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逍遥游

熊逸 线装书局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线装书局  

作者:

熊逸  

页数:

267  

Tag标签:

无  

前言

无论哲思如何高妙,老百姓最关心的终归都是些实际问题。那么,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庄子的这套思想,或者说如此有思想的这位庄子,有没有帮他的妻儿老小过上好日子呢?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庄子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朋友,整天不着边际地高谈阔论,不出去努力打工赚钱,永远让老婆孩子过着要房没房、要车没车的日子,我们会不会鄙视他呢?——理论一旦联系现实,问题就出来了,而且这个问题早巳经被古代的哲人和俗人们一并关心过了……

内容概要

  作者以《庄子》的文本为线索,从历史上复杂的阐释与实践中勾勒出道家学说恢弘的文化版图,而跨学科的旁征博引又有助于我们以全新的社会科学的眼光,以当代的人文素养,反观两千多年前的古老智慧。

作者简介

  熊逸作品:
  中国思想史系列: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2011)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2011)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2011)
  《自私的正义:正义观念的心理根源、经典谎言与两难问题》(待出版)
  《古代中国的正义两难》(待出版)

书籍目录

自序:乱世读庄子——从王先谦的两篇序言说起
第一章 庄子的人和书
第二章 寓言之书——《庄子》的读法
第三章 《庄子》关键词之一:逍遥
第四章 《庄子》关键词之二:齐物
第五章 《庄子》关键词之三:物化
第六章 《庄子》关键词之四:无知
第七章 《庄子》关键词之五:不得已
后记:像人类学家那样走进历史——谈谈“中国思想地图”系列的写作缘起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庄子的人和书1、关于庄子的生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两段寥寥的记载,这几乎是我们唯一可用的材料了,其大意是说:“庄子是宋国蒙地的人,名叫庄周,曾经在老家做过漆园的小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代的人。“庄子的学问涉及了方方面面,而主干本于老子,所以他虽然写了十几万字的书,内容却大多都是寓言。他作了《渔父》、《盗跖》、《胠箧》来讥讽孔子之徒,阐明老子之术;作《畏累虚》、《亢桑子》这些文章,说的都是些没有事实依据的空话。但他的文笔很出彩,得心应手地攻击儒家和墨家,就算当时的学术泰斗也招架不住庄子的鞭辟。他的学说汪洋恣肆、随心所欲,只顾着自己舒心,所以王公大人们找不到可以应用这些学说的地方。“楚威王听说了庄周的贤名,派出使者带着厚礼去请他到楚国为相,而庄子笑对使者说:‘千金虽然是大钱,卿相虽然是大官,但您没见过郊祭时用做牺牲的牛吗?这样的牛享受过好几年的喂养,这时候还会披上华丽的衣服,然后被送进太庙等待宰杀。到了那个时候,它就算只想做一只没爹没妈的小猪也不可能了。您赶紧回去吧,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污水里游戏,也不愿被国君管着。我这一辈子都不想做官,只有这样我才高兴。’”正所谓“彭泽去官非为酒,漆园曳尾岂无才”(袁宏道《偶成》),从司马迁的记载里,我们的确看到了一名高风亮节的隐士。试想一名基层公务员突然被聘为国家总理,普通人恐怕很难拒绝这个梦幻般的一步登天的机会。何况楚国是首屈一指的强国,楚威王也堪称一代雄主,如果庄子接受了这次礼聘,在强国握相权,不但他的个人命运会从此改变,战国格局或许也会因之而变。但他居然笑呵呵、轻飘飘地拒绝掉了。遗憾的是,碌碌凡人总是很难体会这种“不事王侯,高尚其志”、“独立不惧,遁世无闷”的境界,所以自然就会怀疑这段记载的真实性。——这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事情古人已经替我们做过了,譬如宋代学者黄震就很不以为然,说楚王聘庄子为相的事情纯属子虚乌有,那些方外横议之士总是喜欢编造这种故事自我标榜,何况这事或许只是个寓言罢了。再说当时的诸侯们崇尚的是攻战权术,未必做得出礼聘隐士的事来。即便像孟子这样的名人,也是在听说过魏国和齐国的国君有好士之风以后才主动去游说人家的,而不是被人家聘去的。退一步说,就算是聘,何至于率先便以相位相许呢? (《黄氏日抄》卷54)庄子的拥护者们一定会愤愤不平,的确,你黄震做不到的,庄子未必就做不到;你黄震没有的觉悟,庄子未必就没有,何必枉做小人呢?——但事实上,黄震的觉悟未必就比庄子低,更绝对没有小人心肠。黄震是浙江慈溪的名人,考中过进士,在大宋王朝做过很小的官,后来时代变局考验了他的气节:他亲身经历了宋朝的灭亡,铁心不仕新朝,于是藏身在深山老林,做了比庄子更隐的隐士,过着比庄子更穷的日子。在世俗意义上说,黄震的下场相当悲惨:他是饿死的。

