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夏日终年

张牧笛 新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  

出版社:

新蕾出版社  

作者:

张牧笛  

页数:

28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夏日终年:我的初三日记》的作者起初,记下这些文字,是因为寂寞。于是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安慰自己,回避那些尖锐的令人难过的细节和段落,回避那些沉淀在漫长岁月里的颓伤的情绪和木然的眼神。每一次的考试,我都感觉像是在穿越一座没有边缘的森林,那些我叫不上名字的植物,伤害着我的手脚,但我停不下来。我只有一直一直地向前走着。在初三那些暗淡的日子里,祈求着能被所谓的光芒击中,从此世界变成另一种模样。那时候的寂寞,并不是友谊的缺失,或是偶尔的无事可做,而是像安妮宝贝所说的,是精神强度较弱者面对较强者对流露出的困惑和恐慌。每当寂寞的时候,我就埋下头来写字,静静地听我们成长的声音。那声音,好像风吹动高大的落叶松,哗啦啦,哗啦啦。那一瞬间,所有寂寞生出影子,都开满了毛茸茸的花朵。并不特别美丽,却是我们三年来相亲相爱地走过的凭证。生命像一条平静清澈的河流,带着琐碎的爱和思想,缓缓流过,一去不返。

作者简介

张牧笛·满族,1991年10月出生。天津二中高一学生,天津作协会员:《新作文》等多家报刊专栏作者。被称为“90后”最具实力的小作家之一。12岁开始写作:已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美文》《中华少年写作精选》《中学生》《诗选刊》《读友》《意林》等报刊发表作品50多万字,在全国性的征文比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40余次。2005年,获“全国十佳中学生小作家”和“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称号。2006年5月,作为学生代表赴日本学访。2006年8月,长篇小说《走走停停》在首届“金葵花”全国文学社团评比活动中获评。会特别奖,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会上代表中国小作家协会全体会员发言。2007年5月,接受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成长在线”栏目专访,和鞠萍姐姐对谈。2008年,《看不见的风在吹》(诗集)、《像南瓜,默默成长》(散文集)、《走走停停》(长篇小说)将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出版发行。

书籍目录

黄昏的窗前,一朵野菊花开了秋凉时分遇见你太阳,是放丢的一只风筝一个人的玻璃屋某年,某月,这些,那些一场雪,又一场雪手绢上的花田一颗微笑的橘子树谁是我忧伤的颜色 如何相信,如何遗忘就这样长大还是会寂寞同学录安然去新加坡前我们写给对方的信张牧笛写作事记

