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

[英]E.F.舒马赫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

[英]E.F.舒马赫  

页数:

184  

译者:

江唐  

Tag标签:

无  

前言

史蒂芬·柯维 推荐人生是一种选择在早期的职业生涯中,我读了两本书,它们对我的影响极其深远。这两本书分别是维克多·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和E.F.舒马赫的这本《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它们让我懂得了个人责任和选择的概念,并提供了实用的框架和工具,使我得以帮助学生以及后来成千上万起点不同的读者在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变得更有效率,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从舒马赫的这部作品中,学到了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使生命更有意义。舒马赫在书中描述了四种生活状态。最高的水平体现在驾驭自我意识的能力上,也就是说,能意识到自己已经意识到的事物。这一能力是人类特有的禀赋。人类并不是自己所有经历的简单相加;人类可以对这些经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反思,并基于这些意识做出选择。这一思想不仅对我的教学、写作和个人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影响了我养育孩子的方式。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为自己找借口终究难逃惩罚,把责任归咎于他人也是不对的。如果他们说:“这不是我干的,而是他。”我就会问:“你为什么要选择对此事做这样的回答?”在我的家里,每个人都明白,我们总有选择的权利,谁都不会成为受害者,从来都不会。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境遇归咎于他人。有时孩子会问:“那么,我该怎么办呢?”我的回答始终都是:“使用你的聪明才智和主动性。”凭借它们两者,最终肯定能解决问题。久而久之,我们家就流传了一个经典笑话:爸爸认为聪明才智和主动性是所有问题的答案。我承认我是这样认为的,我觉得人的内在才智和创造力是对生活中挑战的最好回答。读《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时,我正在杨百翰大学任教。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甚至把它当作我主讲的《组织行为和管理》这门课的必读书。我通过和学生们签订合约的方式告诉他们个人的责任,学生们应该在合约中略述自己希望通过这门课取得怎样的成绩,最重要的是,他们将做出什么贡献。然后,由他们决定各自将采用的责任制度,因此他们不仅对自己,而且对与他们共同生活和工作的人也负有责任。让学生们背负学习的责任真正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在自控能力上不断跃上新台阶,这不仅体现为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表现为参与更多的锻炼、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有意识地生活等方面。我曾经有个学生,多年来一直都是靠自己的威望、英俊的外表和运动能力勉强有点人缘。有一天,他走进我的办公室,询问他的课业成绩。我说:“不要来问我。去问你自己的意识,和你交好的那些人怎样?他们怎么评价你的?”“噢,你知道……”然后他把所有导致他表现糟糕的理由列数了一遍。我对他说:“瞧瞧你都在做什么吧。你在说明你是所处环境的受害者。你的做法跟我们原先的承诺背道而驰。这是你应得的分数。”后来这个学生告诉我:“你无法想象这件事对我生活的影响,我感觉到有人在监督我,使我不能放弃生活的责任。”如今,我所讲授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得益于《追寻生命的意义》和《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的启发。这两本书过去在我心里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并在父母赋予我的包容的沃土中茁壮成长。我对他们不胜感激,感谢弗兰克尔和舒马赫,是他们使我可以和大众共同分享这“丰收”的喜悦。

内容概要

  帕斯卡尔说:“人希望幸福,只为幸福活着,不可能希冀不幸。”圣奥古斯丁说:“除了期待幸福,人没有理由推究哲理。”但幸福究竟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在《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这本书里,E.F.舒马赫用哲学性和宗教性的思考,就“我们该如何生活才能获得最高的幸福”来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原来决定我们一生幸福与否的关键在于你看自己、看他人、看他人眼中的“我”和看这个世界的层次是不是“契合”的,换句话说,你的心智模式怎样,你的人生就是怎样。  人的幸福就是往高处走,发展自己最高的能力,获得与更高等或至高无上的事物有关的知识,如何可能的话,从中“看到上帝”。如果他往低处走,只发展自己与动物都具备的低等能力,那他就会大为不幸,乃至绝望。  在低等、固定、僵硬的心智模式里,人会变得无力、悲惨、比完整的人逊色。而在一个更高层次、广阔、丰饶的认知世界里,你会发现自己就是整个宇宙,你的内心会越变越强大,而且是真正有根有基的强大,不是自负。  心智模式就是这样决定你的世界。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舒马赫(Schumacher, E.F.) 译者:江唐 E.F.舒马赫(1911—1977),英国知名的经济学者和企业家,曾与凯恩斯和J.K.加尔布雷思共事,被称为“可持续发展的先知“。他出任过英国驻德管制委员会的经济顾问,在1950至1970年间担任英国国家煤炭局的局长,也是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技术概念的创始人,曾担任斯科特•巴德公司的总裁。 虽然1975年出版的畅销书《小的是美好的》更为人们所知,但《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被舒马赫认为是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在去世前5天,他在病床上亲手将此书稿交给她女儿,告诉她:“我的人生之旅皆源于此。” 1974年,舒马赫博士被册封为英国二等勋位爵士。他于1977年去世。

