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感悟老子

夏于全 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作者:

夏于全  

页数:

224  

前言

序:懂得了道家,就懂得了中国的一半老子及其所代表的道家学派是我国思想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而道家思想更是中国哲学发生、发展的一面镜子。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并没有一套独立的、完整的哲学体系作为其理论依据。它的思想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道家,比如在对治国理论的描述上,儒家的“仁治”思想和道家的“无为而治”就非常相似。不独儒家受道家影响,很多思想流派都与道家有很深的渊源,兵家的“慎战”可以看做是老子“兵者不祥”思想的变体;墨家“兼爱”、“非攻”的主张与老子“慈”、“俭”及“不争”思想一脉相承;法家的“依法治国”、“惩恶劝善”,明显是以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无亲,唯与善人”为理论依据;名家的名实之争,可追踪于老子的“常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纵横家的心理揣摩,不过是老子“圣人无常心,常以百姓为心”的延伸而已;农家的重农思想,主张君主与民同耕,这与老子的“虚其心、实其腹”、“太上,不知有之”并无二致……如果说《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活水源头,那么《老子》就是中国思想的活水源头。老子思想不但博大精深,堪为百家思想之源,而且能与时俱进。2500多年以来,它不但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显得落伍、不合时宜,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哲理的光辉和恒久的生命力却更加引人注目。历朝历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社会各色人等,深研熟读《老子》者不可胜数。治国者用它,能正本清源,开启太平,造就盛世繁荣的局面,比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太康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无一不是本着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实施“与民休养生息”的结果。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外交策略上奉行的韬光养晦、沉着应付、随机应变、绝不当头等方针和策略,也正是对老子“无为不争”这一智慧学说的成功运用和创造性发展,这为我国赢得了广泛的国际活动空间。当然,老子的智慧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治国者的案头必备读物,也是社会各阶层人士立身处世的智慧心法。它对社会、人生、宇宙等方面的精深见解,使它的影响涉及到了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权谋、外交、人生修养、立身处世等方方面面,人们从各个方面去探究《老子》,几乎都能从“微言”中发现“大义”。因而两千多年来,研究老子的著作层出不穷,仅流传于世的著作就达5000多种,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实上,老子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文化的层面,成为民族思想性格中的一种潜意识,深入骨髓,并成为生养我们的这片土地上不可或缺的一种养分。两千多年来,即使没有读过书,不知道老子是何许人的人,他们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受老子思想的影响,并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老子思想做人处世,形成“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现象。比如,我们走在大街上,不时会听到商贩们这样的叫卖声:“盯着走,看着来,跳楼大甩卖,现在不挣钱,赔本卖,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这是什么?这是运用老子的“不争”思想,赔本是假,那只是手段,挣钱才是硬道理,他们故意摆出一副不与顾客争利的姿态,让购客乐于掏钱购买,薄利多销,积小得为大利,并让那些卖高价的竞争对手滞销,这就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难怪一代文学大师周作人会如此评价道:中国人恨和尚、恨尼姑,不恨道士,懂得了道家就懂得了中国的一半。此言不虚!夏于全2011年5月10日