章节摘录

2006年9月3日 周日暑假里最后一个美好的懒觉,被朵朵的电话破坏掉了。“千万别说让我帮你补作业……”懒洋洋地抓起手机,先发制人。“切!去米乐星K歌吧,怎么样?我做东!”她兴奋的声音从听筒中爆出,有点突兀,像要跳出来似的。“唔?哦,好啊。”我欢快地醒了过来。想象着电话那端的她,一定是汲着果汁,猫一般的样子。11点,朵朵、林遥、栗子、绿蓠、麦壳和我在米乐星的门口聚齐了。还有一个我不认识的男生,他自我介绍姓楚。林遥偷偷告诉我,楚生正在追求朵朵。我们几个都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猛然间多了一个陌生人,气氛便有些尴尬,虽然客观地说,他看上去还不错。最初唱得比较拘谨,声音时常断弦,只有旋律空洞洞地转,夹杂着几声欢娱的笑声。渐渐投入的时候,林遥突然哭了。我们保持着沉默,没有谁去安慰他,也没有谁再有心思唱。他的眼泪扫了大家的兴致。我想起萧瞳说过,他不喜欢林遥,就因为他太爱哭。一个男生当众哭,的确不怎么好看。别人自然无法理解,不是当事人也没资格评判。但少年的心事,就是这样压迫着我们的神经。不知是青春过于庞大,还是我们过于渺小,大家一起醒着做梦,有时,突然间就会失重,会衰弱,会热泪盈眶。或许我们需要一点点的勇气和胆量?让我们不再怕。不怕蟑螂,不怕毛毛虫,不怕失败,不怕面子,不怕长大,不怕爱,不怕被爱,不怕遇不到真情,不怕遇到了又被伤害……整个城市在不停地流淌。疯狂的音乐结束,我们站在原地。泪风干后,我们,也还是人群中的一处寂寞。回到家,打开音箱,听(NANA)的主题曲,被中岛美嘉激昂深情的旋律浸透、穿透、染透了,感动到几乎崩溃。阿透正在我家玩游戏,咬着麦乐酷的吸管,煞有介事地说:“这种歌不适合一个人听。”我睨她一眼,问:“你不是人啊?”她不再理我,继续她的《模拟人生》。在那个超然物外的虚幻世界,她的人生进度比我出息多了。我刚和一个帅哥眉来眼去,她已经去买婴儿床了。 沉醉其中。明知是种游戏,仍然沉醉其中。那个世界多美,沙滩椅,冰淇淋,草莓酱,飞雪圣诞,橙色电影院,烛光约会……我觉得我和阿透就像两朵移动的花,在飘渺瑰丽的风景中,提前绽放了。2006年9月4日 周一我常对阿透讲的一句话是:“让你的笑容甜蜜些吧,别辜负了你的名字。”她却依然苦大仇深的样子,即使笑,也是一副杀死人的目光。半年前或更早一些,一个男生送玫瑰花给她,那天,她幸福得目中无人。花,不敢明目张胆地带回家,就扔掉花枝,把花瓣塞进一个塑料袋里。花的碎片鲜艳夺目,比开放更加的意味深长。没多久,这段脆如蝶衣的好感就结束了,和来时一样没有缘由。花落何处,她不提,我也不问。所有的事件,不过是一场了无踪迹的花瓣雨……早上,闹钟没有正常工作。我狼狈地爬起来,推开窗子,看见阿透在楼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她身后,我的山地车落满了灰尘。忽然间有点恍惚。假期像是游乐场里的漂流船,还没来得及分清船头船尾就到站了。一大堆熟悉的东西在等着我——书包、饭盒、成绩单、晨读、英语语法、周一的升旗……它们组成了我的城池,把我与恋恋风尘决然地隔开。我们只有被迫地接受,而不是企图理解。在这个陌生又熟悉的世界,每一次成绩的拉升都有点像佛经中的顿悟。老师欣喜和期待的眼神,仿佛在暗示,你立地成佛指日 可待。初三犹如乌云压顶,让我有种还未长大就老去的压抑和面对未知的恐慌。2006年9月5日 周二小说《瓶中沙》刊登在第8期《东方少年》。这是我第一次把内心朦胧的渴望和秘密公然拿出来叙说。青春期的情感。我以为我和它心照不宣,其实只是耿耿于怀。成人给予它的定义不能让我信服,而我对它的好奇、向往和惊慌又无法得到释怀。真的,我只知道它像什么,而不知道它是什么。青春期的情感。我不知道,以15岁的年龄,我们该如何对它做出担当。一直以来,我欣赏的是亲而不密的异性关系。因为喜欢而靠近,因为珍惜而不泛滥。青春期的幻想与勇气,常常是由于无知才敞亮。在这段鲜衣怒马的时光中,我们,太容易彼此丢失。