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哭摩

王任 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作者:

王任  

页数:

243  

字数:

22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八十多年来,对于徐志摩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学术界似乎是一直争论不休的。至于其中的原因,同样也是十分复杂的。然而,随着思想解放步伐的加快,人们文化价值观念的更新,有些极端而偏颇的评判早已被否定了,而一些客观公正的观点进一步获得了学术界与广大读者的认同。现在,人们更多的是谈论徐志摩诗歌与散文创作的突出成就,特别是他对中国现代诗歌的杰出贡献,以及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不再偏颇地热衷于阶级分析以及他个人的轶事杂闻。这是可喜的现象。 当然,学术界的不和谐之音也随处可见。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在论文与著作中对史料文献的忽视与漠视。在急功近利的潮流中,有些人已经不想再走正常的学术研究之路,而是力图寻求一条所谓立竿见影的捷径。为此,他们不再做艰苦扎实、细致严谨的文献与史料积累工作,而是盲目地花样翻新,或者是制造一些奇谈怪论,甚至于凭借想象和虚构来“速成”所谓学术成果——因为这样做省力省时,“成果”出得快。然而,其结果只能是错误百出,贻笑大方,既糟蹋了学术,也误导了读者,后患无穷。 正是在这种“泡沫”学术氛围中,一批青年学人注重文献与史料的发掘与积累,显示出严谨的治学态度与端正的学风,尤其难能可贵。如今,王任将长期收集到的徐志摩遇难前后的文献史料汇编整理成册,作为纪念诗人遇难80周年的一份礼物。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理应得到大力支持与称赞。它的出版,廓清众说纷纭,还原历史真实,不仅对徐志摩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能促进对其他现代作家作品的研究,并对中国现代文献史料学的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我与王任既是师生,又是挚友,志趣相投,忘年之交,时常在工作之余谈学论道,畅所欲言,直言无忌。特别是在我从济南南下福建任教之后,我们的联系不仅未有中断,反而更加频仍,可见情谊可贵!十多年来,他曾跟从我参与老舍资料的查考工作,并协助我校阅《老舍年谱》《老舍资料考释》《(老舍全集)补正》《老舍论集》等著作,其间受到了一定的学术训练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看来,我们在治学风格上很相像。如果从文化根源上来探求,似乎与深受故土沂蒙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沂蒙山人那种吃苦耐劳、正直耿介、执著倔强的性格禀赋,是他做人与做学问的“根”与“魂”。表现在治学上,那就是坚持求实求真的学术态度,努力以扎实而丰富的文献史料考析取胜。 在近五年的时间里,王任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不辞辛苦,孜孜以求,或故地寻踪,查寻徐志摩当年遇难的准确地点;或遍览史料,从当年多家报章的原始记载中考辨诗人遇难的真相。锲而不舍,用心探研,耐得住寂寞,经受住清贫,其中的甘苦谁人能知?然而令人高兴的是,昔日的耕耘如今终于有了收获——一本丰富扎实的文献史料集《徐志摩之死》(即《哭摩》——编者注)即将出版。笔者先睹为快,自然更是喜出望外。为此,他约请我来为此书撰写“序言”,自然是无法推辞的。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我是了解王任的,他还很年轻,但他的志趣在读书问学,而不是追逐名利。今后的路还很长,我对他更大的希望还是着眼于未来:找准自己的学术方向,开垦独立的学术园地,恪守严谨扎实的学风,孜孜不倦,潜心钻研,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这也是我借此机会向他寄予的希望与嘱托。 写于二○一一年十月

内容概要

  徐志摩,一个影响力至今毫无退减的伟大诗人,一个被文化界奉为“一代诗魂”的浪漫才子,在人间只有璀璨而短暂的三十五年便陨落了,于是他的死便与
他的生一样让人刻骨铭心。本书简略地概括为:还原历史现场,历览众说纷纭;穿越八十春秋,追忆一代诗魂。全书分为三辑:辑一“旧闻新知”,收录一九三
一年上海、北平等地多家报章的原始记载以及时人的悼词挽联。辑二“师友追忆”,收录徐志摩师友对其遇难事件前后的详细叙述和深情追忆。胡适、沈从文、
陆小曼、林徽因……耳闻与目睹,思念与痛切,缱绻与决绝,万千思绪,尽遣笔端。辑三“后世寻踪”,收录一九八○年代以来近三十年间诸多传记写作、后人
寻访中的诸多文本。