内容概要

《老子》不仅是治国者的案头必备读物,也是社会各阶层人士立身处世的智慧心法。它对社会、人生、宇宙等方面的精深见解,使它的影响遍及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权谋、外交、人生修养、立身处世等方方面面,人们从各个方面去探究《老子》,几乎都能从“微言”中发现“大义”。

作者简介

夏于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生我养我,做人岂能忘根本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第二章 知强守弱——伟大的柔性生存法则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知其雄,守其雌
知其白,守其黑
知其荣,守其辱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三章 贵贱相依——王者无敌的柔性智慧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
 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第四章 无为不争——智者运筹的根本大法
第五章 大邦下流——天下太平的不二法门
第六章 慈俭为本——为政治国的亘古铁律
第七章 兵者不祥——有国有家者的清规戒律
第八章 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
第九章 和光同尘——不霸锋芒的韬晦智慧
第十章 图难于易——成就大事的成功心法
第十一章 取舍有道——善待财富的柔性智慧
第十二章 微妙玄通——做个红尘中的明白人
第十三章 无以生为——活到天年的养生智慧
第十四章 小国寡民——人类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最柔弱的才是最犀利的!风很柔弱,天底下没有它进不去的城墙;水很柔弱,天底下没有它滴不穿的石板;绳子很柔弱,天底下没有它锯不断的树木;空气很柔弱,天底下没有它进不去的壁垒;阳光很柔弱,天底下没有它穿不透的玻璃……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利剑可以削铁如泥,却斩不断流水;棍棒可以打碎玻璃,却打不断绳子;老虎是百兽之王,却受制于一只苍蝇……刚强者并不可怕,柔弱者不可战胜!大“道”无形无状,无影无象,无声无息,无色无味,至柔至弱,却操持着茫茫宇宙的纲纪,天地万物必须遵道守法,“顺道者昌,逆道者亡”。做人处世贵在悟“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切柔性智慧尽在大“道”之中!生我养我,做人岂能忘根本“道”是什么?它是天地万物之母,宇宙的一切都是它的生成物,也是它的存在物。它无处不在,在天为“天道”,在地为“地道”,在人为“人道”,在帝王为“君道”,在群臣为“臣道”,在国家为“治国之道”……万物皆有“道”,顺“道”者昌,逆“道”者亡。什么是“道”?粗浅地看,就是道路,即由此到彼的途径。往深一点看,可以把它理解为规律,不过,规律虽接近于“道”,却无法等同于“道”。“道”博大而精深,幽微而玄渺,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老子形象地喻其为“玄牝之门”。所谓玄,就是始元,指宇宙的开始;牝,就是雌性,泛指母性的生殖器。在这个世界上,有形的生命个体大多是由雌雄两性交合而成,并孕育诞生于雌性的生殖器官。“玄牝之门”实际上就是宇宙的生养之门,天地万物都由它产生,既是它的生成物,也是它的存在物。一切雌性的东西,都以阴柔为美,作为“玄牝之门”的“道”也不例外,它无形无状、无影无象、无色无味、无声无息,从不彰显自己,人们看不见它,摸不着它,闻不到它,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但是,它的的确确存在,人们忘记它的存在,就是它最好的存在,它在人们的遗忘状态中默默观关注着天地万物的生存繁衍,这正是它的伟大之处,也是一切母性的共同之处。虽然,在外奔波的儿女可能会忽略母亲的存在,但是,坚守家园的母亲却总是心系儿女。作为天地万物之母的“道”,它无时无刻不在用一双善良、慈祥、柔和、无形的眼睛关注着天地万物。