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常用中草药汇编

邱文清 编 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作者:

邱文清 编  

页数:

全三册  

内容概要

《常用中草药汇编:原植物彩色图鉴(套装共3册)》最大的特色就是精装、实用、查阅方便。左文右图的版式设计和简洁明快的知识结构,助您轻松掌握各类生活中常用的中草药。《常用中草药汇编:原植物彩色图鉴(套装共3册)》的选材范围很广,力求做到最大限度的完备性;同时也注意了选材的精练。

书籍目录

上卷
一 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木贼麻黄(麻黄)
中麻黄(麻黄)
草麻黄麻黄,麻黄根
望春玉兰(辛夷)
玉兰(辛夷)
荷花玉兰
武当玉兰(辛夷)
紫玉兰(辛夷)
肉桂(桂皮,桂枝)
北细辛(细辛)
细辛
云实(云实皮)
野鸦椿
臭节草
山小橘
杭白芷(白芷)
白芷
柴胡
小柴胡
狭叶柴胡(柴胡)
芫荽(芫荽子)
辽藁本(藁本)
宽叶羌活(羌活)
羌活
水芹
华中前胡(前胡)
防风
三花莸
广防风
香静
石香薷(香薷)
紫苏(紫苏叶)
荆芥
瞢(蓍草)
石胡荽(鹅不食草)
羊耳菊
苍耳(苍耳子)
芸香草(香茅草)
青萍(浮萍)
紫萍(浮萍)
姜(千姜,生姜)
天蓝韭
葱(葱白)
太白韭
发散风热药
笔管草
木贼
类叶升麻(绿豆升麻
兴安升麻(升麻)
升麻
大三叶升麻(升麻)
单穗升麻
南天竹
小藜
土牛膝(倒扣革)
山芝麻
磨盘革
柽梆
大豆(大豆黄卷)
野葛(葛根)
甘葛藤(葛根)
柠檬桉(桉叶油)
蓝桉(桉叶油)
桉树(桉叶油)
秤星树(岗梅根)
腊梅

荆条(牡荆叶)
牡荆(牡荆叶)
蔓荆(蔓荆子)
单叶蔓荆(蔓荆子)
风轮菜(断血流)
薄荷
留兰香
牛蒡(牛蒡子)
菊(菊花)
一枝黄花
蟛蜞菊
二 清热药
三 泻下药
四 祛风湿药
五 化湿药
六 利水渗湿药
七 温里药
八 理气药
九 消食药
十 驱虫药
十一 止血药
十二 活血化瘀药
十三 化痰止咳平喘药
十四 安神药
十五 平肝息风药
十六 开窍药
十七 补虚药
十八 收涩药
十九 涌吐药
二十 攻毒杀虫止痒药
二十一 拔毒化腐生肌药
中卷
下卷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基源 为木贼科植物笔管草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 多年生草本。茎条圆柱状,中空,粗糙有纵沟,棱上具疣状突起1行。叶退化,下部连合成鞘,鞘筒紧帖于茎,鞘片横切面扁平状,鞘齿褐色,顶部尾尖,脱落后留下平截或钝形的基部,因而使鞘筒顶端近全缘。孢子囊穗长约2.5cm,顶端短尖或有小尖头。 生境分布 生于河边或溪沟边沙地上。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 采收加工 秋季采集全草,拣除杂质,晒干。 性状鉴别 性状呈长管状,不分枝,长40~60cm,直径0.2~0.7cm。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18~30条纵棱,棱上有多数细小光亮的疣状突起;节明显,节间长2.5~9cm,节上着生筒状鳞叶,叶鞘基部和鞘齿黑棕色,中部淡棕黄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周边有多数圆形的小空腔。气微,味甘淡、微涩,嚼之有沙粒感。 性味功能 味苦、微甘,性平。有清肝明目、祛湿疏风、止血利尿、退翳的功能。 炮制 除去枯茎及残根,喷淋清水,稍润,切段,干燥。 主治用法 用于感冒、黄疸型肝炎、小儿疳积、结膜炎、目翳、肾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尿血、便血、血崩、痢疾、疮疡疥癣及铅中毒。用量3~6g。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全草含烟碱、山柰酚—3—槐糖苷、谷甾醇、豆甾醇等。地上部分含挥发油,其中有机酸为琥珀酸、延胡索酸、阿魏酸等。 2.药理作用 本品有消炎、止血、利尿以及镇静、抗惊厥作用。其醇提液能增加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对家兔离体血管有明显扩张作用。


编辑推荐

《常用中草药汇编:原植物彩色图鉴(套装共3册)》由邱文清主编,《常用中草药汇编:原植物彩色图鉴(套装共3册)》收载中草药达数千种,每种附有原植物以图文对照。《常用中草药汇编:原植物彩色图鉴(套装共3册)》之内容涉及甚广,为临床医师研究本草学、药用植物学、药材学、生药学、植物化学、药理学、植物学及农林学、不可多得的一套好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常用中草药汇编 PDF格式下载



比较详细全面地介绍了中草药,是手头的工具书。


内容、编排、纸张,印刷都不错,可惜啊,第一味麻黄的图就配错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