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识人的智慧-透过表象读懂对方的心

隋晓明 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作者:

隋晓明  

页数:

241  

Tag标签:

无  

前言

  人生于世,总是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遇到的人又总是千奇百怪,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就免不了要学习如何为人处世。  为人处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但是其关键的一条是“知人”,“知人”是为人处世的前提。诸葛亮在其所著的《将苑》一书中说:“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识别人的品行,是最难不过的。)现代科学证明人心(人脑)本身的复杂性是无穷无尽的,化学家发现人脑每秒钟会发生10万次以上的化学反应,人脑的复杂性完全可以与浩渺无穷的宇宙相比,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人心莫测”的慨叹。  其实,人心还是可测的,“知人”的关键是要拥有透视人心的技能。人心(指人的大脑)是人的一切活动的策划者和指挥者,所以要能做到“知人”,即了解对方心中的想法、思维的规律、行动的目的,就必须有透视人心的技能。  随意地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就会发现每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经意之举,但恰恰是这些不经意之举反映了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一个他不会用语言表达也绝对不愿意让外人轻易知道的内心世界。反映了他们或是紧张、或是高兴、或是困惑的心情。如果一个人能够善于仔细观察,读懂他人的身体语言,无论是交友还是用人,都会带来无限裨益。  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个是他作为一个独立的角色所显现出来的特质。而这些迥异于人的地方,是由于每个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脾气秉性,再加上其行为和心态,同时还受到感情和理智的影响,所以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正所谓自然面相是死的,乃眼耳鼻舌身之堆积;而社会面相是活的,是面相者社会经历的生动表现。生理是外化的心理,心理是内化的生理。情绪是生理与心理的合奏,思想是心理沉淀的面相。  因此,便有人总结透视人心最有效的方法是“听其言,观其行,思其意”。言与行都是人心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心灵的窗口。人的一切内心想法、打算、企图,终究会通过他的言和行表露出来,即便他说假话,做假动作,即玩弄假象,也是本质的曲折表现,同样可以认识。我们通过这个心灵的窗口.就能辨别他的真实意图。另外,我们还应当明确人的一切言与行,如一言语,一行动,一举手,一投足,无论其规模大小,时间长短,都带有某种目的性,除去目的性,就没有人的活动可言。在人世间,没有无目的的行为,亦没有无行为的目的。所以对一个人进行了“听其言,观其行”之后,还要对其言与行的目的性进行一番分析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真正意图在哪里?若能如此,对方的“心”便在你的窥视和思考中被透视了。  透过人之表而察其里,通过此而认识彼的一种努力,是一种简捷的识人之道。本书试图使读者更加深入地透视他人,以便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人和自己。只有理解,才能使得同他人的交往变得比较容易些,而无知和缺乏理解,则造成盲目和担心,甚至苛求于他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观念,本书用生动的故事、专业的心理分析以及实用的技巧,表达如何通过观察人们的表象来了解他们在想什么。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从而在生活和工作中增加自信和力量。

内容概要

  人生于世,总是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就免不了要学习如何为人处世。透过人之表而察其里,是一种简捷的识人之道。基于这样一种观念,本书用生动的故事、专业的心理分析、以及实用的技巧来表达如何通过观察人们的表象了解他们在想什么。

书籍目录

第一篇 从外貌看透人的心理活动
 1.眼神传递人的心理活动
 2.视线变化诉说心理变化
 3.眼部动作乍现内心秘密
 4.眉毛动态呈现心境变化
 5.嘴形动作是心迹的波痕
 6.探查鼻子的独特语言
 7.透过牙齿窥探个性秘密
 8.下巴动作和形状代表的含义
 9.不同的面孔有不同的心理
 10.表情是心灵的密码
 11.体型是性格的投影
 12.头发渲染出内心世界
 13.从情态和气色来识别对方
第二篇 从衣装打扮看透人的格调
 1.衣饰颜色炫出个性风采
 2.服饰选择表露人的格调
 3.T恤是格调的标语
 4.从帽子解读人的格调
 5.领带是男人的自我宣言
 6,妆容是女人性情的镜子
 7.发型是心情的演绎
 8.饰物佩带是个性的风标
 9.随身包装点个性人生
 10.鞋子暴露人的格调
 11.从戴手表看透人的格调
 12.从所带的戒指识别女人心
第三篇 从说话表达看透人的心机
 1.通过声音看透对方心机
 2.说话时候的小动作透露心机
 3.语速演奏性格
 4.弦外之音断真意
 5.口头禅表现真性情
 6.网聊语言可察隐秘本性C
 7.笑声传递人的性情
 8.真笑假笑的心理辨析
 9.称呼表露心机
 10.通过对话看透对方心机
第四篇 从举止行为看透人的个性
 1.头部动作藏玄机
 2.注意手部动作的心理细节
 3.脚部动作传达心情
 4.腰部摇曳丰富的内心世界
 5.睡姿呈现深层心理
 6.站姿折射人的性格特征
 7.坐姿窥探心机
 8.走路的样子是个性的速写,
 9.吃相展现本性
 10.座位选择显示个性奥秘
 11.小动作中的大秘密
第五篇 从个人爱好看透人的情趣
 1.色彩调出斑斓的性格
 2.阅读是情趣的烙印
 3.选择不同电影的人情趣不同
 4.音乐喜好是性格情趣的反映
 5.旅游方式折射情趣差异
 6.爱运动的人热爱生活
 7.从饮食爱好看性格
 8.通过抽烟察看对方心理
 9.酒是性格和情趣的试金石
 10.宠物不同情趣有别
第六篇 从生活习惯看透人的品性
 1.签名是个性的符号
 2.随手涂鸦透析心迹秘语
 3.笔迹是心迹的外现
 4.办公桌状态透露本性
 5.无聊烦躁时做的事看透品性
 6.从刷牙看性格
 7.看电视知性格
 8.房间的摆设看穿性格
 9.手机放置位置展现不同性格
 10.购物看性格
第七篇 从交流过程中看透人的本性
 1.握手探知心情
 2.通过开场白看透对方的本性
 3.谈判中洞悉对手心理
 4.对待工作态度看人的本性
 5.通过打电话看透人的心机
 6.通过名片偏好看透对方
 7.通过电话本看透人的本性
 8.快速识别花心男人
 9.醉态暴露本性
 10.如何识别小人真面目
  