作者简介

  王任,济南某高校教师,现代文学硕士,曾在《老照片》《温故》等文化杂志上发表文章。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辑一 :旧闻新知
报章记载
《大公报》
《申报》
《北平晨报》
《民国日报》
《益世报》
悼词挽联
辑二 :师友追忆
追悼志摩 (胡适 )
谈徐志摩 (梁实秋 )
三年前的十一月二十二日 ( 沈从文)
友情 ( 沈从文)
致赵家璧 (沈从文)
与志摩最后的一别 ( 杨振声)
诗人的最后一年 (赵家璧 )
哭摩 (陆小曼 )
遗文编就答君心 (陆小曼 )
悼志摩 (林徽因 )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林徽因 )
记徐志摩 (陈从周 )
悼志摩 (郑振铎 )
悼志摩 (王统照 )
纪念志摩 (陈梦家 )
悼志摩先生 (储安平 )
志摩师哀辞 (赵景深 )
我们所爱的朋友 (陶孟和 )
哭志摩 (吴世昌 )
志摩最后的一夜 (韩湘眉 )
志摩是人人的朋友 (方令孺 )
徐志摩——一个孩子 (温源宁 )
忆徐志摩先生之死 (湘江 )
谈徐志摩遗文 (凌叔华 )
再谈徐志摩遗文 (凌叔华 )
北风——纪念诗人徐志摩 (苏雪林 )
送志摩升天 (张若谷 )
辑三 :后世寻踪
《徐志摩评传》(节选)(陆耀东 )
《徐志摩传》(节选)(赵遐秋 )
《徐志摩图传》(节选)(韩石山 )
《徐志摩传》(节选)(宋炳辉 )
《徐志摩评传》(节选)(宋益乔 )
在徐志摩纪念公园奠基仪式上的讲话 (牛汉 )
寻访诗人断魂处 (任远 )
不能这样抨击徐志摩 (陈学勇 )
济南开山 :诗魂徐志摩遇难地 (赵晓峰 )
一代诗魂,陨落何处? (王任 )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致赵家璧 沈从文 家璧兄: 昨寄一信,想可收到。因新从敦煌回京,杂务待清理,迟迟作复极歉仄。尊信询及小曼先生忆志摩先生二遗文,已不易记忆所说《文艺月刊》是否左恭在南京编的,还是另外一种? 因为我当时在青岛大学,记得徐先生在山东遇难得北京电告时,我正在杨今甫(杨振声)先生家中和闻一多、梁实秋、赵太侔诸先生谈天,电文中只说:“志摩乘飞机于济南附近遇难,奚若、慰慈、龙荪(金岳霖)、思成等,拟乘×车于×日早可到济南,于齐鲁大学朱经农先生处会齐。”使大家都十分惊愕,对电文措词不易理解。我当时表示拟乘晚车去济南看看,必可明白些事情经过。大家同意,当晚八点左右上胶济路车,次日一早即到达。去齐鲁大学,即见到张奚若先生等也刚下车不久,此外还有从上海来的徐大公子。据经农先生叙述,才知道已由济南中国银行一工作人员,为把徐先生尸身运到,加以装殓,拟搭晚车去沪。大家吃了早饭,即同去城里一个庙中悼看。原来小庙是个卖窑器的店铺,院子里全是大小成堆的坛坛罐罐,小庙里边也搁下不少存货。停尸在入门左边贴墙一侧。前后全是大小钵头。银行中那位上海办事人,极精明能干,早已为收拾得极清洁整齐。照当地能得到一份寿衣,戴了顶青锻子瓜皮小帽,穿了件浅蓝色绸子长袍,罩上件黑纱马褂。致命伤系在右额角戳了个李子大小洞,左胁下也有个同样微长斜洞,此外无伤。从北京来的几个熟人,带了个径尺大小小花圈,记得是用碧绿铁树叶作主体,附上一些白花的,和希腊式相近。一望而知必思成夫妇亲手做成的。大家都难料想生龙活虎般的一个人,竟会在顷刻间成了古人,而且穿上这么一份大不相称寿衣,独自躺在这个小庙中一角,不免都引起一点人生渺茫悲痛。大家一句话不说,沉默在棺旁站了一会。因为天已落雨,就被经农先生邀回校中,听银行中那个办事人谈了些白马山地势和收殓经过。才知道事实上致命伤即只两处,和后来报纸传说全身焚化情形不合。(也可证卞诗人在近期《诗刊》上说的不可信。他对此根本无知,前因后果更无知。但因这些传说加上别的附会,闻在“文化大革命”中,硖石本地人竟以为是用金头配上殉葬,坟墓因之被掘,却是几年前从陈从周先生处才明白的。)