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听雨楼丛谈

高伯雨 故宫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作者:

高伯雨  

页数:

14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广雅书局及其板片、诸葛亮和关羽的爵号、王昭君及其遗迹、广和居诗话、记忆中的徐凌霄等。

作者简介

  高伯雨,名秉荫,又名贞白,笔名林熙。出生于广东澄海。青年时期,曾游学日本,1926年游学欧洲,主修英国文学,回国后,曾在北平跟溥儒习画,随杨千里学篆刻,与当时的文化、学术、书画界名家接触密切。1937年后,高伯雨移居香港,靠卖文为生。因平生喜雨,故号伯雨,在报纸上开设的专栏和以后结集的随笔也多以听雨楼为名。他精通文学、历史、翻译,也喜欢绘画、金石、书法;文风生动活泼,又不乏从容气度,其笔下的掌故随笔,见解不俗。

书籍目录

薛剑公的画
张忆娘簪花图题咏
听松庵竹垆及其名画
赵子昂夫妇画像
硕果仅存的铁券
李宗颢与灵璧石砚山
广雅书局及其板片
欧阳询《缘果道场舍利塔记》
朝鲜的《神行禅师碑》
《四家藏墨图录》记略
诸葛亮和关羽的爵号
王昭君及其遗迹
绍兴东湖与陶濬宣
麟庆的半亩园
广和居诗话
《丧门九客歌》考
琉璃厂书铺参案
癸卯经济特科
小说中的诗人李士棻
《孽海花》所记的官场旧事
李涵秋和他的小说
小说家毕倚虹
记忆中的徐凌霄
后记

章节摘录

  广和居的名菜,皆以创造者的姓冠于其上,例如陶凫芗善制清蒸瑶柱块白菜,这一味就叫“陶菜”,这是道光末年的事了(张之洞《广雅堂诗集》有《食陶菜》诗云:“都宫留鲫为嘉宾,作脍传方洗洛尘。今日街南询柳嫂,只缘曾识旧京人。”自注云:“陶凫芗宗伯以西湖五柳居烹鱼法授酒家,名日陶菜。”之洞原稿手迹,“酒家”之下有“广和居”三字,后又涂抹去之,尚能清楚见其字形也。按:陶樑字宁求,号凫芗,江苏长洲人,嘉庆十三年翰林,为道光朝风雅大官)。咸丰年问清廷设外交机关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广和居的客人发明一种猪肉与什菜煮为羹,名叫“总理”(若在民国二十年至三十八年,则“大不敬”矣!),韩树存发明的肘子叫“韩肘”,花样多至不可胜数。甜菜中有糖蒸山药一品,尤为脍炙人口,这道菜本是北京常见的甜品,几乎每一酒家都会烹制,但制时的火候与手法,就有高低之不同,制得好的,有令人百食不厌之感。广和居制这道菜,享名百年,不是没有原因的。因有此名菜,所以它的楹联中有这一联云:“十斗酒依金谷罚;一盘春煮玉延肥。”款署“楚生”二字,不知出谁人之手。这一联的下比就是称赞广和居的糖蒸山药。原来淮山就是山药,山陕两湖一带地方叫作玉延,陆放翁诗有“久缘多病炼云液;近为长斋进玉延”,即指山药。后来此联也不知去向了。  在过去百年间,北京文人都喜欢在广和居?集,讨论诗文,批评朝政。宣统二年(1910),庆亲王奕勖及其子载振被御史所劾,广和居有人题诗二首,牵涉到陈夔龙,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听雨楼丛谈 PDF格式下载



这套书很棒!


这一套丛书非常好,值得拥有!


史上名人、物的趣事趣闻


越读越有回味。


一本很有特色的文博类书!


印刷精美,内容丰富。不错。


读来轻松,然又可受益。好。


属于探究历史的那种,作成节目可能更好一些,看书的话比较无趣。


印刷精美,但价格太贵,半价还过得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