章节摘录

  眼神是心灵之窗,心灵是眼神之源。眼睛是人体中无法掩盖情感的焦点,细心的人可以通过眼神的变化看透对方的内心世界。人们经常说,观察一个人的善恶,再没有比观察一个人的眼睛更好的办法了。从一个人的眼神就能清楚地分辨一个人的品质高低,心术正邪。  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认为,观察人的眼睛,可以知道人的善恶。他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膝焉,胸中不正,则眸子吒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庚哉。”这说明,人的心底是善是恶,都能从无法掩盖的眼神里显示出来。  我们常常用这样一些语言:“她的目光像利剑般凝视着我”,“她有着婴孩般的大眼睛”,“他用恶毒的目光瞪着她”。当我们使用这些语言的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地提到人们的眼神。海斯在其《暴露真情的眼神》一书中说,在人类所有的沟通信号中,眼神是最能说明问题、最准确的信号,因为眼睛是身体的焦点,瞳孔是单独地在发生作用的。  中国古代在相互讨价还价做生意的过程中,就是通过买主眼神的变化情况来决定自己的策略的。几百年以前,妓女们把颠茄汁滴在眼睛里放大瞳孔,以便使自己看起来显得更加的漂亮。已经逝世的阿里斯托尔·奥那西斯以戴墨镜出名,他进行商务谈判的时候,总是戴着墨镜,为的就是避免眼睛暴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历史书《三国志》中也有过这样一个记载:  曹操派刺客去刺杀刘备,刺客见到刘备,并没有立刻下手,而是选择了和刘备先探讨如何削弱曹操势力的策略。他的分析非常有道理,所以刘备非常开心。  这个时候,恰巧诸葛亮进来了,刺客见了诸葛亮心里有点发虚,于是就借故去了厕所。  刘备对诸葛亮说:“我刚才得到了一位奇士,可以帮助我们攻打曹操。’,  诸葛亮看看刘备,叹口气说:“此人见到我以后,神情畏惧,眼睛里流露出忤逆之意,奸邪之形完全显露了出来,他一定是一个刺客。”  于是,刘备就派人去查看,发现刺客早已经跳墙逃跑了。  诸葛亮在瞬息之间,通过刺客眼神的变化发现了刺客的内心活动.从而避免了一场灾祸。这眼神虽然只是在一瞬间,但却包含着大量的信息,表达着丰富的情感和意向,能够泄露心底深处的秘密。  古希腊神话中,有姐妹三怪人,其中一名叫梅德莎。梅德莎的眼神非常独特,只要别人的目光一接触她的目光,立刻就会变为一尊石像。尽管只是人们创造的一个神话,但却说明了人们对眼神威力的敬畏,因为它可以传递丰富的情感。  事实上,通过眼神来传情达意,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会从微妙变化的眼神里真实地流露。  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有好感的时候,他多半会用一种带着幸福、欣慰、欣赏等感情交织在一起的眼神不停地打量对方。  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表示拒绝时,他会用一种非常不情愿,甚至是愤怒的眼神,轻蔑地进行嘲讽。  当一个人用非常友好而且坦诚的眼神看另外一个人时,间或地还会眨巴眨巴眼睛,这说明他对对方的印象非常好,他很喜欢这个人,即使犯了一些小错误,也是可以给予宽容和原谅的。  当一个人用非常锐利、冷峻的眼神审视对方的时候,就有了警告的意味在里面。  在两人的交谈中,当一个人的眼神忽然由明亮变为暗淡,就说明他对对方所说的内容有点倦怠,多多少少已经失去了兴趣。  眼睛闪闪发光、神采奕奕,表明此人现在心情好、状态佳,精力充沛,信心十足。  眼睛清凉如水、明眸善睐,表示此人清纯端庄,豁达开朗。  ……


编辑推荐

  透过人之表而察其里,通过此而认识彼的一种努力,是一种简捷的识人之道。隋晓明编著的《识人的智慧:透过表象读懂对方的心》试图使读者更加深入地透视他人,以便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人和自己。只有理解,才能使得同他人的交往变得比较容易些,而无知和缺乏理解,则造成盲目和担心,甚至苛求于他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观念,本书用生动的故事、专业的心理分析以及实用的技巧,表达如何通过观察人们的表象来了解他们在想什么。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从而在生活和工作中增加自信和力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识人的智慧-透过表象读懂对方的心 PDF格式下载



作者在书中给我们介绍了如歌识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如何看人识人,内容比较全面……


个人觉得无聊,里面居然把性格归于相貌,这不是有点迷信观点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