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说说隋文帝

解文超 百花文艺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百花文艺  

作者:

解文超  

页数:

311  

前言

《说说隋文帝》脱胎于我的大学历史课堂的讲稿。 迄今为止,学界对于隋文帝杨坚生平的研究既有分歧,也有失误,甚至在使用材料时将野史混同于正史。这种倾向由来已久,唐朝赵毅的《大业略记》、马总《通历》等所描述的内容,常常被人们当成了论证的依据。一个昙花般绽放的王朝,在其后一千多年的漫长时间里。人们对它有着太多凭空的演绎,也有太多的猜测和杜撰。 作为大学历史教师及历史研究者。我在给学生讲隋史的时候,首先申明的是,要最大程度地尊重历史的真相。 《资治通鉴》的写法给予我极大的启发,古代史家秉笔直书的写作态度,也融入进我的讲堂和形成我的著述风格。 2005年9月,我给历史系大二学生讲授隋史。随着对《隋书》等史籍的一步步深入研读,我逐渐被隋朝那段激荡风云的历史所吸引,隋文帝一步步走入我的内心。当然,一代王朝的风云变幻,在有限的几堂课里是讲不完的。一天,学生对我说:“老师,您讲的隋文帝我们都很爱听,我们也想详细了解这段历史和隋文帝的风雨人生。您能不能给我们系列性地讲一讲?如果课堂没时间,我们就到您家去听。” 对于这样真诚的话语,我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在有关隋文帝系列讲座的进行中,《隋文帝》讲稿也完成了。那段时间基本是这样度过的:晚上阅读古籍,撰写讲稿,白天给学生讲授。有的时候,上课时间不够用学生又自己联系空教室,晚上加课,先后持续了半年的时间。 我的许多学生毕业后和我保持密切的联系,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纽带就是“隋文帝”,而我留给他们最深刻的印象也是我加班加点讲授隋文帝的那段日子。不止一个学生提议:“老师,您把讲稿整理成书吧!” 从讲稿到最后成书,我参考了很多资料,这其中有《隋书》、《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也有现代人的一些专著,如岑仲勉先生的《隋唐史》、柏杨先生的《品秦隋》、韩升先生的《隋文帝传》等等。在此,我要特别对这些学者表达尊敬和谢意。正是在他们著作的点拨下我才得以顺利完成此书。 本书的风格,仍然保留了一些我讲课时的语言特点。我是毗邻东北的赤峰人.记得当年站在讲台上,我把一句句带有乡间土语味道的话讲出来后。课堂上经常出现哄然大笑的场面。 我写书的目的不是让人看着好玩,更不愿意以对历史的随意编排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是希望引领读者亲临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历史空间。从人性的角度去剖析那个时代的人物,解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用通俗的语言把一代帝王的故事讲给读者听,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去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著名作家吴树先生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谨致以诚挚的谢意! 解文超 2005年9月—2006年1月一稿于南开大学西南村 2009年9月—2010年8月二稿于北京花园村 2010年9月—2011年2月三稿于北京中关村

内容概要

本书由解文超所著。
本书内容如下:
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近四百年的大分裂在隋文帝手中结束。中国统一了,江南烟雨、古道黄土成为一家;吴侬软语、烈烈罡风融为一体。大江南北化干戈为玉帛,长江黄河又奏起了和谐的摇船曲。仅凭这一项功绩,文帝就能名垂青史。
那是一个富裕的时代,天下府库都装满粮食、布匹,无法接纳新的物资,许多物品只能堆积在廊庑之下。如果那时候世界有“福布斯”财富排行榜的话,大隋王朝绝对是数一的富裕帝国。
那是一个各项制度卓有成效的时代,隋文帝改革官制,建立三省六部制、制定实施《开皇律》、设立科举制……他的每一项措施,几乎部影响中国历史千年之久。无疑,隋文帝是这些空前伟大事业的总设计师。

