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九栋

邹静之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作者:

邹静之  

页数:

264  

Tag标签:

无  

前言

  做梦了,梦醒了,天亮了,该起了。梦里的自己和现在的我有点不一样,那梦中人更应该是我。想回去,回不去。从小到现在,说过许多豪言壮语。公开或私下时说过要做什么什么样的人,终于没做成。总觉得现在的自己,或被什么人给换了。  人一多自己就丢了。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群,总要站一站,不是问路想把自己找回来。找回来了也孤单,返身回旅社去听雨。  除了肉身外,还有很多自己的影子装订成册,走一处便有一影子留下。那天去看花,突然一影子从十年前的玉兰树后移了出来。是我。相对无言。树没变,花没变,春天也没变,我看我觉得陌生了。  参加某聚会,认识的人少,不认识的人多。选一角落枯坐,稍后,与一景况相同者攀谈,甚热烈。此时,真的我依旧在角落,看着滔滔不绝的自己,甚厌之。  常被人借走。妻说:“今日好太阳,随我去商店买袜子。”喏喏。与屋内等我之我生离三小时。  女儿将生,在产房外“困守”。突然哭声大震,是我儿无疑。隔窗看那小孩,也睁着眼睛看我。彼此相认。  看旧照片,那时我朴实、清纯如头顶的蓝天。看久了,两人相拥洒泪,说不上哪个时候更好,哪个时候都会消失,照片不看了,那个我也不愿牵肠挂肚。  读《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那江畔人回头看我,一眼的陌生,看得人冷。  独自在雪原上走,可以笑,可以哭,可以唱,可以骂人,可以沉默,可以奔跑,打滚。一下子放出许多我来,像狂欢节的队伍。倘此时,远处有人出现,便众我合一,还原为痴呆状,在白雪蓝天中间流鼻涕。  用手拿笔,用笔写字。写完了,心里跳出个我来读,说是谎话,怎么自己要对自己说谎?此话问得好,问得真好?  买书不读,或读书时听窗外人语,风语、树语、鬼语、雨语……“嘭!”,瞌睡将书打在头上。  见一美妇,说看,说不看,做看与不看状。美妇亦做蔑视与不蔑视态。  深夜呆看一颗星,看久了,觉得自己原本很古老,或有前身。风吹衣袂,那人就真靠近了,闭目不敢认。

内容概要

本书是诗人、作家、剧作家邹静之的一部文学力作。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九栋》描绘了作者少年时期在北京某机关大院的成长历程,第二部分《风中沙粒》则讲述了作者作为知青在北大荒的青春岁月,整个作品情感深厚,笔触精湛,同时折射出那个年代中国大陆独特的时代气息。

作者简介

邹静之,男,1952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刊编辑。著有诗集《幡》散文集《美人与匾》《酒话》《一地景象》《风中沙粒》;小说诗文集《骑马上街的三哥》等十余种。创作电视连续剧《琉璃厂传奇》《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五月槐花香》等。创作歌剧脚本《夜宴