后记

后记:像人类学家那样走进历史——谈谈“中国思想地图”系列的写作缘起我原本的兴趣并不是思想史,而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后来发现这样读历史很不流畅,甚至还生出了越来越强的隔膜感,在知道了越来越多的“是什么”之后,反而不知道越来越多的“为什么”。于是我想,是不是应该借鉴人类学家在土著部落搞田野调查的态度,即深入到土著人的生活里,讲他们的语言,参加他们的礼拜和狂欢,先让自己成为他们的一员,在他们的内部理解他们,然后再跳脱出来,在他们的外部思考他们。同样地,把历史当做一个悬隔在我们世界之外的世界,设想自己生活在一段历史当中,生活在一些虚虚实实的历史人物当中,讲他们的语言,学习他们的必修课程,会写一手和他们一样的诗词和文章(甚至是八股文),参加他们的诗会、祭祀典礼和科举考试,先让自己成为他们的一员,在他们的内部来理解他们。当然,这不太容易做到,一般的诗词古文虽然勉强过关,但八股文到现在我也写不太好,看来只能做一个饮恨科场的可怜人,吟两句“五湖烟雨”的诗句来假装旷达罢了。但我的兴趣正是由此而转入了思想史,先去理解古人行为背后的观念,在思想脉络里来理解人的行为与社会的走向。走进去,并不意味着“一入侯门深似海”,还要走出来才行。所谓走出来,就是用现代知识来思考古代社会。毕竟文明发展了,知识进步了,今天种种社会科学的研究已经大大超越于古人之上,让我们可以站在无数巨人的肩膀上,享受一下比古人耳聪目明的乐趣。譬如对《老子》的无为之治与儒家礼治、法家法治之争,只要有现代政治学、社会学的基本素养,我们就会看得比古人清楚很多;对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变法与守旧之争,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则可以让我们在具体的经济问题上一言而定是非。我这种态度引起过很多人的不满,他们大约是相信中医治不了外国人,西医也治不了中国人吧,但无论如何我尊重他们这种执着的信仰以及对传统文化远不止恰如其分的“温情与敬意”。所谓“温情与敬意”,本是钱穆先生提出来的一项极受欢迎的主张,原话是说:“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我承认这种态度有其十分的道德价值,但一不小心就容易堕入自觉或不自觉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偏见里去。钱穆先生自己在治学上就或多或少地流露出这一倾向,尽管他是一位令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伟大学者。我自己的读书写作主要是出于个人兴趣,既没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万丈豪情,也缺少对修身养性、做人做事的实际关注,只纯然怀着一些好奇心罢了。就像一个人类学家进入一处遥远的土著社会,既不想使这里改变什么,也无意于以所见所得对现代社会提出任何的改良建议。不过我自认也算不得一个全然天性凉薄的人,我自己的“温情与敬意”更多地付与了一些更为抽象的东西,比如公正,比如自由。我知道这是一副令人厌恶的嘴脸,就像阿凡达一样,这个卑鄙的怪物不但背叛了自己的祖国,更背叛了自己的星球和种族,恬不知耻地站在外星人的一边肆意践踏地球人的利益,甚至指挥外星人残忍地屠杀着地球同胞。这个反面角色被导演塑造得如此彻底,以至于他不但把心交给了外星人,最后连身体都变成了外星人,显然没听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中国古训。如果请阿凡达来写一部本国史,不知道他会不会写成一部“外国史”呢?所幸阿凡达没有下笔,也所幸我的读者寥寥无几,站在热忱的民族主义立场上,我和许多人一样为此感到由衷的欣慰。最后,要感谢徐戈老师热情地提供了神学方面的专业指导意见,并为本书做了通盘的文字校订工作,使我在神学与文笔两途都获益匪浅。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本充满思辨趣味的书,尤其适合那些怀有纯粹的思辨兴趣的读者。循着作者的分析脉络,我们会得到如最精彩的本格推理小说一般的阅读享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逍遥游 PDF格式下载