虽然它不发号施令,不用说教的语言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它操持着自然的标尺、宇宙的法度,天地万物适应它,就能欣欣向荣地生长发育,违背它,就会自取其咎、自食其果,甚至自取灭亡。“道”是“天地之根”。所谓根,就是根本,谁也离不开这个根本,没有根本,幼苗长不成参天大树;失去了根本,高楼大厦也会变成豆腐渣工程。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根本,人也是如此。做人不能脱根,更不能忘本。做儿女的如果长年在外不关心年迈的高堂,不给瞻养费,甚至十几年不回家探望一次,这叫忘根;发达后回家嫌父母穿得破旧、寒伧,看见儿时的伙伴爱理不理,见了亲朋好友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叫“忘本”,忘根忘本的人是难以长久得志的。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是它的根本;对于国家来说,民众是它的根本。企业不尊重自己的员工,就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无法形成开拓进取的合力,这样的企业很快会被市场淘汰。国家领导人如果无视民众这一根本,公然违背民意,民众就会抛弃这样的政府。洪秀全是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他出身于农民家庭,深谙民生疾苦,目睹晚清政治腐败、列强入侵、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立志救民于水火,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公平社会,这些主张是非常符合民众愿望的,因而,他在金田村振臂一呼,应者云集,随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攻州掠郡,势如破竹,很快纠合雄兵百万,顺江东下,攻克南京,洪秀全将其改名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首都。但是,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变了,开始脱离士兵和民众。他大兴土木,在天京为自己修建了许多宏大的宫殿,出门时,仪仗队耀武扬威,声势浩大,强令沿途百姓跪拜,做派超过了当时的清朝皇帝。他又广纳嫔妃,充实后宫。由于姬妾太多,他无法叫出她们的名字,索性用编号代替她们的姓名。其荒淫腐朽的作风,比起同时期的咸丰、同治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这些行为起了很不好的示范作用,以致上行下效,太平天国的很多高官都纷纷堕落腐化,士兵和百姓与他们离心离德,太平天国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就算没有天国内讧,失败也是注定的事。洪秀全的失败教训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忘根本,不管你的地位多高,忘记了根本,你就是不折不扣的墙头草,经不起风吹雨打。唐太宗曾经将君主与民众的关系比作船和水,他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众是根本,君主是枝叶;水是根本,舟是枝叶。一旦根本动摇,枝叶就会枯死,浮船就会倾覆。因此,国家要长治久安就必须重视蓄养民力,按民众的意愿施政,重视民众的利益,这是国家强大的根本,违背了这个根本,纵然你是隋炀帝,也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遵循这个根本,即使你是叫花子,朱元璋,老百姓也会拥护你建立大明王朝。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我是人民的儿子”,他时刻牢记这个根本,凡事要看老百姓愿意不愿意,答应不答应,认为改革是否取得了成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看老百姓是否从中得到了实惠。正因为他和他的后继者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生,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才走出了一片坦途。“道”生养天地万物,从不发号施令,天地万物却不敢违背它,违背了它,就要受到它的惩罚,顺“道”者昌,逆“道”者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向国家纳税,滋养政府,他们对政府没有什么苛求,只求政府以“天下为公”,关注民生,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天下自然和平安宁。