书籍目录

九栋
引子
八天
垃圾车
抓住的匙子
标本
图案
房勇的公鸡
段五
笊篱天线
春天
生病
我爱奚小妹
 ……
风中沙粒

章节摘录

  我有一只搪瓷茶杯,22年了,一直没用过。上次搬家从箱子深处翻出来,崭新的,杯子上印有“上山下乡光荣”六个红字,旁边一朵大红花,红花下有绿色的梯田。  看着杯子,耳边就响起很热闹的锣鼓声,还有红色的布告、草绳、木箱、新发的军绿棉衣、兴奋或悲伤的眼泪、血书、母亲深夜缝褥子时的灯光……  1969年8月16日,北京火车站,父亲从站台的圆柱背后移出来,他顶着“反动权威”的帽子,从牛棚中告假来送我。父亲眼镜片后边的眼睛里没有太多的悲伤,他夹了把小提琴来,说是可以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之余,搞搞娱乐。我接了那琴,没有太多的话想说。我一直盼着离开北京,离开家,离开那个歧视我的楼区。  父亲在车开之前就走了,他说只请了一会儿假。父亲走了,他可能忍受不了开车前的铃声,我把窗口让给其他同学。开车铃响时,车上车下突然放声大哭起来,我一生中再也没有听到过那么众多的哭声,像一条河流崩溃了。我没哭,我端坐在椅子上,觉得没什么可哭的,我把北大荒想象成能使我畅快呼吸的地方。  我第一次坐火车,一直兴奋地看着沿途不断变换的风景。同学们彻夜不眠,交谈,打闹。我再想不起来一群十六岁左右的大孩子们,一天一夜说了些什么。我们都把这当做一次短暂的旅行了。  北大荒,这名字真准确。头上是天,脚下是地,站起是个人。在这里一个人的呼吸很微弱,你更多感觉到的是土地、云朵、星空,自然的世界,人只是个附属品。  1969年10月1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团所在地德都县下雪了。这像是来得太快了点,没来得及拿出冬衣,没有炉子也不会生火的三三班的同学们,拥卧在一座未竣工礼堂的寒冷舞台上,在听天安门的国庆庆典。那些熟悉的声音被窗外的雪花隔开,被半导体中不清晰的声音隔远了。二十来个大男孩子,被寒冷和怀乡搞得很消沉,没人说话,也不知该说什么。  我拿出提琴来,想拉个曲子(其实我就会拉三四个简单的歌),我拉了,是俄罗斯民歌《茫茫大草原》。这歌是讲一个马车夫将死的故事,很忧伤,与窗外的雪花构成清冷的情境。我拉了一会儿,放下琴时,发现大部分人都哭了。有人躲避着,用胳膊盖着眼睛;有的人张着泪眼,无声地看着我。我把琴放进琴盒,瞬间,有泪流出来,打在躺倒的琴身上,发出空洞的声音。  那是我们三三班集体流泪的唯一经历,以后再没有过。眼泪有时比火更有力量,经它冶炼的情感会更接近铁。


编辑推荐

  九栋是我小时候住过的一栋楼,现在这栋楼已经被炸掉了,重新盖起了一幢更高更大的九栋,我的这些文字只与那些旧楼有关。  ——邹静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九栋 PDF格式下载



是在图书馆借到的这本书,之前就已经久仰大名了。邹静之的文字细腻,平淡如水,但里面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包含着浓烈的感情。这是一本你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的书。苦难也好,回忆也罢,在邹静之平静的文字中,得到永恒。


翻开扉页一看,这个人竟然写了《康熙微服私访》的剧本!还有《夜宴》等等!文笔功底返璞归真,简单的文字后面透着透明的情感,很久没有遇到这样清淡的一本书。非常喜欢。推荐。


喜欢邹静之的文字,也喜欢他讲的故事。推荐!


仅从语言上讲,中国现当代作家,除了汪曾祺,谁还能写得这么干净而滋味绵长。


书还没有看完,,但是总觉得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文字会值得多次思索的


这本书是给老妈买的,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对文革有种特殊的情怀,其实就是残酷的现实,往事不堪回首


干净凝炼的文字,不动声色的叙述,不煽情不歇斯底里(相较于同类型文革背景的作品),不时闪现有意思的值得回味的意象,通篇又弥漫着淡淡的忧伤,但这忧伤不轻飘不做作,底下衬着生命暗河的隐忍和坚强


童年虽远,但童年的某些记忆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加深刻起来,就像一张相片,映衬出当时的记忆和心情,也散发着那个时代的味道。书里写的人、事,就像昨天写的日记,但那已是久远的回忆,却仍清晰可见。


因为邹大编剧才买的书,但是毕竟不是剧本,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文笔老练,是我喜欢的文风。很好


特別贊!看到中途多次停下來感歎,以前的事情寫出來還是值得細細回味的,好書!


