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关系
2011-10
中央编译出版社
高奇琦◎著
282
无
在国内外学术界,政党与公民社会是贯穿于政治学、法学和社会学三大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对各自的理论研究都相对成熟,但缺乏系统和整体的理论研究以及比较政治的研究方法。本书在理论层面,详细研讨了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的相关理论、结构主义路径和历史主义路径;在实践层面,主要分析了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的地区模式和问题领域,进而指出构建中国执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的双向赋权模式是未来中国调整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的关键。
高奇琦,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讲师,政治学博士,上海市晨光学者,华东政法大学韬奋学者。在《政治学研究》、《民族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欧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项目、上海市教委科技创新项目、博士后二等资助项目、华东政法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等。兼任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政党政治、比较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与国际关系关联研究等。
引 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研究意义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本书内容与结构
第一章 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的相关理论
一、政党、利益集团与公民社团的概念分界
二、欧洲政治中政党与公民社会的相互转化趋势
三、政党社会的分析范式:一种理论尝试
四、西方政党社会变迁: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的二元分析
第二章 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的结构主义路径
一、国家主义视阈下的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
二、多元主义视阈下的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
三、法团主义视阈下的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
第三章 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的历史主义路径
一、西方政党类型学研究的回顾与争论
二、基于精英型政党和群众型政党模式的考察
三、基于全方位政党和卡特尔政党模式的考察
四、基于新政治政党和商业公司型政党模式的考察
第四章 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的地区模式
一、西欧的紧密共生模式:以英国、法国和德国为例
二、北美的有限合作模式:以美国为例
三、东亚的政党主导模式:以日本和新加坡为例
四、东亚的双重虚弱模式:以韩国和泰国为例
第五章 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的问题领域
一、中左翼政党与工会团体的互动研究
二、国外生态型政党与环保社团的互动研究
第六章 西方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一、新中国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的变迁
二、政党、公民社会与中国的协商民主
结 论 构建中国执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的双向赋权模式
一、政党与公民社会的联结趋势
二、双向赋权:双方紧密关系的延展
三、双向赋权与合法性:在经验与规范之间
四、构建双向赋权模式的实践思考
参考文献
后 记
版权页:插图:自由主义潜含着政党与社会分离的内容。根据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是自发形成的个人交换领域,社会可以独自完成物质和利益交换的过程,因此社会应独立于政治,同时也应该独立于政党。自由主义尤其担心政党对社会的随意干扰和意志强加。在第一部分描述的西方政党与社会再次分离的景象,表明了20世纪自由主义在西方世界的胜利。到20世纪末,西方国家中民众政党参与的程度降到最低,这在学界引发了关于政党衰落的讨论。这里笼统地讲政党衰落有些武断,其实政党衰落的部分是其与社会联结的部分,也就是政党的基层部分,主要表现为选民的政党认同明显降低,政党成员的数量持续下降,群众与党组织的直接联系日益松散。在西方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加入某一政党、参加政党活动以及长久地支持某一政党变得越来越不可想象,总之,政党与民众日益疏远。政党与社会联系的变化促使一些学者推测,鉴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变迁和传统政治忠诚的流失,政党可能已经不再是社会群体进行利益表达的最优组织。政党与社会的分离意味着明显的问题。因为政党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消极的政党参与意味着消极的政治参与。消极的政治参与正在造成两个非常严重的后果,一是公共生活的衰落,表现为公民意识和奉献精神的衰退、公民参与和社会合作的减少、社会信任和社会资本的丧失、公民义务和公共道德的侵蚀等问题;二是政治合法性的流失,表现为公民对政治活动的冷漠、对政治共同体的不信任、对公共善的犬儒主义和对政治组织的排斥。这些实质上构成了20世纪末共和主义在西方社会出现复兴势头的背景和情境。(三)共和主义与积极的政党参与共和主义可以被视为近代以来可以与自由主义相竞争的一种政治秩序观念。共和主义认为民主的衡量标准不是个人享有的权利,而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在政治实践中,个人需要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民主也就是个人的政治自我组织。共和主义主张,公民权最重要的是积极的政治参与权。公民的政治地位不是由法定的权利来界定,而是由公民自己的积极政治实践来创造。
《国外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以欧美和东亚为例》是比较政治学丛书之一。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