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律师,慢慢来

李欣阳 ,朱志彤 法律
出版时间:

2010-12  

出版社:

法律  

作者:

李欣阳 ,朱志彤  

页数:

360  

字数:

37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着手写这本书时,我们,阳阳和小彤,正就职于国内一家主要从事非诉业务的知名律师事务所。从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到最终选择成为一名从事非诉业务的律师,经历了从实习生到律师助理,进而到执业律师的转变,并且在律师事务所一直做到三年级律师。截至本书完稿之日,阳阳已经在一家金融投资公司从事法律合规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而小彤也跳进另外一家律师事务所,并同时准备着去美国读JD,坚持走着律师这条“不归路”。
我们之间颇有缘分,同一天进H所,且被分配到同一个小办公室,在那个小屋共同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我们时常互相讨论问题,甚至为某一个小问题争执不休;我们互相抱怨工作的繁重,抱怨客户无礼无知还要求甚高,抱怨老板Push得太厉害;我们中午和晚上一起吃饭,一起聊感情、聊电影,憧憬着各自遥不可及的梦想;更多时候,我们互相安慰,甚至给对方出一些可笑的“馊主意”,一起苦中作乐……很庆幸,我们相互理解,彼此鼓励,分享各自的业务心得和劳动成果,在人与人之间竞争激烈的社会成为了可以带给对方温暖的知心好友。因此,这本《律师慢慢来》,也是我们可贵友情的结晶。
《律师慢慢来》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通篇都是作者的亲身感受,没有一点虚伪和夸张,很值得阅读。

作者简介

李欣阳,清华大学法学硕士。
朱志彤,南开大学法学硕士。

书籍目录

年轻人需要的三个东西
坚守者言——从学法学到用法律
自序
第一章法学院——积蓄力量
第一节听阳阳讲中国顶级法学院的学习经历
第二节小彤繁忙但盲目的大学本科生活
第三节如果本科四年重新来过——小彤的感悟
第四节法律技能初养成——小彤误打误撞的经历
第二章艰难的选择与被选择
第一节道路很狭窄需要细思量
第二节如何得到主流律所的Offer
第三节实习期间的生活——往事不堪回首
第四节如何处理实习与毕业论文的关系
第三章初入律所的菜鸟
第一节法律研究
第二节法律尽职调查
第三节常用法律英语技能
第四章初级律师的成长
第一节A股首次公开发行与上市
第二节外资并购交易
第三节商事仲裁
第五章形神兼备的非诉律师
第一节内外兼修很重要
第二节我们的生存法宝
第六章痛并快乐着的工作与生活
第一节工作有多累?
第二节生活有多苦?
第三节工作有多不稳定?
第七章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Legal Scnse与知识分子的傲骨
第二节“这是一个令人迷茫、困惑和痛苦的职业”
第八章结语——你们准备好了吗?
附录学弟学妹的常见问题及回复