老薛告诉过我,诗歌要像国画,留出必要的空白,才有味道。其实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永远要给自己也给他人留出余地。《瓶中沙》的后面是老薛的童话《茄子呼叫西红柿》。于是发了条短信给他:“茄子呼叫西红柿!”他回复:“西红柿收到,谢茄子关心。”我出神地望着手机屏幕,仿佛看到远方一朵秋菊正在怒放。一个可爱的人,使漫漫时空有了踏实可亲的意味。我想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任何美好的片刻,都不是梦。为此,我的目光被一群低飞的鸽翅牵引,推开夜的一角,飞向远方。天空辽远如歌,大地纵横为诗,流年夜夜漫过我的心岸,给我最温柔的一种悸动。平凡之中的小幸福,小感动,小乐趣。我每天都在享受它们带给我的暖意。不传奇,不盛大,不强烈,却从来没有消失过,就像爱与善良的魔法,像有点忧伤的情调,像花瓣上那种浅浅淡淡的红。2006年9月6日 周三傍晚,开始下雨。我向窗外望去,大地混沌萧瑟,漆黑的城市吹着漫长的风,反反复复,像是某种诗意的推敲。夜色稀薄,天空,空空荡荡,灰涩,深远,如一个寂寞的孩子的脸。天空有多深,天空,天空有多深,天空就像天空,那么深。想起老薛的这句诗。我在被它打动的瞬间,也隐约觉得,原来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有着奇特的,迫切的,共同的需要。天空,天空,天本来就是空的吧。如同距离。只有距离,才是人之间最安全的距离。长久地发呆,落寞,胡思乱想。目光回到课本时,多少有点罪孽之感。改化学试卷。错了两处。一处是笔误,把“燃烧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粉末”写成“燃烧后绿色粉末变成绿色粉末”,另一处把反应条件张冠李戴了。苦苦地记忆。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特点……大脑被蜂拥而来的段落语句堵得严严实实,太多的信息膨胀,导致梦的坍塌,就像窗台上的蛋糕,流下蜿蜒黏稠的奶油的汁液。吃“忘不了”和“金施尔康”,渴望一场深度的睡眠。蓝格短信和我探讨边缘感情的问题。他说:“很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断定人与人之间没有边缘感情的存在,要么发展,要么停止。”我撇撇嘴,回复他:“太主观了吧,总会因人而宜的。”“因人而宜”四个字引发了他又一轮的命题。法律、圣经、诗歌……我被他忽悠得晕头转向。实话说,我最怕他给我拽什么笛卡尔黑格尔海德格尔波德莱尔……但他说的“生命至极,不辩悲喜”这一句,我记住了。2006年9月7日 周四学校的伙食费不动声色地上涨,质量显而易见地下降。打饭一族陷入空前的悲惨世界。我和阿透每天瞪着嚼不烂的牛肉择不净的豆角炒不熟的茄子,伤透了脑筋。午休时和安然在操场散步,听她讲新结识的一个男生。她一脸的娇羞,眼波流转,双唇玲珑新鲜,像带着露水的樱桃。她,是沉浸在蓦然形成的爱恋中么?我望着她瞳孔中飘忽不定的事物,像云一样轻轻,又轻轻。这是喜欢、爱还是少女的情怀?对于我,我们,这么一个简单又深奥的问题,近乎哲学。操场很大,大到像一个秀场。每次穿越它都会感到漫长。操场又很小,小到容不下一个单薄的关于青春的故事。或许,要许多年之后,我们才能被动地接受一个真理: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七年级的新生在投篮。光鲜的脸,明亮的眼睛,红领巾像火一样耀眼。几个叽叽喳喳的女孩子娉婷掠过我们身边,梨涡,浅笑,嫣然。生命是一场幻觉——我喜欢安妮宝贝的这句话,每次都遭到蓝格的鄙视,他说这话一点深度也没有。可喜欢就是喜欢,无需多么深刻的理由。心灵的幸福往往起缘于最细微的感触,再像叶片一样展开,以轻灵的绿色,掠过视觉的天空。夜晚,万家灯火。海河被灯影瓜分,神秘不为人知。水波潋滟,散出清凉的成成的味道。