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先知三部曲(全新插图修订本)

[波]伊萨克•多伊彻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2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波]伊萨克•多伊彻  

页数:

1484  

译者:

王国龙,周任辛,施用勤,张冰,刘虎  

Tag标签:

无  

前言

译者前言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先知三部曲》是托洛茨基的传记,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最全面、最详尽的一种,也是在托洛茨基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经典之作。它由三卷组成:第一卷《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1879—1921》(1954年出版)、第二卷《被解除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1921—1929》(1959年出版)、第三卷《流亡的先知:托洛茨基1929—1940》(1963年出版)。英文版三卷,均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伊萨克•多伊彻(Issac Deutscher,1906—1967),生于当时处于奥地利统治下的波兰克拉科夫附近的赫让诺夫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6年参加波兰共产党,1932年因参加波兰共产党内的托洛茨基反对派被开除出党。1939年德国占领波兰后,侨居伦敦,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从事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工作,并出版了多部著作。除本书外,他的主要著作还有:《斯大林政治传记》、《未完成的革命:俄国1917—1967》等。作者撰写本书所依据的资料有:《托洛茨基全集》及未收入全集的零散文章、小册子和著作,存放于美国哈佛大学霍顿图书馆和斯坦福大学胡佛图书馆中的托洛茨基档案,俄共会议记录,《真理报》等俄文报刊,托洛茨基同时代人的著作、文章、书信及回忆录以及作者对当事人的采访记录等。作者依据这些丰富、可靠和翔实的资料,并结合作者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的亲身体会,按照时间顺序,详尽地介绍了托洛茨基作为革命家、理论家、流亡者,直到在异国他乡被刺杀的一生,为读者描绘出了一个鲜活而带有悲剧色彩的托洛茨基。本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和读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英国《每日电讯》将其誉为“本世纪重要的政治传记之一”。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格拉汉姆•格林(Graham Greene)在《观察家》上说:“对我来说,伊萨克•多伊彻三卷本的托洛茨基生平是这一年最激动人心的读物。这部传记肯定会列入用英语写成的最优秀的传记之列。”另一位学者A.J.P.泰勒(Taylor)在权威刊物《新政治家》上评论道:“他(伊萨克•多伊彻)比以往任何一本书都更准确、更详尽地讲述了这个故事。他的这部传记对任何一个对苏俄和国际共产主义历史感兴趣的人都是必读书。”在本书出版以后的三四十年中,它一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苏联史和托洛茨基研究领域中的一部重要参考文献。直到90年代,包括苏联国防部军史研究所所长、著名历史学家德•安•沃尔科戈诺夫(Д.А.Волкогонов)在内的许多历史学家仍然认为,还没有一部关于托洛茨基的著作在资料的占有和分析的广度与深度方面能超过多伊彻的这部权威性的托洛茨基传记。本书第一卷追述了托洛茨基早年的求学经历和革命活动,从孟什维克转变为布尔什维克的过程,在1905年革命中的作用和对俄国革命所作的理论思考,参加和领导1917年十月革命的历史和在十月革命后为保卫新生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在国内和国际政治舞台上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间或叙述和分析了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起源和形成的过程。第二卷详尽地介绍了当时包括托洛茨基在内的苏俄领袖们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党内民主、民族问题、“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和世界革命等问题上的理论分歧与争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20年代俄共党内错综复杂的、激烈的和残酷的派别斗争,也介绍了托洛茨基在阿拉木图最初的流放生活,特别突出地评价了托洛茨基对上述一些问题的理论思考。第三卷着重叙述了托洛茨基在土耳其、法国、挪威和墨西哥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和托洛茨基一家人的悲惨命运;以30年代欧洲政治地图和苏联国内政治形势为背景,介绍和分析了托洛茨基在流亡过程中对俄国和世界革命等问题的理论著述;描述了他在墨西哥被刺杀身亡的悲惨结局。总的来说,本书依据的史料极为丰富,叙述详尽而有层次,因此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参考价值。