章节摘录

  我的本科四年是在TJ大学(以下简称T大)度过的。尽管直到现在,我仍 然 固执地认为,没有师资和财力办法学的理工科大学,就干脆不要误人子弟 ,但是,对 于T大,我还是一直怀着一份亲切感的,毕竟是培养我四年的母校。相对封 闭的氛 围反而陶冶了学生淳朴的性情,在教学软件与硬件皆非常困顿的情况下, 学生反而 谦虚且奋发图强,没有那些自以为是的坏习气。现在回想起来,至少在大 三走出T 大校园以前,我活得还是很充实、很开心的。 在我就读于T大期间(1999年至2003年),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现已 更名 为“文法学院”)法学系,像很多二流、三流、不人流的法学院系一样,没 有自己的教 学和办公场所,我们一直和精仪学院共享一座小二楼作为法学系的大本营 。其实 据我所知,法学系也就占据了里面两三间办公室作为系主任和其他行政人 员的落 脚之处。对于我来说,这个法学系基地唯一的意义就是每学期开学时查课 表的时 候去一次,期末查考试成绩的时候去一次。我们上课像打游击一般,不是 占用其他 学院的教室,就是在阶梯教室,印象中,好像就没有一间教室是相对固定 给法学系 教学和自习用的。由于没有相对固定的教室,大家每天上自习也就没有集 中而固 定的地点,可能都是依据个人的喜好,选择离宿舍比较近的、相对便利的 其他学院 的教室自习。因此,占位子就成了每天永恒的主题,这好像是我上学时T大 里面的 一道风景,上课要早去占据有利的位子,自习也要提前扔在桌面上一本书 ,以示占 领,否则就会流离失所,没有安全感。 其实,我对这个大学的住校生活真是一点没有发言权,因为我只在学 校里住了 两个星期,就因为嫌每天占位子、吃饭、洗澡太奔波劳碌,自己的作息时 间太不规律 而无法配合宿舍内其他六个室友,彻底放弃了对于自由的渴望,搬回家里 居住。我 家离T大骑车也只有15分钟的路程,非常便利,存在实现的可能性。因此也 就省 去了大学生活中最为劳心劳力的部分,节约了很多时间和脑力。真的,在 住校的那 段日子里,我每天都早上六点多和室友一起起床,去食堂吃早点,然后去 占位子上 早自习,上午一般四节课,然后要为下午自习占位子,接着奔到最近的食 堂吃午饭, 中午要跟着大家一起午睡,刚刚睡着,就要在一通唔哩哇啦的广播声中顽 强地爬起 来跟着大家一起去上下午的思想政治课(一般毛概、邓论都是安排在下午) 或是自 习,晚上五点要赶去食堂吃晚饭(晚了会没得吃),吃饭前当然要为晚自习 占好位 子,吃完饭后马上成群结队地去上晚自习,搞到夜里十点左右,回宿舍打 水、洗脸, 十一点左右要躺下睡觉,否则别的室友会有意见。 唉!如果这就是所谓离开父母意志后的自由生活,我宁可不要了,因 为我的生 活会从此不自由了,学习也无法自由。我习惯在安静的地方看书,不喜欢 被打断, 最好一气呵成,特别是在安静的深夜我觉得最适宜读书。背书的时候一定 要念出 声音,念英语更是要朗读出来,这些都怎么可能在像菜市场一样的自习教 室实现 呢?在我印象中,走进自习教室放眼望去,满满的都是人头,人与人之间 最多只有 一个放衣物的空位,有谈恋爱的、有吃饼干或大饼鸡蛋的、有左邻右舍窃 窃私语的、 还有每隔半小时就要走动一下打水或去卫生间的。不好意思地说,我在自 习教室 根本没有办法把注意力放到书本里面,只要周遭有一点动静,都会触动我 敏感的神 经,抬头观望一下。每当这种情况出现,我还总是要提醒一下自己,毛主 席还在闹 市中读书呢,我应该克服困难。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克服,也因此可能错 过了大学 中最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部分。 如果问我在三流或不入流的法学院念书是一种什么感觉?我可以坦白 地告诉 你,当时没有任何感觉,还以为那是法学院的常态呢!这可能就是愚民政 策的意义 所在,当无法也没想法与外界沟通时,就觉得自己括得很正常、很好。我 们的法学 系每一届只有六七十个学生的样子,老师当初也就十几位,我们班的班主 任刚好是 一位北大刚刚毕业的研究生,在所有的老师当中真算是鹤立鸡群了,因此 我们当时 真是把他奉为天人啊,崇拜之情溢于言表。由于没有学术权威,也就没有 所谓的学 术,我们只有学习,并且大部分是自学,师生依然延续着高中一般的教学 和学习模 式,统一买一本教科书,上课老师在前面念教科书,我们在下面狂记笔记 ,考前划范 围,其实就是划笔记,考试内容一般就是名词解释、选择题、论述题等, 基本上只要 有了笔记,一学期不上课也可以顺利通过考试。印象中只有于语和老师的 中国法 制史和西方法律思想史,可以说是脱离了照本宣科的讲学模式,让我们见 到了一位 以教授知识为毕生追求的老师所应有的风度和态度。现在想想,老师也真 是不容 易,偌大一个法学系只有一位法史老师,中的西的全都信手拈来,这在那 些权威人 士扎堆的法学院里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P14-16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本书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通篇都是作者的亲身感受,没有一点虚伪和夸张,很值得阅读。在我们的生活中,固然需要学术著作,它可以告诉人们如何进行理论思维。同样,也需要感受深刻的朴素之作,它可以给人们人生哲理。本书属于后者。 我热烈欢迎它的问世。   ——王保树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认真地看完了这本挺厚的书,一些章节还看得有滋有味;当然其中的不足之处,也让我扼腕叹息;偶尔还有几分要与作者讨论的冲动。 掩卷之余,我不得不琢磨,是什么使我有了这样一次奇特的阅读经历?   ——侯欣一


