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雅瑟 编 新世界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新世界  

作者:

雅瑟 编  

页数:

396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谈到唐宋散文,多数人都会立即想到“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八位杰出散文家的合称,他们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以及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唐宋八大家”散文开辟了我国古代散文发展新的高峰,在整个散文史上占据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崇高地位。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以革新六朝以来骈俪雕饰、专事浮华的文弊,开创崭新的文风为号召,在文坛上掀起一股改革风潮。宋代的欧、曾、王、苏等人,继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进一步拓展了散文创作的领域。  可以说,“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代表着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八大家的文章,内容上饱含着忧国忧民和政治改革的思想,形式上融叙事、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在中国古典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民主性、现实性和文艺性的璀璨光辉。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力健将,毕生以发扬儒家学说,排斥佛、老思想为己任,主张文道并重的作文风格。他的散文气势雄奇,善于立意,语言精练,笔力遒劲,以《师说》《原毁》等为代表。《师说》阐述从师问学及尊师重道之理,提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精辟的见解,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论说文中的典范。同时,韩愈的感怀悼亡的抒情文章,同样哀恻动人,以《祭十二郎文》和《柳子厚墓志铭》等为代表。《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了自己情同手足的侄子韩老成遽逝而写的悼亡之作。文中写幼时孤苦相依的情景、聚少离多的感慨、生死无常的哀痛,皆属真情至性之语,从肺腑中自然流出,造语恳挚,不假雕饰,而又有无限凄怆的情韵。  柳宗元和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文坛常以“韩柳”并称。作为杰出的散文作家,柳宗元为文勇于创新,其文章风格雄深雅健,峻洁精奇,尤以山水游记、寓言、传记及议论体文章为佳。在游记方面,以他贬居永州时期所写的《永州八记》最为著名。八篇游记散文既各自成篇,又互相连续,就像一卷精美的山水画长轴,把秀丽的奇山异水描绘得形神毕肖。  在议论文方面,更是以睿智的眼光,立新题,寓新意,故常能发人之所未发,代表作为《捕蛇者说》。此外,他的寓言多发挥了讽谕或鉴戒的功能,以《三戒》为代表,凸显柳宗元关心时政,揭露世态人情的流弊与病态的精神,虽大多篇幅简短,但含意深长。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倡导北宋文坛诗文革新,提出“明道致用”的文学主张。他不仅是古文家,在诗、词、赋的创作上也极有特色和成就。欧阳修的散文平易流畅,清新自然,具有婉约含蓄之风貌。如《醉翁亭记》,寄情山水,从而领会到山水之乐、游宴之乐及与民同乐之乐,笔致清丽细腻,文词练达,韵致无穷,是山水游记的千古佳篇。  曾巩的文章醇厚,颇有平和之气,在风格上略微接近欧阳修,后人将他们二人并称为“欧曾”。曾巩长于议论文,为文讲究布局章法,故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如《墨池记》是藉王羲之墨池学书之事,来揭明“勉学”的主旨。其语言简朴凝练,而意境深邃,在诘问转折的语气中,可得纡徐委婉的韵致,读来尤能发人省思。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文章多涉及政令教化、经世致用,其政论文章文笔遒劲,风格则刚峻峭拔。《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就新法答复谏官司马光的书信,文章理足气盛,委婉和易的语势中,充满劲悍刚锐之气,其推行新法的坚定决心,昭然可见。不但充分显现了王安石的文格与人格,也证明了文章风格与作家个性、人格两者间有着密切联系。此外,王安石的游记常深入浅出,蕴含警惕世人的深意。如《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以议论说理取胜的山水游记,其中寄寓了积极进取的襟怀和贯彻志向及理想的精神,并勉学者应“深思慎取”,是一篇借题发挥的佳文。  苏洵自幼熟读《战国策》《史记》,故所作文章简直老练,颇有先秦古劲之风。他擅长史论、策论一类的议论文章,文章论点鲜明,说理透辟。《六国论》就是他的史论名篇之一,是藉战国时六国因赂秦而自取灭亡的事例,以讽北宋当时对契丹、西夏纳币求和的屈辱政策。文章条理清晰,语言犀利明快,气势亦跌宕雄奇,为论说文的上乘之作。  苏轼一生虽然宦途坎坷,但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却享誉千古。他秉承欧阳修的理念,完成了诗文革新运动,成为新的文坛领袖,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的思想气度恢弘,才气纵横,诗、文、词、赋、书、画皆其所擅长。其文章汪洋恣肆,清新自然,千古传颂。《留侯论》是苏轼著名的史论,全篇以“忍”字贯串,评价张良的一生,并列举史实,彻底摆脱世俗陈见,颇能引人人胜。  苏辙在其父兄的熏陶下,个性相对比较沉静,性情敦厚,所作文章如其为人,立意平稳,朴实淡雅。苏辙的文学成就尤以散文为高,其策论更是著称于世。在记游方面的作品则以《黄州快哉亭记》最具代表性,旨在阐发其兄苏轼为亭命名“快哉”的深意,把叙事、写景、抒情与议论熔为一炉。其文笔秀杰洒脱,风趣悠远酣畅,足见苏辙汪洋淡泊,纡徐条畅的风格,令人有超然物外之思。  “唐宋八大家”中的许多人不仅是卓绝的散文家,还是杰出的诗人、词人。乃至政治家、哲学家、史学家和书画家。因此,他们的文章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之深刻,观点之精辟,论述之卓越,几乎达到了当时社会的最前列。可以说,八大家的散文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宝藏,是国学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个人认真品读。  本书选编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其中韩愈39篇、柳宗元35篇、欧阳修32篇、苏洵11篇、曾巩13篇、王安石21篇、苏轼32篇、苏辙10篇。这些散文立意深远、可读性强、意境优美。书中涉及的历史纪年,一般写明朝代、帝王名称、年号;同时注明公元纪年,使人了解所发生的事件在整个历史时序中所占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每篇散文均有翔实的注释和精辟的鉴赏,重难点字加注拼音和直音,并在最后配缀后人评价。鉴赏文字除解读背景、梳理结构外,还着重说明该作家的散文创作成就和特点,使大家能尽览“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相关著作,在此谨致谢意。其中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是国学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认真品读。
由雅瑟主编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精选唐宋八大家散文193
篇。其中:韩愈39篇,柳宗元35篇,欧阳修32篇,苏洵11篇,曾巩13篇,王安石21篇,苏轼32篇,苏辙10篇。每篇散文均有翔实的注释和精辟的鉴赏,以及后人的点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尽览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

