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绝对童年

黑先生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

黑先生  

页数:

320  

Tag标签:

无  

前言

  前言:突然  突然,一种熟悉的气味袭来,我被带回了20年前的那个夏天。  当时我七八岁,整个暑假都住在姥姥家。某日,天气炎热,太阳把柏油马路都烤化了。走在大路上,每次抬脚都能感受到一种黏力,凉鞋底在离开地面时会发出轻微的声响。这个时候,最好还是呆在家里吹风扇。夏令时两点,表姐贺炜艳在另外房子里看电视,姥姥和几位老太太在大门底下打纸牌。我躺在水泥地的凉席上,头顶的吊扇呼呼啦啦地转动,我调了个三档——中级风速。小黄狗陪我玩了一会儿,后来它脑袋靠着八仙桌桌腿,吐着舌头睡着了。我也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不知睡了多久,就知道做了好多好长的梦。当我挣扎醒来后,屋子里还是很空旷,连小黄狗都去大门底下看打牌了。我懵懵懂懂,一句话不说爬起来,望着姥姥床头的塑料墙纸发癔症。那是一种红黑色条纹的格子墙纸,深红条和细黑色纵横交织。两只苍蝇在我脑袋上飞来飞去,一只落在我膝盖上,一只落在我手臂上。我挥手赶走了它们,扭头盯着房顶的墙,那儿有一面被油纸糊着的窗户,模糊的光拥堵在那里。  我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伸了个爽爽的懒腰,终于攒够力气站了起来,爬到那张暂时属于我的钢丝床。床上散放了几本贺伟胜表哥的小画书。我捡了本《燕子李三》,心不在焉地翻着起来。翻到最后一页时,我感到了口渴,于是我下床走到方桌前,白笼布下盖着几块儿中午吃剩的西瓜。我挑了一片最大的,一手拿西瓜,一手拿画册,坐回到地上。凉席旁边有一小堆沙土,是我和表姐玩自制秤盘时运来的。沙土堆凉丝丝的,我把脚埋在沙土里,边吃西瓜边看书。西瓜有点变味了,小画书泛着木箱的气味……  正是这种阔别多年却依然亲切的气味,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

内容概要

  《绝对童年:写给每个人的童年》是一本纯粹的七O、八O童年回忆录,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绝对童年:写给每个人的童年》第一部分是吃喝玩乐绘,描述小时候吃过的零食、玩过的游戏及有趣见闻;第二部分是小学那些事,讲述在小学校园的故事、老师们、学习课程、文具、校园游戏等;第三部分是童趣大自然,主要介绍乡村童年,小河、田野、养小动物、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等;第四部分评书动画片是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看动画片、听评书、小人书、连续剧、追星等。

作者简介

  黑先生 Mr Black【原名:张普笑天】,1982年9月生于河南省新乡县。南京林业大学 广告学 文学士  北京师范大学 文化产业学 管理学学士

书籍目录

前言突然吃He(喝)玩乐绘未知与困惑零食记忆弹弓和火柴枪儿童帮派月光下的嬉戏蹲着玩儿吹泡泡露天电影体操训练营煤火台和打煤球八分硬币搜集的故事移动上门服务全民在运动游戏机事件小学Na(那)些事小学故事我的小学老师书包与文具第一封情书日记美好的夜自习课本的故事上学路上上课之前重温小学课程少先队之歌Tong(童)趣大自然诗意的麦田人人都是雕塑者编织者手记北地的小河天空飞翔天气情况藤蔓植物小小饲养员花香草绿树木?年轮?童年笑忆泪流时遥想当年过大年评Shu(书)动画片动画情缘评书年代小人书记忆追星历程情迷电视剧结语写给每个人的童年