书籍目录

推荐 史蒂芬•柯维:人生是一种选择 第1章 在思维的地图上 没有标在地图上的教堂 无可置疑的真理就是全部真理吗 从尘世生活的沉思中获得最高幸福 第2章 世界的四大存在层次 第3章 心智模式的进程 从被动到主动的进程 从必然性到自由的进程 内在和谐统一的进程 广阔丰饶的内心宇宙 现代唯物主义科学观的荒谬图景 第4章 契合I:头脑和心智 运转你的心灵而不只是大脑 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第5章 契合II:“理解的科学”与“操纵的科学” 我们太聪明了而失掉了智慧 人的最高价值是什么呢 第6章 四种认知领域:第一种领域——认识你自己 我的内在世界正发生着什么 裸露的注意力 心的祈祷 第7章 四种认知领域:第二种领域——认识其他存在 只是沟通的问题吗 与至高者契合 第8章 四种认知领域:第三种领域——认识他人眼中的我 第9章 四种认知领域:第四种领域——认识这个世界 国度、权柄和荣耀归于谁 进化论科学吗 宇宙的生命场 四种认知的统一性 第10章 更高层次的心智模式:解决人生两大问题 生活要比逻辑更复杂 艺术是感知真实的媒介 什么是“好的” 结语:现代世界还有救吗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章 没有标在地图上的教堂我在几年前1去列宁格勒时,有一次为了弄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查看了一幅地图,结果却没能理清头绪。我能看到几座宏伟的教堂,可在地图上,这些教堂却杳无踪迹。最后有位翻译过来帮我,他说:“我们不把教堂登在地图上。”为了反驳他的说法,我指出了地图上清楚标明的一座教堂。“这是一家博物馆,”他说,“这不是我们说的那种‘还在使用的教堂’。只有那些‘还在使用的教堂’,我们才不作标明。”当时我想:这种事已经不是头一回了,眼前明摆着的好些东西,在人家给我的地图上统统看不到。在中小学和大学里,在我拿到的有关生活和知识的地图上,我最在乎的许多事物,还有在我看来,对我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的许多事物,压根儿就找不到。我记得,我在满腹疑惑中度过了好多年,也没有哪位翻译过来帮我。直到我不再怀疑自己的看法是否理智,转而怀疑地图是否全面可靠,这份疑惑才有所减轻。我拿到手的那些地图向我表明,我的所有先辈都是些可悲的幻想家,他们把非理性的信仰和荒唐的迷信作为依据,指导自己的生活,这一状况直至近年才有所改观。甚至就连约翰·开普勒或艾萨克·牛顿这样杰出的科学家,显然也把他们的多数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研究并不存在的事物这样没有意义的事情上。纵观历史,来之不易的巨额财富被挥霍在想象出来的神祗的尊崇和荣耀上——不光是我的欧洲祖先这样做,全世界的所有人,世世代代都这样做。到处都有成千上万看似健康的男男女女,屈从于毫无意义的约束,比如自愿斋戒;用禁欲折磨自己;把时间浪费在朝圣、奇特的仪式、反复的祈祷之类的事情上;他们背过身去,不肯面对现实——甚至在这个文明时代,竟然还有人在这样做!——他们这样做没有任何理由,完全是出于愚昧和愚蠢;如今这些东西除了作为博物馆的陈迹,不应该再严肃看待了。我们是从什么样的错误历史中一路走来的啊!每个当代孩童都知道是幻想和虚构的东西,前人们却信以为真,这是怎样的一场历史啊!如今,我们的整个过去,除了最近的这个阶段,只适合放进博物馆陈列起来,人们可以到那儿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看看他们的先辈是多么的古怪无能。我们的祖先写下的东西,大体上也只适合存放在图书馆里,作为陈迹,供历史学家和其他专业人士研究、写书。过去的知识被视为有趣的,偶尔还是令人振奋的,但对解决当前的问题而言,它们没有什么研究价值。中小学和大学教给我的就是这些!还有其他一些类似的内容,不过不像我说得这样言简意赅、直接了当。在这件事上,百无禁忌地直言不讳,这样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对祖先们必须尊重;对于自己的落后,他们也无能为力;他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有时甚至碰巧接近了真理。他们对于宗教的投入,只是他们不够成熟的诸多表现之一,这在未成年人身上不足为奇。当然,甚至在今天,人们对宗教还是抱有一定兴趣,前人对宗教的兴趣更是可以理解的。人们仍然允许在适当的场合提到上帝或造物主,尽管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其实并没有什么上帝,当然也没有能够造物的神明,我们周围的事物之所以存在,是一系列无意识的进化演变的结果,是偶然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幸的是,我们的祖先不了解进化论,所以他们就编出了所有这些异想天开的神话。为真实生活设计的、真实知识的地图,上面除了据说是经得起检验、确乎存在的东西,别无他物。