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当代日本中国学家治学历程

何培忠、石之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何培忠、石之瑜  

页数:

32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当代日本中国学家治学历程:中国学家采访录(1)》收录了10位日本当代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学家关于治学经历的口述资料,并在口述资料基础上对日本的中国学发展进行了探索。  对当代日本著名中国学家治学经历进行研究,探讨他们从事中国问题研究的历程,分析他们关注中国的哪些问题,受何种思潮影响,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在不同时期对中国的看法等,是国外中国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国学术界感兴趣的问题。  本书是首部日本中国学界重要学者有关自己治学经历的口述资料,内容相当丰富,除学者的治学经历外,还涉及学者经历的社会背景、学者之间的交往、相互影响等,这将给学术界从各个层面了解日本中国学家提供宝贵的资料,为更深层、更生动地探讨日本中国学的发展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本书是一系列国外中国学家采访录的一部分,随着各国中国学家采访录的公布,学术界对国外有关中国的研究、中国学家的观点会有深刻的了解,从而使我们了解各国的“中国观”,这对我们了解世界和了解自己定然有所裨益。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中国研究专家口述治学史的知识意义总论 日本学界的当代中国观第一章 站在中国立场上分析中国——沟口雄三教授访谈录第二章 辨析处在巨大变革中的中国——毛里和子教授访谈录第三章 构建新的中国研究方法论——加加美光行教授访谈录第四章 重视国民党左派的历史作用——山田辰雄教授访谈录第五章 探寻新中国的外交策略——冈部达味教授访谈录第六章 解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发展——石川滋教授访谈录第七章 解读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小岛丽逸教授访谈录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共产党——宇野重昭教授访谈录第九章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分析中国——野村浩一教授访谈录第十章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日关系——西里喜行教授访谈录

章节摘录

  川岛:你是指连续阅读归类资料吧。以前似乎田中老师等人很喜欢连贯地阅读历史或史实的。这样一来,清朝所发生的事件就会潜意识地存储在脑海里。滨下(武志)老师在其学生时代,曾帮助整理过香港、上海数据库的文件,好像那一期间他一直在读相关文件,那些已经占据了他的大脑。  毛里:总而言之,不能缺少这种财产,而且也不能带有随意性。从这点上讲,我自己也知道我现今的研究模式有很大问题。例如,不能完全、系统地阅读一部书,或由于没时间而无法就某一主题对多部著作进行比较研究。再者,对于重要会议记录,虽然迄今没有人进行过系统的整理,但还是把相关会议悉数纳入,而自己也不做调研。只看些自己主观认为重要的会议内容。因此,我认为这其中有很大的问题。  川岛:没有做过跟踪研究,着眼点便会落在那些检索出来的相关资料上。  毛里:的确如此。检索本身也存在着问题呀。  川岛:因为在不具备这些方便的手段之前必须全部阅读。自己在阅读中会发现各种问题,而且会在这一过程中打下基础。但我发现,最近人们只是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仅对单一问题进行研究,罗列出相关内容,且遗漏了这些问题在整个轴线上的定位。正如您所说,在教育方面,直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多读,然后试着说出其中有意思的内容,这种做法或许更有意义。但现实中的做法却是大相径庭,人们首先提到的便是论文,博士论文也不例外。  毛里:是这样的。最近人们非常重视研究方法及学科,早稻田大学也是如此。例如,像统计方法一样,人们认为所谓的研究方法部分十分重要,在读硕士期间一定要掌握。这样一来,区域研究人员首先要掌握语言;其次要完全掌握涉及当地的历史、社会等各领域的杂学,虽然这与自己的论文不存在直接的联系。然而,由于时间所限,难以完全掌握。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当代日本中国学家治学历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