出流辈。关于中国唐宋文明,《东亚史》有许多惊人之语。我们看到作者视野之开阔,眼光之敏锐,昂扬着一代学者的锐意创新精神。作者看到自唐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倾向,各方面表现出博采异域、吞吐百家的恢宏气势,展现多姿多彩的大唐风采。对于这一点,并不是所有外国研究者都能看清的,也不是谁都能得出的结论。唐代无论在人口、领土还是在其他成就方面,都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帝国缔造的辉煌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首都长安堪称一座国际性大都市,那里汇集了突厥人、印度人、波斯人、叙利亚人、越南人、朝鲜人、日本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城内居民多达100万,“长安城散发着世界大都市的熠熠光辉,其耀眼夺目是世界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第115页)。城内各种宗教和睦相处,居民可以享受来自西域各国的体育、舞蹈、音乐和杂技,显然是典型的国际大都市的反映。宋代的科技、文化与贸易是作者颇感兴趣的问题,是作者重点介绍的篇章。他视宋代为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因为它出现了科技与文化的普遍繁荣,社会财富有较多的积累,社会发展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根据周去非《岭外代答》、赵汝适《诸番志》记载,直接与中国交往的国家与地区达50多个,有时候宋朝还利用使臣出国之机招徕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宋代“贸易既盛,钱货遂湧湧外溢。当时宋之铜钱,东自日本西至伊士兰教国,散布至广。”在造船方面,作者向读者提供的材料也是相当可观的,宋代的船舶可容纳600人,比前现代世界其他地方的任何船只都要大得多,由于指南针的应用,宋代的商船已经结束循岸航行的状态,克服“梯山重译”的重重困难,实现了从中国到南洋、印度洋以至非洲东岸的航行,对外贸易占到税收的五分之一,墨菲这样写道:“到了南宋,海外贸易的规模远远超过当时整个欧洲的外贸(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宋朝时期,大型远洋货船上使用的各种航海技术已经臻于成熟。……宋、明时期,中国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强国和海洋大国”(第145页)。《新东亚史》真是别开生面,令人振奋,表现出作者推陈出新的勇气和凌越前人的探索精神。由此观之,该著独辟蹊径,发掘枯竭隐深,摒弃了因循沿袭的墨守成说,在史学园地树起了一面旗帜。在明清史研究上,《东亚史》以远见深识倾动人心。它没有像其他欧美学者那样,把明清500年历史看作是停滞与倒退,而是认为明代是中华帝国的新辉煌,在许多方面继续为世界做出贡献,“明朝中国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经济领域商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第169页),处于社会转型前夕。作者以一种少有的历史自觉把握了这种趋势。确实,明代是中国社会即将转型的时期,内有郑和七下西洋,使中国空前地走向世界;外有西方传教士东来,他们以科技为媒介向中国介绍了西方的科学、宗教与文化,使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受到冲击。中国的传统商品丝绸、茶叶、瓷器、书籍和漆器销售到日本、东南亚以至欧洲,国外市场为购买中国商品而支付的白银大量涌入中国,加速了国内商业化和货币化过程,对西太平洋经济圈的发展十分有益。墨菲对明代中国社会工农业生产以及大众生活的描述十分详细,如文化和贸易蓬勃发展,商业和城市欣欣向荣,城市商人参与并推动精神文化的发展,城市居民有较多的精神生活等等,所有这些对于读者了解明代一目了然。关于清代历史,作者以全球史的眼光加以审视,有助于清算历史上形成的对东亚史、尤其对中国史的偏见与固定的思维模式。这种理性的分析视野对研究中国历史十分重要。通过研读我们看到,中国清代在整个世界历史坐标中的位置,既有成就也有不足,既有发展也有某种程度的徘徊,既有悠久的传统也有深沉的惰性,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絪缊化生,形成社会发展的一定阻力,作者一语道破近代科学未能在传统技术发达的中国发生的深层原因:“中国所取得的科技成就主要是那些建立在经验积累基础上的发现及其改良(如医学和药学方面),缺少那些经过系统、持续的科学研究之后取得的成就。”“中国工匠拥有娴熟的技术,擅长于创造发明,但却很少从事理论和实验工作,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文盲。”(第213页)这个评断是作者通过深层考察所得,切中要害,或许是由于这个差距形成后来中西方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天然分野。日本历史和朝鲜历史在本书中占据了相当的位置。作者以全新的视角全面审视了日本和朝鲜半岛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看到它们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外交上的密切联系与互动。为了学习中国文化,日本向中国派遣了大批外交使团,“到8世纪,派到中国的使团越来越大,大约五六百人分乘四艘海船,浩浩荡荡开向中国。……尽管要经历这么多的风险,日本人还是下定决心来到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将他们所能学到的或可以移植到日本的中国先进文化悉数带回日本。”(第273页)中国文化如滚滚洪流,加速了日本社会的变革过程,使其跟上了东亚社会前进的步伐。朝鲜的情况也是如此。从该书中可以看到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较之其他国家密切的情况。正因为这样,至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在朝鲜半岛的影响,以及朝鲜半岛鲜明的地缘政治特征。墨菲在研究朝鲜半岛的历史时,注意到了一个重要现象,即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主义影响问题,他认为:“日本在朝鲜的殖民统治是全世界殖民统治中最恶劣的。日本殖民朝鲜的历史,给朝鲜民族留下痛苦、仇恨和愤慨的回忆,这种回忆在今天的朝鲜半岛仍然非常强烈。”(第428页)这种评断符合今天朝鲜半岛的实际情况,没有半点夸张之意。对东南亚历史与现实的热情关注也是《东亚史》的重要篇章。作者高度评价了东南亚的悠久历史以及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尤其作者关于东南亚各国摆脱殖民主义枷锁、探索本国发展道路的分析较为客观。看得出作者是以极大的热情来撰写这部著作的。作者的一个基本看法,就是东南亚在战后完成了非殖民化进程,开始探索本国的现代化道路与模式,东南亚各国在未来的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作用将要上升,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之故,必须给予东南亚以足够的重视。《东亚史》关注现实的东南亚并非应一时之需,而是作者自觉地参与到了战后东亚和东南亚有史以来伟大的社会变革之中,适应世界形势的需要,发挥了理论先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罗兹•墨菲继承了其老师费正清等人的志业,又在许多方面有新的认识,承担了一种沉重的历史责任感。他一方面努力去唤醒和复活过去的历史,同时也按时代要求去理解和书写历史,对东南亚民族与国家的命运给予更多的关注,做到了史学常写常新。在本书的结尾作者告诉读者,当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东亚将会逐渐主宰这个世纪。以上是《东亚史》的大体轮廓,也是书中引人入胜的地方。但是书中有些观点也是与我们大相径庭的,甚至不能接受的,那就是作者把中国的历史看作是朝代的循环史,忽视了社会经过生生不已、后代否定前朝后产生的新内容,任何一个朝代的产生都不可能重复前一个朝代的历史,历史在螺旋式升进中的相似表层下有着不同的内涵,永远不会重演。以“王朝循环论”来解释中国社会的历史,是西方流行的一个观点,反映的是西方史学研究的方法论。正是由于这种认识,他把20世纪中国的伟大革命看作是历史上的中国农民运动;还有,作者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与改革前的政策完全对立起来,这恐怕也是有问题的。作为学术研究,同时又是西方学者,存在不同的看法也是正常的。我们看到,他对东亚的历史与人民怀有炙热的感情,叙事时尽可能地做到了公正与客观,较好地解决了史书的体系问题,避免了结构松散与材料堆积,尽量处理好分析与叙述的关系,材料与观点的关系,显示出作者乐观向上、生动活泼的探索精神。总之,不管读者出于何种目的来阅读这部著作,都会从事受到启发,收获教益。陈奉林2012年4月

