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天高地厚

关仁山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

关仁山  

页数:

653  

字数:

47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农村近三十年历史变革的长篇力作,是一幅尽展当代中国农民命运的斑斓画卷。
翼东平原上的蝙蝠村,以蝙蝠多而得名。这片本该福星高照的土地,七十年代初竟全村逃荒。青年农民荣汉俊,因种“黑地”被判刑八年。改革开入使他提前获释,他率先办起了乡镇企业,并当了二十年村长,却因制造假冒伪劣、贪污腐败等问题陷入困境……
农村变革的每一步都牵动着村民们的喜怒哀乐,三个家庭、三个农民的爱恨情仇、坎坷人生在改革大潮中交织展开。这里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也有权欲熏心的罪恶;有把生命交付土地的一腔热血,也有极欲改变命运的苦苦追寻,苦难与抗争,欢乐与泪水,苍凉与悲壮,凝聚出当代中国农民的时代写真切我们听到了他们的声声呼唤。本书,便是用文字记录这悲壮的历史暧间。
作者是农民的儿子,他用一支寻找农民生命价值的笔倾诉着,娓娓而又激烈地诉求,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乡土世界,一方诡谲的风土人情,一支湍急的人性河流,一曲无尽的桑梓之歌。

作者简介

关仁山,满族,1963年2月生于河北唐山丰南市,1981年河北昌黎师范学校毕业后当过教师、乡文化长和县政府秘书。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与著名作家何申、谈歌被文坛誉为河北“三驾马车”。
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风暴湖》《福镇》等五部,中短篇小说集《小雪无乡》《关仁山小说选》《野秧子》等九部,以及中短篇小说《大雪无乡》《九月还乡》《落魂天》《苦雪》等,约计五百余万字。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转载。
两次获《人民文学》优秀小说奖,获第六届《十月》文学奖,小说《船祭》香港《亚洲周刊》第二届世界华文小说比赛冠军奖,小说集《关仁山小说选》获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等。部分作品翻译成英、法、日文字。作品多次被改编拍摄成影视作品或话剧等。