作者在本书第二卷前言中强调,他力图客观地描述出一个真正的托洛茨基,尽可能避免因主观感情或因注重一时情况而作出错误的判断,以使他的这部传记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从全书史料的取舍、观点的评述、主要的侧重等方面来看,作者的确是在向这一目标努力,因而才能使这部传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是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霍•卡尔(E.H.Carr)在回答“历史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所言:历史不可能“以纯粹的形式存在着”,“它们总是通过记载历史事实的人的头脑折射出来的”,因为“记载历史事实的人”总是“现在的人”,所以历史实际上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休止的问答交谈”。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的书写不可能是纯粹客观的,它必然带着历史学家个人的印记。托洛茨基的这部传记也不例外。作者在写这部传记的时候,不可能不受到他自己当时的政治思想状况和他所处的历史环境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不可能不反映到这部传记中来的。在这部传记中,这种影响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作者本人是托洛茨基反对派成员,尽管在被波共开除出党后,并没有参加托派的“第四国际”,但他对托洛茨基是崇敬的,甚至可以说是崇拜的,在很多理论问题上与托洛茨基的观点是一致的。从全书来看,作者几乎把托洛茨基当成“无所不能预言”的先知,就连作者都承认已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那些预言,他也试图从中找出“合理的因素”来,比如,读者可以从作者对托洛茨基关于世界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局的预言的分析中明显地看出这一点。第二,本书写作时间较早,作者必然受当时历史条件和国际政治环境以及历史资料的限制,因此,在今天看来作者对托洛茨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与世界革命等问题的理论的分析和评价都是值得重新研究的。我们希望,在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转轨后的今天,本书的出版能引起我国国际共运史、苏联史和托洛茨基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的注意,有助于深入总结和认识苏联解体的教训,推动上述领域的研究。在本书翻译中,译者对全书译文作了一些技术处理:(1)为避免行文累赘,书中大量的法、德、西班牙、拉丁文单词或词组均直接译成中文,没有采用在正文中保留外文单词再加注的方式;(2)原书中俄文著作引文的英译文错误较多,凡能找到俄文原文者,均直接按俄文原文译出,不再作注加以说明;(3)原书中的里程和距离均以英里为单位,这对英语读者比较方便,却让中国读者费解。所以,我们或是参照俄文原文改为俄里,或是折合成公里;(4)为了便于读者核查参考,本书中的列宁著作的引文均以《列宁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第2版的译文为准,所标卷数及页码均系中文版第2版的卷数和页码,不再另加注明;(5)由于中文版《斯大林全集》所根据的俄文版本与本书作者所根据的俄文版本不同,因此有些引文在中译本中没有。凡在中译本中能查到的引文,我们在注中均标出“中文版”字样,未标“中文版”字样的,其卷数、页码即是指俄文版的,不再另加注明。本书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英文版译出,原由郑超麟先生组织王国龙、周任辛、喻守一翻译:王国龙译第一部,周任辛译第二部,喻守一译第三部。喻守一不幸去世后,家属将其译稿带回家乡留作纪念。现用的第三部译稿是由施用勤、张冰、刘虎合译的;施用勤译前言和第一章;张冰译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刘虎译第五章和跋。全书的译校情况如下:《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1879—1921》,王国龙译,施用勤校;《被解除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1921—1929》,周任辛译,刘虎校;《流亡的先知:托洛茨基1929—1940》,施用勤、张冰、刘虎译;全书由施用勤、张以童统校。郑超麟先生虽然没有参加翻译工作,但原著中俄文、德文、西班牙文及拉丁文引文及参考著作名称的翻译,都是经他审定的。遗憾的是郑超麟先生不幸于今年8月1日逝世,未能看到本书的出版。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郑异凡同志通读了全书的译稿,并提出了宝贵意见;本书责任编辑刘庸安同志为本书的出版做了许多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他严把译文质量关,弥补了译校者的一些疏漏并根据《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对人名和术语进行了统一;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在本书版权的联系过程中,得到英国汉学家、利兹大学教授格雷戈尔•本顿(Gregor Benton)博士的帮助,在此我们向他表示诚挚的谢意。中共中央编译局图书馆是有关国际共运著作的专业图书馆,在这方面的藏书在国内首屈一指。我们在该馆工作人员阎虹女士的帮助下找到了本书部分俄文参考书并据此纠正了原书中英译俄文著作引文的一些讹误,从而提高了中译文的质量;另外,在核对中文版《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引文的工作中,阎虹女士的帮助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在此谨向她表示深深的感谢。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英文原著各卷的书名是独立的,并没有总书名。中文版根据各卷书名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将其定名为《先知三部曲》。本书的翻译工作工程较大,且延宕数年,尽管全体译校者和有关人员通力合作,尽心尽力,但译者才疏学浅,能力不逮,疏漏之处,恐怕难免。敬请专家学者和读者予以指正。译者1998年11月28日于北京西单西斜街