哲学地图的绘制者们的首要原则,似乎就是“如有可疑,就将它排除在外”,或者把它放进博物馆。但我觉得,什么样的事才是经得起检验的,这一问题十分微妙,并不容易回答。将这项原则反其道而行之,改成“如有可疑,就将它突出标明”,岂不更为明智?毕竟,在某种意义上,无可置疑的事情是死气沉沉的;它们对生者构不成什么挑战。认定任何事情是真实的,都要冒犯错误的风险。如果我把自己的头脑仅仅局限在我认为无可质疑的知识范畴里,那么我的确降低了犯错误的风险,但同时我也提高了这一风险——遗漏掉人生中最微妙、最重要、最有益的事物。继亚里士多德之后,圣托马斯·阿奎那教导说:“从最崇高的事物中可能获取的最微妙的知识,也比从低微的事物中获取的最确凿的知识更可取。”2这句话里,“微妙”知识是作为“确凿”知识的反面出现的,表明了它的不确定性。也许这一情况在所难免,惟其如此,崇高的事物才不会像低微的事物一样,容易被人们所了解,否则的话,一切事物也就都无可质疑了,全部知识只能局限于无可质疑的事物,这样的话,真可谓是巨大的损失。中小学和大学向我提供的思维地图,不仅像我在前文提到的列宁格勒地图一样,没有标明“还在使用的教堂”;它们也没有标明医学、农业、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巨大“非正统”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更遑论艺术和所谓的超自然或超常现象了,即便偶尔提及超常现象,也只把它们说成是心智不健全的表现。更何况,在这张“地图”上体现出来的所有最明显的教条,都认为艺术不过是自我表达或逃避现实的可能性而已。即使在大自然当中,除了偶然所致,也不会有什么艺术美感;就是说,哪怕最美丽的外表也可以充分归结为——我们是这样被告知的——生殖的效用,即它对自然选择的影响。其实,除了“博物馆”,整幅地图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都是用功利主义的色彩绘制的:凡是在地图上有所体现的,都可以理解为对人的舒适有益的,或者对无处不在的生存斗争有用的。不足为奇的是,我们对地图上给出的细节越是备感熟悉——越是注意到它给出的内容,习惯于它没有给出的内容——我们就会变得越发迷惑、不快和玩世不恭。但我们当中某些人,曾体验过与已故的莫里斯·尼克尔(MauriceNicoll)博士所作的叙述相似的经历:有一次,在礼拜天的一堂希腊文《新约》课上,经校长允许,我结结巴巴地斗胆提问,某个寓言究竟是什么意思。得到的回答十分令人费解,这让我头一次经历了恍然大悟的一刻——就是说,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所有人都一无所知……从那一刻起,我开始自己动脑思考,或者更确切地说,我知道我可以这样做……我清楚记得那间教室的模样,窗户开得高高的,好让我们看不到外面的光景,还有那些书桌,校长就座的那个讲台,他那学究气的瘦脸盘,他扯动嘴角和双手抽动的神经质习惯——还有突然之间,知道他一无所知这一内心的发现。所谓“一无所知”,指的是真正举足轻重的事情。这是我的内心第一次从外部生活的力量中解脱出来。从那时起,我确定无疑地知道——这意味着,我所依凭的总是个人内心的可靠洞察,这是唯一的、真正的知识源泉——我对人家传授给我的宗教知识所抱的厌恶,都是正确的。3唯物主义科学观绘制的地图,让所有至关重要的问题悬而未决。更有甚者,它们连可能获取答案的途径都不肯标明:它们不承认这些问题的有效性。半个世纪之前,在我的青年时代,这一状况令人绝望;如今更是雪上加霜,人们更为缜密地运用科学方式对待一切课题和学科,将古代智慧的最后一抹残余也摧毁殆尽——至少在西方是这样。有人以科学客观性的名义大声宣告:“价值和意义只不过是心理防卫机制和反应结构而已”4;人“只不过是由氧化系统提供能量的一套复杂的生化系统而已,这套氧化系统为一些计算机供应能量,而这些计算机含有用于保存编码信息的庞大存储设备”;5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甚至向我们保证:“对此我可以肯定地说,人的价值判断,受他们对幸福之欲求的绝对主宰,因此价值判断只是他们用各种论据,来为自己的幻觉提供支撑的一种尝试而已。”6这些以客观科学之名作出的论断,带给人们的压力,人们如何经受得住?除非像莫里斯·尼克尔那样,突然获得“这一内心的发现”——明白不论说出这些话的人有多么博学,他们对真正重要的事其实一无所知。人们要的是面包,给他们的却是石头。他们恳求指点,他们要怎么做才能“得救”,结果他们被告知,救赎的想法没有任何可以理解的内容,只是初期的神经官能症而已。他们渴求指引,作为有责任感的人应当如何生活,结果他们被告知,他们就是计算机那样的机器,没有自由意志,因此没有责任可言。“当前的危险,”在神智健全方面毋庸置疑的精神病医生维克托·E.弗兰克尔博士说,“其实问题并不在于科学家职能的普适性缺失,而在于他自诩可以包打天下……因此我们必须反对的,并不是科学家专业化,而是科学家泛专业化。”在多个世纪的神学霸权主义之后,近三个世纪里,我们处于更加咄咄逼人的“科学霸权主义”当中,其结果便是某种程度的迷惑和无所适从,这一现象在年轻人当中尤为突出,到了足以让我们的文明随时崩溃的地步。