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智慧大全集2
2012-12
建一、 大海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01出版)
“国学”是一个宽泛的名词,概而言之,包括经史子集、十家九流。它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观其构成,足见国学之广博与深厚。 国学经典与世界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一样,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与时代精神。国学经典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之一,中华文明通过国学这种文化形态得以展现,并得以传承与发扬。它就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浩瀚如烟的中华文明巧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统一体。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使中华民族以独有的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引领世界历史的发展。国学积淀为普遍的民族心理和宝贵的历史财富,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并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深厚的国学积淀中,凝聚的不仅仅是可为今用的处世智慧,更多的则是人性、品格、修身等关于人内在素养修炼提升的智慧与探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证明,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还是我们每个人内在发展提升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国学中,不仅可以一领古代圣贤之风格、君子之风骨、侠士之言行,更可品悟到仁者的心肠、人世的智慧以及中国人最为提倡的友情和孝道的魅力。读国学,既可以丰实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底蕴,也可以促使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和自我提升。 一个民族只要存续下来,并不断得以发展,这个民族就有着永恒的价值和生命力。我们发现前人智慧,实际上也就是在发现自己的智慧,找到我们的精神之根。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世界上真正优秀的思想文化,是一个民族永恒不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超越时空的界限而传承至今,生机勃勃。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其重要一点是,源于由国学而产生的民族向心力和人文精神。可以说,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几千年,主要原因之一是其有异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这么说,国学是华夏文明之根,炎黄儿女之魂。 一个没有自己文化根基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这个民族可能会成为一个大国甚至富国,但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强国;它只能罢花一现,瞬间闪耀,但绝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而一个民族若想健康、持续发展,必然要有凝聚民众的国民精神,且这种国民精神必然是在自身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本国人民创造形成的。国学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是值得长久传承下去的。经典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先哲保留给后人的经验和训诫,更是一种能启悟未来的预言和指示。作为中国人,我们不仅要继承这笔文化遗产,还要用一颗真挚的心来享受国学,精心细致地去阅读、品味国学。 然而,现代社会压力大,人们时刻处在繁忙之中,即便是有钱有闲之人,也被各种娱乐诱惑,很少有人能有大块时间静下心来阅读国学经典。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想学习一些国学知识,想熟悉一些圣贤思想,想学学老祖宗的活法,可是,实在是没有时间啊,而且,老祖宗的东西也实在有些难以理解!有此等抱怨者恐怕不在少数。的确,繁忙之外,深奥难懂的文字也是让一些人“望国学而却步”的原因。 国学是圣人之学,也是传道之学。我们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汲取国学中的智慧,并以此指导自己的人生。但同时,我们也深深理解广大读者的苦衷。我们试图寻找一种适合广泛群体的阅读形式,希望这种方式既能让老祖宗的文化传承下去,惠及众人,又不至于让人们把学习国学当作一种负担。本书就是这种新形式的尝试之作。 在这本书中,我们并没有采取以往长篇幅解译原典的著作形式,而是运用了经典名句解析的方式,从多本国学经典著作中博采众长,选择启迪人类思想的、开解人类心灵的方式,指导人类生活的、传承人类文明的妙言佳句,将它们简单译出,精彩解读,既让读者欣赏了原典之美,又同时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智慧。每一篇都单独成文,我们可以随时拿起阅读,也可以随时放在案头。 国学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学有所得,感受到国学精华的滋养。