内容概要

  《先知三部曲(武装的先知+被解除武装的先知+流亡的先知)(全新插图修订本)(套装全3卷)》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详尽的托洛茨基传记,由波兰思想家伊萨克·多伊彻所著。作者依据大量丰富、可靠和翔实的资料,并结合作者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的亲身体会,按照时间顺序,详尽地介绍了托洛茨基作为革命家、理论家、流亡者,直到在异国他乡被刺杀的一生,为读者描绘出了一个鲜活而带有悲剧色彩的托洛茨基。全书共分为三卷:《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1879-1921》、《被解除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1921-1929》、《流亡的先知:托洛茨基1929-1940》。  《武装的先知》:  追述了托洛茨基早年的求学经历和革命活动,从孟什维克转变为布尔什维克的过程,在1905年革命中的作用和对俄国革命所作的理论思考,参加和领导1917年十月革命的历史和在十月革命后为保卫新生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在国内和国际政治舞台上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间或叙述和分析了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起源和形成的过程。  《被解除武装的先知》:  全面且系统地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俄共党内错综复杂的、激烈的且残酷的派系斗争,详尽地叙述了当时苏俄领袖们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党内民主、民族问题、“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和“世界革命”等问题上的争论,特别是托洛茨基与斯大林之间的角力。  《流亡的先知》:  着重叙述托洛茨基在土耳其、法国、挪威和墨西哥的流亡生涯,以20世纪30年代欧洲政治地图和苏联国内政治形势为背景,介绍和分析了托洛茨基在流亡过程中对俄国和世界革命等问题的理论著述,最后以他在墨西哥被斯大林刺杀身亡的悲剧结局告终。

作者简介

作者:(波兰)伊萨克•多伊彻 译者:王国龙 周任辛 施用勤 等伊萨克•多伊彻(Isaac Deutscher),1906年生于波兰,20岁加入波兰共产党,很快成为著名的波兰思想家、苏联及联共(布)问题专家。1932年,加入托洛茨基反对派。1939年,侨居伦敦。一生著述甚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先知三部曲》和《斯大林政治传记》。1967年逝世,时年60岁。他的《先知三部曲》迄今仍是举世公认的研究托洛茨基的最权威著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