“今天真正的虚无主义,”弗兰克尔博士说,“就是简化论……当代虚无主义挥舞的不再是‘虚无’这个词;今天的虚无主义伪装成‘没有别的,只有某某’的面目出现。人的现象就此变成了次要现象。”7但这些仍然是我们的现实,是我们目前的一切。在这种生活中,我们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陌生的国度。奥尔特加·加塞特曾说:“生活仿佛是冲着我们径直发射过来的。”我们不能说:“等一下!我还没准备好呢。等我理清头绪再说。”在我们还没做好准备的时候,就要作出决定;在我们还没有看得清楚分明的时候,就要瞄准目标。这很奇怪,乍看起来,也很不合理。似乎人没有被充分地“编排好程序”。他们不但在出生后和很长一段时间里完全无助:甚至在他们充分成长之后,他们的行动也不像动物那样稳健。他们犹豫、怀疑、改变主意、东奔西跑,不确定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最重要的是,他们不确定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像“我应该做什么?”或者“我要做什么才能得救?”这样的问题之所以古怪,是因为它们与目的有关,而不是与手段有关。没有什么专业化的回答是恰当的,比如“告诉我你想要什么,我就告诉你如何得到它。”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也许我只想要幸福。但回答是:“告诉我你需要什么才能幸福,然后我就建议你怎么做。”——这个答案还是不合适,因为我不知道我需要什么才能幸福。也许有人说:“要想幸福,你需要智慧”——但什么是智慧?“要想幸福,你需要能让你获得自由的真理”——但什么是能让我们获得自由的真理?谁告诉我在哪儿能找到它?谁能带我去找它,或者起码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在这本书里,我们将尝试着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有时,这一做法被称作是哲学思考,而哲学一向被定义为爱智慧和寻求智慧。苏格拉底曾说:“惊奇是哲人常有的感受,哲学始于惊奇。”他还说:“没有哪个神灵是哲学家,或者会去寻求智慧,因为他已经有智慧了。愚昧无知之徒也不寻求智慧;由于愚昧无知这一弊病的缘故,尽管他既不善良也不聪明,但他仍然安于现状。”8把世界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的方法之一,就是借助地图,也就是某种示意图或略图,它能标明各种事物的位置,当然,这样的话,地图就得跟世界一样广阔才行,所以,地图上标明的事物只是最突出的,对指明方位最为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醒目的地标,你不可能注意不到它们,倘若你真的错过了它们,你就会茫然失措。任何调查研究最为重要的,就是开端部分。人们常常指出,一旦开端出了岔子或者流于肤浅,在后续研究阶段里即便采取最严密的方法,也于事无补。9绘制地图是一门依赖经验的技艺,它运用的是高度的抽象,但绝非自暴自弃地脱离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绘制地图的座右铭是“接纳一切,什么也不舍弃。”如果某种东西是存在的,如果人们注意到了它,对它抱有兴趣,那它就必须在地图上,在适当位置予以标明。绘制地图并不是哲学的全部,正如地图或旅行指南不是地理学的全部一样。它只是一个开端——如今人们提问“所有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或“我该拿我的人生怎么办?”时,欠缺的就是这样一个开端。我的地图或旅行指南构筑的基础,是对四大真理的认识——可以说,它们就是地标——它们十分突出,无所不在,不论你身在何方,都能看到它们;倘若你对它们有充分的了解,就始终都能凭借它们找准自己的位置,倘若你认不出它们,就会迷失方向。可以说,这本旅行指南讲的是“人生在世”的事儿。这句简简单单的话表明,我们要研究:1.“世界”;2.“人”——他用来应对“世界”的装备;3.他认识世界的方式;4.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意味着什么。有关世界的真理就是,世界的结构是分层次的,至少可以划分为四种存在的层次。有关人用来应对世界的装备的真理,就是“契合”(adaequatio)原则。有关人认识世界的真理,与心智的“四种认知领域”有关。有关人生,有关人生在世的真理,与两种问题——“汇聚”和“发散”——的差异有关。让我把话尽可能地说清楚:地图或旅行指南并不能“解决”问题和“解释”奥秘;它只能帮人识别它们。因此,正如佛祖的遗言中所说的那样,每个人的任务就是“尽力而为,寻得救度。”要实现这一目的,西藏的精神导师们给出了这样的训示:一门能够包容全部知识的哲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能让人对一切事物聚精会神的冥想法门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够运用每一种活动(身体、言语和心灵)辅助自己行路的生活艺术是必不可少的。