一旦政府不能顺应民意,倒行逆施,那就是动摇天下的根本,根本一旦动摇,再暴虐的统治者也会被民众掀下马来。总之,“道”是“玄牝之门”,它生养天地万物,虽然无声无息、无形无状,却无所不在,在天为“天道”,在地为“地道”,在人为“人道”,在帝王为“君道”,在人臣为“臣道”,在国家为“为政之道”,在军队为“兵道”,在经济为“商道”,在教育为“师道”,在官场为“官道”,在人伦为“孝道”……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做人处世绝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更要报答自己的根本,比如我们的生命来自于父母,我们要孝敬父母;我们的知识来自于师长,我们要尊敬师长,牢记师恩……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一个不违“道”、不忘本的人,被社会认可、接受。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显得柔软,人死后,身体变得僵硬。柔软是柔弱的别名,僵硬是坚强的异称。柔弱为生存之本,坚强为取咎之根。我们不要嫌自己太柔弱、不够坚强。其实,柔弱能让我们左右逢源、随遇而安。“道”是母性的生养之门,以阴柔为美,生养了天地万物,却不高高在上,始终甘居卑处,以柔弱的姿态与天地万物相处。柔弱是生命的本质,有生命力的东西总是以柔弱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眼前。新生的婴儿身体非常柔弱,几乎摸不到他们的骨骼,但他们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摔了他们不知道疼痛,遇到虎狼他们不会感到害怕,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生,也不知道什么是死,不会忧生患死,因为不忧生患死,也就无所谓恐惧,他们禀承天地赋予的灵气自由地成长,对于他们来说,人生才刚刚开始,生命之旅来日方长。坚强是生命的假相,以坚强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东西,其生命力往往很脆弱。比如壮年人骨坚体壮,但一次不小心的跌倒,就有可能让他们骨折。几十年不生病的人很坚强,但一个小小的风寒,就有可能夺去他们的生命。活着的人,身体是柔韧的;死了的人,身体是僵硬的。所谓僵硬,不过是坚强的别名。所以,不要说自己太柔弱,也不要嫌自己不够坚强,柔弱是“道”的本相,我们是“道”的子民,做人处世应该效法大“道”,学会用柔性智慧来对待生活。相传,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什么是“道”,老子没有回答他,只是张开嘴,让孔子看了看。孔子先是疑惑,随即大悟。他在老子的嘴里看到了舌头,却没有看到牙齿。原来牙齿仗着自己很坚硬、强大,敢于咀嚼一切入口之物,结果早早地脱落了;而舌头却因为柔弱,不与入口之物争强较胜,反而调和它们,因而得以保全。原来,柔弱就是“道”的真谛所在啊!由此可此,人生在世应该以柔弱的姿态处世,无数的事例证明,姿态柔弱、处世低调的人,往往能以柔克刚,左右逢源,成为生存博弈中的优胜者。相反,那些血气方刚、桀骜不驯或者自命清高、鹤立鸡群的人往往处处碰壁,成为生存博弈中的失败者。魏晋之交,曹魏政权衰落,司马氏控制了朝中大权,曹魏政权中的许多大臣看出了时局的走向,纷纷投靠到司马氏门下。不过,也有不少忠于曹魏政权的人不愿意趋炎附势,名列“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就是其中的代表。嵇康见司马氏取代曹魏政权的趋势无可逆转,便远离政治,每天与一帮朋友以打铁为乐,拒不与那些变节的士大夫交往。一天,已经投靠司马氏的大将军钟会前来拜访,嵇康不理不睬,只管打自己的铁,好像钟会这个人不存在似的。钟会等了一会儿,自觉没趣,怏怏而去。人家走就走吧,偏偏嵇康这时开口说话了,说得很不友好:“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也不是省油的灯,很巧妙地回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从此,钟会对嵇康怀恨在心,不时在司马昭面前说嵇康的坏话。司马昭本就对嵇康的不合作态度耿耿于怀,听钟会这么一说,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把嵇康杀掉了。嵇康之所以不能在乱世中自保,是因为他太刚强,太自命清高,不但看不起司马氏家族的人,还看不起所有跟司马氏有交往的人。因此,他得罪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大群人,他再怎么刚强,又怎么斗得过一群人呢?何况这群人还掌握着国家生杀予夺的大权。