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俄罗斯宪法研究

韩亚光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

韩亚光  

页数:

213  

字数:

221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俄罗斯举世瞩目,宪法至关重要,“俄罗斯宪法”构成《俄罗斯宪法研究》主题。本书分析了列宁、斯大林、叶利钦宪法思想之积极成果和历史局限,探讨了俄罗斯宪法视野中人和公民的权利之演变轨迹和主要内容。俄罗斯宪法的发展过程是同时期俄罗斯历史的缩影,俄罗斯宪法问题的经验教训给人以启迪。

作者简介

  韩亚光,男,汉族,1972年生,天津市人,先后获文学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法学博士学位,副研究员,出版四部专著,发表一百余篇论文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领域是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书籍目录

上编 列宁、斯大林、叶利钦的宪法思想
第一章 列宁的宪法思想
第一节 列宁宪法思想之积极成果
第二节 列宁宪法思想之历史局限
第二章 斯大林的宪法思想
第一节 斯大林宪法思想之积极成果
第二节 斯大林宪法思想之历史局限
第三章 叶利钦的宪法思想
第一节 叶利钦宪法思想之积极成果
第二节 叶利钦宪法思想之历史局限
下编 俄罗斯宪法视野中人和公民的权利
第一章 苏俄时代宪法视野中人和公民的权利
第一节 苏俄时代宪法视野中人和公民的权利之积极成果
第二节 苏俄时代宪法视野中人和公民的权利之历史局限
第二章 苏联时代宪法视野中人和公民的权利
第一节 1936年宪法视野中人和公民的权利
第二节 1977年宪法视野中人和公民的权利
第三章 俄联邦时代宪法视野中人和公民的权利
第一节 俄联邦时代宪法视野中人和公民的权利之积极成果
第二节 俄联邦时代宪法视野中人和公民的权利之历史局限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列宁指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这就是说,宪法的核心问题在于人民权利。列宁高度重视人民权利,对其作过大量论证。 人民权利与专制制度是根本对立的。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格•瓦•普列汉诺夫和列宁拟定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这个纲领指出:“在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的俄国,还保存着以地主、国家或国家元首奴役劳动群众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以前的旧制度的许多残余。”“所有这些残余中的最大残余……就是沙皇专制制度。沙皇专制制度就其本性来说是和任何社会运动敌对的”。所以,要实现人民权利,就必须推翻专制制度。早在19世纪晚期,列宁就强调:“推翻专制制度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要沙皇放弃无限权力,人民有权选举自己的代表来颁布法律,监督官吏的行为,监督国家资财的收支。这种由人民参与立法和管理的管理形式叫作立宪管理形式……。总之,推翻专制制度就是用立宪管理形式来代替专制管理形式。”1905年11月,列宁指出,真正承认人民权利的保证,“在于人民中那些意识到并且善于争取这些权利的各阶级的力量”,在于“胜利的人民起义”。他又指出:“革命教导着人们。它给俄国各阶级人民和各民族上了一堂最好的关于宪法实质的实物课。”“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人民专制。我们愈是接近人民专制,就愈加感到不实行人民专制是不行的。”在人民中,革命性最彻底的当属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既与专制制度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又与资产阶级存在非常严重的冲突。列宁认为,工人阶级抱有最伟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目的,那就是把人类从各种各样的人压迫人和人剥削人的制度下解放出来。19世纪晚期,列宁强调:“工人阶级的斗争是政治斗争,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工人阶级不争得对国家事务、国家管理、发布法令的影响,就不可能进行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俄国资本家早就懂得了这种影响的必要性,我们也已指出,俄国资本家是怎样不顾警察法的百般禁止而找到了千百种手段来影响国家政权的,这个政权又是怎样为资本家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是,当时俄国工人阶级进行斗争,并不意味着可以立即而全面地反对资产阶级,而是要把推翻专制制度作为首要任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俄罗斯宪法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