10无可置疑的真理就是全部真理吗近代欧洲哲学家很少是忠实的地图制作者。比如笛卡尔(1596-1650),现代哲学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他,他用一种极不寻常的方式来完成他为自己设定的任务。“那些寻找通向真理的捷径的人,”他说,“不应该为任何无法与数学和几何学的论证相媲美的对象劳神。”11只有这样的对象才可以占用我们的注意力,“以得出与我们的智力相匹配的、确定无疑的知识。”笛卡尔,现代唯理论之父,坚持称“若是未经我们的理性证实,我们就永远都不该信服”,他特别强调说,他说的是“我们的理性,不是我们的想象或感觉”。13理性的方法是“一步步削减复杂、模糊的命题,使之简化,随后从对这些绝对简单的命题的直觉化理解开始,然后用类似的步骤,努力认识其他命题。”14构想出这一方案的,是一个既深刻又狭隘得可怕的心灵,其狭隘性在这项规则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如果在有待研究的事物中,我们臻至了这样一种境地——我们的理解力无法实现直觉的认识:那我们就必须就此打住。我们必须停止研究后续内容,免得多费力气。15笛卡尔之所以将其兴趣局限在精确、确定无疑的知识和观念内部,是因为他的首要兴趣在于,我们应当成为“自然的主宰和拥有者。”倘若不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予以量化,就没有什么会是精确的。正如雅克·马里丹所说:对笛卡尔来说,对物质世界的数学认识,其实并非对现象的某种阐释……某种不能讲清事物基本原理的阐释。对他来说,这种数学认识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他用几何延伸(geometricextension)和局部运动(localmovement)对这些作过详尽无余的分析。全部物理学,亦即物质世界的全部哲学,不是别的,就是几何学。这样一来,笛卡尔哲学的依据径直投向了机械论。它将物质世界机械化;曲解了物质世界;它消灭了让事物象征精神的一切,让事物分担造物主智慧的一切,让事物向我们倾诉的一切。宇宙变得喑哑无声。这一点并不能得到保证: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的——无可置疑的真理就是全部真理。那又是谁的真理,容易被谁所掌握呢?人。任何人吗?所有人都能“胜任”地掌握所有真理吗?正如笛卡尔所表明的,人的心灵会对它无法轻易理解的一切产生怀疑,而有些人的怀疑倾向更甚于另一些人。笛卡尔打破传统,横扫一切,从头开始,独力弄清所有的事。这种傲慢变成了欧洲哲学的“风格”。“每一位现代哲学家,”正如马里丹所说,“在这种意义上——认为自己是从绝对事物出发,负有给人们带来对世界的全新理解这一使命——来说,都是一位笛卡尔。”17这一所谓的事实——哲学“被头脑最出众的人耕耘了好多个世纪,然而其中仍然找不出一样不是争论对象并因此而可疑的东西”促使笛卡尔“从智慧撤退”,专注于数学和几何学这样可靠和不容置疑的知识。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早已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怀疑主义,哲学中的一种失败主义,变成了欧洲哲学的主流,欧洲哲学貌似有理地坚称,人的思维有其严格的局限性,对超出其思考能力的问题感兴趣,是没有意义的。尽管传统智慧认为,人的思维尽管无力,却是自由不羁的,它可以超越自身,晋升到更高的境界。而新思想认为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思维的边界是狭窄而固定的,可以清楚地测定,但在这些边界内部,它拥有无限的力量。从绘制哲学地图的角度来看,这种观念可谓是极大的简化:人类感兴趣的全部领域,先辈们投入最多精力的领域,从地图上消失了。但还有一种更为严重的倒退和简化:传统智慧总是把世界呈现为三维的结构(以十字架为象征),时时处处都分清事物和存在层次的“高”、“低”之别,这样做不但是有意义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而新思想果断地,且不说狂热地,决心摆脱纵向维度。像“高”、“低”这样的定性的概念,如何才能清晰无误地掌握呢?用定量的尺度取而代之,难道不正是理性最紧迫的任务吗?也许笛卡尔的“数学主义”已经走得太远了;因此伊曼纽尔·康德(1724-1804)决心重新确立一个起点。但正如无与伦比的哲学史家艾蒂安·吉尔松(EtienneGilson)所说:康德并未从数学转向哲学,而是从数学转向物理学。正如康德本人随后认定的:“从根本上说,形而上学的真正方法与牛顿引入自然科学的方法一样,它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纯粹理性批判》巧妙地论述了,人类思维的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便说明牛顿式的自然观念何以存在,它还假定这一自然观念是合乎现实的。