内容概要

  东亚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其历史在世界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罗兹·墨菲师从著名的汉学家费正清及历史学家赖肖尔,研究东亚历史多年,认为东亚历史是世界历史中极具意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人类普遍问题和现代问题提供了独特的答案。他根据四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撰写了《东亚史》,对东亚地区几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历程以及各地区间的互动作了非常全面、详尽的记述。通过这本书可以很全面的了解东亚地区从古至今的历史进程。
  《东亚史(插图第4版)》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以介绍东亚地区的共同基础与地区差异为开章,以占全书一半的篇幅详细介绍了西方人到达亚洲之前的的东亚历史,其中中国古代历史因其保留了大量文字记载与对周边地区产生的巨大而广泛的影响而占据了主要篇幅。第二部分记述了西方人到达亚洲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东亚各国历史,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东亚各国面对后来居上的西方以及后来的帝国主义所持的不同态度。第三部分以中日战争为主线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东亚。最后一部分对二战之后的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主要地区的发展作了详细介绍。在整体上四部分又紧密相关,前后贯通,使东亚地区的历史以完整、鲜活之姿展现于我们眼前。

作者简介

罗兹?墨菲(Rhoads
Murphey)是一位中国历史学家和地理学专家,出生于费城,1950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任密歇根大学教授,担任密歇根亚洲研究计划负责人多年,此前曾经在华盛顿大学任教,也曾任台湾大学和东京大学客座教授。从1954年到1956年,他是驻亚洲外交官联合会主席。1974年获得密歇根大学突出贡献奖。作为亚洲研究协会前主席,罗兹?墨菲曾担任《亚洲研究杂志》,《密歇根中国研究报》以及亚洲研究协会主办的《专论》等刊物的编辑。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福特基金会、美国学会理事都接纳他为会员。著有《上海:进入现代中国的钥匙》(1953)、《地理学入门》(1978,第4版)、《地理学的研究范围》(1982,第3版)、《条约口岸与中国的现代化》(1970)、《中国出迎西方:条约口岸》(1975)等。其中《外来者:西方人在印度和中国》(1977)一书赢得了密歇根大学出版社的年度最佳图书奖。