书籍目录

《武装的先知》目录: 再版译者前言 译者前言 前言 致谢 第一章家庭和学校 第二章追求理想 第三章在历史的大门口 第四章智力合作关系 第五章1905年的托洛茨基 第六章“不断革命论” 第七章沉闷的年代:1907—1914 第八章大战与国际 第九章十月革命中的托洛茨基 第十章人民委员 第十一章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的戏剧性事件 第十二章武装共和国 第十三章革命与征服 托洛茨基军事思想评论 第十四章胜利中的失败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被解除武装的先知》目录: 前言 第一章在王子群岛 第二章理性与疯狂 第三章革命家兼史学家 第四章“人民公敌” 第五章地狱之夜 跋:失败中的胜利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流亡的先知》目录: 前言 第一章在王子群岛 第二章理性与疯狂 第三章革命家兼史学家 第四章“人民公敌” 第五章地狱之夜 跋:失败中的胜利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解散立宪会议 当然,现在国内学界对十月革命的批评不仅仅局限于十月革命的本身,它是暴力的或不够暴力上,对十月革命的否定扩展到对布尔什维克党、它的领袖列宁和它的策略上。在这方面最为人所诟病的一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二是解散立宪会议。 前者说布尔什维克在它成为彼得格勒苏维埃的多数后,才提出这个口号,足见它的阴险。这显然是对相关史料缺乏了解。在列宁回国前,斯大林、加米涅夫等布尔什维克领袖主张支持临时政府。在列宁回国并使党走上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后,它就一直坚决反对联合政府,主张没有资产阶级代表的苏维埃掌权。当时在俄国已经形成了双重政权——一方面是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与资产阶级组成的临时政府,另一方面是二月革命后组成的没有资产阶级的苏维埃。当时列宁的立场是通过民主斗争争取赢得苏维埃的多数,即进行苏维埃民主革命。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是反对临时政府的斗争的口号。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这个口号可以追溯到5月初。托洛茨基早在5月7日(俄历)举行的统一社会民主党全市代表会议上,就提到了这个口号:“我们给自己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即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对我们来说,这个问题不是今天的问题。我们知道,夺取政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取决于事件发展的速度。我们不说绕开苏维埃夺取政权,因为它是整个革命民主派政体的代表制的形式。我们只应该力求在苏维埃中形成自己的多数,用真正革命的内容去充实它,围绕着我们的口号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说得十分清楚了。需要指出的是,当时托洛茨基刚刚回国不久,他还没有加入布尔什维克,甚至还没有与列宁商谈他领导的区联派组织与布尔什维克合并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口号在那时就是包括布尔什维克(以它为主)在内的苏维埃左翼的口号了。至少,在第一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期间,布尔什维克组织的工人游行队伍就打出了这个口号。而在当时,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在苏维埃中占多数时,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意味着全部政权归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 对解散立宪会议的指责更为严厉,有学者撰写长文,说布尔什维克以允诺召开立宪会议夺取了政权,一朝政权在手,在立宪会议选举失败后,不是顺应民意交出政权,而是背信弃义地解散了立宪会议。还说约翰·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的书名名不副实,因为十月革命并没有发生什么像样的战斗(即不够暴力),只不过是当时频频更替的政府中的又一次而已(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观点,苏汉诺夫在其《革命札记》中就是这么说的),而布尔什维克悍然解散立宪会议才是真正震撼世界的日子。这种说法只能表达作者对革命的蔑视和对立宪会议的尊崇,无论如何都不是当时亲历这两个事件的人民、各阶级、各政党和各个国家对它的感受的真实写照。 约翰·里德亲历了十月革命,他的感受是符合实际的。事实是,自从布尔什维克成为彼得格勒的多数,托洛茨基成为它的主席后,右派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以及资产阶级就一直惶惶不可终日,在他们千方百计地拖延的全俄第二届苏维埃代表大会日益临近时,他们的焦虑达到了极点。这在当时的报刊上都能反映出来。