书籍目录

白蝙蝠卷蓝蝙蝠卷黑蝙蝠卷绿蝙蝠卷红蝙蝠卷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一个漆黑的夜晚,鲍月芝领着荣汉俊跑了十二里路,去了蝙蝠镇跟稻地镇搭界的腰带山。蝙蝠村也叫蝙蝠镇。是蝙蝠公社所在地,这里既有平原也有山地。荣汉俊和鲍月芝从平原爬上山地,她走得快,他就跟得急;她走得慢,他就跟得缓。他们爬上山地,眼前的景象让荣汉俊吃了一惊。绿树掩映下。铺展着一块块整齐的土地,地头丢下零散的麦穗。像是刚刚收过小麦,眼下又被翻过了,一线线的耧痕。笔直地拉着,看来这是农民偷种的土地。荣汉俊问鲍月芝这是谁家的地。鲍月芝摇头说,我得给人家保密。荣汉俊轻轻一笑,又问,你个姑娘家是咋发现的?鲍月芝咬着紫色的嘴唇,说是她给爹上山采药看见的,有两三年了。 鲍月芝和荣汉俊叉往深处走了走。忽然听见树丛里有了尉刷的响声,荣汉俊驻足细看,只见一对夫妇扛着农具来种地。女人扭着八字脚,每走一步都要扭动一下,而男人鬼鬼祟祟地看动静。荣汉俊听见他们走动的声音。像山上的树叶一样轻盈。鲍月芝拉着荣汉俊悄悄躲了,但他们隔着树丛都能看见他们播种的动作。他们在偷种大豆,豆粒埋进土里的声音让荣汉俊心里痒了。 “日他个奶奶!”荣汉俊嘴里兴奋地骂着。 这个时候,种地的男人和女人轻轻说话了,女人得意地说,咱队里的麦子亩产多少?男人说,谁他妈的都出工不出力,那能打多了?喇叭里喊着“过黄河跨长江”,其实也就亩产二百来斤!女人得意地一笑,那比我们可差老鼻子啦!我们这两亩地打了一千斤哩!男人捅了她一下,你驴日的就偷着乐吧,让人听见咋办?女人说黑地就得黑种。可千万不能让别人看见…… 他们走远了,山林里又恢复了刚才的寂静。 荣汉俊和鲍月芝从没有播种过的土地走过去,望着夜里劳作的夫妇,闻到了山林里松果的气息。四周都是荒坡地,长着树木和杂草。山下的平原上闪烁着灵巧的火焰,往山根儿下滚动,一片片光影,一点点光斑,在荣汉俊的脸上变幻着形状和位置。荣汉俊扭回头说,这两口子不是咱蝙蝠乡的人,听话音儿像是稻地镇的。 鲍月芝停下脚步问,先说你敢不敢干? 荣汉俊蹲了下来,想了想说,我干!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咱也开他二亩地,夏季千把斤的麦子,秋季千把斤的玉米,全是自己的,那是啥光景?这念头使他的血热辣辣地蹿动起来,心里有一种要与谁决斗的欲望。 鲍月芝说那我就没白拉你出来看!她知道,自留地被人民公社取消以后,蝙蝠镇每家每年短缺四五个月的口粮。她的鼻翼翕动,一条粗黑的大辫子,无比柔韧地缠在她柔弱的肩上。 荣汉俊完全没有了瞻前顾后的忧虑,一把抓住鲍月芝的手说,咱俩一块儿干吧! 鲍月芝似乎毫不在意,抽回手说,我不干。 荣汉俊一愣,问道,为啥? 鲍姥月芝说,我爹看我看得狠严! 荣汉俊笑了。我开荒,我种地,你算一份儿就成了! 鲍月芝问,那你不亏了? 荣汉傻笑了笑说,我拉上队长闺女垫背,心里塌实! 鲍月芝回头看他,脸色有几分苍白。 吵柴汉俊看着她问,你不愿意?不愿意就算丁,好汉做事好 幽,我算他娘的看透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不得肉疼治不好疮!我干,不过这儿有你的粮食。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 鲍月芝欢悦地说。我不要粮食,我给你保密! 荣汉俊再次把手搭在她的肩上,诡秘地一笑说,不仅仅是保密,还得给我当后盾!他的话把鲍月芝说愣了,啥叫后盾还洋起来啦!荣汉俊努了努嘴说,就是穿着短裤衩子来看我我就看着你的白腿干活儿!鲍月芝明白了,抡起拳头使劲捶着他的肩膀。骂道你个坏蛋!然后把荣汉俊的手拿开了。说放啊。你咋这么没廉耻?一句话噎得荣汉俊羞愧难当。他的心手地弹跳起来,竟然不敢看她的眼睛,忙抽回了自己的手。 与鲍月芝下山的时候,两人选了一块开荒的山地。平原上无遮无掩,连一只兔子都难以遮蔽。荣汉俊端详着这块荒地跪在上面小心地挖刨着泥土,露出深红颜色的湿地。他丢下湿土。继续挖着,终于弄清楚了土层的厚度。他兴奋地说,蝙蝠镇种黑地的第一人就是我荣汉俊哩!然后抱着脑袋哭了。 鲍月芝懂他的心,不劝他。只是倚树而坐,默默守候着他。世上万事万物,各有其妙各有其用,她不是招摇艳丽的花,可她聪明伶俐,她善解人意,她和蔼自信,让荣汉俊暗暗下了决心,跟自己的冷美人儿姚来香离婚,娶了这个鲍月芝! 有了这份心思,荣汉俊就敢对鲍月芝付诸行动了。他提议两人合栽一棵树,做个纪念。鲍月芝果然就笑丁,说栽一棵桃花树,我们俩的桃花树!他俩爬到对面的沟里。挖来了一棵小树苗。挖坑的时候荣汉俊把那些野秧子都铲光了。鲍月芝扶增树苗。一棵青青的桃花树就这样立在了山梁上。 鲍月芝怎么也没有想到,荣汉俊竟在没有开垦这块山地之前,先把她这块处女地给开垦了。鲍月芝身上有股气味。一股青草的气味。这气味熏着他。荣汉俊在青石板上把自己心爱的女人拢在怀里的时候,竟然是新婚的感觉。而且让他看见了他一直耿耿于怀的金贵的红血。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记自打从描写海湾风情转移到平原上以后。我一直关注着农民和土地,创作了《九月还乡》《天壤》《冻土地带》《平原上的舞蹈》等十几个中篇小说,还要继续写下去。我国已经加入WTO,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和土地上所发生的事情必然悬新的,我想把每一篇小说的故事,都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展开。新时期农村生活的变化是异常迅速的、复杂的、多变的。这就要求作家从宏观上把握农村发展的总动向和总趋势,同时还要从微观上分析农民和土地上的具体事情,特别是人与土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以及心灵上的冲击和命运上的起落。距离生活越近,就越难以把握,甚至被迷惑,很容易失去判断和把握能力。农村题材小说的经典摆在面前,曾使我深感今天小说创作资源的匮乏,想写好乡村小说就像农民增收一样艰难。然而也正因为难,我才不想离开这个阵地,毕竟中国有八亿农民,在今天的形势下,“三农”(即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越来越急迫地摆在我们面前。农民可以不管文学,但是文学永远不能不关心农民的生存。今天的农民怎样个活法?他们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恐怕比过去更丰富了。 在漫长的农业文明中,农民聚族而居,相依相帮,温馨而闲适。古老和谐的农家亲情,一直是我们这些离乡游子的精神慰藉。而市场经济对这个氛围的冲击和破坏,使乡村正在经历着一场从没有过的震荡。农民的命运沉浮及其心理变迁,在这一时期表现得尤为丰富、生动。在新的躁动、分化和聚合中,正孕育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有人提到“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我与大家一样有同感,就拿我挂职的唐海县来说,连续两年大早,农民不仅没增收,还连年歉收,农民大量拥入城市打工,村里和乡里的各种税款,竟然要用打工挣来的钱交纳。农民的生活水平与城市正在拉大差距,甚至达到或超出了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我的一个农村朋友,过去是个乡村诗人,他从城里打工回来,对我说: “大地给了我高贵的尊严,大地却让我吃不饱饭!”他用种麦子为例,说除了浇地之外,购化肥、买种子,耙、耕、犁、翻,哪样不花钱?这些下来。每亩地至少得摊上七八十块,再加上浇地钱,一亩地就得搭进二百三十块,可到头来一亩地产粮能卖多少钱呢?按亩产二百五十公斤小麦算,也就是三百来块!真是划不来啊!咱农民种了国家的地,理所当然就应该交纳公粮,而公粮还要和各种税款一块儿交,靠种庄稼谁交得起?前两年我爹和大哥家里,都是靠我接济着,用打工赚来的钱交的提留款!我听后心里很酸楚。现在人们议论的焦点之一就有“三农”问题,可见这真是大问题了。我国“入世”以后, 农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当然机遇也跟着来了。可是就我国农村目前的现状来讲,农业将有偎艰辛的路要走。我国第二轮士地承包之后。 仍然是一家一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甲方不会改变。其实,国际上的农业也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但是我们比国外少子一个重要的环节——农民合作组织。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农业发达国家都有。这个组织是中介机构,有了这个十介, 市场上便只见粮食不见农民。我们不能忘记自己跟国外农民的差距。喊了几年产业化。摘起来却步履雉艰。眼下一家一户的家庭承包制,要跟国际上大农业的集团军竞争, 等于蚊子撞大炮! 但是, 国际上的好经验我们为什么不学呢?这就是农民经济人协会。有叫农协的, 也有叫经济公司的,还有叫合作杜的、 总之真(是把松散的权民联合起来, 逐步形成合力。比如阿根廷的拉马洛合作社,有一千五百名社员, 社员多是拥有五十公顷以下土地的小农户,这与我们就接近7。合作杜除7为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答生产资料外,还提供抵押贷款和农作物种檀建议,但仅供农民参考,绝不强买强卖, 绝不兜售假D产品。这个合作社有十五万吨的粮食储备能力,有自己的运粮码头,千年能为农民代理销售粮食二十八万吨。我在本书中对农民经济人协会做了适度的描写。我们的这一组织刚刚诞生, 将有二十戍三十年的艰难历程要走,但是农业未来的前景是莫好的。……


