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发展简报(第53卷)

北京公旻汇咨询中心 编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

北京公旻汇咨询中心 编  

页数:

79  

内容概要

  《中国发展简报(第53卷)(2012春)》由北京公曼汇咨询中心编写,结合其网站为NGO的行动者和关注NGO的公众提供实时的有关发展问题的资讯、报道,刊载NGO自身发布的信息,并发布相关咨询意见和研究成果。北京公曼汇咨询中心还有选择地参与某些领域NGO的倡导行动,希望这些行动有助于改善NGO的总体生存空间和法律环境。

书籍目录

时讯 环保组织优势互补助推“两会”民间提案川道学苑启动第二期学习活动特稿 社会创新家关注的是模式的改变,而非单个的交易——比尔·德雷顿专访专题 在反思中共同前行分析中国环境运动中的“行动主义”中国环境运动文化的现状分析和反思内望环境运动文化:如何走出“不到位”的阴影?环境运动的希望之光在反思中共同前行关注 风雨十年路:皖北四草根NGO生态速描田楠:复新学校最后的志愿者马正洲:不服输的艾滋救助工作者阳光:从先行者到原地踏步杨云标:让理想照进现实中部草根公益:在天堂和地狱中间实践 中国NGO赴缅考察报告老挝班井村:中国NGO与海外企业首度合作社区项目研究 如何有效开展街头公益行为艺术?——以“受伤的新娘”及“占领男厕所”活动为例域外 核辐射阴影下的福岛一日纪行福岛事故背后的“核危机”“战斗”里成长——中日灾害管理、灾后重建民间交流活动侧记观察 社会扶贫或将成扶贫领域的创新点公益与商业安全距离的定与夺时代变局下草根教育公益的空间与转型机构 义工加油站

章节摘录

  感谢编辑的邀请,得以阅读年轻同行们精彩的评论和深刻的反思,并且有方寸余地来给予回应。在冷静的文字之间,我却读到热忱和渴望,用对自己近乎苛刻的批判来寻找诚实的解决方案。  3个小组、3位执笔者的观点我大都认同,认为十分贴近民间环保社会在中国的现状。单个的观点总有这样那样的偏颇,即使标新立异,也可能是聪明一刻的创作;但是,一连片相关的观点在一起,就成了群体的风貌、精神和氛围。我们关注的可能并不是此观点与彼观点孰对孰错,而是所有这些观点所体现出来的青年环保人的态度,兴奋在哪里,焦虑在哪里,最敏感的是什么,急切盼望的又是什么。  幽默的人往往是经历过沧桑的,对“缺乏反思”深感苦痛的也许是经历过反思可能带来的动力的。  最近两个月,我连续有机会给《自然之友通讯》和《青年环境评论》撰稿,整理自己对过去十年参与和观察民间环保的思绪,环窥发达、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回归到这样的认识:现代意义的环保运动几乎在每一个发展环节都需要同时进行最大程度的社会抽象化和现实具体化。环境保护运动比较其他的基于一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的动员(甚至广义上的人权运动),都需要更开放、更包容、更抽象、更有说服力的文化内容、价值原则来引导。斌想“代际正义”、“动物伦理”、“发展的限度”这些理念,都并非当今社会的主流,与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现实相距甚远;现实中的环保运动常常只能暂时运用一些与百姓日常生活、政府政策密切相关的议题来推开工作。正如张伯驹一组所提及的“缺乏社会文化的立体视野”,以及悟空一组所批判的“割裂的”社会动员,霍伟亚一组疾呼“需要行业反思”所指向的,中国目前的民间环保一定要面对构建“大方向”、“大问题”这个任务。  然而,我们不能轻视“现实具体化”的一面,低估“回归社区”的动员,因为环境运动也是面对具体问题的内生多样化的“行动”的总合。如果失去改善社区状况的能力,环境运动一定失去生命力,而走向空洞的教条动员。即使同在自然的名义下,保护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的社会与生态关系恐怕也是要从每一个有限的、独特的、往往不可复制的社区开始。  环境运动的困难不只是对于终极关怀的追求,而且面临着同等重要的落到实处的迫切性。所以,我们要沉得住气,不断地去社区、乡村,常常地反思和讨论,共同地来求索。民间环保在中国才刚刚起步,我们必须保持我们热切、包容和反思的状态。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发展简报(第53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