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追随本心

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  

页数:

267  

字数:

200000  

译者:

佘卓桓  

Tag标签:

无  

前言

  序  我经常会有这样的感想,即收集或是再版之前已经发表过的文稿,是一件很让人遗憾的事情。作者的心中往往会怀着一股柔情,以慈父般的目光审视自己心智所结出的这些小小“果实”。诚然,为杂志所写的文稿一般都是有关时事或是一些重大的问题,而且通常是按照题目的要求,迅速完成杂志所要求的稿子。所以,这些文稿有点即席创作的意味,往往堆积一些临时的材料,作者根本没有时间就所写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  但这也并不适用于所有类似的写作。我可以坦诚地说,本人每周为《教会家庭日报》所撰的稿子,专栏名为《人生如逆旅》,其中绝大多数的文稿都并非上述所说的那样。长久以来,我自己写下很多文章,甚至还校过稿。因此我并不需要以写作来养家糊口。这些稿子绝大多数都是一些简单的小论文,在下笔之前已经长时间占据了我的脑海,在写作的时候也经过深思熟虑。我收到众多读者的来信,内容几乎都是关于这些文稿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一些读者希望能出版一本选集,让这些文稿以更为固定的方式保存下来。我删除了所有自己不得不写的关于当代一些话题的文章,以及所有引起争议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都不是我愿意去写的。所删除的这些文章不论多么缺乏主观意图,都会引起读者的猜疑。我开始这个专栏写作的时候,因为刚从长期的疾病中复原过来,内心极度忧郁。当时,我生怕自己无法按时完成交稿的任务,虽然我很努力地以乐观的心态去写作,但刚开始所写的一些文稿还是弥漫着一些不良的情绪——所有这些文稿在结稿成集时也一律被删略了。  我想简略地谈一下整个系列文稿的写作目的。在我看来,我们英国人通常所犯的毛病,就是对思想缺乏兴趣。我以为,作为一个民族,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品质——首先,就是坚定与友善的常识,让我们能以公正客观的角度去审视事物,免于过度的兴奋或是沉浸在难以自拔的忧郁之中。我相信,我们的人民是爱好和平的,遵守秩序与勤劳奋斗的。我们具有真正的谦逊,不会过分沉浸在所取得的成就与功绩之中,也不会过分关注谁获得更多别人关注的目光。我还觉得,我们接受着原则的束缚,而非随性而为。  而另一方面,我们又是保守与智趣不高的民族,过分看重财富与地位,厌恶分析、猜测与试验。我们将一些很值得怀疑的事情视为理所当然,鄙视原创与热情。据我观察,我们似乎并不怎么关心日常的生活,也不问自己为什么会去相信一些事情,或是自己是否真的相信它们;而在道德层面上,我们则是彻头彻尾的宿命主义者,相信直觉胜于理智;而且没有充分认识到,在一定范畴内,我们有改变自己的能力。我们通常在人生早年就固定自己对很多事情的看法,然后还为自己能够坚持己见而愚蠢地感到骄傲——而这种所谓的“坚持”,亦不过是一种排斥所有反对我们固有看法的证据及话语的习惯罢了。事实上,我们的心智很僵化,缺乏灵活性。再者,我觉得,我们时常漠视这片长时间不受侵扰的土地所积累起来的古老而美好的“珍宝”,因此,我们能不受阻滞地发展属于自己的制度。当我漫游英国的时候,常为村村落落都有一座精美的小教堂、古老的庄园以及许多优雅的住宅而感到无比惊诧。显然,要是以前能够有所记载,每个地方必然都有一段属于自身美好与细腻的历史!但是,所有这些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我们都只是漠然视之,似乎这些事物根本不值得注意似的。  所以,在写作的时候,我内心有两个比较明确的目的——首先,就是要激起读者对于生活及性格中一些小问题关注的兴趣,了解人性的冲突以及叠加,有一股清新之风拂面的感觉,仿佛这一切是如此难以理解,却又有趣得如此不可思议——这一切都根源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我活得越久,就越觉得每一天都充满着人性交往的无限复杂与美感,感觉到一些很庞大却又高尚的问题正被逐渐地分解,在漫长的延宕中获得自然的解决。文明就具有这种巨大的能量,让人类远离孤立与敌对的状态,感觉到自己不能远离别人,只是自私地循着自己的路线来走;相反,我们是互相依赖的,彼此都应该给予鼓励与帮助。我们最不起眼的动作或是一闪而过的思想都肯定会影响别人;善与恶都会播下种子,生根发芽,直到我们在耐心与爱意中渐臻完美。当我更加深入了解人性之后,惊讶地发现,人其实通常都意识到一些高尚与美好的理想,虽然是以很微茫与不确定的方式表现出来,但他们却似乎因为在生活中无法实现这些理想而感到悲哀,忧郁地意识到,自己没有在生活中做到最好,发挥自身最大的力量。所有那些充满活力、不断奋斗、满怀希望及有感而悲的人们——而不只是地球上的一切生物,而是超脱于永恒的帷幕——增强了我对人类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的信心。我真心相信,这是一个充满欢乐的未来,因为欢乐是精神中最原始的天性,是不可能屈服于悲伤与痛苦的。若这些悲伤与痛苦的存在只是为了让我们最终获得欢乐与平和的话,那也是可以暂时容忍的。当我们愈加深入地了解自己与他人,就会发现人类的可能性愈加丰富与复杂;若能让心灵去追求永恒与精神的话,将目前的一些事情或是物质放在正确的位置,这对我们来说会更好一些。人们常常觉得,这个世界充斥着许多被误导的情感、悲伤与失望,让我们为一些根本不值得为之烦心的事情感到郁闷,为一些小事而恶言相向,固执的成见难以撼动。而在所有严苛的理念中,最为恶劣的,当属某些人觉得,要是人们不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来获得快乐的话,那他们也最好一点儿都不要快乐。我觉得,这就是英国人性情中最大的一个缺陷——对自身幻想与观念固执的坚持,极度缺乏怜悯之心与相互理解。所以,我在这些文章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向我的读者解释自己的观点,希望他们能够了解——互相谅解、欣赏、宽容以及兄弟间友爱的极端重要性。若是可以的话,我想说,自己真的希望有生之日能见到这成为现实!我绝不是鼓吹任何人轻易放弃自己一直所珍视的信念。但是,在不去蔑视或是怀疑他人真诚信念的前提下,我们也依然可以坚强与勇敢地秉承自己的信条。  其二,我试着去唤醒读者对普通事物的兴趣——诸如我们所见的地方,所听到的言语抑或所读的书籍,日常简单的生活体验等——只要我们愿意去找寻与发掘的话。精神与心智最为可怕的敌人,就是潜入勤奋之人脑海中沉闷的思想——面对日常生活的肮脏污秽,他们内心难有波澜,泰然处之;看到人生漂亮的灯火渐次熄灭,表情冷漠,从未泛起再次点亮的念头;他们闷闷地看着,毫无表情地听着。但若是人们能扪心自问:“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背后隐藏着什么?为什么这些东西会存在,成为现在这副模样?”我们就可发现很多让人震惊与美好的纽带,源头可追溯到过往,莫不与现在的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思想与纽带!这就是生活中仅次于人类关系本身最为美好与亲切的东西了,而这些并非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外。很多人所需的,只是如何去开始,学会去问自己怎样的问题,在思想或是情感中作怎样的小试验罢了——这是我从一开始写作这些文稿时所面临的一个简单任务。在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没有人能比我感到更加高兴。因为,正如我之前所说的,我每天都为生活中那些美好且难以言喻的兴趣、美感以及其所蕴藏的秘密,乃至存在的问题而倍感惊讶与兴奋——其中有些让人伤心不已——但仍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希望,因为万能的上帝在我们背后。在朝圣之旅中,我们所居住的“生命之屋”只有涤尽所有烦忧,方能变成真正宏伟与大气的地方。正如古时睿智的作家所说的:“一房之立,始于智慧;坚如磐石,成于理解;富丽堂皇,需凭知识!”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  写于古老的乡间小舍  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  1912年8月5日

