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色彩课 设计课-美术教学新课程

徐悲鸿中学 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

徐悲鸿中学 编  

页数:

145  

Tag标签:

无  

前言

目前国内在千军万马的高考大军中应考美术专业的状况仍然是余温未退,为考入一所大学很多学生及家长一头热地跻身于美术高考大军中,完全不关注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而只重技巧,殊不知此举对学生自身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唐朝符载曾这样评价艺术作品:“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故得于心、应于手。”意思是:在艺术创作中,心灵的感受比眼睛的观看重要,而技巧是用来表达心灵感受的,因此,掌握技巧应付考试固然重要,但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修养更为重要。我们的色彩基础教学应该注重夯实学生的绘画和理论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曾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色彩是物质世界乃至宇宙的外衣,有物质的存在就有色彩的存在。色彩是一种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体验,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五光十色的色彩世界中。作为一种表现手段,色彩在绘画艺术中起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早在千余年之前中外的先人们就已开始了对色彩的研究,直到牛顿给予色彩科学的揭示后,色彩学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人对色彩的探索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有所体现,两汉时期的帛画、石窟艺术中壁画的艳丽色彩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有着“丹青”之称的中国画也很注重色彩,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绘画多追求朴素与和谐之美,同时也有不少像隋代的展子虔,五代的黄筌以及清代恽寿平这些在色彩的运用上颇具特色的画家。可见,中国古代的画家对于色彩的感受是真挚的。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作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有着一套关于色彩的理论,他认为观察物体的颜色应该排除环境对物体颜色的影响,只看到物体本身的颜色,他将这种颜色称为“真色”,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固有色。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画家提香在画布上运用绚丽而浓郁的色彩,使画面更具表现力。欧洲艺术从传统架上绘画向现代表现色彩的过渡,经历了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和表现主义等最具革命性的阶段。到了近代,得益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色彩规律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19世纪后半叶,印象派画家认为,如果想揭示色彩的奥妙,就要到户外去写生,在阳光下捕捉色彩的变化,体会光线与物体之间相互影响所产生的强烈的色彩效果,这一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还将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视为我们学习写生色彩的典范。不论中外,人们对于色彩的探索从未停歇。我们走过前人铺设的道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应该勇往直前。色彩对人的心理作用来源于生活经验。人对色彩的反应是普遍的,抽象主义绘画大师康定斯基曾说过:“颜色是直接对心灵产生影响的一种方式。”不同的颜色组合,甚至色彩面积的大小都会给人们带来欢乐、沉静、悲伤等各种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色彩课程的学习应该是快乐的,是让自己的感受不断地以彩色的形式扩散开来,并以创作的方式得以表达的艺术样式。色彩与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为其服务又受其影响。我们为高一到高三不同年龄阶段设置了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分到合又不缺乏创意的色彩课程,几年来在教学中积淀了丰厚的教学成果,在本教材里可见一斑。高一阶段,严格色彩基本规律的学习和训练以及针对性极强的静物色彩写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审美原理、规律及表现方法,养成正确的观察方法;到了高二阶段即进入兴趣培养阶段,此阶段为学生安排了各种构图与材质新鲜有趣的长期写生作业,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造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进入高三则将训练重点对准高考,模拟考试以三小时短期训练为主,让学生尽快调整好心态去应对考试。在本教材中我们总结与提炼出了四大阶段、十大课题,希望对读者朋友们有所帮助。学习艺术的同学要敢于把目光放得远、阔得宽。我国目前的美术考前教育有待于完善,这导致很多同学盲目地学习与模仿,直到创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偏差。深入地临摹并研习大师的作品有助于我们追寻艺术家的道路。现在让我们在心里这样为自己鼓劲儿:我就是莫奈、我就是莫兰迪、我就是西斯莱、我就是毕沙罗!我就是色彩的掌控者!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通过本套教材的学习,在技法上有所提高的同时,再用画家的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缤纷色彩,从而创造出永恒之美。

内容概要

  色彩基础和设计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功不可没。在高等美术院校入学考试的美术测试中,这是绝大多数艺术院校必考科目。
  色彩课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审美原理和表现方法,设计课培养学生视觉形式感的把握和头脑的想象能力,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种能力相辅相成。
  这套教材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色彩课和设计课基本功训练的过程,是徐悲鸿中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每年都有很多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科学的训练,考入理想的高等艺术院校。