书籍目录

韩愈
原道
原毁
杂说一
杂说四(马说)
师说
子产不毁乡校颂
张中丞传后叙
祭田横墓文
祭十二郎文
送穷文
祭鳄鱼文
与于襄阳书
进学解
与陈给事书
应科目时与人书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送孟东野序
送区册序
送李愿归盘谷序
送董邵南序
送杨少尹序
送石处士序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送高闲上人序
送王秀才序
毛颖传
蓝田县丞厅壁记
赠崔复州序
争臣论
伯夷颂
答李翊书
荆潭唱和诗序
柳子厚墓志铭
圬者王承福传
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讳辩
感二鸟赋
论佛骨表
柳宗元
牛赋
囚山赋
封建论
驳复仇议
段太尉逸事状
捕蛇者说
桐叶封弟辩
罴说
种树郭橐驼传
童区寄传
箕子碑
梓人传
蝮蜥传
憎王孙文并序
哀溺文(节选)
吊屈原文
三戒并序
谤誉
鞭贾
送薛存义序
愚溪诗序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永州铁炉步志
游黄溪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铒潭记
钴铒潭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与友人论为文书
欧阳修
秋声赋
朋党论
纵囚论
泷冈阡表
黄梦升墓志铭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画舫斋记
吉州学记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菱溪石记
相州昼锦堂记
伐树记
岘山亭记
释秘演诗集序
送杨真序
苏氏文集序
梅圣俞诗集序
送徐无党南归序
江邻几文集序
六一居士传
答吴充秀才书
祭尹师鲁文
答祖择之书
祭资政范公文
养鱼记
祭石曼卿文
读李翱文
贾谊不至公卿论
归田录(选录)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新五代史宦者传论(节选)
苏洵
心术
六国
项籍
辨奸论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张益州画像记
管仲论
木假山记
仲兄字文甫说
送石昌言使北引
名二子说
曾巩
列女传目录序
战国策目录序
南齐书目录序
赠黎安二生序
送王希序
先大夫集后序
寄欧阳舍人书
秃秃记
墨池记
宜黄县县学记
学舍记
道山亭记
越州赵公救灾记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节选)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伯夷
材论
太古
兴贤
伤仲永
同学一首别子固
读孟尝君传
书李文公集后
答司马谏议书
答曾子固书
答钱公辅学士书
芝阁记
游褒禅山记
灵谷诗序
张刑部诗序
祭欧阳文忠公文
答段缝书
王深父墓志铭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苏轼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晁错论
黠鼠赋
留侯论
贾谊论
刑赏忠厚之至论
范增论
决壅蔽(策别课百官三)
教战守(策别安万民五)
上梅直讲书
答秦太虚书
答张文潜书
答谢民师书
喜雨亭记
凌虚台记
石钟山记
张君墨宝堂记
超然台记
放鹤亭记
文与可画贫答谷偃竹记
潮州韩文公庙碑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范文正公集叙
日喻
稼说送张琥
三槐堂铭并叙
书黄子思诗集后
方山子传
亡妻王氏墓志铭
记游定惠院
记承天寺夜游
苏辙
墨竹赋
黄楼赋并叙
上枢密韩太尉书
答黄庭坚书
武昌九曲亭记
东轩记
黄州快哉亭记
为兄轼下狱上书
六国论
三国论