没有什么比它更清楚地表明,物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方法,存在哪些先天不足。数学和物理学都不能接受“高”、“低”这一质的概念。因此纵向维度从哲学的地图上消失了,此后哲学专注于“他人是否存在?”或者“我怎么能知道事情呢?”“他人的体验与我的体验近似吗?”这类不无牵强的问题。对人们选择生活方式这一难题,哲学再也帮不上什么忙了。艾蒂安·吉尔松将哲学的适当任务表述如下:这是哲学永恒的职责:安排、管理远为宽泛的科学认知领域,评判人类行为中远为复杂的问题。这是哲学永无休止的任务:将古代的科学限定于它们的天然局限内部,将它们的地位和局限分派给现代科学。最后,但并非最无关紧要地,还要做到:不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要确保人类的所有活动处于同样的理性支配之下,人类就是单凭这样的理性来评判自己的成就,继上帝之后,掌握自身的命运。从尘世生活的沉思中获得最高幸福纵向维度的消失,意味着再也不可能就这一问题——“我该如何生活?”——给出恰当的答案,而仅能给出功利主义的答案。这个答案可能是更加个人主义和自私的,也可能是更加社会化和无私的,但都难免是功利主义的:不是“尽可能让你自己过得舒适”,就是“为最多的人谋求福祉”。同样无从确定的是,人与动物有何区别。人是“高等”动物?也许是吧,但这话只是在某些方面成立;在好多别的方面,也可以说动物比人“高等”,因此最好还是避免使用“高等”或“低等”之类的含糊字眼,除非是在进化的语境下严格使用。在进化的语境下,“高等”通常与“后来出现”有关,人类无疑是后来出现的,因此可以认为,人类站在进化阶梯的顶端。所有这些都无法得出“我该如何生活?”的有益答案。帕斯卡尔曾说:“人希望幸福,只为幸福活着,不可能希冀不幸。”21但康德等见解新颖的哲学家们坚持认为:“人永远无法确切、始终如一地说出,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人无法“确定什么能使他真正幸福;因为要做到这一点,他得无所不知才行。”22传统智慧则给出了令人宽慰、浅显易懂的回答:人的幸福就是往高处走,发展自己最高的能力,获得与更高等或至高无上的事物有关的知识,如果可能的话,从中“看到上帝”。如果他往低处走,只发展自己与动物都具备的低等能力,那他就会大为不幸,乃至绝望。圣托马斯·阿奎那确定无疑地指出:若非提前知悉一件事,人是不会凭着欲望和努力去做的。因此人在神意的指引下,趋向于在当前生活中人的脆弱所能臻至的更高的善……他的心有必要投向那些高明之物,它们超越了我们的理性在当前生活中所能达到的境界,这样他才能学会有所追求,通过努力,接近超越当前生活整体状态的事物……哲人们正是以此为动机,为了让人摒弃感官愉悦,追求美德,才向我们表明,有些善行比感官愉悦更有价值,对于投身于活跃或沉思的美德的那些人而言,这些善行带来了更多的愉悦。23这些教诲正是世界各地的人们遗留下来的传统智慧,现代人对此已经无法理解,尽管现代人想要的,也无非是超越“当前生活整体状态”。他希望靠变富、不断提高出行速度、登月和太空旅行,来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再听听圣托马斯是怎样说的:人有一种欲望,这种欲望对他和其他动物来说,都很常见,那便是享乐的欲望:人对这种欲望的追求,主要手段是过一种耽于享受的生活,缺少与无节制和放纵相称的克制。而在这一图景[神圣的图景]中,有胜过感官愉悦的、最完美的愉悦,因为心智要高于感官;因为胜过所有感官之乐、令我们感到我们喜悦的善,更加深透,更加持久;还因为这种愉悦不含有任何的悲伤、烦恼或忧虑……在凡世生活中,没有谁能像那些在尘世间竭力思考真理的人一样,享受无上、完美的幸福。所以无法充分认识至福的哲人们,认为人能从尘世生活的沉思中获得最高的幸福。出于同样的原因,《圣经》称赞沉思的生活胜过其他形式的生活,基督曾说(《路加福音》第10章第42节):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即对真理的沉思),是不能夺去的。因为对真理的沉思始于尘世生活,但会在来世得到圆满:而活跃的和市民的生活无法超越尘世生活的局限。24多数当代读者不愿相信,当代社会对于获得完美幸福的方法一无所知。但相信与否并不是在此所要讨论的问题。关键在于,没有“高”、“低”这一质的概念,就无法构想出比个人或集体的功利主义和自私自利更为高明的人生大计。看清世界结构有层次之分——这样,不同的存在才能区分出高下之别——这一重大真理的能力,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很难认识到万物都有其合情合理的位置。只有对存在的层次给予充分考虑,才能理解世间万物。许多事物在低级的存在层次上是真实的,在高级的层次上就会变得荒谬,反之亦然。所以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世界的层级结构。

