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公务员法

应松年 法律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法律  

作者:

应松年  

页数:

274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内最新的公务员法教材,结合立法动态,吸收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先进成果。本书作者均为业内名家,老中青结合,代表了国内公务员法研究和教学的全新阵容。本书具有在公务员法学领域奠基的作用,划定了公务员法的调整对象和研究范围,将立法现实与理论动态有机结合,凸显了理论与实务并重的优点。本书适合高等院校教学使用,也是公务员考试和相关考试的理想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公务、公务员  一、公务  二、公务员 第二节 公务员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西方主要几个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我国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和立法思想  一、立法的基本原则  二、立法思想 第四节 公务员范围与管理机构  一、公务员范围  二、公务员管理机构第二章 公务员分类制度 第一节 公务员分类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公务员分类制度在公务员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我国《公务员法》颁布之前公务员分类制度的状况与问题  三、公务员分类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公务员分类制度的演变发展趋势  一、分类管理是西方发达国家“执政党管干部”的通行做法  二、公务员分类制度正走向简化、融合  三、中国古代官员分类制度的演变及启示 第三节 公务员的分类与设置  一、类别划分标准  二、“领导成员”与“非领导成员”的分类  三、为什么要设立专业技术类职位  四、为什么要设立行政执法类职位  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职位如何归类  六、警察职位如何归类 第四节 职务制度设计  一、职位设置是职务制度设计的基础  二、职务设置  三、职务序列 第五节 级别制度设计  一、级别内涵  二、级别功能  三、级别与职务对应  四、公务员的衔级第三章 公务员的素质保障与更新机制 第一节 公务员的考试录用  一、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含义与意义  二、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原则  三、考试录用的对象  四、考试录用的资格条件  五、录用考试的方法与内容  六、考试录用的组织和程序 第二节 公务员的职务任免与职位聘任  一、公务员的职务任免  二、公务员的职位聘任 第三节 公务员的培训  一、公务员培训的含义与意义  二、公务员培训的原则  三、公务员培训的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  四、公务员培训的种类和方式  五、公务员培训的管理  六、公务员培训的保障 第四节 公务员的交流  一、公务员交流的含义与意义  二、公务员交流的方式 第五节 公务员的辞职与辞退  一、公务员的辞职  二、公务员的辞退 第六节 公务员的退休制度  一、公务员退休的含义与意义  二、公务员退休的方式和条件  三、公务员退休的程序  四、公务员退休后的待遇、安置和管理第四章 公务员激励机制 第一节 公务员的考核  一、公务员考核的含义与意义  二、西方主要国家的公务员考核机制  三、公务员考核的原则:  四、公务员考核主体与权限  五、公务员考核内容  六、公务员考核的方法与程序  七、公务员考核结果及其使用  八、公务员考核其他要求 第二节 公务员的奖励  一、公务员奖励的含义、特点与意义  二、西方主要国家的公务员奖励机制  三、我国公务员奖励的原则  四、我国公务员奖励的条件  五、我国公务员奖励的类别、权限与程序  六、我国公务员奖励监督 第三节 公务员的职务升降  一、公务员职务升降的含义、意义  二、西方主要国家公务员职务晋升机制  三、我国公务员职务升降的原则  四、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的原则、条件和程序  五、我国公务员降职的条件、程序  六、我国公务员职务升降的纪律与监督 第四节 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保险  一、西方主要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保险机制  二、我国公务员的工资  三、我国公务员的福利  四、我国公务员的保险第五章 公务员的监察机制 第一节 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  一、现代公务员制度的民主化与权利义务配置的法制化  二、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含义及关系  三、公务员的义务  四、公务员的权利 第二节 公务员的惩戒  一、公务员惩戒的定义  二、公务员惩戒的原则  三、公务员惩戒的形式  四、受惩戒的行为  五、公务员惩戒的机构、程序及适用规则 第三节 公务员回避制度  一、任职回避  二、公务回避  三、地域回避 第四节 公务员的申诉与控告  一、特别权力理论与公务员权利救济  二、比较法视角下的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  三、我国的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的模式选择与建立过程  四、我国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的内容与程序 第五节 公务员的法律责任  一、公务员法律责任与公务员管理的法律责任的区别与联系  二、行政责任  三、赔偿责任  四、刑事责任参考文献中文参考文献英文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领导成员应当承担的政治责任具有三个特点:①领导成员不是因为直接的责任过错而承担的责任。②一般原则是领导成员只承担政治责任,不再承担法律责任。但是例外情况下要在承担政治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法律责任。③承担政治责任的方式是法定的。根据公务员法,中国领导成员承担政治责任的形式只有引咎辞职与责令辞职两种。不允许领导成员自行选择其他的方式。从长远看,领导成员的政治责任需要从实体性和程序性两个方面进一步加以明确。例如,如何科学界定引咎辞职的认定标准和适用情形?如何明确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的程序性规定?如何保证领导成员的辩解与申诉权利?引咎辞职的领导成员在何种条件下可以重新任职?三、为什么要设立专业技术类职位专业技术类职位是指机关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履行专业技术职责,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技术手段保障的职位。与其他类别职位相比,专业技术类职位具有下列三个特征:一是具有只对专业技术本身负责的纯技术性。二是专业技术类职位与其他职位相比具有不可替代性。三是技术权威性。这种权威性体现在技术层面上,为行政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最终的行政决策权仍属于行政领导。根据上述特征,专业技术类职位首先体现为行业特有专业的技术岗位,如公安部门的法医鉴定、痕迹检验、理化检验、影像技术、声纹检验、国家安全部门的特种技术、特种翻译、外交部门的高级翻译,海关的商品归类、原产地管理专家职位、卫生系统的疾病控制专家等职位。另外,体现为一些社会通用性专业的技术岗位,如专门从事工程技术、化验技术工作的职位。需要指出的是,机关工作大多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许多职位还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但并不是所有需要专业技术知识的职位都是专业技术职位,专业技术职位与需要专业技术知识的职位,不是一个概念。如反扒警察职位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知识才能胜任,但反扒警察却属于行政执法类职位,不属于专业技术类职位。