有意思的是,同样不与司马氏合作,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却保全了自己的性命。阮籍不像嵇康那样刚强,也不搞什么朋友聚会,更不明目张胆地与司马氏集团划清界限,从不对司马氏集团的所作所为说三道四,他每天只做一件事:喝酒,而且绝不发酒疯,酒后不吐真言。他听说步兵校尉衙门里藏有三百坛好酒,便毛遂自荐做了步兵校尉,每日以饮酒为乐,远离政治。不过,司马昭没有忘记这位当世大才,多次想提拔他做大官,他都以酒醉为托词,委婉推辞。司马昭为了拉近与阮籍的关系,又主动上门为自己的儿子司马炎求婚,娶阮籍的女儿为媳,阮籍为了回避这门婚事,天天喝得烂醉,司马昭每次上门提亲都碰到他不省人事,连续六十天都是这样,根本没有跟他说话的机会,这个亲还怎么提?司马昭只好作罢。大将军钟会对阮籍非常不满,多次以时事征询阮籍的意见,想借其“发牢骚”之机治他的罪,但阮籍同样以醉酒应付,绝口不对钟会的话题发表任何意见,钟会拿他没有办法,只好任由他去。司马昭想进身为晋王,让群臣写《劝进文》,阮籍不愿写,又采取喝酒大醉的手段来推脱,但醉后仍被逼润笔,没有办法,他只好一挥而就,写了一篇《劝进文》,只字未改,没想到这篇醉酒写出来的《劝进文》文辞清壮,成为了传世名文。因此,司马昭非常看重他,尽管钟会等人百般诋毁阮籍,司马昭始终不为所动,没有拿阮籍开刀。两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嵇康的做法虽不失为大丈夫之举,但以生命为代价去保全所谓的名节,实在过于沉重。而阮籍以柔性智慧处世,内心里虽然对司马氏集团非常不满,却并未表露出来。他以柔弱扮糊涂,不仅保全了名节,而且得以善终,活到了天年。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有些人对人对事都不愿用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看上去不仅“柔弱”,甚至有些“窝囊”,但他们总能化干戈为玉帛,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还有一些人,他们过于刚直,遇事不知变通,自己认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要求别人必须照办,搞得大家都不乐意,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一旦有机会,大家便纷纷对他落井下石,使其永世不得翻身。可见,柔弱不代表无能,它象征着智慧。古往今来,逆来顺受的人总比一根筋、一条路走到黑的人有着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这正如老子所说:“守弱曰强”,善于磨掉自己的刚直,以柔弱姿态处世的人,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强大的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充满生机的草木,其形柔韧脆嫩;失去生命的草木,其形枯槁僵直。不要看不起那些“弱不经风”的人,不要看不起那些没有脾气的人,他们不过是内敛、懂得沉默而已。只要不在沉默中毁灭,他们就一定会在沉默中爆发。每到春天,垂柳依依,柳絮纷飞,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杨柳象征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秋冬时节,草木萧疏,如手腕般粗的枝条,只需用手指轻轻攀折,就能将其折断。那枯槁的枝条看上去虽然坚强,却是死亡的象征。面对大自然的时序变化,老子喟然长叹:“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老子不是多愁善感的人,更不是悲观主义者,对于这位参透生死、看破红尘的伟大哲学家来说,草木的荣枯没有什么可喜可悲的,他不过是以草木的荣枯为喻,向世人阐释生与死、刚与柔、弱与强之间的关系而已。草木的生机在于柔脆,正因为柔脆,它才能改变自己,适应环境,让它弯曲它便弯曲,让它矫枉过正,它就矫枉过正。柔脆的草木对于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在春天,我们随便扯下几根柳条,将它插进田间、河岸或者山坡上,它们都能在土壤里生根发芽,长出一片新绿。到了秋冬之际,草木之所以会死去,是因为它们不再柔脆,已经变得形容枯槁,无法改变自己,让它弯曲,它不会弯曲,让其矫枉,它不会矫枉。这样的枯枝败叶,不用说将其移植、改变其生存环境,即使在原地培植,百般呵护,给它们施以世间最好的养分,也无法让它们起死回生。可见,柔脆象征着生机,枯槁象征着死亡;柔脆意味着顺从、善于变通,枯槁意味着顽固、呆板,一成不变。