因为当时已商定由张慰慈和徐先生大公子随棺于晚十点南下,其他几位北返,我也在当晚即回青岛,报告情形。 至于徐先生生前那么匆匆南下,又急于北旋,却是在一年后我到北京时,住在胡适之先生家里楼上(即志摩先生生前住处,胡家中人不敢住),半夜里胡先生上楼来和我说起的。徐南去主要是因小曼不乐意过(“过”即“到”的意思——编者注)北京,在上海开支大,即或徐先生把南京中央大学和北大教书所得薪金全寄上海,自己只留下卅元花销,上海还不够用。因乘蒋百里先生卖上海愚园路房子事,挂个中人的名义,签了个字,得一笔款给小曼,来申多留了几天。急于搭邮件运输机返北京,则因为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节讲中国建筑艺术,急于参加这次讲演,才忙匆匆的搭这次邮运飞机回京。到山东时,白马山只隔济南廿五里,因大雾飞机下降,触及山腰失事致祸。一切都近于凑巧而成此悲剧,不仅当事亲友,为此含悲抱恨终生,以国家言,也是一不可挽救之大损失! 我还记得我过青岛以前,由上海过北京时,正是大家都极力劝徐先生离婚时,内中还包括最拥护女权的胡太太!徐因上海小报传述的翁陆种种,十分苦闷,且因北京友好的压力,更感到痛苦。在无可奈何情形下,曾在胡家住处临窗一长藤椅上告我种种:“从文,这些日子熟人都极力劝我,以为小曼既不肯来北京,最好是离婚。胡太太历来是以保护女权著名的,现在也居然同意这件事情。我不能这么办。你知道,她原是因我而离婚的。我这么一来,她又毁了,完事了。所以不管大家意见如何,我不能因为只顾自己而照办……”随后不久即听到胡太太告我:“志摩先生把两边的钱寄过上海,还不够用。志摩在这里一月只留下卅块钱作零用,衣服破破烂烂,还包括鞋袜!也不在乎,太不成样子了。这里老奶妈为他缝缝补补,还总说:‘不碍事,北京学生哪会注意到我这一身。’这样过日子那[哪]是长久之计!小曼不来是怕吸不成鸦片烟。戒不了烟,那[哪]是什么治病无人?在上海和那个学海军的翁某某靠灯按摩治病,像个什么生活!……”但据胡先生那夜里和我说的意思,把林徽因、凌叔华及某名作家并提时,却以为论才情,小曼先生或不及三人有才气,论为人气度开阔,小曼却高一着。依胡先生分析……对人对事真正厚道,还是小曼好。这点月旦评可能有些“十分正确”或“相当正确”。有小部分或稍带感情作用。因为小曼先生对胡先生是极好的,口口声声叫老师。 另外,你信中提到关于泰戈尔第二次到中国事,我可能不在上海,只依稀记得不受欢迎,难公开露面。所以住在徐家一阵,即郁郁回国了。是徐先生住福煦路时。后来我曾经到二楼泰戈尔住过的房间看过,满墙用大吉岭买来的各种小蝴蝶贴上,房中并无床铺,厚厚地毯上只搁下大小不同许多靠垫,十分有趣。后来张韵[歆]海夫妇曾住过一阵。或许还留得有些相片,只是时间久,就散失不易追寻了。至于第一次泰戈尔到北京时的种种照相,《晨报·副刊》似出过专刊登载过,且有林徽因演戏的场面。我保留了一份,也许还夹在~本《志摩日记》中,可得待将来换个住处时,才有清理机会,目下是无法找寻的。另外还记得泰戈尔入宫见溥仪,徽因为作翻译,是在故宫御花园西边那所小楼上进行的。徽因对于溥仪印象,说得极有趣味。(一九)五六年我被调过故宫帮忙搞丝绸时,曾在这座小楼办公,原归溥仪英文教师英人庄士敦所住。外表蛮好看,全份紫檀家具。但全楼窄小如童话中的房子,住下来可真不舒服,热天特别热,冬天又极冷,上下楼还格外令人担心!巧的是我居然还有机会在皇上读书处办了半年公。不免增加了一点历史沧桑感。以后若有机会,再来谈谈这些巧事,和解放后同溥仪同车去西山,听溥仪亲口说的第三次被捕的笑话吧。这个皇上十分有趣,和彭子冈在《文史资料》工作时,叫他作“溥老”还不认账,必须改作“老溥”才觉得亲热合式! 草草作复,并祝府中一切佳好。 弟沈从文 一九七九年九月廿一北京 (据《沈从文全集》第二十五卷,北岳文艺出版社二○○二年版)