后记

去年(2009年),接到法律出版社编辑谭柏平同志来电说:“你还有一本公务员法书稿没有给我们!”我猛吃一惊。之后,细细思索,陡然想起了几年前的事。当时,在上海大学任教的郑钟炎——我的学生,说准备撰写一本关于公务员制度的著作,要与我商讨,并希望我商定出版社。我当然愉快赞成,就与法律出版社联系。出版社十分支持,这事就待扬帆起航了。孰料事出意外,钟炎突遇车祸:成植物人,其后永远离我们而去。遽闻噩耗,震惊痛惜,难以自己。正如鲁迅所言,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伤痛中,念及行政法学界丧失了一位早期骨干,念及钟炎的勤奋、热情,悲痛与怀念之忱,挥之不去,尤其是每去上海,过南京东路,脑际就会浮现钟炎陪我逛新华书店的情景,他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钟炎远去,关于公务员法书稿一事,我也就不再思及。相隔多年,谭柏平竟不忘此约,令我愧疚、感动,于是赶紧践约赶著。书成之时,不免想起此书的缘起,往事并非如烟,它一直留存在记忆深处,谨以此附记,表示对出版社的歉意和感谢,表示对钟炎的追忆和怀念。钟炎虽未能参与撰写,也无法亲睹此书,但是,应该说,钟炎的心愿毕竟是实现了,我终于可用此书作为对他的永远怀念了。


编辑推荐

《公务员法》: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公务员法 PDF格式下载



详细地说明了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规定。


就是我要的书啦!~一本是要来考试的 一本是用来复习哒 买的复习全书是有塑封的 很棒~


这本书买来就是为了上这个课的,最后是交论文,所以没用上太大的用,不过补补行政法知识也很不错


学习用书,同学说很好用,


还没看呢 刚到手,一向支持当当。


很好啦。对学习有帮助


符合老师的要求……点名就是这一本


书质量很好,是正版,发货速度也很快。


了解更多的知识 书的质量还不错哦


书很好,可是这书也寄的太久了吧,接近20天,本来是准备参加一个考试用的,结果都考完了,书还没有来,以前收一本书也就是三天内的事情,这次走邮政,用了这么久,十分让我伤心


怎么感觉不是那么有体系呢


书真的很简陋。。。觉得折扣还可以更多点!!!


中规中矩的无聊书呗


没怎么看,用来应付考试的


很满意!我很喜欢,没有啥挑剔的


书没有装订好,再用段时间估计就会散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