编辑推荐

  《律师慢慢来》是一本生活气息很浓,又颇有专业知识的著作,它的?位作者李欣阳、朱志彤是走上工作岗位时间不长的年轻人。书中的描述充满了作者对学校的留恋,对所从事的律师工作的新鲜感,显示了她们从学校生活到律师实践的逐步适应进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律师,慢慢来 PDF格式下载



朋友推荐的,两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律师,对于感受非诉律师的成长过程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虽然尚未完全看完,大概的看了前言和部分内容,看得出来作者是很有心的。清华学子非同一般。只是,对于没有诉讼业务的经历有点失望。希望她们越来越好,做法务的可以参考一下。


我是09年毕业 通过司考,进的小所,所以书中写的很多东西,我相信对于进了不大的律所、从事诉讼业务的律师来说,可能暂时用处不大。


一个法学院的毕业生,从小职员到现在有不错的成就,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看起来确实很有感触。。律师这条路,选择的人不少,放弃的更多,希望看完这本书,能让我找到人生的路……


两位年轻人写的书,很有激情很有道理,知道了非诉律师不好做。。。


书中的内容确实很实在,是作者很宝贵的经验,虽然我不是非诉律师,但也受益匪浅。


这本书写的很不错,是关于走出法学院初入律师执业的一些切身体会,平凡但很令人回味!


真实的书,讲述律师真实故事,表面风光实质苦并快乐着,最后的经融危机亮了,给人印象特别深刻···


新律师的必修课


思路和技巧并重,实务务实,感慨良深,对这么年轻还是女孩子就非诉外所里有如此成绩十分羡慕。不知道自己外行半路出家怎么才能有出路。。。通过本书对具体业务有了了解,dd,legal reseach,m&a,很给力。


很适合迷途的你!了解非诉业务!


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值得阅读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我的大学白读了,为什么不早一点被点醒呢,最感慨书中的一句话“人生总是倒着过的”,早10年读到此书,不该如此!


买的时候刚好降价,真的是很超值啊!踏入实务领域之前都值得一读!大赞!!!


这本书刚开始看,感觉很不错,写的很真实,对我的帮助很大,继续看下去。


有亲身经历在里面


闲暇时拿出来读读,挺好的


书还没看完,但看过的部分感觉挺好,一本不错的书。


还没看,挺不错的


很不错不错哦


很好!!!!!非常写实!!!


初入职场,希望有所帮助~


take it easy


大概的浏览了一下,感觉还不错!


帮朋友买 的还不错


只要听到书名 ,就可以**当网找。


经常光顾 服务品质都是一致的


很不错的,质量很好


着手写《律师慢慢来》时,我们,阳阳和小彤,正就职于国内一家主要从事非诉业务的知名律师事务所。从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到最终选择成为一名从事非诉业务的律师,经历了从实习生到律师助理,进而到执业律师的转变,并且在律师事务所一直做到三年级律师。截至《律师慢慢来》完稿之日,阳阳已经在一家金融投资公司从事法律合规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而小彤也跳进另外一家律师事务所,并同时准备着去美国读JD,坚持走着律师这条“不归路”。


很适合在校学生了解非诉律师业务,应聘去大律所之前可以看看!


书写的很真 很生动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是顶级法学院的毕业生 也不是每个毕业生都能一开始就在顶级非诉律所 大多素律师还是从诉讼案件开始做的


适合高端非诉律师阅读。


就多谈些缺点吧。这本书内容总体上不够精炼,不少地方比较哆嗦,未能提炼出重点,也缺乏系统性。可能因为是女孩子写的缘故,很多文字太感性,甚至有些夸张。谈到一些基本的知识及技能,就像获得宝似的激动。当然无论如何,作者还是认真的。


早就在书店大概翻过。看了很久,觉得好贵,但是我将来的业务方向也是非诉业务,所以买来看看。


下午拿回来了之后看了一部分,觉的挺有帮助的,都是作者亲身的经历,读完之后应该能对这个行业有更清楚的了解


还没看完,翻了一下。算是对自己工作的实践记录吧。有些案子一般碰不到


虽不是那种值得玩味几遍的经典,但至少提供了一种前人的视角,可以借鉴学习~


初拿到书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但是书的装帧有小瑕疵,而且不怎么像正版。


以前有个同事买了这本书,我借来看完了,觉得内容很好,可能是自己对法律感兴趣的原因,很喜欢这本书,看了,能学到不少东西,个人见解!


