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详解

圣才考研网 编 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圣才考研网 编  

页数:

191  

前言

  为了帮助参加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考生深入地把握大纲,提高专业课成绩,我们根据2011年大纲编写了《2011年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辅导教材》和《2011年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详解》。  《2011年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辅导教材》对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该书参考众多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的权威教材(特别是一些师范类名校的教科书)、教学辅导资料和相关专业报刊杂志,对于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一些难点和重点(包括在一般教材中很少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与之配套的《2011年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详解》包括15套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每套模拟试题都是在仔细分析真题的基础上,根据大纲精心设计的,突显大纲内容的考查范围和深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辅导教材和模拟试题的编写参考了大量的教材、部分高校老师的讲义和上课笔记,以及国内外教材的配套资料,如有不妥,敬请指正,在此表示感谢。  圣才学习网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名师网络辅导班、面授辅导班、在线考试等全方位教育服务的综合性学习型门户网站,包括圣才考研网、中华心理学习网、中华教育学习网、中华证券学习网、中华金融学习网等50个子网站。其中,中华心理学习网是一家为国内各种心理学考试提供全套复习资料的专业性网站,设置有为考生和学习者提供各类服务的资源,包括:网络版班与面授班、在线考试、历年真题、专项练习、笔记讲义、视频课件、学术论文等。  圣才考研网是圣才学习网旗下的考研考博专业网站,是一家提供全国925所院校13万套考研考博历年真题(含答案)、名校热门专业课笔记讲义及其他复习资料、网上辅导课程(专业课、经典教材)等全套服务的大型考研平台。

内容概要

  本书包括根据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和样题而精心设计的15套模拟试题。每份模拟试题的答案参考了众多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的权威教材(特别是一些师范类名校的教科书)、教学辅导资料和相关专业报刊杂志,对于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一些难点和重点(包括在一般教材中很少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圣才学习网(www.100exam.com)提供心理学考研考博辅导班(保过班、面授班、网授班等)、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购书享受大礼包增值服务【100元网授班+20元真题模考+20元圣才学习卡】。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考生,也可供参加心理学考试的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一)
 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二)
 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三)
 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四)
 模拟试题(四)参考答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五)
 模拟试题(五)参考答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六)
 模拟试题(六)参考答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七)
 模拟试题(七)参考答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八)
 模拟试题(八)参考答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九)
 模拟试题(九)参考答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十)
 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十)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十一)
 模拟试题(十一)参考答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十二)
 模拟试题(十二)参考答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十三)
 模拟试题(十三)参考答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十四)
 模拟试题(十四)参考答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十五)
 模拟试题(十五)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2)两个实验使用的娃娃不同  皮亚杰的“三座山实验”中,使用的是普通的娃娃;博克的“农场景观”中代替娃娃的是格罗弗(Grover),美国儿童电视节目“芝麻街”中的主角。  (3)两个实验结果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同  皮亚杰“三座山实验”的结果发现,大多数6岁以下的儿童选择的照片与他们个人的观察角度一样,而并非是娃娃所看到的景象。由此,皮亚杰认为幼儿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了解别人的视角和观点。  博克的“农场景观”实验结果发现,3岁儿童已能很好完成任务,而在“三座山测验”中成绩却很差。这种对比使博克相信,当场景是儿童熟悉的,问题也容易让儿童理解时,幼儿是能够考虑到他人的观点的,说明了年幼儿童的非自我中心性。 83.举例说明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答:实验性分离是指在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果的情形。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既包括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也包括正常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1)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①在1970年Warrington和Weiskrantz的实验中,他们让4位遗忘症病人(3位柯萨柯夫综合症病人与一位颞叶切除术病人)与16位控制组病人(无脑损伤)学习字词,然后进行4种记忆测验:自由回忆与再认、模糊字辨认(测验时将字迹弄得模糊不清,要求被试说出是什么字)、词语补笔。遗忘症病人在自由回忆与再认的测验中都比控制组差,但在其余两项测验中,遗忘症病人与控制组的成绩一样好(词语补笔中控制组稍优于病人,但差异不显著)。同样的学习条件下,由于用不同的记忆方法测验,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发生了记忆的实验性分离。  ②1984年,P.Graf(1984)等人报告了他们对3种类型的遗忘症病人(柯萨柯夫遗忘症、酒精中毒柯萨柯夫遗忘症以及缺氧脑病病人)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如下:在外显记忆测验中(自由回忆),病人显著地不如正常人,这表明病人的外显记忆受到严重损伤;在另一项外显记忆测验中(有线索回忆),结果是类似的;但在内隐记忆测验中(词干补笔),病人的内隐记忆仍然保留;比较词干补笔与有线索回忆两种测验中两类被试的结果发现,在有线索回忆时,当主试明确要求被试以缺笔字(如sha——)作线索来进行有意回忆时,正常人大大地提高了成绩;但是病人由于脑损伤而不能回忆,所以主试的指示语并没有发生效力。  (2)正常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①1982年,Tulving(1982)等人用正常人作被试,也重现了在遗忘症病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不一致现象。Tulving等人让正常人被试学习96个低频英语单词,学习后1小时进行再认测验与补笔测验,7天以后重复这两种测验。实验结果表明,情景记忆7天后遗忘很多(由再认结果显示出来),但由启动效应显示的内隐记忆7天前后没有差别,即仿佛启动效应不会遗忘。  ②1983年,Jacoby的实验证明了外显的与内隐的记忆功能的分离。在实验的第一部分,他要求3组被试在3种条件下大声读出一系列视觉呈现的单词或心里想出来的单词。


编辑推荐

  心理类考试保过班、网络班、面授班、远程面授班  ·心理学考研  ·心理咨询师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考试  心理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网络班、远程面授班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朱滢《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试题详解 PDF格式下载



挺不错的,上面的题型都是历届考研题,很经典题。


不是一般的难这些题


股份公司电话色人员和热火个人和工行南京


值得大家买


好厚


帮别人下的单,没放映说有什么问题,应该还不错


去年买的,不过印象中有些错误,和大纲也不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