内容概要

  本书是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院长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的代表作之一,都是经典的对人生进行思考的作品,在西方被誉为剑桥大学留给人间的精神瑰宝。本森教授本来就是个冷人生观的作家和学者,治学严谨,学术建树颇多,这本书是继其作品《仰望星空》和《丰富人生》后的又一部全新思考人生和内心自省类的深刻反思作品。

作者简介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
  英国著名散文家、诗人、作家,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第28任院长。其父亲是19世纪末坎特伯雷大主教爱德华?怀特?本森,其叔叔是著名哲学家亨利?西奇威克。因此,本森家族富有文化和著述的传统,也很自然地遗传到他身上。他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1885~1903年间,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讲授英国文学。1906年后,出任格雷欣学校校长。1915~1925年间,担任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院长。
  他的诗歌和散文著述颇丰。令人惊叹的是,他在人生最后的20年间,每天坚持写日记,写下了世上最长的400万字日记,给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思想遗产。他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多产作家,其代表作有:《日落岛》(The
Isles of Sunset)、《曙光中的少年》(The Child of the Dawn)、《无所畏惧》(Where No
Fear Was)、《剑桥教育论文集》(Cambridge Essays on Education)等。

书籍目录


心的惘惑?一
废墟就废了吗?
凡人不能永恒?
朋友,你为何缄默了?
谁说地球应该全部是绿色的?
迷信就是封建?
艺术就是人生?
八卦怎么了?
看书很了不起吗?
写信有用吗?
如果冬虫没有吃夏草?
逆耳就是忠言?
何必要下决心呢?
八哥只是一只鸟?
原创就好吗?
真诚就真吗?
庸俗就俗吗?
公开就没有隐私?
第六感靠谱吗?
为啥要嫉妒?
自怜有用吗?
心的顿悟?二
死亡的模样
首相,首先是一个人
被人曲解的时候
他,只是一个世界公民
诗人的意义
怜悯的尺度
圆滑不易
骄傲的罪与罚
民主好简单
爱玩是必须的
心碎的解析
像风一样自由
止战之殇
心不在焉怎么了
我就喜欢
赌,是一种态度
其实,英语很简单
谈话的艺术
只为向儿女吹牛
铭言的真谛
岁月的胜利
乐极生悲
牧师的救赎
牧师的布道
外面的世界
心灵的体验
心的感恩?三
怀念父亲
布伦特圆丘
小狗罗迪
我家的老保姆
平和的心
真我的风采
内在的人生
夜半的钟声
心不设防
隐士的救赎
秋天归家的路
诗意地栖息
年轻就是好
寓言的泪水
总有你陪伴
爱的宽恕

