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育
2012-6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北京外国语大学 编
100
为了追踪国际汉语教育发展的动态,收集第一手资料,《国际汉语教育:动态·研究(2011第4辑)》始终活跃在各种学术活动的现场,体会着国际汉语教育发展激情的脉搏,分享着广大汉语教育工作者耕耘的硕果。
开卷语
本刊特稿
简论中国国家外语能力的拓展(连载二)
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
从中法对比视角探索国际汉语教师“国别化”培养思路
对拟赴海外汉语志愿者教师教案设计及培训的思考
语言政策与汉语国际传播
孔子学院专任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
国际汉语教学透视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中文教学初探——当代美国汉语教学的个案研究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语音学基础及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之汉字的纠错问题及纠错方法举隅
商务汉语教材开发模式探索——PACE
基于“泰国汉语教材语料库”的生词分析
欧美学生“VP+起来”的习得情况考察
语言测试与现代教育技术
AP中文考试特点分析——兼与新汉语水平考试(HSK)比较
世界汉语教育史
飞鸟时代至平安时代汉语汉文化在日本的传播
清代前期西方人学习汉语的理念与方法初探——以瓦罗《华语官话语法》所记为例
信息与述评
“2011年国际汉语教育与推广高层论坛”综述
英文摘要
版权页: 插图: 因为教学注重基础,UW的中文学生往往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做到发音准确,句子结构完整规范,为在日常生活中顺利得体地进行交际打下了比较牢固的基础。 三、教学研究双向互动,致力项目整体发展 与国内高校将下属院系区分为研究型和教学型的做法有些相似,美国高校的中文项目也大致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有的美国高校,如普林斯顿、哈佛、哥伦比亚、耶鲁等,中文教学和其他与中国有关的东亚研究(如汉学、中国学等)区分比较严格,语言教学可以自成一块,招聘教师基本采取讲师制(1ecturer或者instructor),聘用期较长,中文教师可专门致力于教学和教学研究,与东亚研究没有太大关联。另一类是在一些州立大学,基于体制、资金等原因,在考虑中文教学时一般会从整个东亚研究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发,努力寻求中文教学与东亚研究的结合点,力争教学研究互动,使中文项目能够整体发展。这个教学与研究的“结合点”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中文教师的选拔和聘用,往往在强调其中文教学能力的同时,也更注重其学术研究潜力。这一点在UW中文项目中表现比较突出。 首先,UW中文教学项目所在的EALL学术研究师资力量相对雄厚,设有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思想、汉语语言学硕士点和博士点。各方向的教授在从事本专业研究和培养研究生的同时,也开设一些本科中文专业的选修课。而中文教学现有两位正职教授,他们在中文语言课教学之余,也还需要从事语言学本体研究和开设研究生课程。 其次,在叶1文助教(TA)的选拔上,首先注重其学术研究潜力,在此基础之上培训其中文教学能力。EALL拥有规模比较大的博士项目,每年从中国招收一定比例的博士生,他们在进入EALL后往往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博士生义是中文助教。在长达i四年的时间里,他们既学习又工作,在从事自身领域学习研究的同时,也不断地接受中文教学培训并进行教学实践。因而在毕业之后就业时,他们往往既能从事理论上的学术研究,也能胜任具体中文教学,成为教学科研的“双面手”。 从短期效应来看,UW中文项目的这种教学科研互动模式有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中文教学成熟师资相对较少,总是在培养“新人”,因而可能会给教学工作造成一定的波动和不稳定。但从长远眼光来看,这种模式自有其意义。美国高校的中文教学需要科学发展,因而也需要教学科研的“双面手”,UW中文项目的这一特点,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为美国中文教学培养能力比较全面的后备力量。 四、存在的问题与引发的思考 作为美国典型公立大学的巾文教学项目,在资金、师资以及其他教学资源都有限的客观条件下,UW中文项日尽量做到稳定发展,项目规模和教学质量均比较有保证,然而一些可能会制约其向更大空间发展的因素,仍然是需要进一步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