章节摘录

  游戏机事件  三年级那年,鹏举和他姨去人民公园玩儿,带回一个游戏机——水中套圈儿的那种。游戏机上有两个按钮,按下去会出现一股水流,能把小塑料圈儿冲起来。把所有塑料圈儿套在竖棍上,游戏就算过关了。倒过来让塑料圈儿全滑下来,可以重新开始。不久后,二震的小摊儿上也进了这种游戏机。不便宜,两三块呢。我缠着妈妈给我买了一个,但没多久就玩儿腻了。  新军哥搞到一部掌上电子游戏机——俄罗斯方块儿,安电池的那种。我很快就学会了。和雪峰哥去菜园守夜浇水时,就借来了新军哥的游戏机,还专门买了几节干电池备用。晚上在露天的被窝里,我和雪峰哥你一局我一局,比赛谁得的分数更高。  鹏举的小姨父有一台拳王版掌上游戏机,一个小人儿能被按出跳、拳、踢、跃等动作,要一关一关地打敌人,我有幸抢先玩儿了几次。  四年级期末考试,志强得了班级第一名。碰巧他爸的工地赚了钱,就奖励了他一部电视游戏机。志强开心极了,志远也过来捧场。当时志远已经在别的村读初中了,见多识广。志远说刘庄、康庄都有了小游戏厅,也是一台电视,一台这样的游戏机,两个游戏机把柄。一般都玩儿《坦克1990》和《魂斗罗Ⅱ代》,主把副把都是一局一块钱,好多人都在那儿玩儿。  志远还说,打游戏机可以提高人的手脑结合能力,可以使人变聪明。志强爸听到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拍着志强肩膀说:“那你要好好练啊。这次爹是奖励你考第一名的,下学期要是考了第二名,游戏机没收!”  五年级上学期,我不小心抢走了班级第一名,志强因沉迷游戏机,成绩落到了班级第十。因为不是第二名,志强爸说话不算数,并没有收回游戏机,只是狠狠地骂了他一顿。  志强有了游戏机,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每天晚饭后,我、鹏举、刘栓早早在他家聚合,志远也会准时出现。我们一起看完《圣斗士星矢》,片尾曲一开唱,志远就迅速地插上游戏机,拔下室外天线,换成游戏机插头。志远用主把,志强拿着副把,进入游戏状态。  他们先打简单的,《黄豆吃米》、《猫丢炸弹》,这些都没什么意思。后来他们热衷于《坦克1990》。志远的黄坦克要主动出击,攻上去灭敌,志强的绿坦克在下面保护老巢。有时志远在开局前选择自己造墙,把老巢处造成钢板,上面只给敌人留一个出口,开局后志远冲上去把住这个口,等敌人送上枪口。他打出来的定时、手枪,都由志强去吃。一旦出现敌人的轮船和威力无比的手枪,他们就会争抢,互相射击定住对方。  志强、志远各占一个游戏机把,除非是上厕所,才会轮到我们摸一会儿。志强爸看到后就批评志远:“你这么大了,别老占着,让他们也玩儿玩儿,锻炼锻炼嘛”。转脸说志强:“你别老盯着看,小心变成近视眼”。于是我们就有机会轮流玩儿了。  起初是生手,常常莫名死掉,被志远笑话。后来我们的游戏天赋渐渐崭露头角。比如只有鹏举能过《魂斗罗》通关,我赛摩托车时一路油门到底拼得第一,刘栓在《超级玛丽》过关时总能跳到旗杆顶上,享受烟花礼炮。每次《魂斗罗》开局时,我们就START键和四个圆A、B键一阵狂按,同时摆弄上下左右方向键,这样可以调出三十个人来。  当时的游戏机都是插卡的,游戏机不算特别贵,但是卡很贵。志强家的卡并不多,能玩儿的只有《魂斗罗》、《坦克》、《玛丽兄弟》、《忍者》、《赛车》、《摩托》、《马戏团》、《定时炸弹》、《小蜜蜂》、《忍者四一三》、《雪人》和《超时空要塞》。为了玩儿更多游戏,平时要想办法和别人换卡玩儿。  朱大辉也有游戏机,他的《双截龙》和《忍者神龟》游戏卡很不错,卡上的集成块满满的。我最喜欢《双截龙》里的跳起来抓甩动作,一个跟头翻过去,抓住敌人头发狠狠摔在地上,一下子消耗敌人一半儿的血。  游戏卡用得次数多了会读不出来,有几种可行办法:一是拔下来再插一遍;二是将卡壳掰开,用手、纸,最好是用酒精棉擦干净磁条部分;三是裸卡插机,读不出来就往下按按,拍打几次。大张庄的朋友——张毅有个怪招,说屡试不爽。他将游戏卡扔到房顶,经过风吹日晒,每次读起来都非常顺。  后来游戏机多了,电视机倒成了宝贵资源。一些大人们认为,打游戏机很费电视机。确实志强家电视变得不清楚了。他妈下了禁令:不准在家打游戏了。几天后志强夜里偷偷打游戏,电视被他弄坏了。他妈索性不修了。很多家长知道后也不让孩子在自己家电视上玩儿游戏机了。