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古诗观止

毋永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作者:

毋永利  

页数:

439  

字数:

434000  

内容概要

  中国文学的精华在于古文,古文的精华在于古诗词。古诗词之所以称为精华,在于其极精炼的文字中蕴涵了丰富的内涵。古诗词犹如绝美的写意画,寥寥几笔,意境皆出;犹如优美的旋律,区区数音,韵味无穷。
  《北京开放大学经典读本系列丛书:古诗观止》旨在从诗人所处的时代和际遇,来剖析其诗所含的深意。以史解诗,以诗说史。避免人云亦云,曲解古人。

作者简介

  毋永利,45岁,陕西长安人,西北工业大学工学学士,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员。

书籍目录

先秦
诗经·关雎
诗经·蒹葭
孔子·幽兰操(猗兰操)
屈原·橘颂
屈原·云中君
荆轲·易水歌

刘邦·大风歌
汉乐府·长歌行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汉乐府·陌上桑
魏晋南北朝
曹操·蒿里行
曹操·观沧海
曹操·短歌行
曹操·龟虽寿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第一拍
王粲·七哀诗·其一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嵇康·四言赠兄秀才人军诗·其十四
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
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三
陶渊明·杂诗·其
佚名·敕勒歌
子夜四时歌·秋歌
谢灵运·石门岩上宿
陆凯·赠范晔
庾信·重别周尚书
王籍·入若耶溪
隋唐
薛道衡·人日思归
虞世南·蝉
……



章节摘录

  于谦·石灰吟①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②。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③在人间。  【注释】  ①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②等闲:平常,轻松。  ③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  【赏析】  于谦(公元1398年一公元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浙江钱塘人。祖籍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明成祖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进土。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因平叛有功授御史,出巡按江西,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英宗正统十三年(公元1435年),升为兵部左侍郎。次年,明朝北边崛起一支强大的蒙古人部族,号称瓦刺。二十三岁的明英宗御驾亲征,于谦劝阻不听,果然英宗在土木堡兵败被敌方首领也先所俘,史称“土木之变”。英宗被俘,其弟继位为代宗,擢于谦为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亲自督战,遂解京师之围。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太上皇英宗得归。景泰八年正月,英宗趁代宗病,复辟事成。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以“谋逆”罪被冤杀。神宗万历年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性情刚烈,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先用。千锤万凿”来描写石灰石出世的艰辛,再用“烈火焚烧”来吟咏石灰生成过程中面临的考验,“粉身碎骨”更是形象地表达出石灰石不怕牺牲的精神,而“要留清白”则是表明了石灰石即使是“粉身碎骨”也要坚守其清白的品格。诗人在歌颂石灰,可分明是一个自我心迹的表白。他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自己要和石灰一样,不怕艰难、不惜牺牲、同时坚守高洁人格的决心和抱负。诗人是这样表白的,同时也是这样践行的。于谦为明朝廷鞠躬尽瘁,后来因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照理他兵权在握,不至于被杀。但于谦在皇室内斗之时,首先考虑的是国家的稳定,他置个人安危于  度外。一旦局势稳定下来,他自己束手就擒,坦荡赴义。于谦死后,世人皆知其蒙冤。就连杀他的英宗也很后悔。于谦死后一年,外敌又侵边,朝中无不怀念于谦。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追赠于谦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万历中,改谥为忠肃。历代各地奉拜祭祀不止。他与岳飞并卧于风光秀丽的西子湖畔,后人有诗云:“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古诗观止 PDF格式下载



物流速度超过我的想象,昨天下的订单,今天就收到了


好给初中的弟弟买的,看起来不错,希望他能好好读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