章节摘录

  心的惘惑  废墟就废了吗?  我时常会思忖一个问题,即人类从对废墟建筑的沉思中所获取的快感,到底根源于何处呢?凡人可能会自然地认为,乐于见到某个建筑或是教堂——这些给我们带来欢乐或是虔诚的地方,一些见证着众多逝去人生,隐逝的荣耀或是幻如青烟的奢华——的残骸,这里面必然有某种病态的思绪在作怪。这些残垣断壁承载了许多过往的希冀、情感与欢乐,还有数不尽的恐惧与悲伤!我窃以为,这些地方的魅力之一,就是某种“过往美好却被糟蹋的事物”的那份魅力,感觉到生命的欢乐,勇敢无惧的念头,宏大的向往。而眼前的一切又是那么的简单,弥漫着难以言喻的哀伤,往昔这里所遭受的苦难,仿佛滑进了无尽黑暗的渊薮,牢牢紧闭着。也许,这就是那些历经人生风雨或是想象丰富之人,站在这些古代废墟之前的感慨吧。当夏日的阳光拂在爬满常青藤的山墙与崩塌的拱门之时,有一种万物皆静与从容之感。此刻,肉身的死亡或是泛滥的洪水,都不能将之湮没。原来,废墟本身也具有如此的美感。  我以为,这样的情感并非古而有之,最早也只可追溯到100年前而已。让人诧异的是,我们眼前所见到的这些残垣断壁,在中世纪的建筑者们眼中,是没有任何上述的哀婉或是沉吟之情的。他们发自内心地希望以新式建筑取代古老的。他们也不会想在一座古老或是简朴的教堂前加上一个宏大前廊之类的东西。他们似乎总是乐于推倒一切,用更有创意的事物加以代替。就废墟本身而言,他们觉得这只不过是一堆毫无用处与没有存在意义的石头而已,顶多也只是一个露天矿场,方便取石而已,虽然这是过往国王与特权阶层享受的地方。我们还须记得,自文艺复兴时期之后,直到霍勒斯·沃波尔与格雷出现之前,哥特式建筑被人们认为是丑陋与野蛮的,理应被更为经典与结构对称的建筑取代;反之,人们也只能沉默地忍受着。所以,这种关于古老废墟建筑的情感,完全是前所未有的。我以为,这是一种很柔和的观点,有益于心灵与智慧;虽然这可能暴露了我们对提升自身能力方面上缺乏自信的问题。这种情出现感的归因,就是我们找不到属于当代自身的建筑,不是勇闯新路,而是不断地整合与重建过往的路子。  诚然,对当代人而言,废墟往往与快乐的假日时光、野外探险或是野炊等活动联系在一起。在废墟身上,又能体现某种野趣、欢笑、幽默或是不同寻常的食物与自身正常身心的休闲状态。回想我童年时期的夏日,在这些地方游玩的情景,试着去解开其中所蕴涵的魅力所在。这些破烂的地方当然不会跟风景秀丽一词挂钩,也无法激起什么美好的想象。小时候,我从未在脑海中勾起过往的生活:那些披着盔甲的骑士,穿着严实的女人,在守卫室及厅室里苦中作乐的情景,从来没有闪过我幼稚的脑海。我所能想到的乐趣,就是沿着破碎的梯子上匍匐前进,远眺着让人昏眩的护墙,窥视着黑暗的拱顶,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愿望,希望能够碰巧发现埋藏的珍宝,在某一个土制的瓷器中找到一大堆古币,或是在一块风化的骨头上找到一枚戒指;这些事情是常有发生的,为什么就不会让我碰到呢?我也并不像马修·阿诺德日记中记录他八岁大的儿子那样,在被带到弗内斯修道院时的那般反应。阿诺德的儿子的绰号叫巴奇。当看到古时马车孤零零的残骸,他的内心对这个浪漫气息地方的一切充满了惊叹。也许,这些惊叹只普遍存在于高度教养的圈子里。这位聪明的巴奇静待内心汹涌的审美情趣消散之后,突然孩童般特有的恐惧感涌上心头:“多么肮脏与让人可怖的地方啊!”我想这个天真无邪的念头、冷静的判断,就是一颗自然的心灵在没有被错误的情感、后天的教养蒙尘之前,看到一座巨大建筑化成废墟之时,理应感受到的忧伤,为之痛惜,心灵杂乱。  但无论巴奇所说的那句话是源于哪种思绪,也是不可能出自一颗成熟心智思考后的结论。我曾在彭布鲁克郡待过一些时日。这个地方甚是荒凉,北风呼啸,千回百转的小溪奔向大海,悬崖嶙峋,石岛遍布。但这里却是神奇浪漫建筑的聚集地。越过一个个山谷,可见到封建时期的堡垒——伊洛·海登,卡鲁,马诺比尔——单是这些名字就给人一种震撼!村村落落,都有常青藤覆盖的石拱据点。现在的人们很难再去想象过去怎样的生存状态,才会造就出与此类似的森严、肃穆的居住环境。片片山岚,都有一些矮拱、墙厚的教堂,还有一个望风塔,枕着山脊,开着堞眼,高墙轻微地向最高处靠拢。“混合”,这是一个术语——这些建筑在天际划下了优美的轮廓。  冬日沉寂的午后,阳光惨白照射下来,我们不经意间来到了一个名叫兰斐的地方。我之前还没听过这个名字,这个名字让我有某种极为期待的心情,想要去看个究竟。这里有圣·大卫主教的七座房子之一,但因为巴洛主教而使亨利八世不得见。巴洛主教似乎是教会中对于繁文缛节最为反感的牧师了。他曾与一个被解散了的女修道院院长结婚,她的名字叫阿加莎·维斯本。而他的5个女儿也都嫁给了主教!我不敢妄自对主教的品行加以评论,因为这只是他身旁的人所说的而已。他拆了圣·大卫的宫殿,还将屋顶上的铅金属卖掉了。他是在兰斐这个地方与国王道别的。他所喜爱的教子德弗斯是埃塞克斯学院的创办人。事实上,这位时乖命蹇的伯爵,伊丽莎白时代的受害者与宠儿,正是在这个塔楼上度过自己快乐的青春年华。  沿着峡谷往下走,心情甚为愉悦。峡谷下面,就是一座废墟的房子,周围的小溪水势迅疾,水流潺潺,绕着苍翠的山岚,缓缓荡过莎草丛生的牧场,满溢到灌木森森的峡谷之中。空气柔和,甜美。身形庞大的棕榈树傲然挺拔于一大片开阔的废墟墙堵边上,常青藤爬满了倒塌的护墙,生机盎然。过往的游乐园现在成了一堵高墙环绕下的花园。在花园的中央,矗立着一座巧夺天工的小塔。塔的顶端有一个很漂亮的拱形凉亭。这是14世纪圣·大卫的主教戈武的得意之作。他留下了很多艺术风格独特的宫殿。眼前的这幢建筑保存的很完整,沿着小溪旁足有两个街角之宽,建筑的日期、设计,小塔、堡垒、山形墙、扶垛,上面都覆盖着常青藤,羊齿植物与藤蔓植物在上面肆无忌惮地生长。牲口被困在拱底之下,花园的工具都储藏在雄伟的房间里。驻足此处,满眼绿色的孤独,溪流在脚下宛转流淌,风儿刮过丛林,在时间的发酵下,这些建筑渐成废墟。  呜呼!这个地方曾经必然是兰斐著名的建筑。身处这里,人不禁感怀起来,想着在这个地方为耶稣基督服务的仆人,那些加利安渔民后代的坎坷人生与命运;与此对比的,是世俗的繁华,封建时代的奢华与排场!圣·大卫的主教身边一帮随从与骑士,甚至还有属于自己的七幢城堡,几乎没有心思去践行宗教上的责任。