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煤炭工业改革与安全生产发展

杨江有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

杨江有  

页数:

236  

前言

  《煤炭工业改革与安全生产发展》这本书,是我多年的老朋友江有同志从事煤炭工业27年、安全监管工作10年来的体会与思考。由于他对煤炭和安全生产监管事业的热爱,倾注投入了很多的心血和汗水,他想将亲身经历和目睹的煤炭、安全战线取得的成就传承下去,把煤矿工人为国家建设,为人民生活无私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发扬光大。这本书可以说,一是对新中国成立61年来煤炭职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以主人翁责任感,在不同时期走过的光辉历程,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总结;二是对“安全生产”10年来,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建立和谐社会,安全监管监察工作所得的成绩的总结;三是对他几十年勤于思考的研究成果的提炼和概括。实践中他撰写发表了数十篇有关煤炭工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转变生产方式、建立现代煤矿企业制度、改革煤炭订货办法、提高煤矿现代化信息管理、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等建议文章,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也可以说这本书是他对煤炭、安全工作真情实感的写照。  新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跨越了两个世纪,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它都记载了煤炭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轨迹,特别是在建国初期,煤炭行业发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开展全国性的煤炭工业大会战,大力开发西南,解决“北煤南运”突出问题。

内容概要

这本书可以说:一是对新中国成立61年来煤炭职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以主人翁责任感,在不同时期走过的光辉历程,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总结;二是对“安全生产”10年来,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建立和谐社会,安全监管监察工作所得的成绩的总结;三是对他几十年勤于思考的研究成果的提炼和概括。

作者简介

杨江有,研究生毕业,高级工程师,曾任煤炭部北京规划设计总院工程师:1983年调入原煤炭工业部办公厅副处级:原煤炭部调运司处长、助巡:原煤炭工业局企事业改革司、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监二司副司长:2001年调入煤炭信息研究院任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副院长:2004年调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任国家监察专员。
1997年、2000年、2009年分别3次在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中国井冈山管理干部学院进修班、培训班学习。曾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战略文集》中发表《实施大集团战略势在必行》,在《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蓝皮书中发表《煤炭企业走联合之路的构思》:有关经济改革专著也载入《中国专家大词典》《华夏英杰》大型系列丛书之中:还在《管理世界》《中国煤炭》《煤炭企业管理》《煤炭经济研究》《煤炭报》等刊物刊登了煤炭工业改革和安全生产发展方面的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煤炭工业改革发展 第一章 煤炭工业概况  一、中国煤炭资源概况  二、煤炭工业特点  三、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煤炭生产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的煤炭发展  二、“二五”时期煤炭发展  三、“三五”时期煤炭发展  四、“四五”时期煤炭发展  五、“五五”时期煤炭发展  六、“六五”时期煤炭发展  七、“七五”时期煤炭发展  八、“八五”时期煤炭发展  九、“九五”时期煤炭发展  十、“十五”时期煤炭发展  十一、“十一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 第三章 能源煤炭工业发展规划  一、能源煤炭工业2006-2020年发展规划  二、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三、建立规范市场秩序 第四章 煤炭工业改革  一、国家对煤炭体制的改革演变  二、煤炭行业总承包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四、对资源枯竭国有煤矿的关闭破产 第五章 煤炭工业生产、建设、科技与教育发展  一、煤矿生产技术改造  二、建立煤田地质勘探机构体系,发展壮大地质勘探队伍  三、创建煤矿设计体系  四、施工队伍建设  五、煤矿机械制造  六、煤炭科学技术发展  七、煤炭教育发展 第六章 煤炭工业经济管理  一、煤矿物资供应保障  二、煤炭运销管理  三、煤炭铁路运输  四、煤炭水路运输  五、煤炭市场  六、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第二篇 安全生产发展 第七章 煤矿安全体制  一、煤矿安全体制的设立与变革  二、煤矿安全工作与自然灾害的防治  三、我国煤矿安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改革  五、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  六、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建设  七、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和非法小煤矿第三篇 煤炭和安全改革思考 关于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实施大集团战略势在必行 以信息化推动煤炭工业化,带动企业现代化 《国有重点煤矿职工下岗分流及再就业政策研究》课题纲要 加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工作力度,促进煤炭企业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煤炭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路 煤炭营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 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国际市场中的企业战略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煤炭产业结构 论煤炭行业劳动保障改革 关于煤炭行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工作记者访谈录 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体会及建议 对煤矿百人以上事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

章节摘录

  (5)适应市场竞争需要,集团重组步伐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内外煤炭企业正向着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可以预计,在不太长的时期内,中国将涌现出一批年产过亿吨的特大型煤炭集团。到那时,中国煤炭市场竞争格局将根本改观。(6)力保煤炭有效供应,大基地建设速度加快。按照初步规划,国家将建设神东、陕西、黄陇、晋北、晋中、晋东、鲁西、两淮、冀中、河南、云贵、东北、宁东13个基地,涉及14个产煤省区,拥有煤炭保有储量6908亿t,占全国的70%。规划年产量2005年11亿t,2010年17亿t。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将是煤炭工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7)着眼于持续发展,资源争控战愈演愈烈。自2001年煤炭市场趋向好转以来,各企业纷纷行动起来,跨地区、跨省区抢占煤炭资源储量。目前的局面是,东部地区煤炭储量已基本被分配完毕,中部地区煤炭储量大部分已名花有主,抢占的硝烟已烧到西部地区。下一步,将会由单纯的争夺资源向煤炭资源重组、市场要素重组演变。  (8)培植竞争内力,人才争夺加剧。煤炭资源人才与争夺战和煤炭市场的火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煤炭企业发生了严重人才危机。这种人才外流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它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忧患在前,煤炭企业应及早采取对策,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9)安全形势严峻,呼唤人本管理。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不断好转,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中央决定,把国家安全局升格为国家安全总局,同时专门成立煤监局,显示了中央对安全生产特别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遭受了事故打击的煤炭行业正在迎来新的转机。  (10)煤炭消费激升,环保引起关注。一方面,必须严格执行环保法规,按照“谁排放,谁治理”的原则,追究环保责任。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强化社会责任,加强矿区水土资源的治理与保护。可以预见,随着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煤炭企业和用煤企业一定能够共同遏制环境恶化势头,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煤炭工业改革与安全生产发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