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
2011-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国中医科学院 编
170
无
《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专科专病》是中医药领域第一部通过国际合作、基于证据的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专著。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有效的医疗实践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在于天人合一、形神统一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湿性)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特应性皮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寻常型银屑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慢性盆腔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小儿肺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附件5:词汇表 八纲辨证: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对疾病的病位外内、病势浅深、虚实属性,以及致病因素与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对比状态等进行分析辨别的辨证方法。 白浊:小便色白混浊。 辨证:通过四诊收集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临床资料,根据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分辨出证候。 辨证论治: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的思维方法和过程。通过四诊收集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临床资料,根据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分辨出证候,并拟定治疗方法。也包括中医理论贯穿在预防与养生实践中的过程。 补肾温阳:用具有温阳补肾作用的方药治疗肾阳亏虚证的治法。 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情志抑郁,气血不畅的病理变化。 据证立法:根据证候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 精浊:尿道口常滴出白色浊物,小便涩痛明显,但尿不混浊。 口苦:自觉口中有苦味的表现。 淋证: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表现的统称。 脉弦:端直而长,指下挺然,如按琴弦的脉象。 脉数:脉来急速,一息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90次以上)的脉象。 脉沉:脉位深,轻取不能应指,重按才显现于指下的脉象。 脉滑: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的脉象。 尿赤:尿液的颜色呈深黄、黄红或黄褐色,甚至尿如浓茶的表现。 内治法:通过给患者服用药物来进行治疗的各类治法的统称。 脾肾阳虚:脾肾阳气虚损,温煦无力,脾主运化与肾主水液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 气滞:气运行不畅而停滞的病理变化。 气滞血瘀:气机运行不畅,以致血液运化障碍,形成气滞与血瘀并存的状态。 切诊:医生用手指或手掌的触觉,对患者的脉和全身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诊察疾病的方法。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