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村民俗田野志
2011-4
知识产权
邱国珍 编
191
芙蓉村是浙江永嘉县古村落,位于楠溪江中下游。这个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民俗事象丰富,传承、保护工作做得较好。芙蓉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温州大学民俗学教学科研基地。该书对芙蓉村的历史沿革、生产民俗、生活民俗、民间信仰等作了全面的梳理和描述,是温州地区首部民俗田野志。
上编
第一章 芙蓉钩沉
第二章 七星八斗:风水芙蓉
第三章 耕读传家:耕以致富,读可荣身
第四章 厚德代传宗族人脉
下编
第五章 陈十四娘娘的两个“家”
第六章 绝处逢生的基督徒
第七章 寒暑交替,芙蓉村的一年四季
第八章 青丝白发,芙蓉村民的今生今世
附录
宗族文化传承与古村落保护研究——以永嘉芙蓉古村为个案
版权页:插图:现在村里有一所小学,位于芙蓉村溪门的东南角,占地大约有六七亩,承担着芙蓉村以及附近村落适龄儿童的教育任务,代替芙蓉书院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芙蓉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共六个年级,一个年级一个班。校长是芙蓉本村人,有八九位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流动较大,年轻教师大多不愿意待在芙蓉小学,一有机会就会往更好一点的学校调动。芙蓉小学归岩头镇教育系统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与芙蓉村没有什么必然的关联了。现今的芙蓉小学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学,远没有了往日芙蓉书院的辉煌与气派。岩头镇中坐落在芙蓉村的北面,相距不到一华里,为芙蓉村的儿童们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一些地方并不算穷,但这些地方的家长宁愿孩子尽早学做生意,而不是去圆一个读书梦。在芙蓉村,耕读传家的风尚虽然逐渐淡出村民的生活,可是重教之风仍然在村落里广为传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在芙蓉村体现得特别明显。芙蓉村民们依然希望孩子们能够“考出去”,而不像其他地方的农村,特别希望孩子出去挣钱。每当问起村中现在的教育情况时,村民们都会兴奋的告诉我们,村里很重视孩子上学读书,只要孩子愿意读,家庭再困难也会想办法供应下去的。有钱人就把孩子送到县城或者更好的地方去读书,家庭条件不好的也没有关系,就在村子附近读书。现在国家减免了小学初中的学费,村里更加支持孩子们上学了。村里很多孩子是很争气的,靠读书跳出“农门”的大有人在。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村中一个比较值得一说的好风气,这种风气,既与婚嫁有关,又和读书关系密切。江浙自古婚嫁奢靡之风甚重,但在芙蓉村,子女一旦通过读书跳出了农门,父母一般就不再为之张罗很隆重的婚事,女儿出嫁时,陪嫁品就会相对少些,儿子娶媳妇摆酒席的场面也会有所缩减。当我们问起我们房东潘阿婆这个问题时,潘阿婆告诉我们:“没读书(指没有通过读书跳出农门)的女儿陪嫁的稍微多一点,别人家八九杠,我就给她们置办十一杠嫁妆。读书的就没有陪嫁了。”(注:杠,是楠溪江一带计量嫁妆的一种说法,在过去嫁妆都是人用杠子抬的,虽然现在已经不在用杠抬了,但这种说法沿袭了下来。)
《芙蓉村民俗田野志》:全国百佳图书出版社单位。
这本书讲述了学者带领的研究生立足芙蓉村,一年的田野调查的汇总。非常生动,内容翔实
一本生动的史志书,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