书籍目录

序 开拓东方历史研究的新视野陈奉林
前言
关于亚洲名称和词汇书写的说明
大事年表
第1章 东亚:共同基础和地区差异
1.1 分界线和本土
1.2 自然观
1.3 农业
1.4 社会运行规则
1.5 村庄和城镇
1.6 传统体系
1.7 地区差异
1.8 中国本土
1.9 中国和东亚其他地区的联系
1.10 农业文明
1.11 更大的内部差异
第2章 史前时代、中国起源和商朝
2.1 新石器革命
2.2 东南亚农业的起源
2.3 东南亚人口和古代王国
2.4 史前中国
2.5 中国的起源
商朝
周朝
第3章 周朝:从创建到衰败,
哲学家的时代
3.1 战国时代
3.2 孔圣人及其教诲
孟子
荀子
儒学和"天"
墨子
3.3 道家
3.4 汉语
第4章 秦汉:帝国的形成
4.1 秦朝威权主义
4.2 汉朝
汉武帝时期的版图扩张
中国和罗马
开放的贸易模式
汉朝文化
古代中国城市
汉朝的成就
对环境的压力
第5章 佛教、蛮族和唐朝
5.1 佛教
乔达摩佛陀
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佛教的
传播
5.2 汉朝的终结
5.3 北魏
5.4 南迁运动
5.5 重新统一:隋唐时期
5.6 大唐体制
5.7 辉煌年代的长安
5.8 唐朝末期的佛教
5.9 佛教宗派
5.10 衰败和灭亡
第6章 成就和灾难:宋元(960年-
1355年)
6.1 北宋
6.2 文官体系
变法
文化和征服
6.3 南宋时期
创新和技术发展
开封和杭州
南方的崛起
新儒学
绘画和瓷器
6.4 蒙古人
元朝中国
朝代循环和延续
第7章 中华帝国新辉煌:明朝
7.1 明朝的创立
洪武:草莽皇帝
明朝的朝贡体系
明朝海上远航
7.2 繁荣和保守
7.3 商业和文化
资助和文学
大众文化
精英文化和传统主义
7.4 北京皇城:大明朝轴心
7.5 自满和衰落
7.6 满族入主中原
第8章 清朝的繁荣和衰落
8.1 繁荣和人口增长
康熙和乾隆
8.2 东亚传统社会
家庭和婚姻
生儿育女
妇女的地位
性习俗
法律、犯罪和惩罚
8.3 清朝后期:衰落和惯性
来自新蛮族的压力
8.4 辉煌大清和落后技术
8.5 鸦片和中英战争
第9章 古代朝鲜:另一个中国
9.1 朝鲜传统
汉朝征服及其后果
三国时代
新罗的胜利
高丽王国
蒙古征服及其后果
李氏朝鲜
第10章 前现代的越南
10.1 古代
10.2 北属时期
10.3 佛教王朝
10.4 南扩、地域主义和内战
10.5 文化发展和与西方的联系
第11章 日本历史的开端:
范式与起源
11.1 与朝鲜的联系和造墓人
11.2 神话般的历史
11.3 氏
11.4 神道
11.5 与中国的联系
11.6 大化、奈良和平安
中国艺术和佛教艺术
11.7 佛教和日本文化
庄园制度
平安文化
紫式部夫人
11.8 艺术和园林
11.9 假名和僧兵
11.10 对环境的压力
第12章 武士、僧侣和冲突:
中世纪日本
12.1 平安朝的瓦解
12.2 镰仓时代
12.3 蒙古来袭
武士和僧侣
12.4 文学和艺术
12.5 镰仓的灭亡和足利的崛起
应仁之乱和经济增长
贸易和海盗
室町文化
内战再起
第13章 西方人的到来
13.1 独立发展
13.2 欧洲背景
葡萄牙人到来
葡萄牙商业帝国
菲律宾的西班牙人
13.3 "基督徒和香料"
13.4 战略和基地
13.5 利玛窦:进入明朝宫廷的传教士
13.6 俄国人在亚洲
13.7 日本的基督世纪
13.8 荷兰人在亚洲
英国人在亚洲
第14章 日本德川幕府时代
14.1 德川秩序
14.2 驱逐西方人
经济增长
江户和城市文化
农业部门
文学、艺术和社会
木版画和葛饰北斋
德川体系的压力
14.3 兰学
来自西方的新挑战
影响和应对
14.4 德川幕府的衰亡
成就
第15章 19世纪的中国:
耻辱与回应
15.1 帝国主义的威胁
15.2 经济和幻觉
15.3 四面楚歌的中国
15.4 商人和传教士
15.5 太平天国起义
自强运动
15.6 条约口岸和教会学校
15.7 海外华人
15.8 征服、民族主义和耻辱
"自强"和中兴
新耻辱
15.9 革新变法
15.10 义和拳运动
第16章 日本的自我改造