媒体关注与评论

20世纪重要的政治传记之一。——英国《每日电讯报》


编辑推荐

《先知三部曲(套装全3册)》编辑推荐:历史写作客观、独特、鲜活;资料占有全面、详尽、权威;全新修订版增补插图和索引。

名人推荐

对我来说,伊萨克•多伊彻三卷本的托洛茨基生平是这一年最激动人心的读物。毫无疑问,这部传记肯定会列入用英语写成的最优秀的传记之列。——英国著名历史学家 格拉汉姆•格林他(伊萨克•多伊彻)比以往任何一本书都更准确、更详尽地讲述了这个故事。他的这部传记对任何一个对苏俄和国际共产主义历史感兴趣的人都是必读书。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 A.J.P.泰勒(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养成了贯穿余生的对政治传记的热爱。——英国前首相 托尼•布莱尔作为波兰共产党中的一个马克思主义学徒,多伊彻通晓德语和俄语,熟知拉丁文化,又是个英语写作的能手。……其他的历史学家更多地把苏联的历史保存在自己的政治记忆里,与他们相比,多伊彻则客观地评价它,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既想到它最初的宏伟,也预料到它后来的腐败。他从来就没有失去信心,认为1917年的革命动力终将从驾驭它的命运中恢复过来,并以自由而告终。——英国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佩里•安德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先知三部曲(全新插图修订本) PDF格式下载



如果不是因为读了两遍之后,第一部《武装的先知》已经出现书页脱落,中间好几页掉了出来,装订质量不过关的话,那么我对这套书是非常喜欢的。这是出版社的不负责任。这么厚的书,装订太随意了!对不起作者和译者!纸张印刷都很好。配了大量与内容有关的人物照片插图,也是珍贵的史料,这些照片插图里如果对部分的重要人物有个简要介绍(生卒年,主要职务和代表作品),那就锦上添花了。 感谢伊萨克•多伊彻为我们奉献了这部伟大的传记!当然也感谢译者为我们奉献了这部伟大的作品。纵览国内众多的领袖或革命人物的传记作品,能与之相比的却很难找到(也许我孤陋寡闻),除了谄媚阿谀、刻意避讳或恶毒的辱骂、恶意的诽谤外,还剩下什么?这里引用一段资料就能说明问题。唐德刚给李宗仁作回忆录时很搞笑,老李说得正起劲,小唐打断:“你这段说得不对,1927年你没在这个地方。”老李翻白眼。过一会儿小唐又打断:“这里面有个事情你没说。”老李就恨。待小唐再打断的时候,老李怒喝:“我说怎样就怎样!”每次都不欢而散。唐德刚说这些老家伙有个特点:全都是选择性失忆,一到关键时刻就胡言乱语。胡适、张学良、李宗仁一个样儿。给张学良作回忆录的时候,唐德刚准备了第一手资料,每当老张骂骂咧咧的时候他就拿出来,然后老张就嗫嚅道:“好吧,就按你说的来。”能做到唐德刚先生这样的寥寥无几。当事者如此(选择性失忆,胡言乱语),记录者也如此(选择性失忆,胡言乱语...),革命领袖的传记更是如此。这也是中国作家无法写出一流传记作品的症结所在。 化了一个半月阅读完三部曲,又紧接着化了半个月时间重读一遍以理清一团乱麻。有几点印象最深: 1、布尔什维克党内派别斗争的残酷性(特别是斯大林时期)是其它任何政党都无法相比的,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师从法国大革命,但斯大林时期党内派别斗争的残酷性远远超其师。对反对派(或者说持不同政见者)不仅是精神上的掠夺和抹杀,肉体上的残杀也毫不犹豫。莫斯科三次大审判在“法律”的名义下对人性的极大摧残,是人性中的最卑鄙最无耻的另一面的大集合。我们的“文革”也得其真传。当然本传记对三次大审判正面描述不多,可以阅读其它书籍以补充。比如,拉津斯基著,李慧生等译的《斯大林秘闻:原苏联秘密档案最新披露》。