但即便如此,教会在让世界上这文化荒凉的一角充满了基督的仁慈与教化的功劳,也是不能抹杀的。正因为教会后来趋向于好大喜功、世俗的影响力、财富等诱惑,让堕落与掠夺成为一种旋律。遵循上帝或是财富的引诱,这是一个问题。选择是明晰的,劝诫是浅白的。当眼中只有金钱,无论其谦卑的多么高尚,也很难不去为过往纯真的生命与真实的流逝而感到惋惜。但是,这些残碎的高楼,褶断的护墙,都在散发出一种信息——上帝的胜利,非凭力量与气概所得也。  凡人不能永恒?  我坐在大学小礼堂唱诗班的位置上,聆听一个小男孩站在镀金的鹰旗下读经台上,以幼稚的童声诵读着教义。大堂里悬挂着深红色的帷幕,似将空气都染上颜色;金黄色的风琴管在帷幕上折射着光。阳光穿透饱经岁月的窗棂玻璃,重重地压在地上;而精雕的尖顶却仍是一片黑暗,没有一丝光线的踪影。身穿白色袈裟的人一排排坐开,不论是专心致志,或是神游万里,都正襟危坐,缄默不语,也许惦挂着身前身后事,回忆着往昔激情的冒险,或是忧伤于所有本该做但却未做的事情;但我想,他们的这些思绪,无疑会因此处的古色古香而蒙上一层柔美的色彩。  这些教义都是如此朴素的箴言!——献给丈夫、妻子、小孩、主人、仆人、精明或善良之人——希望他们勿要好高骛远,要享受平实;同时也要去追求高尚与美好的事物,很多举手投足间难以捕捉的伟大,是最易被漠视的。  手中捧着《圣经》,双眼一行一行横扫而过。我觉得,没有比《圣经》中那些传递给某些“圣人”的私人信笺或是建议更让人感动与震撼了:而在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只是徒有名字而已!当圣·保罗身陷囹圄,处于不安与逼仄之时写下的信笺,他是如何也想不到这以后会产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影响!在忠实地给予别人建议之后,他的心就会想起朋友们的脸庞,想起那些简朴之人,于是就将自己的问候与爱语填充于信笺之上。正是这些拥有着平凡名字的男女们以如此温馨与富有人性的言语将过往的记载传承下来,然后用如此率真的爱与情感表露出来。  他们也如我们一样接收了这些信息。倘若他们能想象到如这个小礼堂的地方,充满着肃穆与饱满的气息,聆听着他们朴素的名字在教堂里被大声地朗诵,以及传递给他们的箴言与爱——而且不止在一间教堂,而是在数以千计宏伟的大教堂里——他们会作何感想呢?可能这一切对他们而言,就像置身于传说中的天庭,风管乐器奏起的音乐在拱顶上久久回荡。不朽的名声?也许吧!他们的一切,我们无从知晓,无从考证,就像荒野上竖起的一块墓碑,上面镌刻着名字、生卒年以及一些关于此人美德与优雅的模糊记载——除此之外,其余的一切都湮没在茫茫的历史烟雨间。  亚基布!这个名字在《圣经》里被提到了两次。从《圣经·新约》的使徒书到腓利门书中,他都是一位“忠诚的战士”,里面有一段直接给予他的信息。“对亚基布说,务必谨慎,尽你从主所受的职分。”这是属于他的职责所在。但对于他的一生,无论是在此之前或之后,都一无所知。流传着关于他殉道的故事,也许是真实的吧。但当时的牧师有何具体职责,他又是如何去将这些信息传播出去的,我们不得而知。  有时,我希望《圣经》灿烂的版本之所以成形,不因其功用与仪式,而是因教徒对此发出由衷的尊敬,从中感受到闪耀智慧与庄重的声音。当一封长信被翻译时,里面诸如“thou”(古,汝)与“ye”(古,你们)的字眼,使内容散发出古典文献的味道,就好像是一位声名隆盛的主教出于自身的尊贵地位,写信给其他的一些高贵人士。当圣·保罗向歌罗西人讲述这封信内容的话语在劳迪西亚被复述之时;而当这封信在向劳迪西亚人讲述后继续在歌罗西的教堂里复述,在一个挤满崇拜者的雄伟建筑里高声齐诵羊皮书上的经文,让人觉得一切都是极为正式庄重的,忘记了现实中这些言论是多么的朴实无华。这封信的内容曾真实地在一间破旧的房子里,对着许多普通的人朗诵。一位布道者可能将信的内容写给他的几位老友。人们也会逐渐对信的内容失去初时的新意。现在,基督教已然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力量,并与权势、世俗以及受人尊敬的事物相联系。人们早已忘记了基督教在其雏形之时,是多么让人觉得新奇、猜疑,觉得不合常规,或是所谓的平等——当时似乎只有一小撮人以全新及不确定的信息来自我安慰。当时,基督教无足轻重,所以才能从所有的成规与偏见中解脱出来。那些笃信这封信箴言与爱语的人,当时无疑被邻居们视为走火入魔、满肚愤懑或是自我幻想的人。因为这些人不安于过往沿袭下来固定模式的生活,而是任由自己的想法趋于狂野、极端,沉湎于躁动不安的意淫之中,这一切竟是皆由一位无足轻重、情感热烈、脾气暴躁、四处游荡的牧师的布道所致。此人不知从何来,现在终因搅起混乱而被绳之以法,正身陷囹圄。歌罗西这座小镇当时正逐渐没落,贸易交往锐减,往日荣光不再。但当时,那些安于现状的理智公民必然鄙视这些深受新观念影响的少数狂热分子,他们必定对这些新思潮的兴起无奈地摇着头,投以深深怀疑的目光。而那些敢于接受新观念的人必然感觉,自己正在做一件不切实际与不受欢迎的事情,而且没有任何回报!这是我们必须考虑到的各个方面。基督教当时还不是一种富有影响、传统深厚与为人熟知的力量,而是给人新颖、不安与危险的感觉。我敢说,当年在歌罗西传播基督教的使徒们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他们必然亟须从圣?保罗所给予的爱语与箴言中汲取营养,以保持信念。  这不单纯是一封具有安慰意味的信笺——圣·保罗对于其中的一些教义是深感忧虑的,具体是哪些内容,他自己也很难分辨出来,只是觉得某些杂质混淆于信念之中了。对此,他是极为认真严肃的。大众对这封信也并非全盘满意,有些内容是错误的。我们很难想象,给予丈夫、妻子、主人、仆人的朴素箴言竟会如此漫不经心地出自圣·保罗之口。他必然是已经听说了一些错误的行为以及别人的误解,就好比一片杂草丛生的田野,要想获得丰收,就必须要将杂草连根拔起。但是,酝酿已久的情感最终还是喷涌而出,这也许源于圣·保罗激情的文字的秘密所在吧。他宽广的心能让善男信女们乐意去接受,从此再也难以忘怀。