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2012-7
经济科学出版社
殷宁宇,魏颖 著
162
200000
《国际分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把国际分工分为两类。一类是发展水平不相同的国家间的分工,这一类分工又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最终产品间的分工和它们之间产品内的分工。第二类是发展水平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本书对这两种分工分别构建了一般均衡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终产品分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取决于其所交易的商品中所包括的制造价值含量与服务价值含量的比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品内分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环境,发展水平相同的国家间的分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取决于其人口的规模。
殷宁宇,1973年生于河南汤阴。200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王珺教授。现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领域。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书的思路与框架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国际分工的发展及国际分工影响产业结构的三个案例
2.1 国际分工的发展
2.2 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
2.3 中国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的产业结构
2.4 印度第三产业比重偏高的产业结构
第3章 关于产品内分工的文献综述
3.1 有关产品内分工的模型
3.2 生产片段的集聚
3.3 关于一体化或外包的组织形式选择
第4章 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间的分工对其产业结构的影响
4.1 模型设定
4.2 自给自足条件下的产业结构
4.3 最终产品自由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4.4 产品内分工对母国和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发展水平相同的国家间的分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5.1 模型的设定
5.2 自给自足条件下两国的产业结构
5.3 最终商品自由贸易条件下两国的产业结构
第6章 国际分工对不同国家产业结构影响的差异性及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变路径的思考
6.1 国际分工对不同国家产业结构影响的差异性
6.2 对产业结构演变机制理论的评述
6.3 对纠正我国产业结构偏差路径的思考
参考文献
版权页: 插图: 一方面,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链条的一些知识、技术密集的环节,如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产品定义、产品设计、技术服务、品牌等本身就属于服务业领域;另一方面,集聚在我国的加工、组装环节所需的原料采购、渠道、金融、专业服务等也大多由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包方安排境外的服务机构来完成。这就是说,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商品链各环节的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和地区占据了高端制造环节和大部分的服务环节,而我国则占据了低端的制造和加工、组装环节及小部分的服务环节。 综上所述,和英、美、日等发达国家早期的经济发展经历不同,在当今的我国,各种产品不是从设计到生产到分销这样一个完整的链条在国内的生产,而是各种产品生产链条的加工、组装环节主要在我国沿海地区的集聚,所谓“产业升级”只不过是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转向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组装环节,所谓“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是建立在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增长基础之上的。 这造成了我国产业结构动态演变的机制与这些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区别。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动力是人们的需求结构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变化以及各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则在产品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在全球分散化,我国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制造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组装环节的条件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本国需求结构随收入水平提高的升级。由于我国的制造业在外商直接投资的推动下加入了商品生产的全球价值链,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产前的设计以及产后的分销这些主要属于服务业领域的产业支持主要由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来提供。
《国际分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由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国际分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尝试从国际分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并且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揭示一些经济体特殊的产业结构现象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