16.1 天皇和政治领袖
16.2 新秩序
财政难题
对外侵略和萨摩之乱
经济发展
全民努力
工业化
16.3 西方化
明治宪法
16.4 日本帝国主义
与俄国的冲突
吞并朝鲜
第一次世界大战
16.5 新日本帝国
16.6 明治文化和维新成就
第17章 朝鲜、越南和东南亚的
帝国主义
17.1 抵制外国理念
外国人争夺朝鲜
日本统治之下的朝鲜
17.2 东南亚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缅甸和马来亚的英国人
法国、荷兰和美国的殖民统治
独立的暹罗
海外华人
17.3 多元社会
种植园体系
多元主义和民族主义难题
17.4 东南亚民族主义的崛起
17.5 越南
第18章 四分五裂的中国:
1896年-1925年
18.1 西方列强的新一轮掠夺
门户开放照会
中国民族主义的崛起
清朝的最后岁月
18.2 宪政主义和革命
18.3 孙中山和1911年
袁世凯上台
18.4 军阀统治
18.5 社会新流动和新文化运动
鲁迅
18.6 "五四运动"
18.7 俄国和党组织的建立
第19章 中国和日本:
通向战争之路
19.1 中国民族主义
北伐
南京十年
失败和成功
长征和统一战线
19.2 上海:条约口岸的模范
19.3 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
大正民主及其命运
军国主义的崛起
侵略东北
军部独大
"中国事变"的背景
第20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亚洲战场
20.1 日本侵略中国
撤退和抵抗
国民党方面
难民和共产党
20.2 蒋介石和美国人
20.3 重庆:困境中的战时首都
20.4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通往珍珠港之路
缅甸和战争的结束
第21章 1945年后的中国
21.1 内战
毛泽东和群众路线
外围地区
21.2 "大跃进"
中苏分裂
21.3 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
成就和未来
自由化新需求
21.4 台湾
21.5 香港
第22章 1945年后的日本
22.1 日本的复苏
占领和美国化
经济和社会发展
22.2 日本的全球角色
东京和现代世界
日本与昔日敌国的关系
第23章 朝鲜和东南亚大陆
23.1 朝鲜的分裂
23.2 1960年后的朝鲜
23.3 "二战"后的东南亚
1945年后的越南
血泊中的柬埔寨
老挝:被遗忘的国家
23.4 缅甸、泰国、马来亚和新加坡
缅甸
泰国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23.5 东亚及其未来:"太平洋世纪"?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出版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7 地区差异 中华帝国所拥有的庞大财富、众多人口和先进技术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推动中国人将统治地域扩张到周边地区。这片新领域和中国本部(西藏高原和新疆沙漠以东,干旱的蒙古和干冷的东北以南)一样大,但仍然还在东亚由高山、沙漠形成的分界线之内。居住在这些地区的是属于其他蒙古人种的人口(西藏人,蒙古人,满洲人,但不包括新疆的突厥人),他们的文化和语言与中国有着根本的不同。除了少数低地,青藏高原大部分地方的海拔都很高,气候又干又冷。这些都不利于发展农业。一直以来,青藏高原经济主要依赖以游牧的方式饲养牦牛(一种体大毛长、能耐饥寒、很适合当地恶劣条件的动物)。西藏的文化主流是喇嘛教。在西藏,过半的成年男性人口是寺庙中的僧侣。西藏被划入中国版图的时间相对比较迟,大约是在18世纪清朝统治时期。 中国人管辖新疆要早得多,大约是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朝时期。