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斫琴法式

朱慧鹏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

朱慧鹏  

页数:

407  

Tag标签:

无  

前言

  《斫琴法式》一书的成稿得益于我随南北多位恩师习琴时幸识的斫琴名家的悉心指教。  慧鹏习练琴学时,喜好研阅相关史学典籍。通过对古今琴学典籍的研习,发现斫琴工艺远在唐宋就达到了十分精湛的程度,而在斫琴理论方面,唐代《琴记》、宋代《碧落子斫琴法》、《僧居月斫琴法》等书,都不同程度的对斫琴工艺进行了详述。但在宋代之后斫琴方面的专业书籍由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原因却鲜有问世。  由于古代条件所限,斫琴著作在文字、图像上并未能详尽的记录斫琴过程,这也令我萌生借用当今科技,以影像技术来记录斫琴工艺的想法。针对历代斫琴理论和当代斫琴的发展现状,在走访当代南北方斫琴名家时,发现南北方斫琴的方法略有不同,斫琴风格也因地域不同有着明显的差别。为了能够详尽记录和展现南北方斫琴特点,本书有幸请到当代有近六十年斫琴经验的北方著名斫琴家孙庆堂先生和南方斫琴家陶贵宝先生分别做斫制演示。  与孙庆堂先生相识,承蒙其徒吴振宇先生的介绍。第一次去先生府上拜见,我特意带了一块上等的明代杉木琴材请先生代斫,先生见到这块琴材后很是喜悦,说要用他最好的辅料来与其相配,并表示此料是他自斫琴以来着实罕见的好料,我见先生如此欣然,不由的对先生产生敬服之意。当此材成琴后,画家杨彦先生闻我抚琴,又亲笔提写了他自己的堂号相赠,刻于此琴取名“度一”。  陶贵宝先生是经恩师广陵派琴家刘扬先生介绍相识,恩师家中有一张元代朱致远斫的仲尼式琴,陶贵宝先生曾照此仿制多张,其音古雅清润,恩师及诸多琴友都甚是喜爱。为撰本书,我也特意请陶贵宝先生依元代朱致远所斫仲尼式琴为样板,演示传统斫琴工艺。  丝弦制作名师潘国辉先生是经恩师吴钊介绍相识,我抚琴时所用丝弦也为潘先生提供。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我冒昧提出请求,希望先生为本书做丝弦制作演示,先生爽然应允,并为本书提供了极为宝贵的丝弦制作资料。  在详尽记录诸先生工艺演示的同时,我又查阅和借鉴了古代斫琴理论,并吸收了其它斫琴师的斫制经验,分析提炼后融入本书。  《斫琴法式》一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琴式、选材、斫琴工具、斫琴、髹漆、制弦、上弦定音等方面进行了详尽介绍。该书分为乾坤二集。  乾集中名称示意图部分主要通过对伏羲式琴各部名称的标识,让大家能够详细了解琴的基本构造。琴式部分例举了各式经典名琴的图像资料及相关尺寸数据,同时也把我创制的新琴式——“剑式”列入其中。选材部分实地拍摄了不同琴材的图像资料,并介绍了选择琴材的注意事项及琴材类别。斫琴工具部分主要介绍各种工具在斫琴时的用途,其中记录了一部分现在大家较少使用的传统斫琴工具,如武钻、搜弓子、螃等。斫制伏羲式部分对整个斫制工艺以文配图的形式进行了详述,特别是琴槽腹各部分不同的尺寸数据,孙庆堂先生也为本书提供的极为详尽。  坤集中斫制仲尼式部分以元代朱致远所斫仲尼式琴为样本,由陶贵宝先生做斫制演示。该部分详述了仲尼式的传统斫制工艺,体现了南方地区有别于北方的传统斫琴方法。髹漆部分在记录当代琴髹漆的工艺时,发现南北许多琴髹漆的术语与当地语言习惯有很大联系,不适合用于书面用语。而古代的文献资料对这方面阐述很少,描述较为零落,难以统一。对此,我又查阅古今与髹漆相关的书籍,这些书籍中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髹漆方法,但与琴髹漆有联系的知识却涉猎不多。故而,髹漆部分我以当代现存的琴传统髹漆工艺为基础,借鉴明代黄成著的《髹饰录》及现代介绍传统髹漆方法的相关书籍,重新规整了琴髹漆的工艺程序,并对琴髹漆的专业术语进行了统一。丝弦制作部分以介绍潘国辉先生的丝弦制作工艺为主,同时我又根据丝弦品质特性、抚琴手感及弦对音质产生的作用,将上好丝弦的特性总结为“六品”,并在文中一一详述。上弦法部分主要演示了上弦的程序及上丝弦与钢弦时的注意事项。定音调弦法部分对传统和现代两种不同的定音调弦方法进行详解。介绍了丝弦及钢弦的定音调弦,同时也给琴学入门者推荐了简单易行的方法,以便快速掌握定音调弦法。  《斫琴法式》一书愿是慧鹏抛砖引玉之举,谨此希望有更多的琴家名匠及琴学友人,投身于中华琴学乃至华夏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中来!