圣·保罗对于任何过错都难以容忍,他怀着愤怒、悲伤与激昂的心情去写作。但最后,世人对他的印象,却是一张张著名经典的脸孔、一个个手势以及一句句友善的话语。而临别之言,总是那么充满善意纯真的爱。  所有这一切都是那么神奇——超越了想象之域。如斯古老的信笺与祝福,时至今天,仍然充满着全新的活力,感染着无数的心灵。圣·保罗对亚基布所说的话,也曾对众人说过。亚基布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当这份工作的新意与兴奋感逐渐褪去的时候,他必然会感到有些厌倦。圣·保罗当时对他也不是百分百地有把握,但还是将如此朴素的箴言告知与他。亚基布的确有这种天赋,但他会好好利用吗?  我们无须像与官员或是教士交谈时,使用那么专业的词汇。而对教士而言,这就意味着一种宗教仪式。这也许不是一件很正式的事情:演讲的义务,照顾生活贫穷的基督徒,保持教会的团结。无疑,他在别人眼中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他举止得当,心灵善良,能将内心所想表达出来。也许,他之前也有属于自己的工作。他可能是一位店员,抑或只是一位普通的工人。但他是无愧于圣·保罗的“忠诚战士”这一称号。即便现在成色还不足,但将来等这些信条的力量渐渐彰显,他终将会得此殊荣的。  漫谈了如此之多,亚基布的形象从黯淡的过往瞬时耀出一丝光亮。他原先有自己的工作,并且做得很好,虽然有时不很细心,但生活仍在继续,苦乐有常,人生如常。他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做着工作,收获甚微,一生默默。许多伟大的将领、法官、政治家都早已为世人淡忘,但亚基布却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声。而他所依赖的,也许就是被我们称为“运气”的东西吧。但试想一下这种“运气”的微茫吧。圣·保罗在囹圄中写的一封信,交由一位忠实之人的手中,漂洋过海,穿山越岭,最终落到了一些老朋友的手上。而这一过程在历史的过程中,竟然没有任何文字记载。这些保存下来的信条,让我今天也能聆听到的。之前已经历尽千山万水,跋涉无数,飘飘然两千年过去了,仍旧如故。绝不是仅靠运气所能解释的。  我想,当我们在教堂里听到《圣经》的朗读时,心灵中若能更多地感怀一下此般思绪的话,会觉得更加有趣,为这一切非同寻常的本质而感到惊讶与感动。但很多人却理所当然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许,我们尝试去安静地冥想,亚基布这个名字以及他所做的事情,在充满心机、计划、希望与兴趣交错的大脑中,荡起层层涟漪,难以交融,更难说去改变些什么!毋需多少思想,即可有此番思绪。那些艰苦“取经”的过程,很多书籍都有涉猎。我们只需自问一下,就会仿佛置身于黑暗的过往,基督教的光芒从茫然混沌黑暗的大地上,悄悄冒出来,分布得很疏散,慰藉了成千上万人的希望,带给他们生活的真谛,细声诉说着生命的秘密与永恒。世界转变的步伐是蹒跚的,生活以及生活的烦忧重重地压在你我的肩上。就在此时,上帝派来了诸如圣·保罗这样的人,告知我们,生命被无形的链条紧紧拴住,从我们熟知的朋友与邻居到那些带给我们莫名恐惧与希望的素未谋面的人身上,都是如此。接着翻着手中古老的文字记载,呈现出一幅人类在岁月中缓慢前进的冗长历程,极尽视听,只为追寻这封信笺中传递出的光明与声音。渺远的思绪与情感将我们紧紧抓住,朝着黑暗的更深处、更远处跋涉,在上帝的心房里找寻最终的归宿。  朋友,你为何缄默了?  多年前,我有一位无所不谈的好友。我们可以谈论书籍、人物趣事、地域风情、事件影响与思想深度等方面的话题。大学毕业之后,他改变了许多。他受到了一些影响——具体的影响,我不便明说。我逐渐意识到,再次遇见他的时候,再也很难与他进行坦率的交流了。我想,他可能是对很多事情抱有一定的成见吧。要是谈到某件事情,他会说自己不喜欢八卦;若是某人的名字被提及,他会说此人是他的朋友,所以不想进行评论;若是某个想法被提出来,他会说,显然这个想法在他眼中是神圣的,不容他对此进行任何讨论。他这样说的时候并没有显得语气唐突,而是相当的谦和。因此,我们的交流完全失去了以往的坦诚。但对我来说,谈话的乐趣却完全在于此。可能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会慢慢逝去的吧。我觉得,我们对彼此的尊敬没有任何改变,我毫无保留地信任他。若是需要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向他提供帮助,一定会尽力地给予满足。我想,遇到相同的情形,他也会这样做的。  但是,谈话、讨论与发言的自由随和的感觉早已不见踪影,因为害怕触碰到他的情感与敏感的神经。  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说明自己仍保持着一颗开明的心境。我甚至愿意准备相信,在此事上,他是处于正确的一方,而我则是错误的。我并不质疑任何人有那样做的权利,所以,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我们该在哪个层面上将事物神圣化,而是在于我们在何种程度上有权利要求别人对此保持沉默,让别人同样觉得这是神圣的。问题关键在于,人们是否在这个过程有所得失,抑或牢牢地抱住自己的一个观点,始终无法去认同别人,或因任何反对的声音而倍感痛苦。  当然,这纯粹是如何对事物进行界定的问题。谁也不敢说自己所抱有的信念、感想或是观点都是十分神圣的,不允许他人对此有所质疑或是进行讨论。我所疑惑的是,将自身所持的观点看得那么神圣,然后要求其他人都不准对此反驳或质疑,这种做法是否明智呢?这个世上,很多事情都只是我们主观上的一己之见罢了。世上一些最为美好的东西,诸如宗教、美感与情感都属于这一类性质的。一些人可能对某些观点抱着深沉且不可动摇的信念,可能真心希望别人能分享他们心中的这些信念。但是,毕竟这些信念只是个人从人生阅历演绎出来的想法而已,他人可能会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观感。