后记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徐志摩先生乘“济南号”飞机在济南西南郊遇难。 诗人的云游飞升,备受关注,轰动一时,被称作“中国文坛之大损失”。近八十年来,徐志摩其人其文,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这个纷繁的尘世,关于他的浪漫诗歌、才情风流、趣事逸闻,总是在坊间播散流传,以至任由“打扮”。其中,关于徐志摩遇难事件的前前后后也已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遇难的准确地点、时刻似乎都说不清楚了。 倏忽八十年,已然有必要去廓清一下历史的迷雾。面对以讹传讹的纷扰错乱,任何不以史料文献为基础的传记写作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尽可能地回到“历史现场”,是解读历史的必要前提。重翻民国时期的新闻报纸,重温文化名人的追忆文章,重读后世生成的传记文本,其中便存留着源头、媒介、传播的层累的记忆过程,在这过程中自然凝结着丰富的意味和蕴涵。 所谓“温故而知新”,编者以为“温故”重在呈现过程,而不是急于阐发与作论。史料汇编有时是重于传记写作的。因此,本书编纂的主旨,可以简略地概括为:还原历史现场,历览众说纷纭;穿越八十春秋,追忆一代诗魂。全书分为三辑: 辑一“旧闻新知”,收录一九三一年上海、北平等地多家报章的原始记载以及时人的悼词挽联。丰富多样的史实细节,尘封旧报的历史氛围,讹误流转的最初源头,原汁原味的情感气息,在此可窥一斑,进而可获得新的认知。旧闻新知,正本清源,未读过的“旧闻”,也便是“新闻”。 辑二“师友追忆”,收录徐志摩师友对遇难事件前后的详细叙述和深情追忆。胡适、沈从文、陆小曼、林徽因……耳闻与目睹,思念与痛切,缱绻与决绝,万千思绪,尽遣笔端。斯人已逝,笔墨长存,这大概便是文人与文字的价值之一吧。 辑三“后世寻踪”,收录一九八。年代以来近三十年间诸多传记写作、后人寻访中的诸多文本。徐志摩之死,是传记写作中无法避开的结尾。隔着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隔着山水重复的阻碍,难以亲到历史和遗址的现场,从而出现错讹,也算情有可原吧。但是,传记应是以事实为基础的,所谓的合理的虚构和想象,甚至出现了徐志摩与飞行师的空中对话,那就实在匪夷所思了。 回望岁月苍茫,对于徐志摩一生的评价,笔者认为胡适之先生的评语是最为恰切的:“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因了“爱,自由,美”的单纯信仰,三十五岁逝去的徐志摩,是不朽的。 “徐志摩是五四精神在诗歌领域杰出的代表”,二○○六年三月,诗人牛汉先生到济南长清出席“徐志摩纪念公园”奠基仪式,他深情地如是说。但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品经济时代,“五四精神”已然是遥不可及的历史绝唱,徐志摩也已是一去不返的人间绝响。“诗意的栖居”依旧是红尘一梦。徐志摩作为一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他的信仰和理想在当下的时代依然是稀缺的,所以他依然值得人们长久的纪念和铭记。 “山不在高,有诗则灵(牛汉先生语)”。然而,奠基仪式举行之后的五年来,所谓的“徐志摩纪念公园”一直不过是山野间两块孤零零的碑石……五年间,每天望着窗外山间那孤零零的碑石,我想即使凭借诗人的才情,大概也是读不懂此间的热闹与落寞的。缘此,在徐志摩遇难八十周年之际,围绕诗人之死汇编一本文献集,也聊作献给诗人碑石上的一份纪念吧。 本书从酝酿到雏形,再到补充完善、寻求出版,至今终于完成。期间对一些问题的求解,陆续经过了近五年的查寻与考析。在本书编纂过程中,得到了诸多师友的支持和帮助,在此略表谢意。业师张桂兴先生悉心指教,并不辞辛劳地为本书提供《新月》月刊等重要文献,且为本书作序;十多年来的教诲,铭记我心,在此衷心致谢!业师张光芒先生热情地为本书作序,并予以鼓励,在此衷心致谢!感谢沈从文之子沈虎雏先生、《老照片》冯克力先生、《山东画报》公晓慧女士、山东工艺美院王承利先生的关注与支持。 感谢中国国家图书馆、山东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提供的文献支持。 本书的出版,幸赖薛原先生热忱地鼎力相助并为之付出精力和劳作,谨致深挚谢意!姚冬霞女士和责任编辑为此书出版付出辛劳,亦在此致谢。 谨此感谢潘鲁生、李新、张云龙、董占军、唐家路等的关注。感谢关家铮、车振华、赵晓峰、王伟、张勇、高杰、赵建伟等友人的帮助。致谢的名单将是很长的一串,此不一一。 本书收录的史料文献大多是挖掘的第一手资料,主要依据民国报刊予以选录和校勘,对于其间的句法、用词习惯以至版本差异等,尽可能地忠实于原始文献,不妄加改动,仅在个别地方作了编者注释。史料的发掘,似乎是难以穷尽的。相信随着相关史料的进一步发掘,以后还会有新的发现,也希冀将来能有修订补充的机会。 本书选录的各篇文章,均尽力与著作权人联系并奉寄样书及稿酬,但尚有部分未能取得联系(编者信箱:renwen20012@163.com),在此谨致谢忱!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或会存在失误和不足之处,谨请读者指正! 编者王任 二○一一年十一月,于济南长清