一只小渔船逆流而上,晃晃悠悠。翻出记在本子上的作业明细:化学:背实验室的仪器介绍及操作方法,共七页。英语:默写第四单元词组。物理:背“内燃机”一节的笔记。数学:做质量监测和优化设计上的习题。语文:背《孔乙己》一文的书下注释。当然,还不止这些。明天的早自习还耍默物理和化学的概念,错一罚十。其他要背的东西也真多!真多啊!我的大脑一阵荒芜的空白。接下来的时间,不得不交替着背一段语文,背一段政治,背一段英语……整个人暗淡无光。暗淡无光。概念、注释、定义,啊,都是些多么抽象的词汇。是谁说的?人一生其实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幻想,一天用来迷惘。还有一句俗滥到家的话——我们,就这样长大。2006年9月8日 周五3:20下课。回扶轮小学。路上,买了两束鲜红的康乃馨。踏进熟悉的红漆大门,最初是短暂的凝神与惘然,既而,我轻轻闭上眼睛。一股鲜活、甘甜的气息扑面而来,忽浓忽淡,若有若无。浮尘在阳光中的跳跃,就像心事,在寂寞中颤动,忽远忽近,似是而非。王老师在上课。我站在窗外向他招手。他还是不善言词,见了面只是重重地拍我的头。潘老师在办公室里批改作文,撂得高高的作业几乎挡住我的视线。几个学生麻雀一样在她四周喧闹。小孩子中有拿着笔和本让我签字的,这种感觉很特别,让我想起曾经的小时候。往事如此历历。如此历历。或许,在少年纯真的情怀里,梦是现实,现实也是梦。时光向后飞驰,青春,却在迎风奔跑。年华,其实就是这么回事。我们可能会在多年之后的某天某个时候,突然想起某些事某些人,想起在同一个地方彼此交集的过往,想起大家曾经上同一节课走同一条路评论同一个老师。我们会觉得这个世界和我们一样,这么温暖,友爱,融洽,我们会觉得自己的过去是幸福的,现在和将来也是幸福的。秋季这个有风的日子,生活如此美好,并将一直美好下去。2006年9月10日 周日蓓姐的信亲爱的妹妹:有一个小朋友在给我的信里说她喜欢这样一部电影——《下一站,天国》。故事是从“对不起,您已经于昨天辞世了”开始的……人死后,每个人在去天国之前,都要在天国车站停留一个星期,在天国车站的工作人员川岛、杉江、望月等的引导下,回顾一生,找寻其中最难忘的回忆,然后拍成电影片段,主角们在最后一天观看影片时把人世的一切都忘记,只带着那种美丽的心情,去下一站,天国。整部电影讲述的都是回忆:吹入车窗的风轻拂脸颊,母亲身上的气息,家人团聚吃饭团的香味,期待情人到来的忐忑与兴奋,驾着飞机驶入云端的自由,穿着红裙跳舞做女孩的快乐,还有那最平常的樱花飘落的美景。在别人看来如此平常的一个小细节,却成了当事人一辈子都不愿忘记的存在。妹妹,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记得美好的时光,何况如此聪慧的你呢?2006年9月11日 周一今天开始加晚自习。一晚到5:40,二晚到7:30,个别班有三晚也说不定,犹如海浪,一波高过一波。身体上的疲惫精神上的虚无。课程循规蹈矩地上着,日 子不好不坏地过着。面对残酷的现实,除了咬紧牙关,我们无能为力。7:30下课。在校门口碰见麦壳。同骑的一段路上,他从拿破仑讲到蒋中正,从俄国十月革命讲到中东局势,滔滔不绝。累。疲惫牵动着每根神经。被无限延长和无限缩短的时间,哪个更让人刻骨铭心呢?写完作业,已经夜里12点了。一切的一切平静而祥和。写了几封邮件。之后,躺在床上,久远久远地遐想。思绪飘飞的这个夜晚,迷香满醉。生命是一场幻觉——又想起安妮宝贝的这句话。2006年9月12日 周三中午,短信给蓝格,说我此刻心情灰暗。他以哲人般的语气开导我:“人生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具有相对性,绝对的自由只存在于庄周所谓的逍遥游中,而在这个状态中,其实世界是坍塌的……”“拜托,你讲话能浅显一点吗?”我问。“我深刻吗?”他反问。春天的花,开在冬天的雪上——突然想到高晓松的一句歌词。不知为什么,一想到这句话,我的脑子中就出现时光奔跑的幻觉,尽管,显得有点虚化。