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红尘

霍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4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

霍达  

页数:

20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红尘》以细腻的笔调、大雅若俗的“京味儿”的语方,娓娓道出古都小巷中一个弱女子的故事:她曾不幸沦落风尘,解放后重获新生,然而当她在诉苦会上痛说了自己的身世,立刻成为人人所不齿的另类,在“四清”和“文革”中受尽凌辱与践踏,最终绝望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通过这个小人物短促的一生,作者冷峻地透视了那个以瞒和骗扼杀真善美的历史氛围,给人以强烈的灵魂震撼。

作者简介

  霍达,国家一级作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多种体裁的义学作品约500万字,其中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补天裂》获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和电视剧两个奖项,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十部优秀长篇小说奖,作品《红尘》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与第二届囡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奖,报告文学《万家忧乐》获第四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报告文学《国殇》获首届巾国潮报告文学奖,电视剧《鹊桥仙》获首届伞刚电视剧飞天奖,电影剧本《我不是猎人》获第二届全同优秀少年儿童读物奖,电影剧本《龙驹》获建罔四十周年个同优秀电影剧本奖。曾应邀升罗咀影节国际评委、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代表等,其生平及成就载入《中幽当代名人录》和《世界名人录》。

章节摘录

  引子  北京的这条胡同,就建筑而论,并没有多少“京味儿”。要想看北京典型的四合院:高门楼、影壁墙、垂华门、五脊六兽、四梁八柱、磨砖对缝、飞檐滴水、曲径回廊、门簪石鼓……趁早别上这儿来,一律没有。这胡同不长,也不拐弯儿,一眼可以看到头儿。两旁是一式的排房,一样的街门,一样的院子,一样的房子,灰砖、灰瓦,每个院子一溜儿五间北房。房前带个简易的廊于,以砖柱支着廊檐,檐下铺砖,并有砖铺雨路从各个房门通向院里,再通向街门。胡同里却既没铺砖,也没铺沥青,是一条土路,下雨时满地泥泞。每院住两家、三家不等,说是“大杂院”,又不太大,也不太杂。院墙极矮,装两扇木栅栏街门,不常关闭,门闩多被孩子们弄坏了,就敞着。有的门扇不知被谁卸去搭床了,也没人管,不要门就是了。院子两两相对,每一排的东西两院合用一个自来水龙头,街坊之间的接触便十分频繁。再则,每排房的后墙又兼作后一排的前院墙,后窗户实际上冲着人家的院子,谁家有点事儿,前后左右都能知道,保密程度极低。有时候,隔着墙就说上话儿了:“咳,这儿夜班回来正睡觉呢,别吵了咳!”“二婶儿,我这儿正炝锅呢,有葱吗?劳您驾扔过来一棵!”  这儿的街坊大都能和睦相处。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是几十年的老街坊,上辈子、上上辈子就住一条胡同,虽是杂姓,却穿插着好多关系,她叫她“三奶奶”,他叫他“二爷”,甚至连小孩还分“姑姑”、“侄子”辈儿,也不知是怎么排的。早先,这些住户的职业以经商居多,有“勤行”的,便是开饭馆、卖小吃之类。有“玉器行”的,卖珠宝古玩。有“菜行”的,担挑、摆摊儿卖菜而已。解放以后,有的仍操旧业,有的改了行,但仍沿袭过去的称呼不变,如“爆肚儿陈家”、“炸糕刘家”、“玉器赵家”、“花儿洪家”筹等,以此代替了门牌号码。他们原来都住在菜市口附近的一条胡同,挨着闹市,各行各业做生意都方便。后来市政建设征用地皮,旧房拆迁,这些人家集体搬家,连根儿拔到了现在的地盘儿,给他们盖了这片排房。好比一个小社会,整个儿挪了窝儿,社会关系并没变,一切照旧。刚搬进新家,孩子们倒觉得新鲜,各家的房子都一样,不留神就走错了,难免嘻笑一场。后来各家按照各自的习惯和需要,把本来一样的院子变得不一样了。有的在院子里种上几棵草茉莉,开得火红一片。有的在房檐前头种上扁豆、丝瓜、葡萄,绿荫遮住了小半个院子。有的则搭个鸡窝,养几只下蛋的母鸡,虽然街道上有时候声称“城市不准养鸡”,来嚷嚷一阵,嚷过也就罢了。还有悠闲的人,在房前摆了大大小小的鱼缸,养金鱼、神仙鱼,水儿清清,鱼儿摇摇,倒也像神仙过的日子。  60年代中期,胡同里搬进来一家外来户。这“外来户”并非来自上海、南京、两广,而是北京人,从东城搬到南城来而已。因为不是集体搬迁的老街坊,在人们心目中就成了“外来户”。这户人家的到来,理所当然地引起老住户们的注目,平添了很多茶余饭后的谈资,并已由此生出了一段故事。  其实,即使没有外来户搬来,这儿也有故事的,只是彼此都知根知底,老年陈账就觉得平淡了。自此之后,胡同里便有了一些新鲜感。  故事便从这儿开始,时在公元1965年夏秋之交。