在我看来,倘若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绝对正确的,那么进步就无从谈起了。讨论某个观点的时候,我更倾向于给任何反对声音一种支持,想听到任何合理的反对意见。这种反对的意见可能让我信服,改变我之前观念,但我绝不赞同交流中任何的支配与操纵。我想,无论在任何话题上,在人生早年就将自身所有的观点打包封存起来,不愿再作任何改变与增添,这算不上是一件让人欢喜的事情。真正的坚持,并非去固守一个观点,而是在看到道理摆在眼前,随时准备去作出改变。  过去,那位朋友跟我说的很多话都是极为真实且富有意义的。我能明白他的观点,也知道他那样说是有道理的。但是,倘若人们不愿意作出妥协,是很难真正获得全面的视野。我记得曾与一位朋友发生过争论,当时彼此的立场都很坚定。我对他说:“我并不赞同你的观点。要是你能深入解释的话,也许,我会另有一番看法。”“不,”他说。“我无法去加以解释。在我看来,这些观点都是无可置疑的。它们是如此之神圣,我甚至都不想向那些没有与我分享这一信念的人诉说。在这个话题上发表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是一种亵渎的行为。”  在我看来,他这样说就故意将谈话中的坦诚都抹杀了。他似乎深信,人与人之间是无法进行经验的交流。我们必须要承认一点,人生尚有许多深沉宏大的莫测与神秘有待挖掘。每个人的阅历都是有限的。要想获得真正的内涵,唯一的希望就是不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世间万物,而要看到别人到底是如何做出他们衡量的标准。让我获益匪浅的人,基本都是那些心智清明,愿意倾听别人的观点,坦诚地说出心中所想的人。急躁、鄙视甚至嘲讽都是阻碍彼此进行友好谈话的障碍。对交流真正有所帮助的,是双方真挚的怜悯之心,认可对方有不同意自己观点的权利。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喔,要是某人对一个信念的感受十分强烈,那么他就应该语气强硬地表达出来,这是赢得道德制高点的做法。”我对此不敢苟同。也许,一颗软弱的心在某时沿着坚强意志的道路前行,能够有所获益。但是人生与进步的真谛在于,我们可能在某个时刻获得属于自身真正的观点,而不是全盘地接受别人的观点。  所以,我觉得,要是某人发现自己对反对的声音越来越不耐烦,每当遇到的时候就想将持不同意见者斥之为愚蠢或不敬,觉得自己越来越容易感到震惊,那么,他不应该觉得这是一种坚守原则的信号,相反,这可能是他失去与人友爱与基督教徒怜悯之心的前兆。教条主义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让彼此慢慢疏远,让人退守到个人的思想堡垒之中。这样做给人带来极大的灾难,眼前所得的一时利益并不能失去的东西相提并论。  但是,有人又会说,努力让自己拥有更为宽广的怜悯之心,难道不会弱化果敢与决心吗?答案是:绝对不会!无论何时,表现出骑士般的风度,这才是个人力量最为优雅的体现。对自身力量毫无感觉的时候,就是其力量最为强大的时刻。一旦我们意识到到可以让别人顺从自己的意愿,让他们闭口缄默,让他人服服帖帖,此时,我们正深陷可怕的诱惑之中。这个诱惑的微妙之处,在于让我们意识到自身纯洁、高尚的动机。我们可能会采取果断坚决的行动去抵制这种诱惑。若是我们强迫别人服从,最好还是要给出自己的理由。有时,若不得不要求别人去顺从自己,最好也要认识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别人发自内心的服从,而不是嘴上的唯唯诺诺。  还有,要是这种“自我禁闭”的思想盛行,这将给彼此间真挚的关系带来莫大的伤害!在此,我并不是指那些“熟人”——与他们相处的时候,我们必然要有所谨慎。但即便对“熟人”而言,这种思想带来的伤害也是无法估量的。我想,彼此间越来越亲密的时候,就该敞开心扉,坦诚相待,这有益于所有人。遇到一位可以让自己抛开所有姿态与做作的朋友,不理会这些成人社会礼节,无话不谈,把酒言欢,言及心中所想,谈及心中所忧,这是怎样的一种快慰呵!让人毫无拘束、放开心胸的人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将他人最好的一面激发出来。谁也不愿意生活在一个虚伪的世界里。我们展现的谨慎与羞怯,只是远古那个充满战争与敌意时代的残存而已。那时的人们出于原始的恐惧感,不敢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对年轻人来说,某种程度的缄默是必需的。因为年轻人有时要比老年人更容易“口不留情”,喜欢挖苦别人,举止还不够成熟。当人的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最好试着慢慢地褪去伪装的羞怯与自私的谨慎,卸下对别人的提防,活得就会更加开心舒畅。  某个晚上,我与一位名人坐在一起。他很有礼貌,显得很友善,但却不愿意说些真诚的话语。也许,他觉得我将话题转移到个人信仰或是观念问题的做法,是十分鲁莽且唐突的。但这些都只是自己的猜想!他从不谈及个人的喜好,也不说一些坦率的话。所以,我感觉自己就像坐在一尊精美的雕像旁,雕像是由坚实的大理石做成的。晚餐后,我遇到另一位名人。好运最终还是降临到我头上。我与他就如何平衡社交与独处这一问题进行了有趣的交谈。期间,我们言谈甚欢。他说了很多让我耳目一新、极富魅力的话,让我获益匪浅,这些都是我希望去铭记的。他并没有让我感觉自己人微言轻,或是他与我交谈似乎是给我荣耀的印象。他只是让我觉得很和蔼,能够用极富魅力的语言坦诚地分享自己的信念与经历。我觉得他与我同道中人,彼此都走在朝圣的旅途之上。他也深知,这是一段极为有趣、奇妙、充满欢乐与神秘的旅程,希望以惊奇的阅历、无尽的希望以及强烈的欲望来掩埋路途的冗长乏味。遇人则满怀欢欣,坦率,不留猜忌,也不急于张扬自己的个性,这才是获得真正影响力的秘密所在。  ……