很赞的书 喜欢极了!


还没开始看,但是看介绍很有意思,封面设计很有特色


装桢美,甚合心意。


好书给人力量,就像暗夜行路突然亮起的一盏灯


细读,慢慢地体会!


只说一句,百看不厌!


邹老师的文笔没得说


文革的日子写的很真切


不错 只得一看


精致的某些回忆


会落泪


埋藏一段时间之前在回头看它一眼!再见


好似都没我们生活的影子……


我爱看文革的回忆录,像是看戏。
   这些年出了不少书,口述式的回忆居多,五六十岁的人,隔着几十年的时空回望,叙述的语气再白描,也是有鲜血做底色,仿佛有咚咚咚的战鼓鼓点在背景里急促地敲,听不真切,但也让前面的讲述总带着一点唱念做打似的、戏剧性的意味。
   所有人都在等着终了那一刻,锣鼓炸裂,银瓶迸破,铁骑突出刀枪鸣。揪着眉头读完残酷的细节,书里书外的人都松了口气,几十年后夹着烟的叹息幽幽地从纸上传来,荒诞的一切继而回归了荒诞。
  
   看得多了,这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心知肚明的过场,那些情结、那些欲擒故纵、那些约定俗成的语气,削弱了历史本初的力量,如果要说,就是以《七十年代》为甚,中年精英们规定动作的回眸,几乎带有种集体致敬的意味,致敬的对象是当年的自己。
  
   可是当年的自己呢?
  
   邹静之的这本《九栋》帮我们找回了一个。那是一个小男孩,正在读小学,九栋是他们家正在住的楼,那栋楼现在已经炸掉重修了一幢,可是那个小男孩当时还不知道。他正在热衷于种种大人们说毫无用处的技艺,打嘎,弹球,掼刀,玩磁片……磁片还是从北京地铁的工地上偷来的,当时刚挖到公主坟,他们一群人偷偷地过去看公主,却是什么都没看到。
  
   儿童的视野总有着幻想的变形,一个正要开始癫狂的世界,更让所有的线条加速地扭转。他们往后背上拍粉包、讲坛子人的江湖秘闻、种了棵蓖麻就天天跑去尿尿,拉屎的时候对着厕所粉墙上的污点幻想……可就在你以为这是几代童年的相似回忆时,那个小男孩又多跑远了几步,从北海踏青归来,他大大的脑袋上顶着已经蔫掉的柳条圈,到了九栋楼下,眼前是大孩子们正在抽邻居张奶奶,“臭地主”张奶奶在乒乓球案上爬行,他看见汪大义手中的柳条比他的新鲜,也比他的粗,抽中张奶奶的时候,衣服上腾起一股一股的灰。
  
   树荫下也躺过一个刚自杀的人,是班上最漂亮女生的父亲。
   败血症的孩子当着红卫兵弟弟的面,用脏手捏了片药吃下去,未知的神秘病症就杀灭了红袖标的威风。
   “他说抓他爸妈的那天,他一直在楼下等着用一只铜挂钩和房勇换一颗黄芯的玻璃球”“他说他当时并没有什么想法,只是把换玻璃球的事儿忘了。”
  
   于是终于在讲打鸡血的故事时,全身的寒毛竖了起来——小男孩在心疼自己被偷偷借走的鸡,可读书的我们终于惊醒: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啊!与掺杂了另一种动物血统的人一起生活,那些歇斯底里和人伦的逆施,真的是一个孩子应该见到的奇异吗?
  