内容概要

  《斫琴法式》一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琴式、选材、斫琴工具、斫琴、髹漆、制弦、上弦定音等方面进行了详尽介绍。该书分为乾坤二集。

作者简介

  朱慧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师,古琴先后师从中国琴会秘书长杨青、会长李祥霆、广陵琴派琴家刘扬、中国艺术研究院吴钊等著名琴家。师古不泥,博采众长,经过不断的习练感悟,创造性地将太极“刚柔相济、动静相合”
的形态与太极内力的“以意领气、气随意走”等精髓融入古琴技法,形成取法自然、刚柔相济、以气贯指、动静相合的独特风格。

书籍目录


乾集
第一章 琴的各部名称
第二章 各种琴式
第三章 选 材
第四章 斫琴工具
第五章 伏羲式琴的斫制
坤集
第一章 仲尼式琴的斫制
第二章 髹 漆
第三章 丝弦制作
第四章 上弦法
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龈托和托尾在琴的制作过程中多采用和冠角、龙龈大体相同的形状,但在传世的琴中也发现有和冠角、龙龈不相同的形状。如用云纹状、蝙蝠状整体制成的龈托和托尾,此地制作时我们选用比较有特点的蝙蝠状。首先用笔在距琴底板尾部三厘米处找出中心点,画出直线。再将选好的硬木制成长度与琴尾宽度相等,宽三厘米,厚度约为零点五厘米的长方形。然后中心留出约四厘米的长度,两侧用锯锯出对称半圆形,再将中心点与琴尾中心对齐,而后用笔在底板上画出两个半圆形边廓。


编辑推荐

《斫琴法式(套装共2册)》是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斫琴法式 PDF格式下载



此书适合真正热爱古琴和斫琴工艺之人士。

对于斫琴者,相信看到书中对于斫琴各道工序的详尽阐述和精准的数据,特别是如坤集中丝弦制作工艺数据等曾经的不传之秘时,一定会有心跳加速的感觉。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斫琴过程中一分一毫的差异就能影响整张琴的音色和韵味。此书中所载之工艺细节关键及数据相信能帮助斫琴者得到真正的提升。

对于像我这样的古琴爱好者,此书能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伴随我们的这张琴,这一方面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琴的这段缘分,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我们提升对琴的品质的判断力。毕竟技艺再高,情怀再好,若无一张好琴也是惘然。希望所有古琴爱好者都能找到相伴一生的好琴。


看完觉得是一本不心浮气燥的书,很详实的整理介绍斫琴和丝弦的制作工艺,相信也能让后世子孙了解我们当代的斫琴工艺,做这样的书不容易,学习了!


对斫琴的各个要点解释的很清晰很仔细,一定要向各位爱琴人士推荐这部书!