编辑推荐

  《红尘》作者以他那独有的笔调和语言,写出了一个弱女子的故事,冷峻地扼杀了真善美的历史氛围,让人们不由自主的思考起来,给人以强烈的灵魂震撼。也阐述了历史和现实的中的问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红尘 PDF格式下载



  在角落里发现霍达的书,因为认识这个作者,所以拿来读了。很短的故事,一个晚上就看完了,那么小的圈子,却向我们展现了人间百态。
  
  即使自己痛苦过却仍然对世界充满爱的德子媳妇;
  自己占着巨大的便宜却不懂珍惜还要对别人赶尽杀绝的孙桂贞;
  脑残一般却唯一对所谓的“罪人”有所关心的疯顺儿;
  以别人的悲剧为乐趣,欺软怕硬的马三胜;
  因为自己的受到的不公而将愤怒牵于他人的黑子;
  即使十年艰辛,为了家人而被扣上反革命帽子却在平反之后依然感念“十年的光阴,本来可以医好多少病人啊!”的梁医生;
  那些把别人悲痛拿来当做茶余饭后谈资的邻居们;
  因为不堪他人鄙夷的目光而将夫妻几十年的感情付之一炬的德子。
  
  一个故事,一场悲剧,一段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不公的时代。
  
  人们需要有不完美的人来衬托自己的完美,需要用无聊的话题来大发自己的无聊。
   ——《红尘》霍达


  是因为霍达才来看这本书的,比较薄,也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完了。可能也是因为篇幅小不好展开的原因,感觉不是很细致。
  对于书中那段“周总理去世的时候孙主任挨家挨户叮嘱不许有悼念活动,毛主席去世的时候又不管意愿强迫大家守灵”的描述很好奇,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总之对于文革时期的种种颇感无奈……


  某日在图书馆发现此书,借来看自然是因其作者,霍达了。
  薄薄的一本,很快就看完了,却总觉得有些什么东西压在心上,无法释然。人们很容易产生同情,而同情的本质即是因人及己,对共同的命运或者相似的人生产生了共鸣。
  红尘很难用简单的一句悲剧来定义,这并不是简单的社会造成的,我想这样的事还会发生,这样的人还会出现,只不过换了另一层外衣。


   难得的一个人在家的午后,冬日里的阳光暖暖的,我一个人躺在满是菊花的双人沙发上,享受着一个人的静谧。想读一本书,于是拿来霍达的这本《红尘》,了解霍达是因为很多书友都推荐她的那本《穆斯林的葬礼》,他们都纷纷说那是他们看过的最好的爱情故事。而我却从这本《红尘》来首先认识霍达。
   这个时代的故事,总是让我有一种疏离感。不管是在文学中,或者是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反思文革的故事,我总是感到不可思议。真的有那样的事情发生的吗?历史曾近那样的扭曲过的吗?既然不懂那个时代,那么我只是在看这些人的故事而已,不管是怎样的外在环境,其实,人都还是不断有故事在发生的。
   中国人总是有着对于他人隐秘的窥视,如果恰巧这个女人还有着曾经做妓女的经历,那么更是有了让人猜想的空间。于是,对于这样的女人,人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去伤害她。没有了人世间的温暖,女人活着也丧失了力气,觉得什么都没有了意思,死也就是无所谓的事情了。


一段红尘往事,真正看破的又有几人?
德子媳妇的死是对世俗的不满和对抗,其实那个时代看似荒谬,却真正暴露人们最本质的东西,只不过夸大了人性中的弱点。
那个时代离我们并不远,只不过现代人更懂得隐藏而已。
能脱离着滚滚红尘的,不是禅师也是世外高人了。
顺便提一句,我觉得梁大夫应该是霍达给后人的一个希望吧!


《穆斯林的葬礼》没有想象中那么耐看,比不上《平凡的世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