如果没记错的话,那首歌叫《孩子》。“孩子孩子我还是孩子,孩子孩子我不是孩子……星星带着棱角的光芒照在所有孩子们的身上。晚安,孩子。晚安,孤独的孩子。晚安,睡了或者醒着的,孤独的孩子。”时光被柔化了,轻微晃动着,晃动着去温暖,去安慰,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2006年9月13日 周三化学考试。有道填空题是这样的:收集氧气,应在()时刻。正确答案是:气泡均匀,不断冒出时。同学们很有想象力,有填“白天”的,有填“中午”的,有填“晚上”的,还有更诗意的,填的是“晴朗的早上”。Mrs.魏哭笑不得,说:“实验班到底是实验班,用词都这么考究。”体育课,我终于跳过了山羊,然后就想不明白,以前为什么总是跳不过去。年级的田径赛,不知谁给我报了100米。天呐,我要和别人赛跑么?这真不可思议。朵朵被一封情书搞得神魂颠倒,读完一遍又来一遍。我说这情书写得太没品味了。她不服气的样子瞪着我,好像我是一个鄙薄的朋友。于是坐在正午的阳光里开始写字。毫无逻辑的文字,一株株,幻像般变成石头森林……亚里士多德说的好,快乐分为三种,精神上的,肉体上的,心灵上的。无论哪一种,都是快乐存在的形式,会带给人愉悦的心情和情绪的抚慰。”心灵是一座空房子,没有人住进来,它只是一座清冷寂静的建筑,不属于自己,不属于别人,没有意义,甚至连强加的理由都没有。我是个平凡的孩子。平凡地生活、爱和快乐,以仰望的姿态渴求心灵的丰盈。每次直面自己的灵魂,都能感觉到某种共鸣。我和我的灵魂,我们浑然天成。或许这是一种孤独。是的,孤独。尼采的孤独在于人格的偏执和欲“为大地创造意义”;海子的孤独在于始终找不到真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境界;卡夫卡的孤独在于“世界之外存在着许多希望,对上帝无限多的希望,但不是对我们……”那么我呢?是否像每一个在天地之间等待长大的孩子,我的孤独在于,等某个注定的人带我离开。我无法承诺永久,就把_切交给时间吧。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最初的爱,或者最后的挥别。写完了拿去给朵朵看。我说:“好好学学吧,这才叫经典的情书。”她的目光飞快地扫了一遍,满脸不屑地说:“这破情书谁看得懂?还是你自个儿留着吧。”“喂,这可是我思想的精华哎,真是……暴殄天物。”我哀怨地嘟囔着。很晚的时间收到麦壳的一条短信:“你早上做操的样子很帅。”我说:“哦。”2006年9月14日 周四这个9月,雨水出奇的丰沛。落花流水,我想我们的日 子就是这样吧。听课,读书,做题,考试,骑车回家,小小的欢喜或者郁闷。物理和化学都讲到了电子学说。今天的概念考核,我把两个写串了。想到错一罚十,眼前便一阵阵地发黑。考试,考试,有什么比考试更令人纠结的呢?破天荒上了节音乐课,看韦伯的《猫>,莎拉·布莱曼的《Memory》宛如天籁。晚饭之后,打开电脑,看到老歌的邮件:“小鬼,你的影评怎么还没到啊!看来不催就是不行啊!”还好今天作业少,快马加鞭地赶了两篇,《那个叫爱情的东西还在么——韩国电影荐赏》和《幸福,就是得到你急需的东西——……


编辑推荐

《夏日终年:我的初三日记》被媒体和读者誉为这一代人的心灵读本,比青春小说更具真实感,比作文书更具阅读性。人的一生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幻想,一天用来迷惘。还有一句话:滥到家的话——我们,就是这样长大,青春与叛逆,平淡和残酷;幸福且哀伤;退却与积极,我们,就是这样长大……日记体风格的生活记录,90后青春的成长哲思。雕琢一段多彩和旖旎的青春全盛时代的幻想与迷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夏日终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