这一方面是要保护从中国出发穿越新疆的贸易路线(包括著名的“丝绸之路”),另一方面是要防止游牧部落袭击边境汉人聚居地。公元9世纪之前,居住在新疆的主要是皮肤较白的印欧人。其中,部分人是游牧民,其他的是居住在稀疏的绿洲的农民。之后,这两部分人逐渐被几乎遍布中亚的突厥人取代。成为新疆地区新主人的突厥人可能来自远东地区。他们从公元10世纪开始就占据了中亚,主要从事绵羊、山羊的放牧和绿洲农业。1950年以后,汉族官员和移民占到了新疆人口的近一半,政府还在新疆建立了主要的工业部门。蒙古有典型的干草原,在大部分地区,由于太干燥,不适合发展永久性农业。但是,其降雨量却能满足牧草生长的需求,因为蒙古的牧草扎根很深,能够挨过漫长的干旱期。牧草支撑了以绵羊、山羊和杂交羊放牧为主的蒙古经济。这些动物能够抵御酷冷的冬季和干热的夏季,并且能把四散分布的干硬的牧草转化成羊肉、羊奶、羊毛和羊皮。这些不但是蒙古人的食物来源,而且为他们提供了御寒的衣物和居所(即“蒙古包”,一种以羊皮覆顶的圆顶帐篷)。 早在中华帝国初期,蒙古就引起了中国人的关注。那时候,汉族农业移民已经扩展到干旱荒芜的北部边境地区,极易受到草原游牧部落的袭击。长城最早只是一连串的城墙,建造长城的目的在于阻挡游牧民的袭击。虽然长城从来没有能挡住袭击,但它至今仍然是南北两个地区大致的分界线:长城以南地区,降水量平均来看足以供应农业耕作之需,无需太多的人工灌溉;长城以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地贫瘠,不太适合发展农业生产。这条分界线(或分界带)随气候的波动而变动。两地人民也有互动,但毫无疑问,在人们的头脑中,确实有一条隔开两个不同世界的草原分界线。在12世纪成吉思汗统治时期,蒙古人的身份才开始明晰,但他们的祖先(使用不一样的部落名称)在使用军事战术对抗规模大得多的汉人军队方面同样很出色。汉人军队竭力阻止蒙古人祖先的攻击,甚至很不明智地深入草原腹地。结果,他们的军队和粮秣补给线受到了高度机动的游牧骑兵的致命打击。 在成吉思汗及其后人的统治之下,蒙古部落联盟最后征服了中国内地和其余的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但是,蒙古人的统治只延续了不到一个世纪,此后很快就衰落了。随着本世纪中国的崛起,汉人农业移民蜂拥而入内蒙古,使得汉人与蒙古人的比例达到了20∶1,蒙古传统文化正在迅速消逝。外蒙古如今是一个独立国家,蒙古国位于戈壁滩和鄂尔多斯荒漠以北,国家经济的主体仍然是放牧农业,也有一些商业和小工业。内蒙古则是中国领土,商业化和工业化进程得到了更快地推进;深井和动力泵构成的灌溉体系使定居农业和商业牧场取代了游牧经济;通过铁路和公路,内蒙古与中国内地大市场联系在一起。 东北是中国人垦殖的最后一个外围地区。1900年,东北人口首次达到100万。此后,华北移民大量涌入,东北人口急剧增长。辽河流域南端温暖而湿润,适合发展农业,最早居住着通古斯语族的部落。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汉人占据了这个地方,使之成为中华帝国的一部分。在东北其他地方,居住着来自西伯利亚和东北亚的非汉族人口、渔猎—采集部落和游牧民。公元16世纪,这些部落联合起来形成了满族,接着征服了关内,建立了清王朝,从1644年到1911年统治着大中国。19世纪末清王朝的统治开始崩溃,华北地区的贫困农民开始大量涌入。从1900年到1940年,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涌入关外。这些数量庞大的移民成为东北人口的主体。先是在1905年(事实上)至1945年日本统治时期,然后是在重新作为中国一部分时期,东北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成为东亚首要的重工业基地(至今仍然如此)。同时,东北还建立了高产的、商业性的农业体系;其产品先是供应日本,然后是中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东亚史 PDF格式下载