后记

现代世界还有救吗但丁(在《神曲》中)“醒来”,发现自己置身可怕的黑暗森林,他从未打算到这里来,他想要攀山而上,这一良好意愿无望实现了;他得先下到地狱里去,然后才能充分理解罪孽深重的现实。今天,那些认为地狱就是现代社会原原本本的再现的人,通常被斥作是“末日论者”、悲观主义者等等。但丁的最佳评论家之一多萝西·塞耶斯,也是现代社会的最佳评论家之一,她说:人人都会欣然同意,《地狱篇》是人类社会处于罪恶、腐坏状态下的图景。因为如今我们确信不疑:社会形势不妙,今后也未必会向完美无缺的方向改进,所以我们发现,我们很容易就能辨别出来,腐坏的深度达到了何种阶段。无聊;缺少富有生气的信念;道德风气松弛、不知餍足的消费、财务上的不负责任、无法克制的坏脾气;固执己见、倔强的个人主义;暴力、贫乏、对他人和自己的生命与财产缺乏尊重;性泛滥、广告和宣传语对语言的贬低、宗教的商业化、迎合迷信、迎合人的头脑被泛歇斯底里和各种“迷人”事物影响之后的状况、公共事务中的唯利是图和走后门行为、伪善、重要事务中的欺诈、智力活动中的不诚实行为、用能够解决的问题煽动矛盾(阶级对阶级、国家对国家)、对各种沟通的篡改和破坏;利用群众最低级愚蠢的情绪;背叛亲朋好友、国家和效忠的誓言:这些就是很容易辨别的各个发展阶段,它们通向社会的凄凉灭亡和文明的人际关系的全面消亡。1这里所列举的,都是些什么样的问题啊!可人们还在吵着要“解决方案”,一旦告诉他们,社会的修复必须从内部进行,不能从外部进行,他们还会生气。上面这段话写于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前。从那时起,形势变得越发恶化了,《地狱篇》里的描写也变得更让人熟悉了。但也有一些积极的改变:有些人得知修复必须从内部开始,就不再生气了;人们对这一信念--一切都是“政治”,对“体制”激进的重新安排能够拯救文明--不再像二十五年前那样迷恋了;在当代社会,如今,到处都是新生活风尚和自愿过简朴生活的实验;科学唯物主义的自负衰落了,在有教养的阶层,有时人们也能容许提到上帝。诚然,这种心态的变化不都是源于灵性的洞察,而是源于环境危机、能源危机、食物短缺威胁,以及即将到来的健康危机所带来的、唯物主义的恐惧。面对这些和其他威胁,多数人仍然会努力相信“技术能够解决问题”。他们说,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出混合能源,我们的能源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如果我们能够完善将石油变成可食用蛋白的过程,全世界的食物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新型药物的研发一定能够避免健康危机的威胁,如此等等。尽管如此,现代人无所不能这一信念正在变得日渐淡薄。哪怕技术解决了所有的“新”问题,无聊、混乱、腐朽的局面仍将一如既往。这种局面早在当前危机变得严重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也不会自行离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现代的实验”失败了。这场实验从我称之为笛卡尔式的革命那里,获得了初期的动力,这场革命以不依不饶的逻辑,将人与那些能够维持其人性的更高层次隔绝开来。人关上了天堂的大门,试图用巨大的活力和创造力,将自己禁闭在尘世上。如今他发现,尘世只是昙花一现,因此,拒绝前往天堂,就意味着身不由己地落入地狱。可以想象的是,没有教会的生活是有可能的;然而没有宗教的生活是不可能的,没有了宗教,也就是没有了与比“日常生活”更高层次的全面联系,没有了面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没有了那份欣悦和痛苦、感受和满足、精巧或朴拙--不管它究竟是什么样的。没有宗教的现代实验已经失败了,一旦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我们的“后现代”任务是什么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年轻人(各个年龄都有!)正在寻找正确的方向。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解决聚敛问题的成功方案无助于解决、掌握真实生活的发散性问题,甚至可能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生活的艺术一向都是把坏事变成好事。只要我们知道,我们已经落入了地狱的地界,这里等待着我们的只有“社会的凄凉灭亡和文明的人际关系的全面消亡”,我们就能调集起“掉头转向”、精神转变所需要的勇气和想象力。随后,我们就会用崭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把它看作这样一个地方:现代人时时谈论却总也无法做到的那些事,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是可以做到的。地球的慷慨使我们能够养活全人类;我们对生态学的认识,足以让地球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地球上有足够的空间,又有足够的物质资料,因此人人都能得到充分的庇护;我们的能力足以制造充足的必需品,不让任何一个人生活在悲惨境地。最重要的是,我们会认清,经济问题是已经解决完毕的汇聚性问题:我们知道如何足量供应,不需要靠任何暴力、残忍、挑衅性的技术来实现。不存在什么经济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从来就没有过什么经济问题。但道德问题是存在的,道德问题不是汇聚性的,不是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从而让未来的世代免受其苦的问题;不,它们是发散性问题,必须理解它们,超越它们。我们能否指望,会有足够多的人以足够快的速度,完成“掉头转向”,拯救现代世界?这个问题常常被人们问起,但不论给出何种答案,都会造成误导。“会”这个答案会让人们自鸣得意;“不会”这个答案会令人绝望。更好的做法还是把这些迷惑抛到脑后,开始踏踏实实地工作吧。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异常明智、苏醒人心,又具积极的洞见,来自我们这个时代最有智慧的人之一。——《杉矶时报》舒马赫感兴趣的是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他理解这样做的意义何在;也帮助读者理解个中意义。为实现这一目的,他摊开了自己的形而上学地图……其幽默与明晰是笔者在哲学作品中前所未见的。——《生态学者》浓缩了巨大且异端得让人耳目一新的思想体系。——《观察家报》多年来最激动人心的哲学著作。——《每日邮报》其中有着丰富的智慧和理解,它们深深地根植于东西方的宗教,而我们对科学先入为主的危险定见藐视和忽视了这些宗教……这本书讲述的是人们可能看见真实的不同方式,以及只用一种方式来看待事物的盲目性。——《星期日电讯报》