编辑推荐

  1)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第28任院长经典作品。  2)全球销量过亿册,有19种英文版本。  3)影响欧美大学人的不朽传世作品。  4)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院长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教授唯一一部论述内心自省的经典作品。  5)美国AMAZON和BARNS&NOBLES两大网络书店原版销售数据:精平装版本、大字本及KINDLE和NOOK电子书销售合计超过5740万册。海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追随本心 PDF格式下载



   人的内心世界原本是很纯净的,就像婴儿出生时那样明澈如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受到外部条件影响越来越纷繁,于是,我们原本清澈如水的内心开始变得急躁不安,甚至迷失方向。于是,最纯正的那颗心被虚妄的那个自我所蒙蔽。如何才能找到那可纯净的心灵,成为现在都市高压力下需要面对的问题。   无疑,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Arthur Chri****her Benson)的这部《追随本心》,我以为就是针对上述问题的解救良药。   《追随本心》是英国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院长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也是他对人生进行思考和内心自省的经典作品,在西方被誉为剑桥大学留给人间的精神瑰宝。本森教授本人就是个冷人生观的作家和学者,治学严谨,学术建树颇多。我想,这就是概述最好的品质保证。   此次由经济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的《追随本性》不管是在封面设计和内文编排,都是让人满意的。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爱不释手,为形式和内容深深吸引了——   正如我曾在自己的一本书里写道,“就像一潭春水,原本是多么的清澈,可是,当一个顽皮的孩童扔下一块石头后,平静的水面有了波纹,甚至会因为石头的作用而变得瞬间浑浊。是的,的确如此。我们人也是一样,总是因为突如其来的‘那块石头’,让自己原本清澈的心底变得浑浊起来”。是的,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不为“那块石头”所动,让烦恼静静的沉淀。我们是可以活得更清澈与自由,快乐与无忧。   追随本心,这本身就是一个追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在享受一个慢慢回归的奇妙旅程,因此,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以他独特的文字魅力,通过语言的载体深入到我么的内心深处,这样的感觉真的很有意思,很值得去体味。因为,书中的内容不但贴近生活实际,也有“物与事”的有机融合,这用在东方的学说中,其实也就是“道与术”的最优体验。   追求是不是无极限,我倒以为对内心平静而言是有极限的,因为我们都是灵性的动物,在灵性的成长。生命是短暂的,不过几十年,几十年的时间当然可以用无极限来形容,如果我们都能早一点回归到内心的纯净钟来,这就是一个非虚无缥缈的有意义的事情。   追随本心,心存纯净的追寻法则,究其一句话而言,就是我们灵性的回归,然后灵性的成长,最后幸福快乐的生活着,直到生命的终结。


《追随本心》和《仰望星空》是我一起购买的亚瑟·本森的作品,最早选择这本先读,非常好的哲思随笔。每篇文章短小精悍,道理阐述入木三分,不愧为剑桥大学的大学人。


前几天柴静采访剑桥大学的校长,从中更了解了剑桥大学为什么会与众不同,培养出那么多影响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各类大师,那么本森的这部作品更加深了我对剑桥大学人的了解和为什么英伦的这些著名大学屹立不倒的原因,他们都是抛开了很多世俗观念的大师,所以其作品更深刻地探讨了人性和观念的话题。


没想到这位英国大学人居然作品这么深刻,书中都是文化随笔。思想性强、独立学者的深刻洞悉世界和美好的经典,难得,真是谢谢这个独具慧眼的策划人,能将这么好的经典介绍进来,我会继续关注本森的其他作品的,希望早日看到他的其他作品。很喜欢他的叙事和哲思方式。我真心推荐给我的爱书的朋友们!


中国大学人今天的差距,我个人感觉不是时间,而是精神。作为剑桥大学一个学院的院长、教授能有这样的深刻的内息作品,真是难得和大学精神的体现。非常值得一读,我已经推荐给刚上大学的表弟。


读了亚瑟·本森的这部书,领略了大学人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有机会要去实地感受一下。好作品。


这本亚瑟·本森的书最大让我受益的是让能让我静下来重新审视一下忙碌的自己,多些思考,回到生活的本来该有的境界,真正能像本森教授说的那样,向喜鹊致敬。有了这份心,人才是回到了生活的正确轨迹上。很棒的书,期待读到他其他的作品。


“我活的越久,就越觉得每一天都充满着人性交往的无限复杂与美感,感觉到一些很庞大却又高尚的问题正被逐渐地分解,在漫长的延宕中获得自然的解决。文明就具有这种巨大的能量,让人类远离孤立与敌对的状态,感觉到自己不能远离别人,只是自私地循着自己的路线来走;相反,我们是互相依赖的,彼此都应该给予鼓励与帮助。我们最不起眼的动作或是一闪而过的思想都肯定会影响别人;善与恶都会播下种子,生根发芽,直到我们在耐心与爱意中渐臻完美。当我更加深入了解人性之后,惊讶地发现,人其实通常都意识到一些高尚与美好的理想,虽然是以很微茫与不确定的方式表现出来,但他们却似乎因为在生活中无法实现这些理想而感到悲哀,忧郁地意识到,自己没有在生活中做到最好,发挥自身最大的力量。所有那些充满活力、不断奋斗、满怀希望及有感而悲的人们——而不止是地球上的一切生物,而是超脱于永恒的帷幕——增强了我对人类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的信心。我真心相信,这是一个充满欢乐的未来,因为欢乐是精神中最原始的天性,是不可能屈服于悲伤与痛苦的。”这段是我刚刚拿到书时候,阅读的极为精彩的段落,当然,刚开始读,这样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字比比皆是,情不至尽地被作者的深刻所吸引,希望本森引领我追随本心,让我安静下来。好书一部。


这个作者从来没听说过,但是他真是一位大师,从其作品中更了解了除了我们知道的大师之外,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大师我们不曾晓得。本森的作品思想深刻、高贵的气质发自内心、对文学作品的批判绝对没有阿谀奉承的前提。重要是让我们当下烦躁的心有了片刻的宁静和歇息。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给力推荐。


人难能做到追随本心,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做到发自内心。本森的这本作品真正让我了解了生活还得要悠然自得,精神层面的追寻和满足才是达到宁静的境界,好书,值得细读。


本森的书文笔辛辣,反思精神深刻。让人思考和受益,都是难得的好书,最近也在读他的《仰望星空》,是一部他的新书。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了解剑桥大学人的作品。读了才知道为什么英伦出了那么多的影响世界级的人物——因为他们的大学才是真大学,剑桥、牛津等崇尚的是一种人文和探索精神。这也就是尊重个体对宇宙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多元探索。非常值得一读的作品。


本森的书我读过这是第二本,前面一本是《仰望星空》,已经让我感觉到了经典和人文精神,买来这本,也是喜欢的作品。每篇文字不多,但非常精辟入里。


本森的书我是头一次阅读,开始有点难度,慢慢静下心来读,方渐渐领略到了精髓,这是一部反思的作品,更是一部思想性深厚的文学随笔,阅读中,能渐渐体会到作者的深厚功力和对社会及人的思考,和终极的人文精神。好书。