很适合初涉历史者,不涉及具体内容而从客观角度来分析东亚历史变迁,从而发现皇朝兴衰的历史规律和东亚各民族的文化起源和发展


很好,送货速度很快,一直想要一本有关东亚历史的书籍,这本书可谓是了却了心愿


可作为了解东亚通史的入门读物,内容详尽,不晦涩


个人觉得比墨菲写的那本亚洲史要到位些!


一口气买了好几本书,这本还没来得及看。之前看过亚洲史,觉得很不错,普及了基本知识,梳理了发展脉落,特别是对于宗教、妇女的描述,很有启发性


看看外国人写的亚洲本地区的历史总会有不同的感受,受益匪浅。


和他的里外一本著作《亚洲史》一样,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骨灰级历史书


画了一个月时间来看,不错的书籍,喜欢历史的不读可惜了!


对历史有兴趣对历史有兴趣


读史要读外国的,没有唯物史观的牵制


包装很精美,没有损坏,刚刚看了下前言就被吸引了。已经买了好多书,感谢当当这个满意的平台


早在计划中,总算买了


外国人的写书思路和中国人不太一样,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能发现我们从未注意的地方。


内容详实,值得慢慢阅读的一本书


跳出东方传统史学家的眼界,同时内容客观深入。非常值得一看。


经典图书,经典速度!


给领导买的。据说很不错。评价很好


很喜欢该书


都说写得不错,依我看——是不错!哈哈。


更宽阔的视野


没看,帮别人买的!应该不错


比较广泛,东亚各国的历史值得一看


本书作者对亚洲史研究很深,这本和另外一本都不错


书的内容不错,但是书皮有一点坏了


字好多的一本书.


书写的不怎么全面,对影响中国人形象的剃发衣服只字未提。怀疑在翻译到汉语的过程中被删改过,对深远影响中国文化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竟然只字未提。


东亚史很多内容还很陌生 书挺好的


不适合历史爱好者阅读,这类型书或只对欧美人士有帮助


作者文笔不错,徐徐道来 ,历史的波澜隐藏在含蓄之中。但对中国部分的论述难见新意,对越南、日本的描写颇长知识。是本好书。


遗憾有两点:第一,书中有明显的硬伤,比如对佛教和诸葛亮的叙述并不准确,书里还说到魏忠贤死于刺客之手,另外作者也没弄清楚科举制度的起源,在当代中国地图上居然有两个贵州;第二,49年以后的中国历史几乎被删除干净,文化大革命、80年代的许多事件只字未提。前一个缺憾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应该加以注释,后一个遗憾只能让人无可奈何。


很棒!原来已经买了亚洲史,还考虑着是不是会重复。书到手后,一看,基本就是舍不得扔下来。有一些基本的史料是一早就知道的。但本书的优点在于,在既有的史料之上,会提示我们,还有一些我们现时历史书不曾提及的因素——而这些因素,有的甚至是决定性的,这会影响到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历史观的形成!


绝对是历史课本学不到的,开阔视野!


比较通俗 只是在介绍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有一些勘误 比如作者认为科举制度是从西汉的察举制度开始的 。。。。 还有一些其他的知识性错误。。。。感觉要看中国史书就看中国大家写的吧 外国人毕竟对中国文化了解没有那么深


书很好,需要仔细的看


书本很不错,值得向他人推荐。


包装很不错哦,没舍得拆封


老外的角度


書很好看,值得推薦。


东亚史(插图第4版)


很好的一本书~!!~~


作者的成名作


非常精辟到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