书籍目录

走进设计
入门篇体验设计
 课题一 设计必备工具包
 课题二 万物白勺尺度
 课题三 色彩意象
基础篇无形变有形
 课题四 美匿大师
 课题五 黑白映画
 课题六 装饰纹样
 课题七 有形有色
 课题八 三大构成
 课题九 字字珠玑
提高篇灵感的法则
 课题十 思维导图
 课题十一 创意宝典
 课题十二 广而告之
冲刺篇艺考直通车
 课题十三 高考导航
 课题十四 见招解难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色彩小构图 色彩小构图也称做色彩速写或小色稿,一般是画家用来记录对客观物体整体颜色第一感觉的一种绘画方式。 对于学习色彩写生的同学来说,色彩小构图的练习通常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构图与整体色彩关系,因此其尺幅一般不大,通常32开到16开纸大小,在画面的处理上不过分拘泥于刻画物体的细节;同时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通常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即可,以保留画者对被面物的颜色一种很新鲜的观察感受。 画色彩小构图可以在我们的长期色彩写生作业之前进行,作为对被画物整体构图与颜色关系的一种统筹把握,在长期作业的过程中用来作为参考。色彩小构图也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训练手段,用色彩的方式记录日常生活,同时能够提高我们对色彩的感受力。 平时单独的色彩小构图练习以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为主,内容包罗万象,像风景、静物、人物等都可以入画;对于形式也不必拘泥,可以是写生、临摹、记忆画、联想画,等等。 色彩小构图的练习一方面可以训练我们的观察方法,一方面可以加强我们对于颜料工具的掌握。因此,只要持之以恒,练习色彩小构图无疑是在短时间内提高色彩写生能力的一种捷径。 水粉静物写生步骤 理解了色调的含义与分类,我们来看看一幅水粉静物写生的一般完成步骤。 一般来说色彩写生可分为四个步骤:构图起稿、铺大颜色、深入刻画以及整体调整。需要注意在作画时要始终坚持“观察与比较”的方法。 第一步构图起稿 布局安排,确定单色结构轮廓稿。 构图时需要注意物体整体安排饱满完整,物体间的位置要合适,注意画面的各种因素平衡。具体物体要注意比例、透视、形体结构的准确性。在定稿前注意明确每个物体的明暗交界线以及投影的界限,从而确定光源方向。 第二步铺大颜色 整体观察确定主要色调,同时通过比较区分不同色块颜色差别,画出大的色彩关系。 在铺颜色之前,先要确定画面的整体色调。整体观察,从色相、明度、冷暖三方面进行分析,注意这三方面因素在整体色调中同时存在。基本色调确定以后,应该把这种感受牢记于心,并贯穿作画的始终过程。 确定色调以后,需要对画面中的物体进行具体比较。将各个单独的物体(包括衬布在内)看成形状不同,大小不等的色块,以便区分每个物体在色彩关系上的差别。首先,整体观察,从明度上进行区分,将所有物体按明暗程度的不同归为三到五组。然后分别在同等明度的每组物体中,根据冷暖倾向的差别进一步进行区分。如果几个物体的明度和冷暖关系都相同,我们要用不同色相变化把它们区分开。理论上说“画面上没有两块完全相同的颜色”,因此我们观察与比较的目的就是在整体色调确定以后,尽量找出每个物体的颜色特点。 在色彩关系明确的前提下,可以开始铺大面积的颜色;每个物体调两到三种颜色按受光与背光部分铺在画面上;铺色过程中要保证画面整体色调统一,同时物体间颜色有所区别。


编辑推荐

《美术教学新课程:色彩课•设计课》内容紧扣美术高考,是专业教学实践的总结,配有图例,对专业教师的教学和高中学生的专业学习都有帮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色彩课 设计课-美术教学新课程 PDF格式下载



对绘画感兴趣,买来自学一下。色彩部分基本上涵盖了有关色彩需要关注的知识点,还有一些练习的建议,个人觉得很有启发。设计部分没仔细看,暂时就不评论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