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6-01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

(清)吴敬梓  

页数:

218  

字数:

391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顾名思义,《儒林外史》描写的是“儒林”之“外史”。就是说,《儒林外史》不同于体现官方意志、掩盖弊端、粉饰太平的正史,而是记正史之不书,写名不见经传的从生相;也不同民间流行的荒诞不经的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儒林外史》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明代,人物的神情心态却是清朝的。吴敬梓托明写清,以功名仕禄为中心,描摹形形色色儒林文士的性格与命运,展现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又自号秦淮寓客,晚年称文木先生、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熟读经史,博涉百家,14岁随父宦游,18风考中秀才,23岁父病故,几年屡试不第以及族人肆意,侵掠祖遗财产,使他宁静和谐的心态被打破,由愤世嫉俗转而悖礼放达,自此“田庐卖尽,乡里传为子弟戒”。33岁离乡适居南京,从此告别科举。生活拮据,以藏书易米,冬日苦寒,呼朋引类,绕城步行,谓之“暖足”。家境逆转,世态炎凉,使他对社会现实和下层人民的疾苦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孤高耿介的吴敬梓呕心沥血十余载,约于1749年完成传世之作《儒林外史》。

书籍目录

第01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第02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第03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第04回 荐亡斋和尚契官司 打秋风乡绅遭横事 第05回 王秀才议立偏房 严监生疾终正寝 第06回 乡绅发病闹船家 寡妇含冤控大伯 第07回 范学道视学报师恩 王员外立朝敦友谊 第08回 王观察穷途逢世好 娄公子故里遇贫交 第09回 娄公子捐金赎朋友 刘守备冒姓打船家 第10回 鲁翰林怜才择婿 蓬公孙富室招亲 第11回 鲁小姐制义难新郎 杨司训相府荐贤上 第12回 名士大宴莺脰腹溯 侠客虚设人头会 第13回 蘧駪夫求贤问业 马纯上仗义疏财 第14回 蘧公孙书坊送良友 马秀才山洞遇神仙 第15回 葬神仙马秀才送丧 思父母匡童生尽孝 第16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17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18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19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20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第21回 冒姓字小子求名 念亲戚老夫卧病 第22回 认祖孙玉圃联宗 爱交游雪斋留客 第23回 发阴私诗人被打 叹老景寡妇寻夫 第24回 牛浦郎牵连多讼事 鲍文卿整理旧生涯 第25回 鲍文卿南京遇旧 倪廷玺安庆招亲 第26回 向观察升官哭友 鲍廷玺丧父娶妻 第27回 王太太夫妻反目 倪廷珠兄弟相逢 第28回 季苇萧扬州入赘 萧金铉白下选书 第29回 诸葛佑僧寮遇友 杜慎卿江郡纳姬 第30回 爱少俊访友神乐观 逞风流高会莫愁湖 第31回 天长县同访豪杰 赐书楼大醉高朋 第32回 杜少卿平居豪举 娄焕文临去遗言 第33回 杜少卿夫妇游山 迟衡山朋友议礼 第34回 议礼乐名流访友 备弓旌天子招贤 第35回 圣天子求贤问道 庄征君辞爵还家 第36回 常熟县真儒降生 泰伯祠名贤主祭 第37回 祭先圣南京修礼 送孝子西蜀寻亲 第38回 郭孝子深山遇虎 甘露僧狭路逢仇 第39回 萧云仙救难明月岭 平少保奏凯青枫城 第40回 萧云仙广武山赏雪 沈琼枝利涉桥卖文 第41回 庄濯江话旧秦淮河 沈琼枝押解江都县 第42回 公子妓院说科场 家人苗疆报信息 第43回 野羊塘将军大战 歌舞地酋长劫营 第44回 汤总镇成功归故乡 余明经把酒问葬事 第45回 敦友谊代兄受过 讲堪舆回家葬亲 第46回 三山门贤人饯别 五河县势利熏心 第47回 虞秀才重修元武阁 方盐商大闹节孝祠 第48回 徽州府烈妇殉夫 泰伯祠遗贤感旧 第49回 翰林高谈龙虎榜 中书冒占凤凰池 第50回 假官员当街出丑 真义气代友求名 第51回 少妇骗人折风月 壮士高兴试官刑 第52回 比武艺公子伤身 毁厅堂英雄讨债 第53回 国公府雪夜留宾 来宾楼灯花惊梦 第54回 病佳人青楼算命 呆名士妓馆献诗 第55回 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 第56回 神宗帝下诏旌贤 刘尚书奉旨承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儒林外史 PDF格式下载



元朝末年,诸暨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贫寒,他从小替人放牛,聪明颖悟,勤奋好学,他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不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的逃往会稽山中,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明宪宗成化末年,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一位教书先生,名叫周进,他为了能够出人头地,荣耀乡里,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60多岁了,却连秀才也未考上。一天,他与姐夫来到省城,走进了贡院。他触景生情,悲痛不已,一头撞在了号板上,不省人事,被救醒后,满地打滚,哭得口中鲜血直流。几个商人见他很是堪怜,于是凑了二百两银子替他捐了个监生。他马上就向众人磕头,说:“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不久,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也来认做朋友,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过了几年,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周进发现了范进。为了照顾这个54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终于发现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间最好的文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过后不久,范进又去应考,中了举人。当时,范进因为和周进当初相似的境遇,在家里倍受冷眼,妻子对他呼西唤东,老丈人对他更是百般呵斥。当范进一家正在为揭不开锅,等着卖鸡换米而发愁时,传来范进中举的喜报,范进从集上被找了回来,知道喜讯后,他高兴得发了疯。好在他的老丈人胡屠户给了他一耳光,才打醒了他,治好了这场疯病。转眼功夫,范进时来运转,不仅有了钱、米、房子,而且奴仆、丫环也有了。范进母亲见此欢喜得一下子胸口接不上气,竟一命归了西天。胡屠户也一反常态,到处说他早就知道他的女婿是文曲星下凡,不会与常人一样的,对范进更是毕恭毕敬。后来,范进入京拜见周进,由周进荐引而中了进士,被任为山东学道。范进虽然凭着八股文发达了,但他所熟知的不过是四书五经。当别人提起北宋文豪苏轼的时候,他却以为是明朝的秀才,闹出了天大的笑话。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