于是到了后来,我们开始抱着游戏机四处找电视。  新峰哥到我家玩儿游戏机,被我妈撵走了,我俩去二哥家玩儿。二哥家的电视还是黑白的,我俩把游戏机放在凳子上,自己站着打了两个小时的《猫抓老鼠》,眼睛累坏了,腿也酸了。  后来台式游戏机流行起来了。又过了几年,有了电脑游戏厅。朱大辉考上了一所大专院校,他花掉一个月的生活费,攒了个PSP。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俄罗斯方块儿都开始庆典诞辰多少周年了。回想起“学习好,我用小霸王”的那段日子,不禁感慨:游戏人生,时光荏苒啊。    80后儿时趣事:养蚕  朱昌盛拿出半张报纸,上面沾满了黑色的小粒,这就是蚕子。  他将报纸撕成小块儿分给大家。我学着他,用棉花包好蚕子,白天放贴身衣兜里,晚上放在火柴盒里。三四天后,黑色蚕宝宝就咬破壳爬了出来。出来时只有针尖大小。几天后脑袋上会长出一个白点,身体也渐渐变白。只有黑点点那样大小时,一片桑叶够几只蚕吃上两天。等它们的身体完全变白后,我就得专门找桑叶喂它们了。  学涛听说三里地外有棵大桑树,知道这个地方的人很少。周五下午一放学,我、昌盛、学涛就拎着袋子跑了过去。结果到那儿傻眼了,好多的小孩儿都爬在树上,树上的人甚至比留下的桑叶还多。  蚕宝宝临近吐丝前,食量大得吓人,它们总是在不知疲倦地啃桑叶。“蚕食”一词足够形象。我怀疑它们根本不需要睡觉。我不得不骑着车跑很远的地方找桑叶。只要遇到桑树,恨不得将树剃光了,凡是绿色的一概摘走。有的人实在找不到桑叶了,就拿蚕笋叶或榆树叶喂,凑合一天还行,两三天之后一直吃这个,蚕就拉不出黑沙,很快就得死翘翘了。  朱安慧把蚕养在一个大纸箱里,他和他弟弟轮流出去找桑叶,每周都要摘回一编织袋的桑叶才够。白天我们在学校上课,他妈就在家帮着添桑叶。蚕吐丝时,在纸箱的一角织出白色微红色或黄色的蚕茧。蚕茧是丝绸的原材料,唐诗曾有一首就是写蚕农的。原来,靠卖这个居然也能养家糊口。  蚕茧结好之后,我们要把它取下来,找个安全的地方放好。朱安慧曾犯过错误,他一时疏忽,晚上将十几个蚕茧遗忘在煤火台上了,忘了藏好。第二天早上发现一个都找不到了,全被老鼠拖到了墙角。蚕茧被咬破,里面的蚕蛹全部遇难。安慧差点儿气哭。  当蚕吐丝之前会吃很多很多的桑叶,把肚子撑得透明。  当它“作茧自缚”后,才开始补觉。它们会睡很长时间,有的会被蚕农们卖掉,这样就无法醒来了。  如果蚕蛹有幸还能睡醒,那它白色的空肚子一定变成了红色的、绛黄色的蛹。它要撒一泡尿,冲垮牢门,然后拱出头,挤出身,变成了蚕蛾。蚕蛾长着不会飞的翅膀,样子似乎比蚕蛹还要丑陋。雌雄分辨要看蚕眉毛,那翘起的两根毛也有可能是它们的胡须。它们互相挤眉弄眼,“双蛾傍着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当两只蚕蛾尾尾相接时,就开始比翼双舞,开一场旷日持久、不知疲倦的舞会,直到小眉毛的雄蚕蛾弹尽力竭。不过此时雌蚕蛾已大腹便便,它蹬开雄蛾,要找个地方分娩。将分娩期的雌蛾放在一张旧报纸上,它会排出很多的卵。直到肚子排空后,这只蚕的生命也到了终点。  而报纸上的蚕子,则是蚕宝宝们下一段生命的开始。


编辑推荐

  《绝对童年:写给每个人的童年》是一本纯粹的70、80后的童年记忆集。不能说它是一本散文集,因为《绝对童年:写给每个人的童年》中有太多生动妙趣的故事,可读性很强。作者活灵活现的描写,将一幅幅童真的画面勾勒呈现。这也不能算是一本小说,因为作者采取了片段化描写和分类叙述,刻画了很多个性鲜明的小朋友,将那个年代的童趣往事娓娓道来。《绝对童年:写给每个人的童年》的第四部分等于是文献汇集,可以看出作者花了不少气力,将那个年代的影视经典、娱乐记忆逐一呈现,让每个读者都能从中找回当年的快乐。总之,《绝对童年:写给每个人的童年》是一本极具可读性、能激发联想的快乐读物。70、80,甚至是60、90都值得一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绝对童年 PDF格式下载



  情节虽然有些像流水帐,但是勾起了我对童年深深的记忆。有点像曾格格的“小时候”,但我觉得比小时候写得好,因为小时候写的是四川,有些方言没有共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