如果想斫琴的话还是很值得购买的书籍。


印刷包装都很好,内容照片也多,就是细节不够详细,完全没有斫过琴的还是看得比较吃力。给个好评。


装帧精美,函套,纯线装书,竖版,字大,看起来非常舒服。内容就不说了,制琴的书,这是独一份。 就是有些疑惑,有没有必要把书出的这么贵。贵都贵在工艺上了,手工的线装、特种纸,都加大了成本。真正花钱买这本书的人,绝对是古琴的忠实爱好者,拿着这样一套有韵味的书,也确实更有感觉。 但是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是应该抬高文化的身价,还是降低成本,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和继承我们的文化。 当然,这本书专业性太强,读者属于小众。也许,这种装帧更能满足读者附庸风雅的期望。这里仅是一家之言。


好书 只是繁体 看起来费劲


帮朋友买的,其他还好,就是外包装少了个扣子。。。


送货很快,上午下单下午就到了。粗略看了一下内容很不错,挺详细的,但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各类琴的详细制作图纸,估计是各类琴尺寸不一抑或此类图纸是各各斫琴师的看家宝不便公布,不管怎么说,如果能再配几张常见款式的图纸哪怕就一款也好那对想自己动手斫琴的人来说可是一大福音,否则还要再去网上找相关图纸。


对了解斫琴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意外的是线装书!


古书线装的,比较奢侈,出版社故意定一个虚高的价格,要不是打折,也不会买


序言(或所谓编辑推荐)所谓“本书填补空白”云云言过其实了 !

其实,就斫琴论,今人出的专著至少已有两种是可与此书“分庭抗礼”的。(没仔细比勘研究过,姑妄言之):

1. 斫桐集 — 古琴制作与修复(王栋编著)[中原出版传媒集团] 2011-2 一版一印。 据我所知,此书不久前即已有二印本出来了。 与《斫琴法式》一样,都是普通纸(非宣纸)二页折叠线装,单面白话文繁体字竖版排印、插图均系黑白照片。有些复古的意向,但都搞的不伦不类。


2. 钧天斫琴録(王鹏著)[文化艺术] 2010年出版。 八开全彩印,极豪奢。 此有平装、精装二种,定价分别为1500.00/1800.00大元。 非拟搞专业斫琴的、或....的,可以无视之。


近些年,琴学似乎骤然成了“显学”了?! 不少“聪明人”也就“乘火打劫”来了,市面上相关的附庸风雅的文化消费品一下字泛滥得紧了。 究其实,大都不过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罢了。


标题党,非常浅肤的一本书,整个古装(线装),整一本没有内容的书


又不是彩版,定价太高!


全书407页卖280元,真的十分昂贵!但斫琴的专书少, 是否值得,则见仁见智!此书图片多,文字不多只26.6万字,一般数据可供参考! 图片黑白照,以这个价位应该是彩图啦!仿古书都走高档次,是给予少数喜爱者!快绝版,怕卖不到! 忍痛200多也要买!内容是竖行排版,回归祖国文化! 是<正体字>直排! 但编辑功力不足,长期生活在<简化字>环境下,对<正体字>认识不足!相信原稿用<简化字>完成,再用软件转<正体字>,转变后却没有好好校正!竟然,三行专用的<墨斗>,简繁转为<墨鬥>,真不知所謂!<头发>变成<頭發>,简直摸不着头脑,看了几次才知编辑错了解。有些<简化字>转<正体字>时仍然是简体, 如<异>正体是<異>,书内仍然是<异>, <制作>转了正体字应该是<製作>,但<製>仍然是<制>字。足可見到编辑功力不济,简直不合格。希望,再版时可以更正!!


作者介绍了孙庆堂(北琴),陶贵宝(南琴)和潘国辉(丝弦)的琴和丝弦制作过程。很好的参考书。


书非常精致细腻,质量超好。书中完全阐释了一个琴人最终要达到的境界,那就是斫琴!


内容简单,图为主,较简单,不值


繁體豎排,不過最後一頁的出版信息是簡體。可是一頁上的內容太少了。。。半張紙都是空白呀。。


嗯,很不错的书,就是里面的内容是黑白的,有点不方便


很好,有用。让人喜欢。


比较详细,对初学卓琴者有帮助。


收到后就迫不及待地拜读了,真是古琴界难得的一本好书!习琴爱琴之人的宝贝!也能了解到作者的钻研和求学精神,相当佩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