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生命的伦理

王常柱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王常柱  

页数:

298  

内容概要

  克尔凯郭尔(1813-1855),作为西方近现代转型时期的一位开创性的哲学家,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影响也早已超越哲学领域而扩及到神学、伦理学、文学、心理分析等许多领域。在20世纪,对其哲学和宗教思想的研究大体上出现过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现在存在主义运动兴盛之时,第二次研究热潮伴随解构主义的兴起而兴起的。而如今,克尔凯郭尔研究呈现出多种研究并存的平稳发展的态势。于诸多研究之中,其宗教生存伦理思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生命的伦理:克尔凯郭尔宗教生存伦理观研究》则是中国学者在此方面深入探究的一个重要成果。

作者简介

  王常柱,1965年出生,山东泰安人,哲学博士,副教授,太原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教师。主要研究中西方伦理思想史和应用伦理学,发表《上帝权威论》、《试论现阶段公平对于效率的优先性》、《科技伦理:功利与道义的调适与坚守》、《工程与工程主体性》、《家庭伦理近现代转型下的孝慈精神之嬗变》、《自然价值的全景式审视与哲学辩护》、《克尔凯郭尔宗教生存幸福观辩证》等论文近30篇。

书籍目录

总序序言导言一 痛苦的精神:克尔凯郭尔生平简述二 作为宗教生存伦理思想家的克尔凯郭尔三 研究状况、写作目的与基本结构第一章 宗教生存伦理观的宗教基础第一节 上帝权威论一 从“创造的上帝”到“信仰的基督”二 作为信仰对象的上帝三 上帝权威至上第二节 个体原罪论一 从“原”罪到“新”罪二 克尔凯郭尔的“罪说”第三节 生存永福论一 从“存在”到“生存”二 生存的动力源泉三 永福:生存的终极目的第二章 宗教生存伦理观的人性基础第一节 人是精神一 人的定义二 双重可能性三 精神的内涵第二节 精神的运动一 精神运动的起点二 精神运动的三个阶段三 激情的决断第三节 精神的类型一 否定性的精神二 肯定性的精神第四节 精神运动的归宿一 单个的个人二 真正的基督徒第三章 宗教生存伦理观的生存境界第一节 美学境界一 美学(的)、美学家与美学境界二 美学境界的一般特征和基本主题第二节 伦理境界一 伦理(的)、伦理主义者以及伦理境界二 伦理境界的一般特征及其基本命题……第四章 宗教生存伦理观的终极取向第五章 宗教生存伦理观的价值规导第六章 结语:对宗教生存伦理观的评论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本书试图对克尔凯郭尔的宗教生存伦理思想进行研究,所依据的克尔凯郭尔的作品及其简介如下:  (1)《或此或彼》。《或此或彼》由两卷书构成,向我们展示出一种美学生存和伦理生存之间的选择。第一卷由反思美学家的观点写成,反思性的美学家迷失在可能性之中。第二卷,则是由一名法官写成,在沟通中,法官提倡透明性和公开性。贯穿全书的主题是爱。在第一卷或者美学阶段,爱被自私地理解为性的欲望,爱的模式就是诱惑。在第二卷或者伦理阶段,爱是一种责任,爱的模式就是婚姻。在此,威廉法官试图劝说美学家相信,伦理之爱与美学之爱是兼容的——即婚姻中的爱并不排除性的快乐以及对美的喜爱,而只是排除追求“肉体”冲动的自私性。  (2)《致死的疾病》。全书集中探讨自我、绝望、信仰等问题,揭示出人作为精神的本质。后来存在主义对于自我、恐惧、存在等问题的探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此相关联。此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标题为“致死的疾病是绝望”,主要探讨“绝望”的含义以及绝望在人生中的各种表现形态;第二部分的标题为“绝望是罪”,主要分析了作为罪之形态的绝望。全书突出了绝望。通过绝望,克尔凯郭尔向人们展示出这样的一条人生道路:只要还没有获得信仰,人就必定处在绝望之中;如果要摆脱绝望,人就必定要去获得信仰。  (3)《恐惧的概念》。该书从心理学和神学教义的角度,全面阐明了这样一个主题,即在上帝的面前,我们总是错误的。在终极意义上,人由于处在上帝之外而有罪,只有作为神一人的耶稣基督不在罪中。罪意识作为人类心理发展的一部分进入存在。罪意识在儿童纯洁的直接性中是缺失的。罪意识随性欲望的觉醒而觉醒。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生命的伦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