编辑推荐

《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编辑推荐:一本让你顿悟至狂喜的书。一本让你离真理更近的书。真理必叫你得以自由。《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极力推荐。畅销书《小的是美好的》作者舒马赫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每一个期待幸福的人,都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心智模式。因为心智模式是关于思维的思维、关于智慧的智慧。

名人推荐

异常明智、苏醒人心,又具积极的洞见,来自我们这个时代最有智慧的人之一。 ——《洛杉矶时报》 舒马赫感兴趣的是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他理解这样做的意义何在,也帮助读者理解个中意义。为实现这一目的,他摊开了自己的形而上学地图……其幽默与明晰是笔者在哲学作品中前所未见的。 ——《生态学者》 浓缩了巨大且异端得让人耳目一新的思想体系。 ——《观察家报》 多年来最激动人心的哲学著作。 ——《每日邮报》 其中有着丰富的智慧和理解,它们深深地根植于东西方的宗教,而我们对科学先入为主的危险定见,藐视和忽视了这些宗教……这本书讲述的是人们可能看见真实的不同方式,以及只用一种方式来看待事物的盲目性。 ——《星期日电讯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 PDF格式下载



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阅读过后可以推荐给其他人继续阅读


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


心态很重要,心智模式更重要


改变心智改变人生


还没开始看,买的原因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极力推荐!


史蒂芬·柯维推荐,很不错!


还没看,本来想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应该不错吧!价格很合理


是女儿在书店选中的一本书。收到当晚就试读了两章,不知是翻译不到位,还是阅读习惯的问题,感觉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很深邃,但当头棒喝的感觉却迟迟未到来。


最近一直在看这方面的书,感觉这是写得最好一的本,看了比较受用


有点深奥,心灵层面的。教我们用不一样的方式思考问题。


正在认真读,希望对自己有益。


这本书不错,喜欢读


非常棒!需要耐心的读下去,真的融进去会有很大的收获!


还好吧,不是我收的


不错的书,值得一读,还在学习


感觉苦涩难读,很难读!


选中了这本书,我后悔了,当初我同事看我买,她也买了一本。
本来是看到谁谁推荐的,名字很好听“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打开一看先是讲地图,讲了半天基本是一些偶们这些人看不懂的哲学,到后来翻看了章页,想想总有我看得懂的地方吧,昨晚从8点半开始看,告诉自己这本是好书,我可以看得懂的,到后来我彻底放弃了,里面的XYZM,X-Y,M-Y-Z,不是偶等这些没有研究过这些哲学的人能看懂的。
今天早上上班,问同事:那本书你看过了吗?她说:我已经放弃对她的研究了。
PS总结:建议不要买,除非你对西方的哲学有过彻底的研究或者致力与研究!!!!


可能是没用心,看不懂


《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是舒马赫一生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虽然名气并不如《小的是美好的》,但内容却与现代人息息相关,能敲醒人内心里过度的物质主义。它强调对心智的探索,让我们看清自己,认识他人,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也认识他人眼中的自己,追求一种与至高者联合的智慧状态。这种心智模式你也可以称之为“灵魂”,相信大部分人灵魂的感受能力大概都很弱。毕竟,物质层面的东西更直观,更容易被注意到。很多人也许都没注意到自己的“灵魂”,就是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一个与其他所有人相比都与众不同的存在。但那些东西,就像盲人眼里的“红色”一样,并不会因为你不相信、你感受不到,就不存在了。无论是否有人类、人类是否进化到能感受它们的程度,它们都是存在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斯蒂芬。柯维就关注到人的这种强大的内在,他在年轻时就研读舒马赫这本书,并使他日后开始专注于对个人提升的研究。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


值得细细品味的一本书,


很不错的一本书,开启一段全新的心智模式反省和学习提升之路


没有想象的好,行距大,字数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