可以这么说,布尔什维克党内的派别斗争是活字典,也是党内斗争的经典教科书。引以为戒,可以防止悲剧的重演;也可以认真学习,活学活用,让人类的悲剧不断重演。看我们怎么选择! 2、传记作者虽为托洛茨基主义者,但是总体上是客观的态度,力求真实地描述托洛茨基的一生,伊萨克•多伊彻先生对托洛茨基的思想理论有很深的研究,译者们理论造诣也很深,翻译得流畅,化了心思。阅读完本传记,也就基本上了解了托洛茨基的基本思想。如此深度和广度的人物传记作品,在我们众多的领袖和革命家的传记作品中,是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是找不出如此优秀的作品的,《先知三部曲》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五十多年里我们没有出现这么高水平的传记作品,我想今后五十年内中国也不会出现类似高水平的作品。因为我们有太多的忌讳。 3、我们国内众多的领袖和革命家的传记作品,绝大多数属于拙劣的素描或工笔画,我们更多的是革命领袖的革命事迹的堆砌,是逸闻趣事的大杂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夸大每一件成就,对领袖和革命人物失误(错误)的一面却用毛玻璃方式,雾里看花,或不痛不痒或轻描淡写,即使批评也充满“爱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篡改污蔑颠倒黑白等流毒对中国影响深远。篡改不成,就患上“有选择健忘症”。比如我们几乎找不到一部能认真审视1957年—1976年二十年间重大政治运动的有理性的有深度和广度的批判性作品,我们几乎找不到一部能客观描述党内反对派或持不同政见者的作品,或瞒天过海,或欲盖弥彰,或千夫所指,或万众景仰。我们在极端中选择,我们不断选择极端。我们口口声声高喊“前车之鉴”,但在审视我们的良心时,审视我们所犯的错误时,我们永远找不到勇气。中国作家只能集体噤声,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邓小平时代》大陆版本也只能大段或整章删除所谓“敏感话题”,没想到在21世纪的中国,我们执政者连这点自信都没有。我们可是拥有八千万成员啊。) 4、正因为在类似的中国传记作品里是无法看到事实真相的。因此阅读《先知三部曲》,对布尔什维克触目惊心的你死我活的党内斗争景象,就有了直观的了解。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解,对“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理解,对革命胜利后社会阶级的重新分化和出现新官僚集团的理解,对出现个人崇拜和个人独裁的理解,对一党专政的理解,对如何无耻地篡改历史颠倒黑白的理解,对为何一次又一次发动政治运动以排斥异己的理解。什么是无情斗争?什么是肉体消灭?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谎言?什么是强权?什么是欺诈?什么是任人宰割?等等,等等。可以对比类推!!会让你恍然大悟,原来也是如此! 5、书中涉及比较多的中共早期革命斗争与联共和共产国际关系的一些史料,可以与我们历史教科书的定论做一些对比,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有些定论是太轻率或者顽固的一成不变,还是太多的为尊者讳。比如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评价,我们是否有失偏颇,我们是否有意忽略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罪魁祸首?? 6、不说了。话说多了不好,中国历来讲究祸从口出。中国自古便有以言论罪的癖好。 阅读更多 ›


