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征信的法理与实践研究

叶世清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作者:

叶世清  

页数:

310  

前言

  六十周年,六十部作品。  2010年是西南政法大学六十华诞。为总结办学经验,醇化学术氛围,凝聚西政情缘,学校定于2010年9月19日至20日举行六十周年校庆活动。经过认真筹备和严格筛选,我们谨向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呈上自己的作业——西南政法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系列文库。  这六十部作品,集中体现了西政学术的传承和创新。全套文库共分为四个系列和两个单品,简称为“4+2模式”:即西南政法大学学术文库(此次共收录15部)、西南政法大学博士文库(此次共收录15部)、西南政法大学学子文库(此次共收录15部)和西南学术大讲堂(此次共收录13部)四个系列,共计58部作品;另有《西南政法大学校史(1950—2010)》和《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法学教育发展之路》各1部。各个品牌项目在持续性出版中通过六十周年校庆活动得到整合和提升。其中,“学术文库”涉及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博士文库”则集中展示我校近年来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水准,此次入选的15部作品皆为各自学科和领域中具有问题性、前瞻性、深刻性和现实性的研究成果;“学子文库”的作者主要来自1980级西政校友,意在同时纪念他们入学三十周年;“学术大讲堂”则汇集了西南法学论坛、金开名家讲坛、名人论坛及我校教师的精彩讲座,将声音固化为文字,将瞬间凝结成历史。《西南政法大学校史(1950-2010)》和《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法学教育发展之路》两书,是西政对于自己及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历史的一次认真整理和回顾。

内容概要

征信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环节。本书以征信过程为线索,围绕征信活动中信用信息的共享与控制这一主题,分析我国征信产业活动的规范化、法制化原理,消除人们对于征信的疑虑,进而促进信息的自由流动和信息共享,促使市场主体关注自身信用,避免失信行为。

作者简介

叶世清
男,2002~2008年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先后获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讲师。

书籍目录

序致谢导论 一、选题的动机与目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与文献综述 三、本书的创新点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一章 征信的多维解读 第一节 征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征信的内涵 二、信用的含义及其与诚信、信任的关系 三、信息的含义及其与征信的关系 四、信用信息的含义与分类 第二节 征信的社会学解读 一、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 二、低度信任的社会与制度的无奈 第三节 征信的经济学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的消极影响及其应对 二、市场博弈与征信 三、交易成本论与征信 四、征信在金融领域的功能 第四节 征信的管理学解剖 一、信用交易及其风险 二、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 第五节 征信的合法性求证 一、征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二、征信目的的正当性与结果的效益性 三、一种必要的权利让渡与权利限制第二章 征信机构的法律地位及其设立模式 第一节 征信机构的法律性质 一、团体法律人格的取得 二、征信机构的法律性质分析 第二节 征信机构与相关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一、征信法律关系的含义 二、征信机构与信息提供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三、征信机构与信息用户之间的法律关系 四、征信机构与数据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五、案例:美国个人征信业的实际操作与主要争议 第三节 征信机构的设立模式 一、国外的经验 二、我国征信机构模式的选择第三章 征信法律关系中信用信息的法律保护 与信息共享 第一节 信用信息之上的法律权利 一、作为征信法律关系客体的信用信息 二、信息权与信息产权 三、《统计法》和《档案法》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保护信用信息的法律诉求 一、隐私权与“独处的自由”:个人信用信息的法律保护 二、商业秘密权:企业信用信息的法律保护 第三节 共享信用信息的呼声 一、信用信息共享的法理基础 二、“信息瓶颈”与公共信息公开的法律问题 第四节 处理信用信息法律保护与信息共享之关系的法律原则 一、利益平衡原则 二、区别保护原则 三、知情同意原则 四、合理与谨慎原则第四章 征信行为的法律研究 第一节 采集信用信息的法律规则 一、信用信息的采集方式 二、信用信息的采集范围 三、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的采集 四、企业管理者及关联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 第二节 处理与评估信用信息中的法律问题 一、信用权的含义及其实现的前提条件 二、征信产品的质量标准 三、信用报告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披露信用信息及信用修复的法律规则 一、征信机构披露信用信息的法律规则 二、信用信息查询、异议及信用修复的法律规则第五章 政府的信用管理与失信惩罚机制 第一节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政府 一、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法律地位 二、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第二节 政府对征信市场的监管 一、征信市场有效监管的意义与监管体系 二、目前我国征信市场监管中的难点 三、加强征信市场有效监管的建议 第三节 失信惩罚机制 一、惩罚失信者:质疑与支持 二、处理失信行为的程序 三、惩罚失信者的方式余论附录一: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附录二:上海市《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附录三: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附录四:长沙市《信用征信管理办法(试行)》附录五:《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企业和客户的接触方式以及对两者关系的期望带来了重大变革。尽管中国基本上还是一个以“现金消费为主”的社会,但是,许多企业经理、经济学家和全球投资人认为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消费信贷市场将持续发展而且存在无限商机。尽管外国投资急剧增长、银行条件不断改善、中国百姓越来越富有,但是,有一个重大障碍阻碍了中国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那就是中国缺乏像美国那样的伊奎法克斯公司(Equifa)或者益百利公司(Expeian)这样的征信机构。有人分析说,历史、文化以及体制因素阻碍了征信机构在中国的发展。由于缺乏准确的信用信息资料,许多中国银行大都不重视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还有一些银行未能有效监管银行客户的银行业务关系,常常给客户过高的信用额度,从而造成贷款拖欠现象以及增大了贷款损失比率。而从文化的角度看,借钱在中国大陆的许多人看来仍然是一件有点儿丢人的事情——表明这个人无法谋生。这样一来,中国消费者往往利用非正式渠道——比如向家人和朋友——借钱,从而使得银行难以对这些人的资信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在征信机构还不是很健全的时候,实行过度宽松的信用标准,可能会给正在崛起的中国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在当今充满竞争的全球经济中,中国应该大力推进征信机构的发展和完善。其实,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出现,也为征信产业活动的发展提供了颇具说服力的论证。这些理论主要是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和交易成本论。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征信的法理与实践研究 PDF格式下载



工作需要,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