编辑推荐

  蝙蝠在西方被看成与魔鬼、黑暗相关的不祥之物。可是在中国的华北平原,五只蝙蝠飞聚一起,常常表示五种天赐之福的降临:长寿、富裕、健康、好善和吉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天高地厚 PDF格式下载



几年前在中央广播电台上的长篇连播上听到本书的有声版本,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原书,那时候甚至电话到十月文艺出版社,这是一本怎么样的书,会让人如此痴迷。我觉得是对农村农民乃至所有人性生存状态和命运的深刻思考,真的让人感动。我相信,再过五十年,本书一定会淘尽黄沙,为人称道的。我是农民的儿子!


好书,比较适合对文革那段历史感兴趣的人


关仁山的作品和陈忠实的作品一样好看精彩,都是反映农村题材的,书写的流畅很好。


耕地不仅是农民的命根,更是国家的命脉。民以食为天,食从地中来。土地的流转足以影响政权的更迭。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政权,在建国之初,无一不涉及到土地的重新分配,尽量做到让大多数人耕有其田,足以解决生计问题,而土地的过度集中和失地人民的增多,则必然影响到政局的稳定。共产党之所以得天下,无非是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而农民之所以支持共产党,无非是共产党的土地政策让耕者有其田。对于农民来讲,耕地是安身立命之所在,是子孙后代繁衍生息之必需,有地自然就有粮,有粮心中自然就不慌。承包地对于一个家庭的价值,在我们这一代人看来恐怕已经轻了许多,但是对于我们的祖辈、父辈来说,尤其是刚分到承包地的时候来说,应该是将土地放在与生命同等的价值。因为他们体验过无地时的无奈,缺粮时的饥困。 对于今天来说,耕地依然是农民生计的最后保障,同时也是农民进城的一大羁绊。耕地是农民的一种财产,但有时也是一种拖累。耕地集中耕种是农业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出路,农民的市民化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之路。让过多的农民离开仅有的耕地,让离开土地的农民依然能够享有承包地的收益,这是双赢的选择,必然的选择。


刚收到,封面质量很高,里面纸张也可以,应该是正版


我个人感觉写的还行吧,不过其中某些情节写的有点过了,在农村没有那么开放,或者说他们没那么不自重。谢谢!


感觉不错 了解北方农民的生活的好素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