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唐代前古文运动研究

李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李丹  

内容概要

李丹所著的《唐代前古文运动研究》结合盛中唐风气,认真研读唐代前古文运动作家存世的诗文,试图给予前驱者们一次全面、细致的评价。
本书第一次将古文运动前驱者作为一个群体来研究,建立一个知识谱系,勾勒出古文运动的发展图谱。
第一次用“前古文运动”这一概念来概括唐代古文运动发生时一个较长时间段的文化状况。虽然学界有前驱或先驱的概念,却并未以运动目之,忽略了他们自觉的群体承传特点,惟有运动一词,才能恰当地描述这一文化状况,才能将他们与陈子昂等前驱区别开来。
本课题第一次全面研究后世所谓文学性不强而当时被誉为大家的前驱者们的文章,看古今“文”观念的不同,总结他们被边缘的原因,还原历史。

作者简介

李丹 1989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2011年获得四川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书籍目录

绪论 一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主要研究方法 四 本课题的创新性 上编第一章 前古文运动的特点及发展方式、性质 第一节 古文运动概念溯源 一 古文运动概念的由来 二 疑义的产生 三 古文运动概念能成立的理由 四 前古文运动概念释义 第二节 前古文运动的特点与发展方式 第三节 前古文运动兼古文运动的特质第二章 前古文家的谱系意识兼前古文运动的分期 第一节 谱牒学与古文家的知识谱系意识 一 唐代谱牒学概况 二 唐代古文家重谱牒探 三 李华、独孤及、梁肃等唐文谱系的建立 第二节 前古文运动的分期第三章 礼学与古文运动——中唐禘袷论争与前古文运动 第一节 儒家礼学思想简述 第二节 中唐禘袷论争始末 第三节 论争的思想史意义 第四节 礼学论争与前古文运动 一 礼制论争的现实意义——思想文化秩序的重建 二 礼学与前古文运动 下编第四章 第一代领导人:萧颖士、李华 第一节 萧颖士、李华生活的政治文化背景与运动发生原因 一唐代的政治文化政策 二 萧颖士、李华的登第、心态与玄宗朝后期社会政治格局 第二节 萧颖士、李华散文创作论 一 萧颖士、李华宗经重道尚古的文儒文学观 二 萧颖士、李华的散文创作第五章 第二代领导人:独孤及、梁肃 第一节 独孤及与前古文运动 一 独孤及文学理论主张 二 独孤及在文体上的创新和贡献 三 独孤及的地位与影响 第二节 梁肃与前古文运动 一 梁肃与李华、独孤及、韩愈的师生之谊 二 梁肃文学观的贡献 三 梁肃创作的贡献 四 梁肃在古文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结语参考文献致谢


编辑推荐

李丹所著的《唐代前古文运动研究》结合盛中唐风气,认真研读唐代前古文运动作家存世的诗文,试图给予前驱者们一次全面、细致的评价。 本书第一次将古文运动前驱者作为一个群体来研究,建立一个知识谱系,勾勒出古文运动的发展图谱。 第一次用“前古文运动”这一概念来概括唐代古文运动发生时一个较长时间段的文化状况。虽然学界有前驱或先驱的概念,却并未以运动目之,忽略了他们自觉的群体承传特点,惟有运动一词,才能恰当地描述这一文化状况,才能将他们与陈子昂等前驱区别开来。 本课题第一次全面研究后世所谓文学性不强而当时被誉为大家的前驱者们的文章,看古今“文”观念的不同,总结他们被边缘的原因,还原历史。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唐代前古文运动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