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西哲剪影

卓新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卓新平  

页数:

240  

内容概要

  在德国留学期间,自己主攻专业为西方哲学,虽然定位于西方宗教哲学和基督教思想精神的研究,却也开始关注、涉猎西方自古至今众多思想家的行踪、言述,从而颇有感触和感悟。一直想将这些所思所感付诸笔端,可惜繁忙之中难觅机会,从而搁置下来,成为自己多年来不愿舍弃的悬念和心病。

书籍目录

自序
一 古希腊罗马时期
 1.毕达哥拉斯:数与哲学
 2.赫拉克利特:西方辩证法之始
 3.苏格拉底:认识自己
 4.普罗塔哥拉:智者以人为万物的尺度
 5.德谟克利特:欢笑的哲人
 6.柏拉图:对话与学园
 7.亚里士多德:超然之探与形而上学
 8.伊壁鸠鲁:“花园箴言”的传播
 9.西塞罗:关注神圣
 10.卢克莱修:大胆诗人的“物性”之探
 11.塞涅卡:回返心中的“天国”
 12.马可?奥勒留:帝王哲学家的沉思
 13.德尔图良:荒谬与信仰
 14.奥利金:会通两希文明
 15.普罗提诺:充盈与流溢
 16.奥古斯丁:悔过与创新
 17.鲍埃蒂:苦难与慰藉
二 欧洲中世纪
 18.埃里金纳:机敏与神秘
 19.阿伯拉尔:精神与情感
 20.安瑟伦:信仰与理性
 21.明谷的伯尔纳:爱与治疗
 22.圣维克多的雨格:科学分类的尝试
 23.索尔兹伯里的约翰:学园智慧与气质
 24.格罗斯特:光之形而上学
 25.哈勒斯的亚历山大:修行与治学
 26.大阿尔伯特:德国哲学之始
 27.罗吉尔?培根:开创实验科学的“奇异博士
 28.亨利-根特:集成与求新
 29.波拿文都拉:通往神圣的心灵之旅
 30.托马斯?阿奎那:攀援经院哲学的顶峰
 31.爱克哈特:找寻神秘之光
 32.奥卡姆:经院哲学的“剃刀”
 33.库萨的尼古拉:有学识的无知
 34.费奇诺:柏拉图神学的重构
 35.伊拉斯谟:人文主义的兴起
 36.马基雅维里:政治哲学的奠立
 37.哥白尼:走出“地球中心论”
 38.莫尔:开创“乌托邦”传奇
 39.路德:自我“因信称义”
 40.茨温利:民众神父
 41.闵采尔:在地上建立“千年王国”
 42.梅兰希顿:“德意志之师”
 ……
三 近代西方
四 当代西方
附一 卓新平学术简历
附二 卓新平主要著述目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如果没有自身的完满,则不可能出现积极的流溢,流溢反映出充盈;而自身不足仍勉强去倾倒则会损已亏空,只能说明对自我的伤害和力不从心。因此,理解外向之“流溢”必须与内在之“充盈”相关联。这种思路对我们今天摆正搞好自我建设与外向发展的关系亦不无补益。良性的、积极的“流溢”必然应以内在的精神“充盈”和信心准备为基础及支撑,外延性扩展乃与内涵式发展有机共构。当然,普罗提诺的“流溢”说基于其神圣之维的审视和思考。这种“流溢”源自“太一”的充盈,“太一”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源泉实质上即“上帝”,这种神秘的精神实体超越一切存在且创造一切存在。而这种创造方式即“太一”永恒、无损于自我的“流溢”或“漫溢”。“太一”永远充盈,而且有着如日之光、火之热那样源源不断、永不枯竭的“流溢”。普罗提诺从三个层面来看待这一“流溢”,并且如同三位一体的神圣关联那样来理解这三个层面的关系。其一为“太一”,恰如至高无上的上帝;在此,“上帝是无限的喷泉,从中涌出流水,而无限的水源永不枯竭。上帝是太阳,从中辐射光芒,而无损于太阳”。上帝并没去有意识地创造宇宙,而宇宙则是出自上帝的流射和漫溢。在“太一”层面,上帝与世界、主体和客体乃融合为一,时空无分。其二为“努斯”,从“太一”中流溢而成,“努斯”乃是“太一”的影子,常被译为“心智”、“心灵”、“理性”、“理智”或“精神”,因其乃“太一”的自我追求或自我照亮而被称为“神圣的心灵”,也因其具有理智的蕴涵而被理解为“理念精神”。这种“努斯”观念在基督教中可与基督之“逻各斯”相对照,由此亦有神圣的第二位格之联想。其三则为“灵魂”,它虽低于“努斯”,却是真实世界之一切生物的直接创造者。“灵魂”乃“神智”的产物,从“努斯”中流溢而来,先为“世界灵魂”,从中才流溢出物质世界即自然。所以,“灵魂”从根本上来讲也是来自“太一”之流溢,而自然世界只是“灵魂”的最外在范围。在普罗提诺看来,“灵魂”的意义就在于其双重性,它不仅有向下的运动,由此构成与现象世界的关联;而且还有向上的运动,从而可以向精神世界回归。“灵魂”有着倾慕、热爱“太一”的激情,渴望回到“太一”、与之融合如一。


编辑推荐

《西哲剪影:爱智果》是卓新平学术散论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西哲剪影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