如果将两者引伸到人事上,柔脆体现为善于适应环境,顺从别人,委屈自己,尊重他人,礼贤下士,从谏如流;而枯槁则体现为固执,不愿意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或者不知变通,刚愎自用,愤世嫉俗,目空一切。这么一比较,立身处世是取法于柔脆还是枯槁,就不言而喻了。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由他亲手缔造的大秦帝国却二世而亡,只延续了十多年时间;刘邦出身于市井无赖,由他开创的大汉帝国前后延续了二十五帝四百余年。这两个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强大帝国之所以寿夭悬殊,在于两个帝国的缔造者,一个善于柔弱处世,因势利导,善于变通,以柔性智慧治国;一个则刚愎自用,严刑繁诛,以刚猛治国,。秦始皇武略盖世,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但是,他不明白打天下与治天下不是一回事,深信武力和刑罚既然可以征服天下,同样也可以治理天下。于是在统一六国后,“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禁文书,酷刑罚,以暴虐为天下始”,致使“刑戮者相望于道”,天下苦之,人人自危,老百姓的积怨如地壳中的岩浆不断升温,只等冲天一怒。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奋臂于大泽,率先发难,天下云集响应,不到两年时间,强大的帝国便在天下反秦的浪潮中轰然倒下。刘邦则不一样,他没有秦始皇那样的盖世武略和祖宗基业,无法“奋六世之余烈”,也不如项羽能征善战。不过,他有一个优点:承认自己不行,重用有能力的人,委屈自己,从谏如流。天下智能贤明之士、能征善战之将纷纷投奔在他的麾下,于是柔弱的刘邦借助于众多天下英才的力量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大汉帝国建立后,他采纳陆贾“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建议,适时变通,抛弃了战争年代的那一套,对内与民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对外审时度势,避匈奴之锋芒,以“和亲”的方式与匈奴低调相处,暗中积蓄国力,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和汉武帝扫荡匈奴、宣威西域打下基础,铺平道路。更重要的是,他一反秦始皇暴虐治国的做法,以宽仁治理天下,使自春秋、战国以来,饱受数百年战乱之苦的老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轻徭薄赋的日子。到汉文帝、汉景帝时,天下大治,几至“路无拾遗,夜不闭户”。因此,汉王朝的“仁治”深入人心,以致后来王莽篡政,老百姓始终心念汉室,刘秀因势利导,登高一呼,利用民心思汉光复汉室,营造“光武中兴”。即使到了汉末献帝时,汉朝大势已去,曹操要自称魏公,一向对曹操忠心耿耿、为其立下汗马功劳的荀彧也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原因在于,汉室虽然衰弱,但老百姓的心还向着汉室。时至今日,人们提到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无不由衷想到汉唐。由此可见,柔性治国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刚猛治国只能使国家短命而亡。推而广之,做人处世也应如此。待人要有柔性,遇事要有韧性,不能像秋冬的枯枝败柳那样枯槁僵硬。柔韧者示人以弱,暗中蓄力;刚猛者示人以威,耗费元气,彼消此长,谁能笑到最后,不用猜想。这就像一位太极高手和大力金刚掌高手过招儿,大力金刚掌高手频频出招,挥掌所至,虎虎生风,攻势凌厉,仿佛胜券在握;太极高手则以静制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从容不迫。几个回合下来,大力金刚掌高手没占到丝毫便宜,却开始大口喘气,而太极高手则游刃有余,借力打力,瞅准时机,突然发力,一掌将大力金刚掌高手推出老远,重重摔倒在地,半天爬不起来。刚强者不可怕,柔弱者不可欺。不要看不起那些“弱不经风”的人,不要看不起那些做人处世没有脾气的人,他们不过是内敛、懂得沉默而已。善于沉默的人只要不在沉默中毁灭,就一定会在沉默中爆发。火山是在大地长久沉默之后爆发的,一旦爆发,它就会释放出毁灭一切的能量。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坚硬强大是死亡的先兆,柔软脆弱隐藏着无限生机。真正的高手不会轻易亮出自己的绝活儿,只有街头的混混才成天喊打喊杀。汪汪大叫的狗不咬人,咬人的狗不叫,这叫内敛,这叫示人以弱,引而不发,发则必中。