作者以《庄子》的文本为线索,从历史上复杂的阐释与实践中勾勒出道家学说恢弘的文化版图,而跨学科的旁征博引又有助于我们以全新的社会科学的眼光,以当代的人文素养,反观两千多年前的古老智慧。   作者以《庄子》的文本为线索,从历史上复杂的阐释与实践中勾勒出道家学说恢弘的文化版图,而跨学科的旁征博引又有助于我们以全新的社会科学的眼光,以当代的人文素养,反观两千多年前的古老智慧。


熊逸的“中国思想地图”系列又出新作(不过出版方改成了线装书局,书系改名为“中国思想史系列”),继老子之后,他这次又把笔锋投向了另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庄子。那么,就让我们看看熊逸笔下的庄子有怎样的精彩和不同吧。

书一上来,就显示了熊逸和“鸡汤解读者”的不同,他并没有夸赞庄子的思想是多么高妙,正可以解救现代人的荒芜心灵,或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的文字多么美,境界多么玄妙,抑或“鲲鹏展翅”的想象多么瑰丽,“庄周梦蝶”的思辨多么富有哲理等等,而是问了一个很煞风景的简单问题:“如果你身边有个朋友整天像庄子那样高谈阔论,不务正业,却让老婆孩子要房没房,要车没车,你会怎么看他?”一个市侩的问题,估计会让许多抱着聆听先贤智慧而翻开此书的读者直皱眉头:哪有这么解读庄子的?不过,这也正是本书的最大特点,即并不是一味附和,吹捧,而是带着一种思辨的态度去看待庄子的作品及其中的思想。

因此,在解读庄子的时候,本书与于丹式的解读方式截然不同。熊逸不是把庄子的思想当做一种解决方案,疗伤圣药来推销,而是当做一个思想问题来探讨。因此文中有许多的发问,甚至许多的质疑。庄子的思想体系在逻辑上是否能够自治?其是否有自相矛盾之处?其是否只是乱世之下的愤世之词?庄子提倡的是否是反智主义,是否是不可知论,是否是宿命论,是否提倡历史的倒退?在现代工业社会,庄子推崇的“无机心”的理念是否还能实现?现实生活中,“逍遥”是否只是一个梦想?“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否只是经历失败挫折后的心理慰藉?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中,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步步深入庄子思想的核心。文中除了摘引庄子原文(均附有译文,未读过庄子也没关系)进行分析讲解外,还引用了大量的材料加以说理。这也体现了熊逸作品的一贯特点:旁征博引。其中不仅有各道家及庄子思想中外研究者的论述,更有来自其他思想体系的对比参考,从佛教,儒家,到古希腊哲学乃至基督教神学,均有包括。这在同类型作品中可说是独树一帜。对于坚信“中国问题中国解决”的民族论者,熊逸的这种解读大概称得上大逆不道~不过在真正热爱思考,并相信人类智慧有共通之处的读者看来,这才是熊逸的作品之所以吸引人的根本吧。