书籍目录

自序
引子
第一集 隋朝前夜——空前离乱的岁月
1.西晋灭亡
2.五胡乱华
3.南北对峙
第二集 他爸是杨忠
1.家世
2.杨忠的发迹
3.创业
第三集 出世传奇
1.喜诞“那罗延”
2.古刹声中度童年
3智仙教诲
第四集 初入官场
1.少年英才
2.宇文护一手遮天
3.政治磨难
4.宇文护倒台
第五集 崭露锋芒
1.武帝亲政
2.决战北齐
3。忍气吞声
第六集 权力巅峰
1.不争气的女婿
2.皇帝女婿归西
3.临缶危受命
4.制服诸王
第七集 控制京师
1.“大换血”
2.镇压三方叛乱
第八集 改周建隋
1.准备登基
2.禅位建隋
3.屠戮北周皇族
4.大兴城的崛起
第九集 锐意改革
1.改定正朔
2.确立三省六部制度
3.制定《开皇律》
4.拔贤才,创立科举取士
第十集 开皇盛世(上)
1.勤政恤民
2.厉行节俭
3.整顿官场
第十一集 开皇盛世(下)
1.均田——土地再也不是富人的“专利”
2.租、调、力役的调整
3.“大索貌阅”
4.先富起来的人穷下去
5.置仓储粮
第十二集 四方宾服
1.四方告急
2.各个击破
3.大获全胜
第十三集 大分裂时代的终结(一)
1.隔江犹唱后庭花
2.平陈谋略
第十四集 大分裂时代的终结(二)
1.直捣建康
2.终结分裂
第十五集 偃武修文
1.偃武裁军
2.重视文教
3.搜罗图书
4.修史
第十六集 盛世下的阴影
1.泰山封禅
2.“仁寿”之宫
3.痴迷宗教
4.废除学校
第十七集 一代才子李德林的悲剧人生
1.少年成名
2.明智的选择
3.被贬
第十八集 开国名相高颍
1.功劳盖世
2.遭忌
3.墙倒众人推
第十九集 废嫡立储
1.太子杨勇的履历
2.“演技派”杨广
3.背后射来的“毒箭”
4.太子被黜
第二十集 同室操戈
1.秦王杨俊
2.蜀王杨秀
3.“小皇帝”杨谅
4.家教启示
第二十一集 贤内助与妒妇——独孤皇后
1.“只爱我一个”
2.贤内助和高参
3.独霸帝宠
4.家庭环境
第二十二集 仁寿悲歌
1.祈盼长寿
2.颁发舍利
3.危机四伏
4.皇后离世
第二十三集 文帝之死
1.沉湎于温柔富贵乡
2.离世之谜
3.悲剧远没有结束
第二十四集 往事已矣
1.后世评说
2.寂寞太陵
3.尾声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三位是侯莫陈崇,为贺拔岳的部属,发誓永远追随宇文泰。 由此看来,这三家是宇文泰的死党,而且,于家和李家已经和宇文泰结为儿女亲家。 还有两大柱国是赵贵、独孤信,这二人显然是宇文家族最大的威胁。 宇文护觉得,如果铲除了赵贵和独孤信,自己辅政就可以顺风顺水了。 先说赵贵,当年贺拔岳被害时,正是赵贵力挺宇文泰,联合大族寇洛、侯莫陈崇、梁御、若干惠等人,确立了宇文泰在关中的领导地位。宇文泰能在关中立足,赵贵功不可没。 再说独孤信,他原是贺拔胜集团的核心成员,他颇具文韬武略,在荆州、洛阳、特别是在他长期驻守的陇右一带,声望极高,深得百姓拥戴,他还和关陇大族的关系比较紧密。但独孤信不是宇文泰的亲信,故宇文家族一直对他心存芥蒂,生怕他哪一天反了。 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杨坚和李渊的父亲李呙,可以看出独孤家族在关陇地区的势力非比寻常。 就在前一年,宇文泰决定确立接班人,有心立长子宇文毓吧,转念一想,长子是独孤信的女婿,如果日后孤独信作为外戚干预政权怎么办? 基于如此考虑,宇文泰又想立刚刚成年的嫡子宇文觉,却又担心独孤信说他偏心,就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让诸将拿主意。众将见形势不明朗,更不愿意得罪任何一方,大家都不知如何表态,这让宇文泰很是尴尬。最终,李远打破了僵局,厉声喝道:“立嫡子是古来的规矩,根据这个规矩,就该立您的嫡子宇文觉为世子,这有什么可考虑的!如果您怕独孤信有意见而迟迟不下决心,那么,请允许我把独孤信杀了吧。” 李远边说边拔刀,宇文泰连忙制止。 李远和独孤信是至交,当然不会和独孤信动真格的,只不过是当着群臣的面想化解宇文泰和独孤信之间深微奥妙的嫌隙罢了。 宇文泰这才勉强立宇文觉为继承人。 宇文泰没能解决集团内部潜在的矛盾,就匆匆离开了人世,看来他死的不是时候。 宇文护显然不是赵贵和独孤信的对手,思来想去,他请来威望较高的于谨为他力排障碍。于谨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宇文护的请求,并说:“我一向被丞相(宇文泰)看重,与之建立了骨肉之情,为了实现丞相的遗愿,我一定以死力争。


编辑推荐

《说说隋文帝》透过散落在历史书页里的斑斑点点,走进隋文帝的世界,来重温一下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所说的“马基雅弗利的作风”式人物的风雨人生。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说说隋文帝 PDF格式下载



呵呵,不错,比一般的武侠小说好看点!


本书我是在省组织的馆配会上偶然发现的,看到第一页就爱不释手。这是一位大学教授写的,语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让我们在愉悦的心情下读完了这本书,轻松的了解到了隋朝的历史。极力推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