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政府监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政策有效性及其优化

张栋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张栋  

页数:

124  

内容概要

  《政府监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政策有效性及其优化》在深入分析我国审计制度变革的基础上,剖析了政府监管的结构及现状,阐述了政府监管的目标在于保证高质量的审计,并提出以对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有效性的衡量指标。通过着眼于政府监管的主要内容——审计责任约束,对于审计质量的保证程度来实现对政府监管有效性的考察。在以经验证据客观评价政府监管有效性的基础上,分别从法规建设、监管结构等方面探讨影响监管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优化路径。  《政府监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政策有效性及其优化》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政府监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构建出政府监管有效性的研究思路,从理论上解决了研究有效性的困境。一方面,通过对我国审计市场的分析,认为政府的行政处罚是保证审计质量的主要机制,因而,审计质量的高低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监管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对政府监管的各方面内容的分析,认为政府监管是以保证审计质量为监管目标,具体的监管措施和审计质量之间是手段和目标的关系,目标是否实现及实现程度反映了手段的有效与否。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言1.1 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1.2 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1.3.1 独立审计1.3.2 审计师1.3.3 政府监管1.4 文献综述1.4.1 不同监管模式及其优劣1.4.2 监管效果1.4.3 审计师的法律责任及法律风险1.4.4 声誉机制及其作用1.4.5 审计师选择及变更的影响因素1.4.6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1.4.7 审计质量度量方法1.4.8 有效性的衡量1.5 研究方法1.6 研究创新第2章 审计制度与政府监管:研究背景2.1 审计制度概况2.1.1 审计制度2.1.2 相关法规2.2 政府监管及其结构2.2.1 政府监管的主体结构2.2.2 不同的责任形式2.3 政府监管的实施2.4 本章小结第3章政府监管与审计质量——政府监管有效性的理论框架3.1 审计制度存在的根本在于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3.2 究竟谁在维护高质量的审计3.2.1 市场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3.2.2 法律责任机制对审计质量的保证作用3.3 政府监管——以审计质量为目标的机制安排3.4 行政处罚和审计质量3.5 制度变迁与审计质量3.6 考察有效性的不同维度3.7 本章小结第4章 政府监管的有效性:经验证据4.1 基本样本及其分析4.1.1 违规年份分布4.1.2 审计师受罚年份分布4.1.3 时差分布4.1.4 受罚审计师的存续状态4.1.5 小结4.2 研究样本4.3 经验分析4.3.1 单变量分析4.3.2 回归分析4.4 稳健性测试4.4.1 不同的审计质量衡量方法4.4.2 不同的研究时窗4.4.3 剔除极端值及时窗分布不对称的样本4.4.4 不同的行业和年度变量4.4.5 不变客户样本4.5 本章小结第5章 政府监管有效性的深入论证——两次受罚审计师的分析5.1 研究样本5.1.1 样本选取5.1.2 基本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5.1.3 研究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5.2 三阶段单变量分析5.3 多元回归分析5.3.1 模型构建5.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5.3.3 回归结果5.3.4 稳健性测试5.4 原因探析及启示5.5 本章小结第6章 研究结论及政府监管有效性的优化6.1 研究结论6.2 政府监管有效性的优化6.2.1 影响政府监管有效性的外部因素及其优化6.2.2 影响政府监管有效性的内部因素及其优化6.3 研究不足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政府监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政策有效性及其优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