   这是一个不能复刻的童年,邹静之在引子中说,“她的隐秘之处将永远隐秘下去,甚至你靠全身心的回想,也难以进入了。”这是我读过最真切、也是最愿意相信的童年记忆。而这本桃红配翠绿的书,并不是整本都好看,在“九栋”的下一个篇章,主角变成了北大荒麦地里一个男青年,见惯了生生死死,也与无数他人的回忆相似。
  
   只是在变成男青年的前一刻,在装满知青的列车开动时,那个小男孩说了成熟前的最后一句话:“我一生中再也没有听到过那么众多的哭声,像一条河流崩溃了。”
  
   后来的后来,几十年过去了,搜索现在的邹静之,才知道他是个著名的编剧,那些“中国第一编剧”““千万稿酬”的名头,跟书里的那个小男孩完全是两个人,也不像是一个优美文字的作家应该顶起的名头。
   好在又搜到了他的微博,看见他说:“春天来了,我还在屋里呆着,这真够傻的。”
   有人转发:“春天来了就一定要出去吗”
   他回:啊,你说的对,春天有什么了不起。
  
   ——那个小男孩还是他。


一个周末的时间在家读完,篇幅不大,13.8万字。但韵味极深。作者与我相同,大院子弟,1952年生人,可能是下半年的吧,属于69届的,后来去了东北建设兵团。
第一部分是“九栋”,文革刚起时,一个14岁孩子的旁观眼光,胆子不大,胡闹不多,基本上是旁观,似懂非懂、似是而非,冷峻、无情、客观,恰是那毫无掩饰的客观,让人读来寒冷彻骨。几个难忘的人物和场景。如“我爱奚小妹”中的奚小妹,“标本”中的乔小兵,“房勇的公鸡”中那个在文革前“永远微笑”文革中却目睹父亲自杀的小女孩洪炯,无不是那场惨绝人寰运动中的小小牺牲品,而由于他们都是孩子,又是那样的默默无闻,至今未必有人记得他们。
看这段作者与乔小兵的对话,彼时的乔小兵与作者一样,都不过是13、14岁的孩子——
“我问:你爸你妈在哪里?
他答:不知道,可能死了,像电影上的特务一样,最后得死……现在我和妹妹,只有500元钱,我们该在一起长大,你说500元钱够长大吗?……”
作者把这段寒冷彻骨的对话,描写得波澜不惊,于平静之中显出对心灵的震撼。由此想起30多年前读到的罗素的名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
第二部分“风中沙粒”是作者到北大荒兵团之后的生活。虽然时间仅仅过了三年,但作者明显长大了,不再是一个孩子了。他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判断、独立应对、独立抗争。那些故事的细节也许与我们在其他省份的下乡知青不同,但观点、视角却与天下所有的的知青一样。也因为孩子的“长大”,不再有那样的“寒冷彻骨”。从艺术上看,第二部分不如第一部分,缺少了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估计不会有太多的人欣赏这本书,但这绝对是关于那个时代的最高文学水平的作品之一,是经历过那个时代作家的情怀。读完后心情非常沉闷,我从内心里呼唤:希望那样的时代一去不再复返!!!那个时代的领袖应该被定为反人类罪!!!


这本书还没看,封面有点不好看,边上那点红色的边儿很丑,好像书皮尔少了一截儿一样,不过这次的书还挺新的,喜欢邹静之的《五月槐花香》,所以才买了这本书。


第一次读邹静之,几乎已经忘记那个时期的伤痕文学了,又想了起来。封面设计有点。。。刺目.


前诗人,现在的著名编剧的散文体作品.


特殊的历史,特殊的文字


在当当上购买了几次图书,包装的不错,特别表扬一下,至于书因为是自己想买的书,所以内容方面就不评论了,买了还没来得及看。


文笔流畅,年代久远


老话新谈,很有见地。


一直是邹静之的粉丝,看过他编剧的话剧电影不少,“我爱桃花"一剧尤为喜爱。本书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但我也有差不多相同的经历,有些同感。


一般,要改剧本,难。


前半部一般,后半部挺有意思的。如果心理不是很脆弱,对生死和肉体无强烈共鸣,可以推荐给80后的朋友看,算是弥补一个时空的空白。90后估计就完全不能理解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