于是,在熊逸的层层辨析下,我们发觉,原来我们从不曾真正了解庄子,而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他的思想断章取义,拣出我们听着顺耳的部分来满足自己罢了。正如以前中学课本引用庄子,只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来激励人们学习,却从来不引后面的“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的思想,并不仅仅是用来抚慰失意者的心灵鸡汤,而是包含着太多复杂晦涩的思辨,其有时不仅是愤世嫉俗,甚至可称惊世骇俗,会彻底颠覆普通人的善恶道德观。当你知道庄子也曾说过“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这种无视道德的话,你是否还能欣赏他的逍遥?当你知道他彻底否定人类优越性的“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思想时,你是否会放不下身为万物之灵的矜持和自尊?当你知道他提倡的理想社会就是“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时,生活在现代科技社会的你是否还能对他心悦诚服呢?这些问题,本书中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也因此更能激发你的思考。也许相比之下,把庄子当做人生导师,至圣大贤而供起来敬仰是更为轻松愉快的选择。然而对于真正想要了解庄子的人,清醒的思辨当胜过盲目的推崇。读过本书后,你还能接受并欣赏庄子吗?有何不可?亦或是,你是否就此摒弃庄子,将其斥为“中华文明的阴暗面”(语出自周有光)?又有何不可呢?

只要这是你自己思考的结果。


逍遥游是庄子的开篇作,也是能够代表庄子的核心思想的作品之一,熊逸的作品精彩,好看!


以前中学时就学过庄子的逍遥游,庄子的那种逍遥或许只有其本人才能体悟到,我们都是俗人,但是在翻看这本书的时候,可以暂时忘却其他的烦恼,不也是一种乐趣吗?


庄子将老子的思想给以升华,才华横溢无人比及,思维振臂九天遨游万里,被同时代的文人嫉恨却又不得承认其文章的华丽已美到了极致。但是美到极致的花最脆弱,尘世中无法容忍极致的美,庄子遇到现实只有躲避,其宁愿做一只在泥塘里打滚的乌龟也不愿为官为相。就像都知道早晚都是死,牛在一直辛勤的劳动,当无力耕耘时往往被主人剥皮吃肉,临死前流下为区域怨恨的泪。同样是死而猪就要让主人伺候着吃饱喝好,嗮太阳睡懒觉。看透了一切思维未免消极....老子是无为,庄子可能是不为,嬉笑怒骂玩世不恭,文章中才些荒诞不经和美轮美奂。


一直喜欢庄子,读了不少,这是一本让我更加清醒的理解庄子的难得的好书,喜欢熊逸的作品,他的书每本必读,功底深厚.


学习庄子如何生活,虽然两千多年前,但是一点都不落伍。


读了他写的关于的老子的书,现在买一本同一系列的关于庄子的书来读读


让你有如精彩的本格推理小说一般的阅读享受。)


看的吃力,不象看推理小说那样有趣,因为庄子的难懂吧。


逍遥人生难逍遥,现实困境很现实。当追求精神自由的人面对非常现实的现实之时,就如同本书所叙述的那样,难得逍遥了。


熊先生是当代中国历史思想研究中为数不多的异数:他号称重新解释中国思想,但结果是解构。他的《周易江湖》,把传统术数驳斥的一文不值,《孟子他说》将孟子还原为滑头的走江湖卖大力丸的,《春秋大义》将儒家一部经典追究成模棱两可的统治工具,《八戒说禅》将六祖描述成无可无不可的自足者,《老子思想地图》将《道德经》揭示为矛盾丛生的庞杂体系。同样,本书也沿袭了他一贯的手法,解构主义手起刀落,读起来特别有快感。不过,解构的同时,熊先生忽略了一个前提:你所用的解构别人的理论,是否经得住你自己的解构?毕竟,解构主义是用一套系统来攻击另一套系统。


非常棒 独特的视角和辩证思维看庄子


我们每天能遇到的问题,庄子都遇到了。所以看这本书有用


就是看看他讲庄子吧。


庄子,需要认真看


非常好的书啊,值得拥有啊,庄子很值得研究的一个人啊,必须要好好读读


刚接触熊逸,旁征博引,名不虚传。


三折买的,很便宜哦,不知道熊逸的解读是否精彩


逍遥自在,。


已经买齐了熊逸的全部作品!