无论是人还是花草树木,充满生机时,其形柔软、纤弱,失去生机时就会变得干枯、僵硬。刚强是通向死亡的迷途,柔弱则是通往新生的坦途,正如老子所言:“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做人不能太自以为是,更不能自恃其强,目空一切,须知“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处处逞强,往往处处撞墙,头破血流。强大的表象后面往往隐藏着毁灭的机缘。秦始皇扫平六合,威震四海,“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以报怨”,何其强大!但他死后不到三年,秦朝就灰飞烟灭。不要藐视柔弱的东西,它蕴含着无限的生机,柔而能刚,弱而能强。在我们经常所接触的柔弱生命体中,最柔弱者莫过于蚯蚓,但它生命力之强大令人震憾,一条蚯蚓被截成两段后,它仍能动弹,仍能复活,原因在于它至柔至弱。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狐狸能搞定老虎,强大的犀牛拿蚊子没脾气。谁也不要自恃强大,逞强只会让自己万劫不复。拿破仑、希特勒深信自己的军队天下无敌,结果双双惨败于莫斯科;关云长纵横天下几十年,被其夺命摧魂的英雄不可胜数,但目中无人的他最后栽在书生陆逊手里。做人要低调,千万不要盛气凌人,更不要以势压人,不顾及弱者的心理承受底线,必将招致弱者致命的反击。匈奴王子冒顿杀父自立,成为了匈奴的最高统治者。此时的匈奴在经过内讧后已变得病体怏怏、软弱无力,而与之相邻的东胡国则兵强马壮。东胡王自恃强大,欺负匈奴国力虚弱,便派使者前去对冒顿说,希望能得到他父亲头曼单于的千里马。冒顿欣然应允,把头曼单于的千里马送给了东胡王。东胡王见如此轻易地得到了千里马,以为冒顿畏惧他,不敢和他作对,于是得寸进尺。他听说冒顿的阏氏(相当于后妃)长得很漂亮,便派使者对冒顿说把阏氏送给他。匈奴大臣们忍无可忍,冒顿却说:为什么要为一个女子而得罪邻国呢?于是,冒顿把自己的阏氏送给了东胡王。利令智昏的东胡王据此认为冒顿胆小无力,他想要什么,冒顿就会给他什么。当时,东胡和匈奴之间有一千多里长的边境无人区,这是两国的缓冲地带,双方都在自己的边界地区建立了哨卡。东胡王派使者对冒顿说:“两国之间的缓冲空地,我们想占有它。”冒顿终于发火了: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给别人呢?他杀掉了东胡使者和一部分向东胡王示好的匈奴大臣,随即进行全国总动员,发兵袭击东胡。他颁布了作战令:所有士兵,奋勇杀敌,有后退者斩。东胡王根本没有想到“软弱”的冒顿会绝地反击,并未对匈奴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等到冒顿大军压境,他才仓促应战,结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兵败被杀。冒顿则把东胡的地盘、人口和牲畜全部囊括进自己的“口袋”里。东胡王的错误在于他认为“软弱”的匈奴是可欺的、冒顿的“顺从”是无力的,浑然不知冒顿示弱只是忍辱负重之举,是为了激发匈奴上下同仇敌忾。俗话说,人生有三大不共戴天之仇:杀父之仇、戕子之恨、夺妻之愤。公然去把一个国家的国母夺来做自己的女人,供自己发泄,不仅该国的国君不会答应,它的国民也会认为这是奇耻大辱。东胡王恰恰犯了这个错误,冒顿虽然被迫把自己的妻子“送”给了东胡王,但也意味着从此他将和东胡王不共戴天,匈奴帝国的子民们也将同仇敌忾,为他讨回公道。真正强大的人,从不显示自己的强大,不会恃强凌弱。看过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顶尖级的高手是不会轻易亮出自己的绝活儿的,只有街头的混混才成天喊打喊杀。汪汪大叫的狗不咬人,咬人的狗不叫,这叫内敛,这叫示人以弱,引而不发。如果你认他软弱可欺,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最柔弱的东西能往来驰骋于最刚强的东西中。崇山峻岭阻挡不住奔腾的流水,阳光可以穿透坚硬的玻璃。要想让自己变得强大,首先要让自己变得柔弱,柔弱到“无形”。“无形”意味着“无敌”,宇宙无形,却能囊括天地万物。忘记自己的形体,忽略自身的存在,我们将变得无比强大。高墙深厚,野风可以往来其中;玻璃细密,阳光能够自由穿透;岩石坚固,山泉可以破岩而出。野风、阳光和山泉都是没有具体形态的东西,但它们却能穿透那些坚硬的障碍物,它们至柔至弱,却能无坚不摧,正如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在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不是钢铁长城,不是航空母舰、弹道导弹,而是那些看起来柔弱到极点的东西。什么东西可以称为柔弱到极点呢?就是那些没有形状、没有气味、没有色彩、默无声息的东西,比如空气、水、阳光等。