价格有些虚高啊


HU YOU


纸质挺好的,速度也很快~~~


作为一个二本学校法学院毕业,过司法考试直接进律所实习的人来说,这本书的前一部分让偶有点自卑,觉得自己的书都是白读的。后面写实务的方面还蛮有用的,如果想从事非诉律师,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认识到和一流法学人才的差距,但其他的真就没什么了,或者书上写的东西太高端了,我够不到那个层次。不得不说作者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诉说着,在他眼里,学法学就应该上一流的法学院或者出国深造,至于普通的本科就是**,不要混了!虽然作者自己比较优秀,但可以说她们所了解的也仅仅是他们那一个层次的东西(虽然比较高端),他们根本不了解整个律师行业的现状,因此我认为,他们这本书明叫《律师,慢慢来》,其实对于大多数起点低的律师没什么用!


我毕业于内陆一所很普通的大学法学院,看到这本书后惊叹于主人公的高端,想起刘禹锡那句“往来无白丁”的诗句,真是律师中的翘楚,精英中的精英啊,对这本书也是细细研读,虽然对于我来说不是很实用,但想看奇侠小说一样,很想开阔一下自己的视野,看后感叹作者果然是高端人群,很想沿着作者的轨迹努力奋斗,朝着高端努力奋斗,但令人失望的是作者在这本书的最后给吹的鼓鼓的这本书来了一针,一下子让这个令读者跃跃欲试的欲望撒了气,非诉律师的归宿,作者的结局,对受到的尊重的质疑都给我们泼了一盆凉水,前景的暗淡也使我突然对未来失去信心!或许这也是现实的一面吧!


书的质量不错,但书的内容,说实话真不怎么样,作者是个阶级论者,开篇就大幅度的将辉煌的经历和接触的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不现实的,不多说了买了有点后悔。


我这普通二A院校的法律学子,看这书,只有惊叹的感觉。整本书大篇幅的写光辉事迹,除了惊叹,还是惊叹。没太大的实际意义。对在校学生的用处可能大点。


首先物流太慢,无锡到上海花了5天。。。其次书来时破了。。。。最后书是好书,可以不用在这里买。。。。。


如果在我在校期间或者临近毕业或者毕业之初读到这本书,我可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做律师,因为对于律师行业的种种不易,特别是女人不易都是我想象的,或者是周围人有意或无意中的灌输,而这些信息的来源并非实践,中国的教育真的误了一大批人,我是其中伤害较深的。强烈推荐即将进入律师行业同学认真品读,读到做律师的艰难和快乐,一生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并能带来收益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我是一名刚从事非诉业务的初级律师,也就是本书中所谓的“出入律所得菜鸟”,看了这本书感觉很实用,写的也很现实。不像市面上很多法律实务书那般凑字数,内容空洞。这本书总结了初级律师主要的工作内容,并且对每一项工作都提供了很好的模板和指导,让很多初级律师少走很多弯路,也可以少被高级律师和合伙人骂( ⊙ o ⊙ )!并且在上市和外资并购、商事仲裁比较核心业务有了更深入的指导和阐述,让只做冰山一角的初级律师对项目有个更直观和全面的认识。在律师生活的描述中,也很贴近现实,并且生动有趣。可以看出是行业内人士的真实表达!推荐!尤其适合初级律师和在校学生。


写得很真实,很亲切。对有志于做非诉律师的,真的蛮有启发的。尤其是我这种的菜鸟。


质量不好,纸质太差,已经有两次这种情况了,特别失望


书真的写的好实在,表里如一,看作者用心良苦。


褶皱,书的质量不好,真是不好,都不是铜版纸,555~~~


还没看内容。 封面脱胶....


书刚收到就有破损,在旁边不知粘了什么,我要一页一页的撕开严重影响美观


对于从事非诉业务的律师来说,确实十本非常详实、细致、实际的书,可以参考呦


纸张一般,总体来说,对得起这个价


真心好书,借给同学看去了~


读起来很温馨,很受用


看了一些,对自己用处蛮大,值得推荐


这本书主要写得律师从业经历和一些法律实务技巧。如果有图书馆的地方可以借看一下,作为法律学习的大致方向,不太提倡去买这本书。


有四处缺页,每个地方两页


说实话,没什么帮助,也比较无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