多年前拜读过,此次重温,依然震撼人心!苏俄现代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悲剧性人物。


三大厚本,有好多插图,能一口气看下去。值得收藏。


好书,它的价值远远超过它的价格


书装订的真正好,让我们这些习惯脑力劳动的也偶尔干干手工活。书随便翻翻就脱页,敢情卖书的同时还督促手工课,让我们自己亲自动手变成线装本。


内容好,用纸也好,印刷清晰,只是书脊的胶有点儿薄,估计看久了会裂开的。


第一次接触托洛茨基及所谓托派,至少增加对这方面的了解,很期待!!


与其说马克思是哲学家,倒不如说是革命煽动者,因他的学说而带来的革命风暴从20世纪至今依然惊心动魄的上演着,对其学说的任意解读与随意发挥,也在吵吵嚷嚷中此起彼伏,从未中断。托洛茨基就是著名的一个。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宣扬崇高的社会理想,作为一种目标是让全体劳动者平等共享的社会,这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共享,还包括社会资源、民主、权力、机会的普及与均等,我相信,这代表了人类对平等、公正、自由和幸福的追求,这种追求已贯穿了人类的全部历史,这决不是空想,这也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的目标,而是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人类的共同理想。这崇高的理想与愿景会吸引具有献身精神的理想主义者投身其中,这也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共产主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但在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被实践者各种目的的需要而异化了,马克思主义几乎被当作标签任意掩盖已经变形、不属于学说范畴的部分。具体到革命成功取得政权后,曾经的革命党人,只想“坐天下”、保江山,变成终身官僚,分享革命成果,享受永远的利益;曾经的革命党也就成为特权党,甚至独裁党,维护着统治者的利益,这与马克思主义已经背道而驰了。托洛茨基是有远见卓识的,是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家。他没有象列宁那样对诸如暴力革命等进行任意扩大发挥,却清醒的提出从“不断革命”、“一国实现共产主义的不可能性”、到“民主立宪”、“防止官僚”等的理论,来预防革命党...执政危险。但这样的理论却极不符合既得利益官僚们的实际利益,托洛茨基又是不会玩弄权术的理想主义者,他缔造了党的武装力量却未领会武装的精髓:枪杆子不仅能打败敌人,更能打败自己人!他的失败是必然的。但是即使假设托洛茨基能够在列宁之后领导苏联,实践他的理论,就能维持苏联永不解体吗?我认为答案也是否定的。他的理论与方法,可能会在一定时期有效,但与几乎同期蓬勃发展而且行之有效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比,甚至与极端强权政治相比都要过于理论化、理想化了,也不具备实践操作的可能。20世纪的历史实践已经证明:不论是什么样高尚的目的,无论是什么样花样翻新的理论,也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招牌,只要是不民主、独裁的统治,失败是必然的、是迟早要发生的,就像象希特勒的德国,斯大林的苏联,萨达姆的伊拉克,卡扎菲的利比亚、铁托的南斯拉夫、齐奥塞斯库的罗马尼亚和东欧诸国。托洛茨基预测了斯大林共产主义的最终失败,并在可以说是他的理论信徒戈尔巴乔夫的努力下,实践了苏联共产主义的失败,实现了资本主义的复辟。但这个民主国家依旧被独裁着,也许这是先知托洛茨基未曾预料到的吧!先知从来都是令人惋惜的,特别是在他的先知不被接纳、无法实践的时候;先知从来也注定是悲剧的,特别是在他无心无力取得话语权的时候;但即使如此,即使流亡,也是毫无惧色,这不仅是信仰的力量,这也是先知的本色! 阅读更多 ›


殉道者的一生,让我震撼,让我扼腕。更感受了历史真相的分量之重,让人难以承受。希望拜读他的《俄国革命史》,可惜没找到。


作者是托洛夫斯基的忠实追随者,放到先知的高度,但是客观的反映出乌托邦存在的问题,无法逾越的重大缺陷,先知也解决不了集权专政。不知是否翻译过程有无大的删改,深度可以更深一些。


伊萨克·多伊彻的《先知三部曲》,让读者不仅重新认识了托洛茨基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理论家和作家,而且当年提出的许多问题在今天仍然是有重大意义的,有些是仍然没有完全解决的重大课题,给人启迪和思考。


终于等到该书再版了,必须再看一遍


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了解托洛茨基及苏联革命的真相,唉,不说了。发货很快,书皮和正页之间有一个垃圾,硌坏了书页。


探究真实的国际共运史的必备材料


书的内容很好,但送来的书可能保管上有些问题…第一部武装的先知封面那里被什么尖锐的东西戳了一刀…


纸张印刷都不错。书的内容不必多说,早就是公认的托老权威传记。


书是好书,但是其中也有错误把历史时间都搞错了


罕见的思想深度和历史广度,吸引人手不释卷!


托洛茨基传记


看高智商疯子调戏和羞辱正常人


涉及到前苏联历史,此人不可不提


先知三部曲


人物传记,包装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