它们无孔不如,无处不在,能进入一切没有缝隙的东西。由此可见,刚强者只是貌似强大,柔弱者才是真正的王者至尊。利剑可以削铁如泥,却无法斩断水流,棍棒可以打碎玻璃,却打不碎一条绳子,老虎虽然凶猛,却奈何不了一只苍蝇。因此,善于处世者,会隐藏自己的强大,收敛自己的锋芒,让自己变得“无形”、不可捉摸。汉末建安时期是名副其实的乱世,乱世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个时代造就了曹操、刘备、孙策、孙权等一代枭雄。刘备虽是汉景帝之后,但世易时移,到他父亲这一代,已是门衰祚薄,不得不以织席贩履为生,过起普通百姓的生活。后来,他与关羽、张飞结拜为兄弟,参加了镇压黄巾起义的军事行动,从此在群雄逐鹿中斩露头角。由于没有根基,胸怀大志的刘备在博弈天下中屡屡受挫,不得不东奔西走,寄人篱下,处境十分狼狈。不过,刘备有一个优点,就是“喜怒不形于色”,在安危、宠辱关头,总能从容应对,善于在强大的对手面前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当其他实力派人物被视为出头鸟而互相攻伐时,他却在一边韬光养晦,等待崛起的时机。刘备曾经暂时依托曹操安身,并在曹操对吕布的征战中立下大功,被曹操表奏为豫州牧。由于刘备是汉室宗亲,被汉献帝按谱赐爵,认为“皇叔”,身边有关、张、糜竺等人为他效力,而且他以仁义待人,人缘很好,老百姓有口皆碑,曹操对他很不放心,所以,虽然表奏他为豫州牧,却将他安置在许都,形同软禁。刘备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既不顶撞曹操,也不过问军国大事,天天在家中浇花种菜,一副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样子。但曹操是何等聪明的人物,自然不会被刘备的韬晦之术所迷惑,他想进一步试探刘备到底有多大的志向。一天,曹操请刘备到自己的园中一起用青梅煮酒,遍论天下英雄。曹操先以龙为喻,暗示刘备就像一条潜伏于深渊里的龙,但刘备对此佯作不知。曹操又请刘备评论当今天下哪些人堪称英雄,刘备装模作样,从实力雄厚的袁术、袁绍说起,然后又说刘表、孙策、张绣、张鲁、马腾等人,唯独不谈自己和曹操。对于刘备所提到的这些人,曹操一一否定,最后一语道破天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也就是说,普天之下真正称得上英雄的,就是你刘备和我曹操。此言一出,刘备大惊失色,吓得手中的筷子都掉到了地上,恰好此时天降大雨,突然巨雷震天,刘备便借此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即自己怕打雷,一声惊雷就吓得自己丢了筷子。曹操哈哈大笑,认为刘备胆小,胆小的人是不会有天下之志的,于是暂时放松了对刘备的警惕。刘备却在暗中寻找脱离曹操的机会,最后借征伐袁术之机全身而退,成为与曹操争雄天下的人。刘备之所以能迷惑睿智神武的曹操,是因为他善于因时、因地、因势隐藏自己的远大志向,最终得以龙归大海,兴风作浪,成就了自己的“三分霸业”。柔弱可以从容化解强大,胆小的人未必不能干大事,表面上无所事事的人,心里未必没有想法。所以,要想让自己变得强大,首先要让自己看起来柔弱,最好能柔弱到极点,柔弱到“无形”。“无形”意味着无敌。茫茫宇宙就是无形之物,宇宙里却有无数个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一个人对于地球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地球对于太阳系来说也是沧海一粟,而太阳系对于银河系、银河系对于宇宙来说,同样是沧海一粟,试问在茫茫宇宙中有哪一样东西能跟宇宙比大呢?只有“道”,因为宇宙也是“道”的产物,而“道”同样是无形的。忘记我们的形体,忘记我们的存在,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我们将变得无比强大!


编辑推荐

  老子及其所代表的道家学派是我国思想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而道家思想更是中国哲学发生、发展的一面镜子。老子思想不但博大精深,堪为百家思想之源,而且能与时俱进。2500多年以来,它不但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显得落伍、不合时宜,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哲理的光辉和恒久的生命力却更加引人注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感悟老子 PDF格式下载



喜欢当当,态度好,速度快,书更好


但是粗略的瞅了一下 感觉还是不错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