编辑推荐

《哭摩》经过近五年的查寻与考析,编者的内心里有一种对逝去的某种精神的深切怀念,而徐志摩便是这种精神最好的代表,这种精神或称“五四精神”,或叫“诗意的人格”,或称“爱,自由,美”的单纯信仰。总之,三十五岁逝去的徐志摩,是不朽的。《哭摩》是一本有价值的文献,也是对徐志摩的最好的纪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哭摩 PDF格式下载



今天刚买到书,初略看了一下感觉不错,这是一本有价值的文献,也是对徐志摩最好的纪念!!!


帮朋友买的 她很满意


作为收集资料买的,新鲜材料并不是很多,有一大半悼念文章是《云游:朋友眼中的徐志摩》里收的,要找当时和传主有交谊的人写的关于他的文章,还得去各人的各种文集全集里翻~书无损坏,这点还不错。


1931年11月19日,诗人徐志摩乘飞机在济南遇难。80年来,关于徐志摩遇难前后的诸多轶事逸闻处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尴尬境况。《徐志摩之死》是一本纪念著名诗人徐志摩遇难80周年的文献集。编纂主题是追思徐志摩及其“爱,美,自由”的信仰,旨在还原历史现场,历览众说纷纭;穿越八十春秋,追忆一代诗魂。 本书编者爬梳剔抉,参互考寻,廓清迷雾,正本清源,发掘民国新闻报道,选录师友追忆文章,重现历史真实图景,力图原汁原味地呈现后世记载的复杂状貌,以丰富的历史细节和同情之理解,还原出徐志摩遇难事件前前后后的是是非非。全书分为三辑:辑一“旧闻新知”,收录一九三一年上海、北平等地多家报章的原始记载以及时人的悼词挽联。丰富多样的史实细节,尘封旧报的历史氛围,讹误流转的最初源头,原汁原味的情感气息,在此可窥一斑,进而可获得新的认知。旧闻新知,正本清源,未读过的“旧闻”,也便是“新闻”。辑二“师友追忆”,收录徐志摩师友对遇难事件前后的详细叙述和深情追忆。胡适、沈从文、陆小曼、林徽因……耳闻与目睹,思念与痛切,缱绻与决绝,万千思绪,尽遣笔端。斯人已逝,笔墨长存,这大概便是文人与文字的价值之一端吧。辑三“后世寻踪”,收录一九八○年代以来近三十年间诸多传记写作、后人寻访中的诸多文本。徐志摩之死,是传记写作中无法避开的...结尾。隔着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隔着山水重复的阻碍,难以亲到历史和遗址的现场,从而出现错讹,也算情有可原吧。但是,传记应是以事实为基础的,所谓的合理的虚构和想象,甚至出现了徐志摩与飞行师的空中对话,那就实在匪夷所思了。回望岁月苍茫,对于徐志摩一生的评价,笔者认为胡适之先生的评语是最为恰切的。“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因了“爱,自由,美”的单纯信仰,三十五岁逝去的徐志摩,是不朽的。 阅读更多 ›


书很新,内容很好,很喜欢!


那个时代活到今天,都是耄耋老人了,他们喜欢,讲究传统。现在学习传统对年轻人有好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