熊逸的作品我都喜欢,思想性和故事性都很好,引人入胜


熊逸的书,总是能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一直觉得熊逸的书不错,逻辑性强


熊逸是笔名,男性,七三年生人,已婚,著有《孟子他说》、《周易江湖》等,其《春秋大义》被普遍认为是专业功力与通俗笔法的完美结合,一扫网络写史通俗有余而深度不足的一贯弊端。


熊逸真心有才啊,值得收藏,精装正版,三折收,


熊逸的书,写的真好!原本晦涩的国学典籍竟然也可以写的如此轻松、诙谐、幽默、深刻。


熊逸的书,折扣这么低,难得


比起《孟子他说》《周易江湖》,熊逸认真起来,真心很让人敬仰,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有谁能向熊逸将古典经传写得如此和谐、幽默?


熊逸的书必买


熊逸的书都很有意思


很有思辨色彩。


如同好熊那本写《老子》的,好熊的书总是站着解读圣贤的,这种角度值得提倡


老祖宗的智慧和文化值得每个中国人虚心学习!


一个系列 不得不看的经典 非象牙塔式理解


这是老熊难得的长篇作品,是一个系列的,相信写得很好。


这本书不是在教你些什么,而是让你自己思考些什么。利于思维自由的人发现自己的所在。


不仅有趣博学,而且品读中西方哲学及其历史发展,这样一本书居然读起来也不费力气。 赞一个!


好熊的作品一直很喜欢,他的那种思考方法真的很少见,受益匪浅。只可惜大众不一定能接受。


和另外一本一样,都是无意发现的,浏览了下,内容应该不会让人失望。


哇噻,我真是没法再激动了。昨晚20点下单,今天10点送达,快得吓人。三本书2.7折,超级便宜,而且每本书塑料袋单独封装,更是精装硬皮本。哇噻,太激动了,超级支持当当!!至于内容,本来下了几部电子版的,看着不过瘾,所以才买纸质的,你懂的!


送给朋友的生日礼物。很喜欢。内容没看过。目的达到就好。


硬壳的封面,纸质也不错,内容也不错


一如既往的不错,对得起这个价钱,当当继续下去。


挺不错的,包装也好,我喜欢的


好,整体觉得最好的地方是装订整体还好


要在心静的时候慢慢读的。


很喜欢,希望当当继续推出物美价廉的书


熊逸的书,不会错的。见一本买一本


首先纸质包装都不错,其次,内容也写的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这本书写的很好!果然是牛人啊!


发货速度快,质量很好,不过还没看


正在读,挺喜欢


书的印刷质量还是不错的,性价比也很高,内容还没详细看,慢慢回读吧


还是硬皮的,非常好


印制精美 物美价廉


好看,内容简单明了


感觉很好,虽然没来得及看。


纸质一般,装潢很好,内容很不错


从讲坛经开始就一直追老熊的书,这次活动就入手了!


无论从哪一页读都欢喜!


梦见蝴蝶,梦见回到那个时代。


这个是新的,以前没出过


先看看原著,再静心细读此书,定会有所收获的。


另类解读,值得一看


老熊的书,必买。


内容很有意思,值得一读


书的内容好,当当的货物也确实不错


主要是指批评于丹部分


又收一本好熊的书,希望还是那么好。


好又正


好熊好狠,以笔为刃,解构一切,化于无形


有哲学意境,值得细细体会。


性价比很高呀。赞一个,挺好。


正版书,质量很不错,送货速度真快。


写的很有趣,也很深刻,思考老我们平时没有又思考的东西,到底谁对谁错,倒底是语言还是故事,也不知道。


当《庄子》遭遇现实


庄子的“无”是一种逃避。


庄子乃先秦道家巨擘


庄子与现实


还可以 书的质量不错


庄子如此逍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