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
2011-7
经济科学
李健飞
233
无
由李健飞编著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一书分为八章。作者在研究国内外内部控制及相关学科的丰富文献,解读国内上市商业银行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实践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往的研究成果,以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指引,以多年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实践为基础,以国内著名商业银行为研究蓝本,从内部审计的视角,以服从和月艮务于外部监管和内部管理需要为评价目标,围绕提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效率与效能建设,对如何认识和实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尤其在评价理念,内容,方法和工具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对于通过持续不断地控制评价推动商业银行扎牢内部控制的根基,筑牢抵御风险的防线有着积极意义。《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可供经济、金融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李健飞,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中国工商银行教育部副总经理、广西分行副行长,现任中国工商银行内审直属分局局长。2006年起,结合所承担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及其方法、工具的创新与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陆续发表经济金融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综合化、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银行业
1.1.2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履职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发展
1.3.1 内部控制的特征、目标与原则
1.3.2 审计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发展
1.3.3 监管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发展
1.3.4 COSO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发展
1.3.5 信息科技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发展
1.3.6 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发展
1.3.7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理论分析
2.1 管理理论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
2.1.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内涵
2.1.2 系统论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
2.1.3 控制论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
2.1.4 信息论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
2.1.5 权变理论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
2.1.6 价值创造理论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
2.2 经济理论与内部控制评价
2.2.1 交易费用理论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
2.2.2 契约理论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
2.2.3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
2.2.4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履职与内部控制评价
2.3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特殊性
2.3.1 脆弱性
2.3.2 外部性
2.3.3 信息不对称性
2.4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有效的内部控制
2.4.1 内部控制有效性
2.4.2 有效的内部控制
2.4.3 有效内部控制与实现局部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框架与程序
3.1 评价原则
3.2 评价框架
3.3 评价内容
3.4 评价标准
3.5 评价程序
3.5.1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流程
3.5.2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中的职责分工
3.5.3 风险评估
3.6 计算机的应用
4.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公司层面
4.1 治理架构
4.2 发展战略
4.3 企业文化
4.4 内部审计
4.5 人力资源
4.6 员工行为守则
4.7 法律遵从
4.8 风险评价与管理
4.9 公司政策与流程
4.10 投资策略与管理
4.11 关联交易
4.12 财务报告
4.13 信息科技政策与程序
4.14 控制活动
4.15 并表管理
4.16 信息与沟通
4.17 反舞弊
4.18 监督与纠正
4.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流程层面
5.1 公司金融
5.2 交易和销售
5.3 零售银行
5.4 商业银行
5.5 支付和结算
5.6 代理服务
5.7 资产管理
5.8 零售经纪
6.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科技层面
6.1 信息科技治理领域
6.2 信息科技一般控制
6.3 信息科技应用控制
7.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对评价方法的讨论
7.1 详细评价与重点评价
7.1.1 详细评价法
7.1.2 重点评价法
7.2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7.2.1 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
7.2.2 对定量评价方法的讨论
8.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8.2.1 转变增长方式与优化内部控制
8.2.2 内部控制评价优化与核心竞争力提升
参考文献
后记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