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政党制度年鉴2008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  

页数:

1123  

内容概要

  《中国政党制度年鉴2008》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主编的一部专业性年鉴。它全面、系统地记录和反映一年内执政党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政党制度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参政党建设理论和参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鉴于目前国内关于执政党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十分丰富,它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政党制度和参政党的研究和实践状况。  《中国政党制度年鉴2008》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论研究动态、实践成果、政党和政党制度建设情况。

书籍目录

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国政党制度研究述评一、多党合作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二、多党合作制度与“五一口号”三、多党合作制度与改革开放30年四、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五、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六、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七、多党合作制度中的政党关系和谐八、多党合作制度与和谐社会建设九、多党合作制度法制化问题十、多党合作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十一、多党合作理论和思想研究十二、人民政协理论和实践学术著作评介和论文观点摘要一、学术著作评介二、论文观点摘要执政党研究执政党研究述评一、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二、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成就与经验三、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建设四、关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五、执政理论研究六、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七、党内民主研究八、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学术著作评介和论文观点摘要一、学术著作评介二、论文观点摘要参政党研究参政党研究述评一、“五一口号”发布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参政党发展的回顾与反思二、参政党的地位、功能与职能三、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几个问题学术著作评介和论文观点摘要一、学术著作评介二、论文观点摘要重要文献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一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在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在民革全国对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政治交接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一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省级组织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国民主同盟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开创民盟工作新局面努力奋斗——在民盟十届二中全会上的工作报告巩固民盟政治交接成果加强省级领导班子建设为充分履行参政党职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在民盟十届三次中常会暨民盟政治交接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实现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目标和任务而奋斗——在民盟十届四次中常会上的讲话中国民主建国会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努力开创民建事业的新局面——在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在民建全国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经验交流会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五年工作规划纲要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民主促进会继往开来科学发展开创民进工作新局面——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二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无懈无滞有思有行开创专委会工作新局面——在民进中央新一届专门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民进中央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新老主要领导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民进中央二○○八年工作要点民进中央关于在全会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通知在民进十二届三次中常会闭幕式上的讲话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议民进中央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修订案)民进中央领导下基层试行办法民进中央委员会会议制度民进中央主席、常务副主席、副主席工作规则(试行)民进中央机关关于信访工作的规定(试行)民进中央关于举办已故领导同志诞辰纪念活动实施办法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监督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四届中央常务委员会2008年工作报告坚定信念夯实基础沿着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阔步前进——农工党中央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总结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农工党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在农工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主题报告在农工党中央参政议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致公党在全党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在侨务工作与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九三学社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一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深人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在全社部分城市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在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闭幕讲话30年辉煌历史新起点——在九三学社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政党活动纪要政党人物学术会计 学术人物参政议政案例选政党活动大事记附录

章节摘录

张瑞芳在《积极探索完善中国政党和谐运行机制》(《人民政协报》2008年11月17日)一文中认为,改革开放30年,我们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和谐政党关系的基本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核心力量和根本保障;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基本制度。对于一个成熟、完善的政党制度来说,仅有基本框架还是不够的,我们要积极探索政党关系和谐的新机制、新方法,进一步促进我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健康发展。(1)规范民主的政治协商机制。第一,中国共产党要保障民主党派成员参与政治协商。第二,参政党要建立提高参与协商能力的机制。(2)务实高效的参政议政机制。参政议政工作机制是参政党为履行参政议政职能而建立起来的能够协调、高效运转的内部联动机制。建立务实高效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是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工作水平的关键。第一,完善参政议政领导机制。第二,形成参政议政的组织联动机制。第三,完善参政议政人才机制。(3)全面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监督保障机制是指在保障民主监督的工作系统中合理的机构与可操作的制度有机结合所形成的规范化、程序化的运作方式,主要由三方面内容构成: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社会支持。薛锋在《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和谐性》(《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和谐性主要体现在其党际关系的和谐性、各政党性质的和谐性以及运行机制的和谐性上。这一制度的和谐性,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我国政党制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和谐性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和谐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稳固的政治基础。再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和谐性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稳定的环境。蔡国雄在《“和合”文化与我国政党制度》(《北京日报》2008年12月19日)一文中认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政党关系,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和谐政党关系的典范。和谐社会,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讲,应该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从政治学意义上讲,政党、公共权力(政府)与民众构成了现代民主社会的三大要素,其中政党又是联结民众与公共权力的桥梁和纽带,是现代民主社会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因此,社会和谐不仅包括政党和谐,其关键也在于政党和谐。和谐社会需要协调的利益关系,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为协调各方利益提供了渠道和平台。和谐社会需要共存、尊重、包容、共同发展的文化环境,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精髓,为我们提供了求同存异、合力共赢的文化样本。张红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下的“党际和谐”》(《前进论坛》2008年第9期)一文中认为,“党际和谐”是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执政党与参政党关系的准确定位。构建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和谐的党际关系,是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编辑推荐

《中国政党制度年鉴2008》是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政党制度年鉴2008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