《国学的智慧大全集》从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方面入手,选取国学经典中具有代表性的《易经》《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庄子》《孟子》《苟子》《三十六计》等加以编排整理,涵盖了读者应知、必知的国学经典。编者尽量把古朴深奥的传统文化予以通俗化、现代化的演绎,并以大量精彩案例解析深刻的文化内核,力图使国学的现实意义更易彰显,使读者阅读起来能轻松愉悦和饶有趣味,以帮助读者从中真正认识到国学的价值,更深刻地领悟国学精髓,获得更多的精神启示。
第一章阴阳互动的生命哲学 天道地德的合一 君子的天赋使命 君子的修养 铸就幸福的人生 “大人”的境界 智者的觉悟 做一个真实的人 得人心者得天下 建立优秀的组织文化 进退有度,顺其自然 坚守公平的原则 小心慎言无大过 第二章改变命运的通用秘诀 立身处世的三件大事 谦谦君子低调做人 幸福人生的基本道理 “上人”的道行 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聪明地掌控祸福 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效法天地之德 一流的创业之方 言之有物,行之有恒 做“普度众生”的事业 创造自己的“品牌价值”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治天下殊途同归 小心惹祸上身 以不变应万变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灰心 自助者天人共助 第三章立德修身的处世箴言 看淡荣辱得失 莫让人生虚度过 乐以忘忧,舒心自在 放得下才担得起 学会运用自己的长处 人生苦短当珍重 做人要有一颗宽容心 以身作则,树立威信 快乐人生,和谐相伴 以诚为本,取信下属 严于律己,方可服众 勤政爱民,上下一心 善于忍耐,成就事业 招贤纳才,知人善用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 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第四章行之以恒的做人准则 第五章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 第六章胸怀天下的浩然正气 第七章睿智冷静的成事智慧 第八章修齐治平的大人之学 第九章 自省克已的君子之道 第十章无为不争的天地之道 第十一章淡泊从容的无形心态 第十二章圆融无碍的逍遥境界 第十三章统兵驭人的为将之道 第十四章不战屈人的成功奥秘 第十五章谋定后动的制胜之策
版权页: 如果不会学谦虚、学低调,一味依仗自己的才力、智商,做人必然张狂,做事必然用强,随时可能伤到别人,也会招来别人的反击。反击你的人多了,你再有本事,又有何作为?曾国藩的本事不能说不大,可他刚开始办团练时,唯独欠缺一点谦虚、低调,做人做事过于刚直、激进,伤害了不少人,结果在湖南跟当地的官员关系不好,在江西跟地方的官员闹意见,在湖北跟地方的官员“不对付”,以至处处受掣肘,焦头烂额。后来学《老子》、《庄子》,悟出了“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的真谛,心火没那么大了,姿态也低下去了。他在写给弟弟的家书中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用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自从懂得谦退之道,他做人做事的风格为之一变,很快便跟各省官员搞好了关系,取得了他们的全力支持,终于剿灭太平天国,建立了奇功。 但是,有的人一辈子不知道谦虚、低调的妙用,逢人必斗、遇事用强,最后要么一事无成,要么身遭其殃。 大明才子周延儒,是历史上众多无耻文人之一。他少时聪明绝顶,个性张狂,据说他4岁时,被祖父驮在背上到街上去玩,路过已故宰相徐溥的石柱牌坊,就问:“徐阁老做了宰相,把牌坊竖在这里,我要做了宰相,牌坊竖到哪里?”祖父听了,忙说:“你年幼无知,不要胡说八道!”说完急忙带他离开了。但周延儒不是说说而已,确实胸怀大志,从此,他再也不从徐溥的牌坊下经过,宁愿绕道远行,以示不服之意。 周延儒21岁连中会元、状元,少年得志,名震一时。35岁时,他被刚即位不久的崇祯皇帝看中,破格提拔为礼部右侍郎,进入了朝廷高层。当时,驻守在锦州的士兵哗变,逼要被克扣的军饷。督师袁崇焕果断罢斥了几个负有责任的将领,处决了十几个领头的肇事者,然后请求朝廷拨发军饷,以安抚军心。袁崇焕的处理方法无疑是恰当的,因此朝中许多大臣都表示赞同。但崇祯皇帝年少气盛,以为发饷即等于服软,周延儒猜测皇帝的心思,说了许多不符合事实却让崇祯高兴的话,因此更受崇祯器重。 时隔不久,周延儒与温体仁觊觎进入内阁,由于资历浅而未被推荐,于是,他俩联手扳倒了阻碍他们入阁的钱谦益。不久后,周延儒被破格任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挤入了最高决策层。但他野心勃勃,并不以此为满足,又勾结温体仁,利用皇太极的反问计杀害了大将袁崇焕,其真实意图是铲除跟袁崇焕交好的异己势力,以便夺取内阁首辅的权位。 袁崇焕一案了结后,周延儒如愿以偿地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大臣。他迫不及待地引用私人,安插亲信,大有一手遮天之势。与此同时,他生活上腐化堕落,又奸又贪,溺于酒色,秽行丑闻几乎人所共知。他的子弟也见样学样,横行乡里。但是,他得意了没多久,就被同样奸诈的温体仁抓住把柄,一脚踢翻,灰溜溜地卷铺盖回了老家。
《国学的智慧大全集》立君子品,做智慧人,成就充实而丰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