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民国史话

安长青 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作者:

安长青  

页数:

268  

字数:

19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比想象的更精彩,比虚构的更传奇
  《民国史话》(安长青著)从没有一个时代像民国这样给予我们如此纷繁复杂、五味杂陈的喟叹,如果我们肯用心去细细读它的话;尤其是清末民初的十几二十年间——那一段被后人冠以各种名目反复“传说”、新旧羼杂、纠缠、暗淡却又辉煌的历史,更犹如一部积蓄了千年的大戏,没有任何的剧本,却比任何剧本都更“生猛”,生猛得“就跟假的似的”。
  但那就是我们真实的过去。 本书是以“史话”的方式为我们“讲述”民国,自1911
年前后开始,至1925年前后结束。经“晚清残局”“辛亥革命”“民初之艰”“窃国者王”“兔死狗烹”“疯狂帝梦”“北洋军阀”“五四运动”“黄埔北伐”十二“环”,环环相扣,一点一点地为我们再现了那个风云诡谲、惊心动魄的时代,那个英雄与枭雄并起、智计与阴谋齐飞的时代;并以温厚之心,洞见其间百态、人世沧桑与人心冷暖。
  真是:百感交集!端的好看!

作者简介

  安长青
  1938
年生人。从煤矿工人干起,做到工程师。退休后在北京大学当楼长(宿舍楼管理员)。平生最大的爱好是看书,尤好文学与历史。长期专注于民国史的研读,前后历时八年完成《民国史话》。

书籍目录

晚清残局:彷徨和苦难中的寻求
序幕
1899:孙文与梁启超的历史会谈
1900:义和团与八国联军照见的晚清残局
1911:不可不革命
辛亥革命:艰难而平实的惊天巨变
武昌首义
“莫害我,莫害我。”
“众意难辞,自应受命”
“授袁世凯钦差大臣节制各军”
“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
民初之艰:清帝退位背后的玄机
民初之艰:军阀笼罩中国
袁世凯的机会:革命党人分歧
清帝退位:五十五万两银子买下大清江山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窃国者王:握手言欢之后的惊天暗杀
孙袁之会:“握手言欢”
惊天霹雳:准总理宋教仁遇刺
凶手是谁:宋教仁案惊天内幕
袁大总统:窃国者王
兔死狗烹:鹰犬效忠难逃杀身之祸
噩梦缠身:赵秉钧下台
应桂馨被杀:狡兔死,走狗烹
“毒,毒,袁大……歹毒”:赵秉钧之死
疯狂帝梦:阴谋复辟藏不住祸国之心
“二十一条”交易:换日本支持
君主立宪论重吹:袁世凯的皇帝梦
极峰即险峰:袁世凯称帝闹剧
最后的疯狂:袁世凯之死
天下大乱:后袁世凯时代的北洋军阀(上)
谁来扛旗:黎元洪当上“傀儡”
府院之争:“总统府不如改名叫盖印处”
总统免总理:府院之争升级
张勋借机搞复辟
段祺瑞借“讨逆”掌实权
段祺瑞的新把戏:对德宣战与“西原借款”
护法运动:段祺瑞下,冯国璋上
直皖之争:段祺瑞“倒冯”
冯玉祥武穴“主和”,徐树铮天津“耍威”
曹锟“跳槽”,元老徐世昌出山
近代知识分子的集体喷发:《新青年》与五四运动
“首先得思想革命”:《新青年》的科学与民主
五四运动:知识分子的集体喷发
天下大乱:后袁世凯时代的北洋军阀(下)
1919:徐树铮收复外蒙
1920直皖战争:张作霖助力曹锟,段祺瑞兵败
1922直奉战争:张作霖败回东北“卧薪尝胆”
当家做不了主的总统:徐世昌下台
“过渡总统”:黎元洪二次出山
谋杀孙中山:陈炯明叛变革命
枪杆子才硬:黎元洪被逼下台
支票选举:曹锟贿选总统
直奉二次战争:冯玉祥北京政变,曹锟下台
革命的告别之旅:孙中山北上
冯玉祥力邀孙中山北上主政
取道上海:列强阻挠,军阀暗杀
段祺瑞重新“总执政”:北京政局突变
不变的军阀梦:段祺瑞的“善后会议”阴谋
孙中山逝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枭雄殒命:徐树铮的最后岁月
治世能臣与乱世枭雄
郭松龄倒戈,张作霖拉日本撑腰
徐树铮之死:为人杀人,为杀人而被人杀
北伐:从黄埔开始的神话
北洋军阀三系结盟
孙传芳联军五省,张作霖缩回东北
黄埔军校:革命旗帜下的美丽神话
北伐神话:10万对阵70多万的战争传奇
初显身手:10万打20万,吴佩孚败走湖南
勇猛独立团:汀泗桥争夺战
惨烈夺取武汉,铁军大显“神威”;
阴谋杀吴夺权,曹锟郑州“劳军”
谢鸿勋战死、九江失守、夏超倒戈:孙传芳江西溃退
会场开打:“各路英雄团结大会”作鸟兽散
孙张之会:“仇敌做兄弟”,军阀之间的战与和
国共携手:北伐军挺近江苏