章节摘录

  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一文乃是针砭时弊、有感而发的论说文。“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文章阐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本文创作于唐贞元十八年(802)韩愈任四门博士时。针对当时社会上弥漫着一种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错误观念,加之两汉以来儒家经师严守师法、故步自封的不良风气,韩愈写了此文来说明为人之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同时,本文更是韩愈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他义正严词地表示,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  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同时也暗示,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作者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接着,第二段开始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作者采用对比的方法分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列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倒数第二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为了证明“圣人无常师”的道理,特别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  文末,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良好学风。  《师说》构思精巧,语言雄放疏荡。文中有许多千古流传的从师从教名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等等,至今仍有十分积极的教育意义。  实际上,还可以把《师说》看做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后人评论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PDF格式下载



最早是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因为内容太多,所以还回去之前还没看完,到当当上一查,没想到那么厚的一本,十五块多就搞定了,超级划算呢。书的纸张不错,拿在手里的手感挺好的,印刷也很细致,里面选了唐宋八大家的比较经典的散文,有注释,有分析,有名家评论,虽然没有翻译,但根据注释完全可以疏通文意了,挺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收藏。


作为中国人,如果不读唐宋八大家,就不算是一个读过书的人。


现在中考、高考中有关阅读理解的题量比重越来越大了,因此对于孩子来讲,多看看这类鉴赏文章是很有益的


价格超级公道的一本书,就是没有整篇译文


收集的文章挺有代表性,值得仔细看。


名著就不用在评价了,书的装订关键是,非常好!!!


全,很好,超值,可以慢的推荐


书都不错, 物流也快,只是封面有丁点小损伤。


花这么点钱,买到这么厚的书,我都替出版社喊冤


书很大很厚但不重,跟我想的不一样。翻了下,感觉不错啊


一本可供学习的好书。


爸爸很喜欢,从图书馆看到后特意购买


不错,内容挺全挺丰富的,排版也挺好,一直在找,没想到网上还有,挺开心的


质量,包装都还好,内容也不错,对程度高的可以,没译文。其他还好


属有点大,不过不影响阅读,内容齐全,详细,排版舒适,推荐!


一本反复看的好书


行!不错哟的!下次还光临!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


目录按人名分类,8个人8个部分,跟我想要的一样,很清晰。每篇文章提供了原文,语言点注释,还有详尽的背景介绍,更方便我们理解文章,最后还有个后人评论的版块,可以看到后世对该文章内容的评价,感觉整个编排还是很好的


这书真的很厚哦,可是,这么厚的书应该很重呀?为什么不重,因为书的质量一般,我想说,和我在超市买的那种书差不多,很厚却重量一般,意思是质量不怎么样,不过呢,大家知道的了,这书毕竟才15块。因为内容很丰富,我试着读了一篇赤壁赋,发现里面有一个错别字,我最害怕的就是里面有多处错别字,唉,如果要收藏,不建议购买,但是仅是看看内容,这本书还是很丰富的了。另外,我拿到手的书明显是旧书,最讨厌当当做这种事,拿纸巾擦了,脏脏的


书很好,价钱很便宜,看着也不错


书是很好的,所选篇目精当,但是书脊上有破损,很不喜欢,希望当当以后有所改善!


书本太大了,也很厚,主要是讲解和翻译太多,而且正文字体很小。不太喜欢。有碍阅读。


该书美中不足是缺少译文,注释部分有相当一些应该注释的关键字词没有注释,很一般的字词倒注解了,有碍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这就使得鉴赏部分有些话失去了它的针对性,读来犹如对空射枪。重点应在注释和译文上下功夫,原文读懂了让读者自己体会,关键地方在鉴赏部分稍加点拨就行了。量增加了,分上下册出版,更受广大读者欢迎。
文中所谓“后人评论”,对评论者可作简要介绍归入鉴赏部分,不必专设一项,稍嫌花哨,有画蛇添足之感。从本书的旁征博引中,可看出著作者博览群书,知多识广,实可赞佩。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当否,仅供参考!


选的数量不少,点评也可以,就是没有译文


比我想向的要差点,还是比较实用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