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产业升级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罗瑞荣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

罗瑞荣  

页数:

196  

内容概要

  罗瑞荣编著的《中国产业升级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在国际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不同的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治理结构等方面对一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方式与相应要求,从理论层面构建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家产业升级的多角度、多层次影响机制,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中国产业升级方向。同时,《中国产业升级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根据人力资源开发现象本身及其运行规律,提出个人、组织与社会中各种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方向与对策。进而,在科学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发展要求,通过全球价值链分工和国际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现阶段产业结构的状况及其未来方向进行分析和判断。最后,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中国产业升级对宏观人力资源的要求,并联系各国促进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宏观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在分析中国人力资源状况及其开发的特点与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中国产业升级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建议。

书籍目录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2.产业升级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回顾
2.1 产业升级研究回顾
2.2 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回顾
2.3 国际分工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研究回顾
2.4 产业升级、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宏观人力资源开发关系的研究
回顾
3.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产业升级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
机制
3.1 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的产业升级
3.2 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产业升级动力机制分析
3.3 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一国产业升级中人力资源的作用机制
3.4 宏观人力资源开发
4.中国产业高度与人力资源相关性实证分析
4.1 产业高度与人力资源相关性模型构建
4.2 变量指标选择
4.3 数据整理
4.4 实证检验过程与结果——以第二产业为例
4.5 结论分析
5.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中国产业升级方向及其对人力资源的
要求
5.1 中国产业升级现状分析
5.2 后危机时代中国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5.3 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中国产业升级所面临的压力与升级
方向
5.4 中国产业升级方向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5.5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在满足后危机时代中国产业升级需求中的
不足
6.各国(地区)宏观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6.1 各国(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做法
6.2 各国(地区)宏观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对中国的启示
7.实现中国产业升级的宏观人力资源开发
7.1 实现中国产业升级的宏观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7.2 实现中国产业升级的宏观人力资源开发原则
7.3 实现中国产业升级的宏观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产业间升级通过从传统产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也有利于一国产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一国企业如果不能占据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其价值创造能力仍旧十分有限。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具有控制权的企业在完成产业全球布局之后,会牢牢控制战略性环节,利用各种手段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设置壁垒,防止其进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高端环节,将其锁定在价值链低端,从而大大增加了产业内升级的难度。因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产业内升级成为了产业升级的关键内容,它是决定产业高度的核心要素。  全球价值链分工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组织形态,对一国产业升级主体、内容和特点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全球价值链分工促使产业升级主要体现为产业内升级,其主体从传统的国家转为跨国公司。传统国际分工形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不同产业之间的垂直分工格局,因此,产业升级主要反映为国家内部整体产业转移与成长,国家政策在其中起到了主体的引导作用。随着产业链的跨国界的分离和整合,传统的国际垂直分工格局出现了变化。尽管不同产业之间的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依然存在,但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生产体系促使产业或产品内部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这种以市场为主要机制的跨国公司就逐渐成为国家产业升级的主体。跨国公司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为目标,将高附加值的价值环节留在国内,并根据其他国家资源优势将其他环节转移到各个国家,从而形成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价值链分工。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产业升级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