章节摘录

  曾国藩统率的湘军于1863年开始围困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1864年7月,他的九弟曾国荃攻占了天京城,太平天国失败。曾氏兄弟将缴获的财富一部分上交国库,大量留为己有,引起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的不满,但此时曾氏兄弟已然重兵在握,朝廷对他们也无可奈何。1868年,清廷任命马新贻为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接替曾国藩。清廷的用意很明显:削弱曾氏兄弟的势力。有朝廷撑腰,马新贻上任后迅速查办了许多大案。但却忘记了自己是在曾家兄弟的地盘上做官,虽然是朝廷委任,一旦大祸临头,连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也救不了他。1870年8月22日,两江总督马新贻在江宁(今南京)府衙门前的校场中央,正在检阅士兵操练时,一名男子突然冲到他面前,向他胸部猛刺一刀,结束了他的性命。这一案名列《清末四大奇案》中,刺客名张文祥,然对此人来历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案件发生后,惊动了同治皇帝和慈禧太后,对刺客张文祥的审问逐级加大力度,最后此案转到刑部尚书郑敦谨。但是此时曾国藩重任两江总督,负责与郑敦谨同堂审问此案,无论郑敦谨处事如何果断认真,结果却是张文祥始终没说出背后指使者是谁,一直到他被极刑处死。  “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这起凶杀案不明不白地了结了,被杀的两江总督马新贻与刺客张文祥两个人,在皇帝那里和江宁地区的舆论界却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同治皇帝亲赐祭文、碑文,肯定马总督的人品和功勋,追封太子太保、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袭,追封谥号“端敏”,给予很高评价。  ……


编辑推荐

  《民国史话》直击民国历史现场,体味惊天大变局中的五味人生,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是乱的,每一天都在变化之中,每一天都惊奇不断。晚清残局,帝制崩塌,退位玄机;惊天刺杀,疯狂帝梦,权力角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民国史话 PDF格式下载



其实就是讲了民国自1911年-1925年间的事儿,差不多就是北洋军阀这一段,算是那段历史中最精彩的段落了。写得还挺好看,不知是否会续写后边到1949年这一段啊


北大楼长写史,也算是传奇了。据微博传言说这楼长本人就很传奇,生于民国时期,一生经历过民国、新中国成立、“文革”、改革开放……年轻时是个煤矿工人,干过工程师,做过“书记”,退休后来到北大当楼长……可能淡定了,对于这些个历史的事,写来也就有种局外人的感觉,有一种“看穿”世事的沧桑在里边。


还原另一个民国:

以前一提起民国那段,就是“军阀”两字,提起袁世凯、黎元洪、曹锟、徐树铮等,我们印象里几乎没有什么好字眼,整个就是一个“军阀混战”概括了事。

但看这书下来,静下心来想想,那个时候,还是非常尊重临时约法的,尽管有权力制衡,但总统好歹是选举出来的,尽管可能会有贿选丑闻,但贿选的终究会被赶下来;那个时候,各种报纸媒体可以随意刊登讽刺总统的漫画,可以随意批评时政,而不至被封口,尽管也有可能被暗杀,但终究是上不得台面的;那个时候,虽然是“军阀”,但也不失爱国心,徐树铮收复了外蒙;那个时候,各帮各派混乱嘈杂,但也都还是为了一个结束割据、为了一个“统一”的中国……期间有激烈的权力角逐,英雄与小丑都粉墨登场,生离死别、盛衰荣辱、世间炎凉……哎,真可谓:端的好看,百感交集!


刚看完,感慨民国这段历史就是“有料”啊。作者写得其实挺客观,甚至有点平实,就像老人家“讲故事”一样,浅显得很,但实在是这段历史本身太精彩了,哈哈,像看大戏啊。历史转折时期的历史就是“有味”(汪涵说的?)啊!


看内容简介说“生猛”得“跟假的似的”,还以为吹牛皮。没曾想,读下来,真把我吓到了,可能以前读历史教科书读坏脑子了,以为历史书都一个“板”样,真没曾想这么好看。看看那个时代,乱是乱,但真是“好戏连台”,套句简介说的话,“真实得跟假的似的”——真实的人间世态都在其中啊。


原来我们一直误解了民国,误解了一直以来,那些曾被我们否定和嘲笑甚至定义为“坏蛋”的人物,在那一段历史中如此鲜活,如此光亮,他们至少也在为这个国家做着某种可能是“自私”的“笨拙”的但也是“先进”的尝试


这次当当超神速啊,上午下单,下午就到,头一回,鼓励一下。

封面很靓,喜欢着皇家级的明黄色,里边的轻型纸也不错,也喜欢这开本,传统32,带着方便。内容很好看,还是民间写史更有料。


文字通俗流畅,历史经常纷呈。我喜欢。


像看戏,像评书,对了解那段历史有帮助,非官方立场,比较客观


果然不虚啊。尽管书初读起来有点“正派”哦,但故事本身还是挺猛的,看着挺过瘾~~


闲谈逸事,闲来一读还算可以


乱世出英雄,看看百年前中国人如何艰辛探索


确实不错!很值得一看。


书还没有看,只是好奇自学成才的楼长,期待


内容还是可以的,值得阅读


没想象中的那么好。凑合看看吧


作者简直是在抄书,没自己的考证和历史观,建议不要买


这本书还不错,就是有些地方省略了。


语言极其不生动,大量无意义的文字,很多相同的内容前后多次重复表述,难以忍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