本森的这部和最近的《仰望星空》都堪称经典。少有的给当下的我们喧闹的生活填些镇静剂的作用。非常值得细读的作品。


如果说东方文化是启发人的智慧,少一些激辩和反思。那么西方文化更多是揭示的人的本性和更深入的人性的探索,而本森的这本正是直击心灵的作品,非常值得阅读。


本森作品,喜欢。争取做到追随本心。


这是我大学期间读过最好的一部文化随笔,也更坚定我走出去看看的信念,希望真的有一天我能去剑桥大学感受到那股英伦气质。其中的一篇论述让我受益匪浅:“庸俗的本质,不在于自身真正的成功,而在于别人眼中的成功,不在于自己真正要比别人优秀多少,而在于看上去要比别人优秀,并非要获得真正的伟大,而想着让别人羡慕嫉妒自己那名不副实的伟大光环。但我们也可以说,那些更专注于工作本身,而不是虚名的人,可以排除在庸俗之外;而那些只希望工作能给自己带来名声的人,几乎都难逃庸俗之列。”推荐给大家。


这是一部很符合当下的书,虽然是经典,但是拿来读读,非常受益,一位剑桥的教授能这样带领我们认识世界,真是有幸。非常棒。


本森的2本中文版书我都定了,而且细致读过,确实经典。


冲着剑桥买的


这几年我逐渐更多地选择了国外的译者,虽说有的翻译一般,但是,毕竟作者是负责的。但非常有幸看到了这本,作品确实很棒,作品本身内容和本土的翻译水平一流,我读完后,转给了要报考英国大学的儿子,真是来得及时。推荐给到海外读书的大学生。


这本书买的很值,包装到内容都是一级棒,网络上看了一些介绍,拿到书,先简单翻翻就感受到时一部很棒的随笔,而且每篇文中间都透着作者的睿智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想,难得的让人心静的一部好作品。


这是一部经典,必读作品。


一部让人心静的作品。


如果作者在100年前写的书,我们今天读来还会频频点头,那么此书就可称为经典了,此书即是!有思想深度的书!


一部不得错过的经典。


听人推荐,买来拜读


从这本书中,我真正知道强国的背后是大师的思想。


此书教人受益匪浅,很受教育。


在这浮躁的时代,我那彷徨的心得到了那静的港口!


读着有点想睡觉


文中字字珠玑。需要静下心慢慢品读,在这样一个快餐时代,我们更需要一颗静心。


才购入,还没有来得及看


一本看了让你得到舒缓的书。


不错的一本书,受益匪浅!纸质也不错


刚收到,应该还可以吧


非常文艺的一本书,值得收藏


本森的作品冷静、观点鲜明,学者的深度和宽度。他的《自由之旅》和《仰望星空》同样秉承这种手法。


有的观点很独特,但有的也只是泛泛而谈,但对人还是很有启发的。值得一读。


  1879年,年轻的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与时任剑桥大学教授的威斯科特共同乘火车出行,后者精神矍铄,喜悦之情一路难掩,他紧盯着车窗外迅速飞过的风景,频繁脱帽致意。本森不解,询问教授为何有此举动,威斯科特向他解释道,我是在向那些喜鹊致敬。
  为什么要向喜鹊致敬?如何去欣赏一朵云?身处时代浊流中的我们怎样才能保持孑然独立的姿态?一个迷案。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徒手解决,用思维或者身体,这是我们度量世界的终极方式。
  后来,本森选择用文字抒写对世界的理解。他的父亲是19世纪末坎特伯雷大主教爱德华-怀特-本森,其叔叔是著名哲学家亨利-西奇威克。因此,本森家族富有文化和著述的传统,也很自然地遗传到他身上。在1915~1925年间,本森担任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院长。他的诗歌和散文皆颇有成绩,其笔锋矫健,语言隽永清冽。
  本森文章的最大特点是将智识与哲思贯穿始终,柔美之中饱含不可撼动之真诚情怀。《追随本心》即是他择取一生写过的精华文章编辑成书,内容涉猎浩繁,家庭、政治、教育、宗教、心灵、诗歌、爱与宽恕……几乎无所不包,本森的写作风格承接英式贵族文体,理据清晰,刻画生动,常有娓娓道来之感,他似乎有化繁为简之功力,任何激烈的情感或者宏大的叙事主题都能被他一一拆解,再随手拾起,变成生活里闪动着的灵光碎片;即便处于废墟之中,仍可熠熠生辉,此正是所谓经典之魅力,能让我们于聒噪之间获取片刻宁静。
  本森的另一位晚辈,法国哲学家雅克·朗西埃曾说过:“我们有了时间和自然的许多馈赠,但我们还没有时代需要的那个人,没有新的信仰,没有人及时出现,来调和现在的一切……但过去的人们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起了特洛伊城、德尔斐神庙这些奇迹。”
  奇迹也需亲力亲为,也需凭借双手来完成,本森正是这个观念的信奉者。他在废墟里思考真实的力量,自济慈的诗作里汲取情感慰藉心灵,从家中逝去的老保姆的一生里品尝人生果实。这位绅士看似信步于人世间,仿佛一脚即能踏入梦境之中,实则他是将无尽漫长的人生浓缩于点滴之处,这些片段鲜活而浓烈,本森却以恬静怡然的笔法将其轻轻描述,但力道与能量不减半分,恰好可以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用以辅佐飘渺的、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未来。
  回到文章开头的题目上,读罢《追随本心》一书,按照本森的意图与方法,前两个问题我们也许可以这样狡猾地回答:我们向喜鹊致敬,是因为它用嘴巴衔起树枝,亲自构筑了自由世界的巢穴;对于一朵云来说,它最美丽的地方,是永远处于变化之中。而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也许能从书里寻到只言片语,却不能作为终极答案。就像本森所言,以驱赶的方式或许可以越过障碍,但要培养真正的品格,唯有引导才能做到。


希望通过本书能够了解西方大学哲学,也许会枯燥,但要坚持


名校院长,内容贴合大家比较观注的话题,开阔思路,启发心智。


难以读懂却又冥冥中影响你的生活


看完再来续写


有点看不懂,但还是不错


等着看看


我听到了来自遥远时间和空间的心灵的呼唤。


还没来得及看,值得期待。


希望通过这本小书,提升自身修养。


书还没开始看了,不过感觉很不错,价格很划算


语言是传统大英帝国的味道,华丽而深奥。又加入了作者的随性,不适合放松性阅读。需要动脑子才能读懂。


质量很好,支持来当当网多多买书


因人而异吧,我不是太喜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